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尾鸚鵡是鸚形目、鸚鵡科的鳥類,鳥體為綠色,頭頂深綠色

2021-01-16 傑哥說農

長尾鸚鵡,(學名:Psittacula longicauda)是鸚形目、鸚鵡科的鳥類,共有5種亞種。

長尾鸚鵡,鳥體為綠色,喉嚨、胸部和腹部為黃綠色。

長尾鸚鵡,眼睛和鳥喙之間藍黑色;頭頂深綠色,頭部兩側和頸部為玫瑰紅色。

長尾鸚鵡,雌鳥頸部為綠色,臉頰下方的環狀羽毛為綠色。

長尾鸚鵡,臉頰上方為深桔紅色,尾羽較短,上下鳥喙均為黃棕色。

長尾鸚鵡,主要棲息於森林地區、紅樹林區、沼澤區、雨林邊緣、次要林區、部分被開墾的地區、棕櫚園區;偶爾也會前往市郊,在公園或者花園的高大樹木上休憩。以水果(露兜樹和木瓜樹的果實)、種子、花朵、植物嫩芽、樹木嫩葉等為食。有時候會前往油棕櫚園覓食,造成作物相當程度的損害。繁殖期為2-5月,大多會將巢築在空心樹幹或是枯死樹洞內;一次產2-3枚卵,孵化期23天。

相關焦點

  • 小巧可愛的長尾鸚鵡,由江蘇的封夫人拍攝
    長尾鸚鵡(學名:Psittacula longicauda)是鸚形目、鸚鵡科的鳥類,共有5種亞種。鳥體為綠色,喉嚨、胸部和腹部為黃綠色;眼睛和鳥喙之間藍黑色;頭頂深綠色,頭部兩側和頸部為玫瑰紅色。主要棲息於森林地區、紅樹林區、沼澤區、雨林邊緣、次要林區、部分被開墾的地區、棕櫚園區;偶爾也會前往市郊,在公園或者花園的高大樹木上休憩。
  • 牡丹鸚鵡分類大綱
    屬鳥綱,鸚形目,鸚鵡科,非洲鸚鵡族,情侶鸚鵡屬,共計有9個品種,均產於非洲。牡丹鸚鵡是所有鸚鵡品種中個體最小的品種之一,壽命約為10—15年,身長約13—17釐米,重40—60克,孵化期19-23天,42天羽毛長成。野生的牡丹鸚鵡生活在熱帶叢林中,常集大群生活,一般在樹洞中營巢繁殖,以當地各種植物種子、水果和漿果為食。
  • 牡丹鸚鵡亦稱情侶鸚鵡、愛情鳥!
    牡丹鸚鵡亦稱情侶鸚鵡、愛情鳥。屬鸚形目,鸚鵡科,計有9個品種,均產於非洲。 牡丹鸚鵡在我國飼養共有3個類型:即黑頭牡丹鸚鵡、紅牡丹鸚鵡和黃頭牡丹鸚鵡 牡丹鸚鵡屬Agapornis,希臘語中「Agape」是愛的意思,而「Ornis」則是雀鳥的意思。
  • 這些鸚鵡你認識多少?
    國王鸚鵡澳洲國王鸚鵡(學名:Alisterus scapularis)是體型最大的澳洲長尾鸚鵡,也是體型最大的王鸚鵡,雄鳥頭部至胸腹部為紅色,雌鳥為綠色。灰頭玫瑰鸚鵡灰頭玫瑰鸚鵡(學名:Platycercus eximius)是較常見的澳洲長尾鸚鵡之一,身上的羽色十分鮮豔,母鳥頭部與胸前的紅羽比公鳥的羽色暗,面頰白色的部分呈淡灰色,頭頂則有一點綠色,而公鳥的紅羽為鮮紅色,
  • 鸚鵡大全——小賈丁氏或橘冠鸚鵡
    【物種名稱】 小賈丁氏鸚鵡【拉丁學名】 Poicephalus gulielmi fantiensis  【科屬分類】 鳥綱(Aves)、鸚形目、鸚鵡科、非洲鸚鵡族  【整體概述】   賈丁氏鸚鵡是 Poicephalus 鸚鵡中體型僅次於好望角鸚鵡的第二大種類,國內人工繁殖的進口鳥不常見
  • 鸚鵡自古以來是名鳥
    鸚鵡一般分鳳頭鸚鵡科和鸚鵡科兩大類,鳳頭鸚鵡科6屬21種4族,分布於澳大利亞及其鄰近島嶼,包括棕樹鳳頭鸚鵡族、黑鳳頭鸚鵡族、鳳頭鸚鵡族、雞尾鸚鵡族,如棕樹鳳頭鸚鵡族獨有物種棕樹鳳頭鸚鵡(見上圖),臉裸露,似金剛鸚鵡,故又稱「椰子金剛」,在國際寵物市場很受歡迎,售價達1萬多元美金,但人工繁殖較困難,所以盜捕現象很嚴重,種群數量受到威脅。
  • 世上靚麗鳥類羽冠集齊了!美豔極了
    鳥類的羽冠(或稱冠羽)是鳥類最流行的裝飾,幾乎絕大多數鳥類都有其明顯或不明顯的羽冠,尤其是雄鳥,羽冠成為炫耀的最佳武器。不少鳥類沒有絢麗誇張的長尾,也沒有五彩斑斕的羽色,卻少不了一頂醒目的羽冠,無論是長相醜陋的禿鷲大家族還是已風華絕代的孔雀親戚們,無論是小巧可愛的山雀兄弟還是兇狠彪悍的冠雕一家,漂亮的羽冠始終愛不釋手。
  • 綠鸚嘴鵯,別名「藍頭公」,屬雀形目,鵯科,鸚嘴鵯屬
    綠鸚嘴鵯,別名「藍頭公」、「青冠」。屬雀形目,鵯科,鸚嘴鵯屬。綠鸚嘴鵯體長約20釐米,體重約45克。嘴短厚且呈灰黃色,上喙向下彎曲似鸚鵡嘴,額基部為石灰色,喉部及頭側呈黑褐色。綠鸚嘴鵯上胸有一半圓形白環,繞到頸的兩側,上胸和體側呈橄欖綠,腹部為黃綠色,有一黑褐色寬端,尾下覆羽鮮黃色,腳褐色。綠鸚嘴鵯棲息於平原和山地的樹木和草、灌叢中,尤其是在近溪澗的樹叢間。大多結群活動覓食。鳴聲顫動婉轉,而富於音韻,有如笛聲。綠鸚嘴鵯體長17-21釐米,體重35-50克。嘴形短,和鸚鵡相似。額的基部有一個白斑。頭頂黑色,略雜以灰白色。
  • 費氏和桃臉牡丹鸚鵡的主要區別和保護級別
    費氏牡丹鸚鵡Agapornis fischeri,別名棕頭牡丹鸚鵡、紅牡丹鸚鵡、費希氏情侶鸚鵡、費氏情侶鸚鵡,又稱「愛情鳥」,為鸚形目鸚鵡科的鳥類
  • 美麗生態德宏│花頭鸚鵡吃玉米
    花頭鸚鵡喜歡吃玉米,希望雲南盈江盞達河附近的農民兄弟多種點玉米,收穫時多遺漏些玉米留給它們吃。花頭鸚鵡(學名:Psittacula roseata)屬於鳥綱,鸚形目,鸚鵡科。它比大緋胸鸚鵡小,全長35釐米左右。
  • 全城熱益瀕危動物科普:萌化你的心的小葵花鳳頭鸚鵡,只有9隻了
    這種鸚鵡全身羽毛雪白,只是雙翅略顯金黃色,頭上生著金黃燦爛的羽冠。在激動時,它頭上的羽冠呈扇形豎立起來,好像是盛開的鮮花,因此得名「葵花鸚鵡」。小葵花鳳頭鸚鵡(學名:Cacatua sulphurea)是鸚形目鳳頭鸚鵡科的鳥類,共有4個亞種。體長35釐米,體羽主要為白色,雪白漂亮,頭頂具形長的聳立型黃色鳳頭冠羽,憤怒時會豎起頭冠呈扇狀,就像一朵盛開的葵花。
  • 動物知識普及——橄欖巖鸚鵡
    橄欖巖鸚鵡,拉丁學名是Neophema petrophila,又名巖石鸚鵡、巖鸚鵡,屬於鳥綱、鸚形目、鸚鵡科、紐澳鸚鵡族的一種動物。這種鸚鵡鳥體為橄欖棕色;前額帶有一塊淺藍滾邊,深藍底色的條狀羽毛;鳥喙和眼睛之間、眼睛附近和臉頰上方為深藍色;臉頰其餘部分和胸部為深橄欖色;腹部為橄欖黃色,有些鳥帶有點橙色;尾巴內側覆羽和尾巴內側為黃色;翅膀彎曲的地方、外側小覆羽和次要飛行羽為淺\藍;尾部上方為橄欖藍色,外側黃色;翅膀內側帶有些白色斑紋;鳥喙黑色,虹膜深棕色。母鳥體色較深,尤其是身上的藍色部份;前額的藍羽面積較小。
  • 今天帶你來了解一下這些常見的鳥類,它們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雞形目、雉科、鶉屬。在我國東北及新疆繁殖,遷徙及越冬時遍布全國。國外分布於亞、非、歐三洲。頭長尾短,翅長而尖。頭頂羽毛暗棕色,中間有淺黃色條紋。眉紋淺黃色。背部棕褐色,腹部灰白色。冬季,雄性成鳥頸部有白色環紋,其下方有一淺慄黃色圈。體長約18釐米,體重100克左右。棲息在空曠平原,溪流的岸邊,山腳的灌叢中,遷徙期和群活動。主要吃雜草種子、豆類、谷料、漿果、幼芽和嫩葉等,有時也吃鱗翅目的幼蟲或蠐螬。
  • 原產中國的鸚鵡有哪些?現在常見鸚鵡
    鳥類是大自然中重要的一員。由於鳥類的存在,使大千世界更加絢麗多彩。在整個動物世界中,數量之眾、分布之廣、用途之多,鳥類當數首位。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緋胸鸚鵡:每一隻會說話的鸚鵡,背後...
    alexandri  脊椎動物,鳥綱,鸚形目,鸚鵡科,鸚鵡屬。  緋胸鸚鵡是一種中型鳥類,體長約為22~36釐米,體重約為85~168克。體色方面,緋胸鸚鵡也和大紫胸鸚鵡差不多,全身大部分羽毛為綠色,頭部為淺藍紫色,有時紫中帶綠,兩眼間有一黑帶相連,下嘴兩側有一大形黑斑經下頰達頸側。兩者主要區別在於胸部顏色,緋胸鸚鵡的胸部為葡萄紅色,這也是它的名稱的由來,而大紫胸鸚鵡則為紫色。
  • 橘冠鳳頭鸚鵡的頭冠會豎立起來,就像一朵盛開的葵花,非常漂亮哦!
    橘冠鳳頭鸚鵡是鸚形目鳳頭鸚鵡科的鳥類,是小葵花鳳頭鸚鵡的亞種之一。體長33釐米,體羽主要為白色,雪白漂亮,頭頂有黃色冠羽,憤怒時會豎起頭冠呈扇狀豎立起來,就像一朵盛開的葵花。橘冠鳳頭鸚鵡體長33釐米,體重308-380克,壽命50年。該鳳頭鸚鵡是一個以白色羽毛為主的中型鸚鵡,頭頂有可以伸縮的桔紅色冠,眼周有裸露的白色皮膚,耳羽,喉部的羽毛,耳羽金橙色,臉頰浸潤桔紅色。腳灰色,鳥喙黑色,兩性相似。幼鳥與雄鳥一樣有著深黑褐色的虹膜,在一歲內的幼鳥較難辨別性別,雌鳥的虹膜則明顯的呈紅棕色。
  • 動物世界-鳳頭鸚鵡
    >是指鸚形目、鳳頭鸚鵡科的20種鸚鵡。鳳頭鸚鵡和其他的鸚鵡有相同的特點,它們都有鉤曲的喙和對趾足。但它們的不同主要在於幾個解剖學的特徵,包括能夠收展的頭冠,以及羽毛中缺少令其他鸚鵡羽毛呈現出虹彩的結構。
  • 漢中:路邊攤賣的綠色漂亮小鳥,160元一對,攤販說名叫虎皮鸚鵡
    我問了一下擺攤的商販,那種綠色漂亮的鳥叫什麼名字,他說叫綠色虎皮鸚鵡。我又問他鸚鵡怎麼賣的,他說160元一對。看著籠子裡的鸚鵡長得很好看,剛好一對,他的倆個形影不離,很是親密,好像並不怕人,不知道如果一隻籠子只放一隻鸚鵡,還能不能養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