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9月10日舉行,共有154項成果分獲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北京經開區共獲得13個獎項,這些獲獎成果有哪些亮點?憑什麼他們能獲獎呢?本報今日起將帶領大家走進這些新技術,一探其中奧秘。
·京東方柔性技術:讓屏幕可以像紙一樣隨意摺疊·
在北京市科技獎勵大會上,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科技成果——「面向移動應用的高解析度柔性可彎折AMOLED顯示技術研發與產業化」獲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這是北京市首次設立特等獎對企業創新成果進行表彰。
以柔克剛 可以扛得住20萬次彎折
手機也可以像手錶一樣被戴在手腕上嗎?平板電腦也可以對摺後被揣進褲兜嗎?電視也可以像畫一樣捲成畫軸被隨時搬運嗎?當你認為這一切還是想像的時候,京東方的柔性AMOLED顯示技術正在把它變為現實。
京東方的技術專家告訴記者,柔性顯示已經成為顯示技術的一個重要趨勢,然而目前全球能夠真正量產摺疊手機的廠商卻屈指可數,主要就是因為摺疊顯示屏作為其重要核心器件,對耐彎折性能、高解析度設計、工藝集成等技術方面有極高的要求。通俗地說,如果屏幕是一張紙,肯定是越薄越容易對摺,但手機屏幕畢竟和手機融為一體,再薄也有機身的極限,要實現屏幕摺疊,難度可想而知。
京東方的科研團隊經過多年持續努力,終於突破了以往「只有更薄的屏幕集成結構才能實現小半徑摺疊」的限制,首次設計出了全球獨有的外折AMOLED顯示屏多膜層結構。團隊研發的新型有機發光器件結構,使柔性屏效率提升5%,壽命提升180%。
這種柔性顯示屏可以在曲率半徑5毫米(幾乎相當於180°對摺)的條件下,實現20萬次彎折。這意味著即使每天摺疊屏幕100次,都可以使用5-6年,足以滿足正常手機使用壽命的需求。
掰彎不易 專門建了一套測柔系統
讓一部手機可以彎折,並不是單純地罩上一塊曲面屏,而是要讓屏幕本身就能動態彎折,能保證屏幕內部所有元件能「跟著彎」而功能不受影響。京東方的這一技術恰恰是利用了AMOLED自發光和聚合物塑料等柔性基板材料的優勢,從根本上保證了屏幕在被「掰彎」時其內部的功能卻不受影響,且在反覆彎曲變形後,屏幕依然能保持平整透光不留摺痕。
在技術創新的過程中,京東方也面臨了諸多挑戰。譬如,由於AMOLED對水氧非常敏感,為了能在保證柔性效果的同時還做好防水氧工作,研發人員別具匠心地升級了薄膜封裝工藝,通過借鑑「用皮筋兒幫助容器固定保鮮膜」的生活經驗,特意在顯示器周邊設計了一個微型槽,巧妙地配合了柔性屏特殊的薄膜封裝工藝,最終實現了隔絕水氧的技術要求。
與此同時,為了確保新技術在應用中也能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京東方模擬日常使用條件,專門為自家的柔性AMOLED技術配置了一套系統的測試體系,從模擬用戶的實際摺疊使用情況、確認產品的耐彎折強度的彎折測試,再到檢測屏幕抗衝擊力和耐損度的跌落測試和落筆測試,在一次次的試煉中,京東方柔性AMOLED顯示技術真正做到了消費者和市場需求的雙贏。
·金風科創:一次調頻破解風電併網難題·
平價上網時代下,風電友好接入電網,是實現風電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隨著風電併網容量不斷增長,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風險將進一步凸顯,因此提升高比例風電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水平和風電消納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這一背景下,金風科技聯合申報的《電網友好型風電高效安全主動支撐關鍵技術及規模化應用》項目獲得一等獎,該項目突破了高比例風電自適應虛擬慣量、調頻/調壓及協調優化、諧波諧振主動抑制、載荷優化與全工況仿真試驗五大關鍵技術。這其中,金風科技提出了基於多源協同的風電一次調頻方法,將風電場的一次調頻響應時間縮短至5秒以內。
基於一次調頻技術的深厚積累,金風科技自主研發了金風風電場控制系統,包含眾多控制技術模塊,由統一的硬體平臺及全套獨立的軟體系統組成,滿足了當前國內、國際風電併網主流技術要求,包括自動電壓控制(AVC)、一次調頻、防孤島能力等功能,適用於新能源場站的併網控制。目前金風科技的一次調頻技術已應用於國內80多個風電場項目,並在美國、智利、澳洲等地也有成功應用案例。同時,金風科創「輕量化超大葉輪風電機組與柔性高塔一體化關鍵技術開發及產業化」也獲得一等獎。
·北汽新能源:「智」取一等獎·
北汽新能源分別在車聯網大數據、整車電控系統、整車電驅動領域拿下三個大獎,此次獲獎,是北汽新能源全面新能源化與智能網聯化「雙輪驅動」戰略的又一成果,標誌著企業在三電技術和智能網聯方面的核心技術掌握再次取得新突破。
北汽新能源作為國內領先的新能源汽車企業,一直非常重視智能網聯技術與新能源汽車產品的融合與賦能發展。多年前就推出了行業領先的「達爾文」人工智慧系統,制定了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網聯等技術規劃。
北汽新能源還積極與華為等智能網聯技術頂級企業開展全面合作,確保智能網聯技術的迭代更新。與華為聯合設立的「1873戴維森創新實驗室」正是著重智能網聯前瞻性技術、加速前沿科技產業化應用的重大舉措。
近來吸睛無數的藍谷麥格納ARCFOX αT之所以在國產高端產品領域承受了很高期待,除了擁有麥格納作為全球汽車整車研發和工程製造巨頭的汽車高端製造「純正血統」為其產品質量背書,與麥格納、華為、戴姆勒、博世等世界頂級合作夥伴聯合打造的全球首個商業搭載5G技術的IMC(Intelligent Module Criterion)智能模塊標準架構更是讓這款車型真正「聰明」起來。基於歐洲豪華車型的製造標準和中國領先的智能網聯技術,藍谷麥格納 ARCFOX αT率先搭載華為新一代MH5000 5G晶片 T-BOX,讓智能互聯暢通無阻,實現真正新一代5G智能電動汽車的出行體驗,成為全球5G第一車。
獲得認可彰顯了北汽新能源在車聯網大數據、整車綜合控制和電驅動方面的技術優勢。相關負責人說,北汽新能源將一如既往地堅持技術推動品牌發展,繼續秉承開放共享的態度,緊緊把握時代機遇,在技術研發方面持續深耕細作,不斷鞏固「高、新、特」的核心競爭優勢,全面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泰德製藥:巧「化」胃黏液蛋白·
到醫院去做胃鏡檢查的時候,就需要用到鏈黴蛋白酶顆粒,用於胃鏡檢查時溶解去除胃內黏液。泰德製藥研發的得佑(鏈黴蛋白酶顆粒)——國內首個胃黏液蛋白分解劑是一種作用機制完全不同於傳統消泡劑的胃黏液溶解劑。它通過切斷胃黏液蛋白的肽鍵,真正溶解去除胃黏液,顯著改善胃鏡視野可見度,提高早癌的診斷率。
泰德製藥2011年將有助於胃癌早診的創新藥鏈黴蛋白酶顆粒進行產業化和臨床應用,開拓了國內早癌篩查胃鏡前準備的市場,上市後迅速成為了胃鏡術前檢查的最大份額產品,開啟了我國上消化道內鏡精準診治新時代。國際國內指南一致推薦得佑作為胃鏡診療術前準備常規用藥,獲國內外17項指南、共識推薦胃鏡前常規使用。
泰德製藥每年將銷售收入的8%用於研發創新,圍繞新機制新靶點的創新藥、生物製品、高端製劑、高端醫療器械四大業務板塊,開發國內乃至全球領先的創新型系列產品,聚焦微循環、鎮痛、呼吸三大領域,擁有140項發明專利,其中國際專利41項。已上市的7個產品,均為填補國內相關治療領域空白的獨家或首家上市的優質藥品,受到廣大患者高度認可。融媒體中心記者 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