系統謀劃設計 形成疊加效應

2021-01-09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李欽振

紀委監委履職盡責、發揮作用,很重要的一項原則和要求,就是堅持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今年以來,吉林省紀委監委不斷總結經驗,積極探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貫通融合的實現途徑、有效載體和具體辦法,把握內在聯繫、系統謀劃設計,同向發力、同時發力,形成疊加效應,推動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嚴肅查辦案件,高壓震懾夯實「三不」基礎

面對依然嚴峻複雜的反腐敗鬥爭形勢,「嚴」的主基調要長期堅持,反腐敗高壓態勢絕對不能松,只有這樣,才能以實實在在的「不敢」,帶動「不能」和「不想」一體推進。

「吉林省信託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邰戈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吉林省政府副秘書長邱鵬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今年以來,在疫情防控常態化這一形勢下,吉林省紀委監委積極應對、迎難而上,堅定穩妥查辦案件。今年1至11月,全省紀檢監察機關立案10137件,處分9075人,採取留置措施275人,移送審查起訴375人。

查辦案件不僅要查處問題、形成震懾,還要針對問題強化監督、促進治理。吉林省紀委監委突出審查調查重點,精準「拔爛樹」「護森林」,努力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的融合和最大化。截至11月底,聚焦黨的十九大後仍不收斂不收手的違紀違法問題,全省處分黨員幹部4876人。有183人向紀檢監察機關主動投案、451人主動向紀檢監察機關交代問題,高壓震懾和政策感召效應持續彰顯。聚焦權力集中的關鍵崗位和影響政治生態的重點人,全省查處縣處級及以上一把手108人,如,嚴肅查處省應急管理廳原廳長霍雲成、省能源局原局長羅亦非、華夏銀行長春分行原行長任家庚等黨員領導幹部。查處政法、資源、金融、高校等重點領域領導幹部1426人,如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原副院長呂洪民、吉林工商學院原黨委書記王延吉等黨員領導幹部。聚焦疫情防控、扶貧、民生、掃黑除惡等專項整治中暴露的腐敗問題,全省查辦相關案件3003件,教育、醫療等領域案件同比增多,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吉林省紀委監委還注重從政治上看問題,樹立正確辦案理念,解決好「為什麼辦」「怎麼辦」的問題,對查辦案件的政治效果、紀法效果和社會效果做好預判,既查實經濟問題,又查清經濟問題背後的政治問題和社會影響,努力清除損害黨的執政根基、阻礙全面從嚴治黨發展的「攔路虎」。

推動協同貫通,統籌聯動構建「三不」機制

強化系統集成、注重協同高效,是構建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的必要條件。吉林省紀委監委既注重監督和查辦案件密切協同,又注重「四項監督」有效貫通,通過精準運用「1+1」「1+N」「1+X」機制,探索實行「4+2+Z」聯動模式,統籌完善監督體系和構建「三不」體制機制。

注重在職能作用上互助互補,完善「1+1」機制。省紀委監委把1個監督檢查室和1個審查調查室搭配編組,由同一分管領導統一協調調度,整合資源力量,集中攻堅克難。比如,審查調查部門查辦政法系統某幹部時,在線索研判階段,向監督檢查部門了解該單位政治生態及個人「畫像」情況;在初核階段,由監督檢查部門協助獲取相關涉案信息;審查調查過程中,同步查找制度機制漏洞。由此,查辦案件的全過程實現了「1+1」密切配合、協同作戰。

注重在力量使用上統籌統管,建立「1+N」機制。由監督檢查部門把所聯繫的多個派駐機構的工作統起來,圍繞工作調度、信息通報、線索處置等方面完善流程,深化「室」「組」協作配合。比如,省紀委監委第二監督檢查室與駐省文旅廳紀檢監察組落實「1+N」機制,對省體育局以案促改工作進行了14次調度、1次實地專項監督檢查,針對該單位實際,抓住制度建設和專項整治兩個重點,帶動其他問題的解決。「1+N」機制的實行,逐步彰顯出監督合力,不斷釋放治理效能。

注重在工作銜接上協調協同,探索「1+X」機制。省委巡視組與省紀委監委監督檢查等部門協作配合,通過巡前、巡中、巡後3個階段的工作,共同把「三不」要求落到實處。巡視前,巡視組向監督檢查部門了解以往監督檢查、查辦案件、政治生態調研等工作中收集到的情況,使巡視組掌握需要重點關注的人和事。巡視中,巡視組及時移交問題線索,今年省委第八輪巡視,共發現具體問題362個,移交問題線索142個。巡視後,省紀委監委領導帶隊分別聽取各巡視組關於被巡視地區領導班子、政治生態「畫像」及發現問題情況匯報,有針對性地強化監督、督促整改。

注重在推動落實上統籌聯動,探索「4+2+Z」聯動模式。充分發揮信訪、黨風、案管、審理4個部門的統籌牽頭作用,監督檢查和審查調查部門的落實主體作用,綜合部門的支撐保障作用,形成協同高效、運行順暢的工作網。各部門各司其職,通力合作,推動省紀委監委機關各項工作更好融合、更加有效,使監督執紀問責、監督調查處置的結果,體現在「四種形態」精準運用和「三不」一體推進上。

做實載體支撐,同向發力提升「三不」效能

一體推進「三不」,是政治性、政策性、專業性很強的工作,要積極探索有效載體,切實提升效能。吉林省紀委監委在工作實踐中,綜合運用「以案促改」、日常監督和「四種形態」,增強「三不」一體推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把「以案促改」作為「三不」一體推進的「樞紐工程」。吉林省紀委監委通過案件分析,推動健全13類制度體系,集中開展個案和同區域、同領域、同崗位、同類型案件分析,挖根源、提建議、促整改,倒逼發案地區、部門和單位進一步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裡。今年以來,省紀委監委完成案件分析報告27個,提出整改建議108條,向11個地區和部門下達了紀律檢查建議書或監察建議書,督促完善規章制度58項。同時,進一步推動各地各部門常態化開展「以案促改」,全省紀檢監察機關針對辦案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向發案單位提出紀檢監察建議272份。

把日常監督作為「三不」一體推進的重要抓手。截至11月底,全省紀檢監察機關約談17594人次,談話提醒6614人次,督促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1406次,回復黨風廉政意見提出暫緩或否定性意見465人次。為準確畫好政治生態「畫像」,省紀委監委由委領導帶隊,分3組集中開展政治生態調研。在調研前,分別與省委常委班子、省政府班子每位成員進行交流;在調研中,與各地和省直部門黨委(黨組)書記面對面了解情況,與市(州)黨委五人小組、省直部門班子成員集體談話,反饋問題、督促整改;在調研後,研究制定政治生態分析工作辦法、研發政治生態信息管理系統。通過做好這些基礎性工作,落細落實日常監督,推動全省政治生態持續向好。

把「四種形態」作為「三不」一體推進的重要載體。「四種形態」囊括教育警醒、懲戒挽救和懲治震懾功能,每一種形態在「三不」上都有體現,越往前越致力於推動不想腐。為此,吉林省紀委監委著力督促各級黨組織落實主體責任、用好用足第一種形態,使其成為不敢腐的「高壓線」、不能腐的「軟約束」、不想腐的「強心劑」。截至11月底,全省運用第一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25365人,佔比73.4%,運用第二至第四種形態佔比分別為21.5%、2.1%、3%,系統、聯動思維體現更為明顯,懲戒、警示功能更加到位。

相關焦點

  • 基於MB90092的視頻字符疊加系統設計
    摘要:為了滿足某型車栽產品對於操控終端疊加字符信息的需求,根據視頻字符疊加基本原理,分析了幾種字符疊加方案,提出一種基於字符疊加晶片MB90092的字符疊加系統設計,並給出該系統的硬體電路設計及其軟體編程。
  • 疊加優勢釋放疊加效應
    疊加優勢釋放疊加效應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6.11.25 星期五     青島成了蔡臨寧出差最多的地 方 。
  • 「聚焦」堅持用系統的思維和方法謀劃推進工作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闡明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其中第五條「堅持系統觀念」是首次提出。《建議》指出:堅持系統觀念。
  • 前11月126人主動投案,呼倫貝爾市一體推進「三不」顯疊加效應
    前11月126人主動投案,呼倫貝爾市一體推進「三不」顯疊加效應 2020-12-16 18: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電路系統中的閂鎖效應及其預防設計
    摘要:針對CMOS集成電路的閂鎖效應,圍繞實際應用的電路系統中易發生閂鎖效應的幾個方面進行了詳細說明,提出了採用嚴格的上電時序、基於光耦的電路隔離設計和熱插拔模塊的接口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發生閂鎖效應的概率,從而提高電路系統的可靠性。
  • 量子態疊加效應尺度刷新紀錄
    量子態疊加效應尺度刷新紀錄 原子云能在距半米的兩個狀態疊加 2015-12-31 科技日報 華凌 ,這將量子態疊加效應的最大尺度紀錄從1釐米擴展到了54釐米。
  • 系統級電磁環境效應試驗設計與評估技術
    綜上所述,嚴格講要求就是要求(第一大關係:系統級電磁兼容性與系統級電磁環境效應的關係),除常規的設備分系統電磁發射和電磁敏感要求、系統內自兼容要求外,還包括戰場電磁環境效應要求,如友方和敵方射頻電磁環境效應要求,甚至包括威脅毀傷環境效應要求,如電磁脈衝效應要求等;防信息洩漏要求;防止被過早發現的電磁發射控制要求;頻譜兼容要求等。
  • 無處不在:生物系統的光合作用中也存在量子效應
    這是科學界第一次證明量子力學現象也存在於參與光合作用的生物系統中,而對於這些光合作用中量子效應的解讀與應用或有助於未來設計開發出仿生集光裝置。量子理論的基本概念是,電子在被觀察到之前可以同時處於兩種狀態,電子只有在被觀察到後才能確定為其中的一種狀態。這與被稱為「薛丁格的貓」的思維實驗類似——一隻貓被鎖在一個裝著一小瓶有毒物質的盒子裡。
  • 光合作用生命系統裡的量子效應
    量子效應通常發生於非常小的粒子,而且還得是在相對完美的實驗室條件下,我們才能真正觀測到這種效應。因此,要從一個有生命的、潮溼的且混亂的系統中發現量子的奇異現象是件很困難的事。因此,在反證了早期實驗之後,他們繼續探索,試圖搞清楚我們是否真的可以在生物系統中,觀察到「薛丁格的貓」那樣的現象。分子的疊加態結果是,他們做到了!通過運用一種被稱為二維電子光譜的技術,研究人員用不同偏振的光對綠硫細菌進行了測量。
  • 【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系統觀念,謀劃和...
    【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系統觀念,謀劃和推動高質量發展  蔡文成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把「堅持系統觀念」
  • 彭清華在《求是》雜誌發表署名文章:堅持系統觀念謀劃推動「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
    2020年第24期《求是》雜誌刊發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署名文章《堅持系統觀念謀劃推動堅持系統觀念謀劃推動「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彭清華加快重大發展戰略落子布局,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推動東北振興取得新突破,促進中部地區加快崛起,鼓勵東部地區加快推進現代化,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深入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拓展戰略空間、提供戰略支撐。
  • 日照白鷺灣藝遊小鎮重新定義旅遊:產業融合創造疊加效應
    日照白鷺灣藝遊小鎮重新定義旅遊:產業融合創造疊加效應 2019-09-09 14: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除了相對論效應之外,時鐘還會受到量子疊加的影響
    根據達特茅斯學院,聖安塞爾姆學院和聖塔克拉拉大學的理論研究,量子疊加現象會影響到高精度時鐘的計時結果。描述這種效應的研究表明,疊加(一個原子同時存在於多個狀態中的能力)導致不同的原子鐘出現偏差,亦即「量子時間膨脹」。
  • 甲醛的疊加效應究竟有多可怕?你可知道?
    其實,說到這我們不得不提甲醛的疊加效應。那麼,究竟什麼是疊加效應呢?好比說,在同一空間內,每種裝修裝飾材料都是合格的(地板、壁紙、塗料、吊頂、家具等)。但是,將它們置於同一空間內,地板釋放一點甲醛,壁紙釋放一點甲醛,塗料釋放一點甲醛,家具再釋放一點甲醛,那麼,這些有害物質便會產生疊加,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疊加汙染」。
  • 無線安全通信系統設計方法研究
    但在實際的無線信道中,信號會經歷包含多徑、噪聲和都卜勒效應的瑞利衰落效應,即強度包絡與環境相關[3]。得到I、Q兩組正交信號後,計算強度值:   圖1是發射信號強度隨時間的分布,該信號經過空中無線信道後,在瑞利衰落下得到如圖2所示的信號強度分布。可見,接收信號強度在某固定值附近呈隨機波動分布特徵。
  • 「黨建+」疊加效應顯現 雲南祿勸縣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突破5萬元
    2020年以來,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堅持「紅色領航」,充分釋放「黨建+」聚合、輻射、引領的疊加效應,積極探索村級集體經濟多元化發展路徑,全縣197個村(社區)集體經濟收入全部突破5萬元。築牢基層「主陣地」,夯實發展根基堅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找準基層黨建與集體經濟的結合點,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群眾優勢。
  • 測試系統中幹擾及其形成機理
    因此,從系統的設計、製造、使用方式以及工作環境等各個方面都不得不優先考慮抗幹擾問題。所以對幹擾的研究是測試技術的重要課題。幹擾形成的全過程是由幹擾源發出的幹擾信號,經過耦合通道達到受感器上,構成整個系統的幹擾。幹擾的三個環節,稱之為幹擾系統的三要素,如圖1所示。要有效地抑制幹擾,首先要找到幹擾的發源地,防患於發源處是抑制幹擾的積極措施。
  • ...臨界點,丁一匯,溫室效應,冰蓋,消融,升溫,上海,增暖,疊加,碳...
    「正正」疊加,升溫速度將進入「快車道」  自工業革命以來,全球變暖的腳步從未停歇。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特別顧問丁一匯研究員指出,這是由兩方面造成的,一是人為因素,二是自然因素。  「所謂人為因素,就是人類活動導致碳排放增加產生的溫室效應,這一直是一個增量,全球氣溫因此而呈現不斷增暖的趨勢。
  • 量子門疊加態首次在實驗室實現
    新研究有望為全新量子計算建立理論基礎,並設計出計算速度更快的量子計算機。  雖然量子力學理論中還有諸多未解之謎,但許多量子現象已經得到驗證並運用於多個領域:從超安全通訊到尋找現有通訊的安全漏洞,從模擬複雜量子系統到為大型方程組尋找答案,等等。而這些運用中,最激動人心的技術當屬量子計算機。  量子邏輯門是量子計算機的基本單元,而構建足夠多的量子門來實現量子計算又很困難。
  • 進一步形成放大效應 最大化發揮智能交通系統功能
    葛紅林調研智能交通系統建設工作本報訊(成都日報記者 黃穎)截至6月30日,我市智能交通各外場子系統已基本完成建設並全面投入使用,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階段性目標任務,這標誌著我市智能交通系統基本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