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還原戶外驢友「飛魚」他念他翁遇難事件

2021-01-13 旅徒戶外網

01「飛魚」進山

「飛魚守望者」的最後一條朋友圈是7月31日,一個梅裡東坡冰湖的視頻。當天他正在客棧裡休息,前一日他還在梅裡雪山徒步。

飛魚並未做太多休整。31日當天,他就被徒步愛好者「鹹魚」拉進了一個微信群。

鹹魚是微信群的群主,原本他準備在8264上約一些網友一起徒步他念他翁,但臨時取消了行程。於是群裡的成員自行組隊。

8月1日,飛魚、阿昌等4名徒步愛好者坐上了同一輛車,前往他念他翁徒步路線的起點鹽井。

▲他念他翁徒步路線起點,鹽井。攝影/汐

這是一支臨時組建的4人隊伍,沒有領隊。大家性格各異,年齡懸殊,年長的飛魚已經54歲,而阿昌只是一個1999年出生的大二學生。行進時也各自按照自己舒服的速度行走,並未全程一起。

在營地的時候為了不互相打擾,也是隔著十幾米一個帳篷,各自做飯、休息。飛魚話也不多,幾人只是碰面時會說上幾句。

四人中,一個徒步者腿腳快,第二天就獨自走在了前面,沒有再和三人匯合。而另一個徒步者,身體有些不適,於是在隊員的建議下,下撤出山,四人小隊僅剩飛魚、阿昌二人。

也是在第二天,阿昌的鞋子損壞,鞋底開膠,他想著往前走一下試試,不行就儘快出山。

▲阿昌鞋底損壞。供圖/阿昌

2日晚,飛魚和阿昌在「五星花海營地」遇到了吳凡。湊巧的是,除了飛魚的隊伍,當時在他念他翁徒步的還有兩支隊伍,吳凡是另一個隊伍的隊員,他們的隊伍共6個人。

吳凡走得快了一些,他的隊伍還在後面。除了吳凡的隊伍,在後面的還有另外一支5人的隊伍。

▲8月2日,飛魚等人在五星花海營地露營。供圖/阿昌

3日,飛魚、阿昌、吳凡一起前行。阿昌和吳凡翻到揉錯埡口的時候,飛魚並未跟上,於是他們在埡口等候飛魚。這是他念他翁線的第三個埡口,海拔約4900米,難度較大。

飛魚趕到揉錯埡口,看到阿昌和吳凡在等待。飛魚表示,以後如果自己跟不上,不必等,他晚上自己也能趕到營地。就算趕不上,後面還有兩支隊伍,可以跟著他們。

▲從揉錯埡口向下行進。供圖/阿昌

4日上午,三人走到一個叫班章烘曲的河谷。他念他翁穿越目前雖說只有一條道路,但行進時會有不同。

班章烘曲河谷可以走山腰橫切,也可以下到谷裡再上來,兩條線路相距最遠處僅僅一公裡多一點。

▲河谷有兩條路線可選擇,二者相距不遠

阿昌走在最前面,飛魚和吳凡在後面。他已經走上了山腰的路線,看到後面的飛魚和吳凡在往下走,就向他們喊話,一起往上走。

飛魚和吳凡也在看他們的軌跡,沒有走阿昌走的山腰,選擇了走另一條河谷路線。

飛魚和阿昌出發前才認識,各自下載了不同的軌跡。阿昌年齡小,面對飛魚這樣的資深前輩,也不好太左右對方的想法。

▲8月4日,阿昌循著下載的軌跡走了山腰,向下可以看到飛魚他們走的河谷。供圖/阿昌

看著腳下很明顯的道路,又不想下到河谷後還要再翻上來。阿昌知道在前面不遠處道路會匯合,就自己走了山腰。

02失蹤

阿昌與飛魚分開後,8月4日上午大約10點40左右,阿昌走到一個牧屋,就在牧屋等後面二人,順便也休息一下。等了近一個小時,只等來了吳凡,於是二人繼續等待。

▲阿昌等候飛魚的牧屋。供圖/阿昌

又等了近一個小時,不見飛魚蹤跡。阿昌擔心飛魚走了旁邊的路,錯過了這個牧屋。於是和吳凡一起向營地前進,想著反正最終會在下一個營地——胸龔曲隆匯合。

但他們到了營地,也未等到飛魚。想到之前飛魚說過的話,他們以為飛魚和另外的隊伍在後面扎了營。

▲胸龔曲隆營地。供圖/汐顏

想著後面反正還有兩支隊伍,飛魚算是在大隊伍中間,而且阿昌鞋子壞掉,著急出山,二人遂繼續前進。

8月7日,阿昌出山。8月8日和9日,另外兩支隊伍也陸續出山,飛魚的微信和手機都聯繫不上。阿昌意識到飛魚可能出了問題。

8月10日,阿昌在各個群,各個地方嘗試打聽飛魚的消息。自此,飛魚失蹤的信息開始出現在網絡上,被網友們紛紛轉發。尋找飛魚的信息在許多微信群、朋友圈中發酵傳播。

▲網絡上尋找飛魚的帖子

8月11日,在大家的幫助下,經過多方周轉,阿昌聯繫上了飛魚的女朋友。阿昌的意見是儘快報警,但當天,有人把另一個徒步者當成了飛魚,這個假消息使得報警時間又推遲了一天。

8月12日,已經身在康定的阿昌報了警,並立即聯繫交通奔赴他念他翁。

當天晚上,一家媒體報導了飛魚失蹤的信息,飛魚的事件開始得到廣泛關注,並隨著相關媒體的追蹤報導而持續發酵,越來越多的媒體報導此事,也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此事。

▲網絡上關於飛魚的報導

13日,阿昌趕到芒康。14日,阿昌趕到距離與飛魚分開地點最近的西藏昌都市扎玉鎮班藏村。這裡常被用作他念他翁的中途下撤路線,距離飛魚失散的地方約6公裡。

15日,當地警方組織了一個11人的搜救隊,同阿昌一起進山搜索,未能找到飛魚。

16日,大家繼續循著河道向上遊搜索。上午9點,隊伍見到了飛魚的遺體。他背著重裝,鞋子和褲子掛在脖子上,倒在河流中。

▲救援隊伍在河道中發現了飛魚。

03戶外「大神」

飛魚是資深的戶外愛好者,翻開飛魚的朋友圈,滿是山野景色。而他的微信頭像,也是他背著巨大的徒步背包,行走在雲霧繚繞、白雪皚皚的群山之間。

飛魚是揚州人,一米七五的身高,1966年出生的他依然身體壯碩。他在油田系統工作,時間較為充裕,有許多閒暇時間出來徒步。

▲飛魚的微信頭像。

他不善言談,但很有自己的意見,時常會自己獨立走線。而按飛魚性格,走過的線路並不會走第二遍。這是他第一次來到他念他翁。

他是一些人眼中的「大神」。許多人眼中的飛魚戶外徒步經驗豐富,戶外能力強悍,走過許多徒步長線:博格達、鰲太、狼塔、念青東、庫拉崗日......

▲飛魚在網絡論壇上發布的貼子。

但也有長年在藏東南一帶徒步的資深徒步愛好者指出,部分媒體報導中稱,飛魚是「 國內戶外圈赫赫有名的頂級強驢」、「業內公認的徒步大神級人物」,實際上並非如此。

飛魚開始嘗試高海拔徒步,實際上才剛剛兩年。

2018年五一假期,他獨自徒步穿越鰲太,這是他第一次重裝徒步海拔3000米以上的路線,高反伴隨了他一路,發燒、嘔吐、眩暈......他當時覺得自己可能年紀大了,「以後還是不要爬山了」。

▲飛魚守望者的鰲太遊記。

但飛魚並未停止爬山,而繼續走了一條條難度不低的線路。鰲太穿越之後,他認真做了反思,開始加強體能訓練,儘可能精簡自己徒步中背負的裝備。

2018年9月,他抵達了新疆,徒步狼塔C+V。狼塔的海拔也是超過3000米,但不足4000米。飛魚這次狼塔徒步整體比較順利,但也出現了一些狀況。

他在自己遊記裡寫道,第三天渡河的時候,自信地走水路,結果一腳踩到水深處,水浸到腰部,腰包和大包都進了水。

▲飛魚在狼塔徒步。

徒步第四天,隊伍正在休息,他先行出發,走了右邊的大坡。隊伍忙朝他大喊」走錯了「,他沒有理會。他覺得走右邊可以更快一些,但向上爬升了200米後,走到了一處斷崖,只得返回找尋隊伍。

而這次徒步過程中,他也多次脫離隊伍獨自行進,獨自宿營。2019年他貢嘎徒步的時候,也與隊友分開。他沒有手臺,隊友怕他有事,請了一位藏民沿途尋找,藉助藏民的手臺和他恢復了聯繫。

在這次貢嘎徒步過程中,飛魚再次遇到了高反。在3900米的兩岔河埡口,「晚上沒有胃口,麵條只吃了一半,頭開始疼,無力躺在床上,迷迷糊糊聽他們說話。」

▲貢嘎雪山徒步,子梅埡口。

去年9月,飛魚徒步念青東。在一個河谷處,同樣有兩處岔路,一個是山腰橫切,一個是下到河谷。他雖然看到橫切的線路路跡明顯,但還是選擇了河邊的線路。

這一次,他再次遇到了陡崖,花費了很長時間才從陡崖上慢慢爬下。

之後,飛魚又走了庫拉崗日、岡仁波齊等線路。今年他原本準備去新疆博格達,但疫情原因,他改赴雲南,徒步他念他翁。

未完待續...

來源:戶外探險

相關焦點

  • 徒步雲南失聯的知名驢友「飛魚」遇難,留下三大待解謎團
    8月16日,前方搜救隊傳來消息,徒步雲南失聯的國內知名驢友「飛魚」已不幸遇難 。據了解,搜救隊在他念他翁線的一條河裡發現了飛魚的遺體。事件回顧 8月12日晚上記者從揚州最大的民間戶外團體——揚州健身跑團獲悉驢友「飛魚」在雲南徒步他念他翁線路時失聯截至目前仍杳無音信飛魚是揚州乃至國內戶外界知名的「強驢」他在玩戶外群的ID叫「飛魚守望者」但是戶外圈驢友都喜歡稱呼他「飛魚」 飛魚真名叫餘文軍
  • 國內知名驢友「飛魚」不幸遇難,留下3個謎團……
    8月16日據前方搜救隊傳來消息徒步雲南失聯的國內知名驢友「飛魚」已不幸遇難據了解搜救隊在他念他翁線的一條河裡發現了飛魚的遺體事件回顧8月12日晚上從揚州最大的民間戶外團體揚州健身跑團獲悉驢友「飛魚」在雲南徒步他念他翁線路時失聯「飛魚」真名叫餘文軍身高1米75左右8月2日他前往雲南徒步他念他翁線路按照預定行程最遲應該在8月10日出山但一直未有消息其家人隨後報警揚州戶外圈的驢友也都在竭盡所能尋找飛魚的下落在國內戶外界被稱為「強驢」的他
  • 知名驢友「飛魚」遇難:如果不那麼「強」,是否就不會發生悲劇?
    8月10日,揚州資深驢友「飛魚守望者」徒步穿越雲南橫斷山脈失聯。8月16日,前方搜救隊傳來消息,「飛魚」已不幸遇難。苦苦等待一周,卻是等來最不願看到的結果...01「飛魚守望者」真名叫餘文軍,驢友都喜歡稱呼他「飛魚」,他是揚州乃至國內知名的驢友大咖,有極強的戶外穿越經驗,平時喜歡探險。
  • 揚州旅遊達人「飛魚」確認死亡,他走的他念他翁線難度有多大?
    前幾天,揚州驢友飛魚徒步雲南深山失聯的消息引起廣大網友的熱議,大家一直在關心「飛魚」的情況,經過幾天的調查、搜尋,搜救隊在「他念他翁線」的一條河裡發現了飛魚的遺體。後來,發現「他念他翁」是一個經典的旅遊線路,沿途風景優美。他念他翁線路那麼,這個他念他翁到底在哪裡?
  • 揚州驢友飛魚遇難的N種可能,談一談戶外徒步常見危險和處理辦法
    通過檢索公開報導,揚州驢友「飛魚守望者」(後文稱「飛魚」)以於2020年8月17日確認不幸遇難,懷著沉重的心情對飛魚的遇難表示哀悼。筆者搜索公開報導以及各戶外群對於飛魚遇難情況的看法,結合查詢到的戶外資料及個人經驗,以一個戶外驢友的視角對飛魚遇難事件進行深度分析和還原,探討關於戶外徒步運動中常見的危險種類和處理辦法,既希望逝者安息,也打算勸各位生者珍惜生命,敬畏自然。
  • 驢友飛魚不幸遇難,一個人出行多危險,看了這個就知道了
    飛魚是揚州人,是徒步旅行的知名驢友,身高175的他,長期堅持戶外運動,有著豐富的戶外經驗,名氣也很大。8月2日,飛魚向雲南進發,徒步他念他翁線路。根據其驢友分析,這對於他來說不難,僅僅是萬千徒步的一程,沒想到卻因此失去生命。本次徒步,兩名驢友和飛魚一起出發,第三天,飛魚和其中的一名驢友一條路線,驢友在前,飛魚在後。
  • 圈內知名驢友「飛魚」確認遇難;跟腱斷裂,運動傷害如何避免?
    圖/楚天都市報本月12日,國內知名驢友「飛魚」在雲南徒步時失聯。今日,救援隊在他念他翁線的一條河裡發現了飛魚的遺體,已確認遇難。飛魚是揚州乃至國內戶外界知名的「強驢」,本名餘文軍。8月2日,飛魚出發前往雲南徒步他念他翁線路,按照之前的行程約定,最遲應該在8月10日出山。但一直沒有消息,隨後其家人報警。
  • 確認遇難!留下諸多待解謎團
    「飛魚」已不幸遇難。據了解,搜救隊在他念他翁線的一條河裡發現了飛魚的遺體。 事件回顧 8月12日晚上記者從揚州最大的民間戶外團體——揚州健身跑團獲悉驢友「飛魚」在雲南徒步他念他翁線路時失聯截至目前仍杳無音信飛魚是揚州乃至國內戶外界知名的
  • 揚州驢友「飛魚」失聯細節披露!有更多線索的請及時提供!
    就在昨晚 從揚州健身跑團獲悉, 揚州驢友「飛魚」在雲南 徒步他念他翁線路時失聯, 截至目前仍杳無音信。
  • 知名驢友「飛魚」確認遇難,國內這條徒步線路,輕易別去嘗試!
    前情提要10日,揚州資深驢友「飛魚守望者」在徒步穿越雲南他念他翁線路時失聯。16日,前方搜救隊傳來消息,「飛魚」已不幸遇難。究竟是怎樣的線路,讓在國內戶外界被稱為「強驢」的他不幸喪命呢?橫斷線路新線路,他念他翁鹽登線是一條什麼樣的路?
  • 揚州知名的驢友飛魚不幸遇難。探險不是冒險。珍愛生命牢記心間
    令人不幸的是,揚州知名的驢友飛魚,近日,在失聯8天之後,他的遺體被搜救隊員在他念他翁一條河谷之中找到。一生酷愛戶外徒步運動的飛魚,沒有遺憾,他的生命和他畢生的追求一樣,即便是離開也永遠在路上。戶外徒步穿越探險是近期國內比較流行帶有一定刺激的極限運動。
  • 3驢友黑竹溝失聯追蹤:一驢友父親稱兒子是餓死的
    而據參與搜救的獵人介紹,遇難驢友李政偉也可能是餓死的。目前,兩名遇難驢友的遺體已被送到殯儀館。警方為兩具遺體做了DNA鑑定,並確認發現的首具遺體為遇難驢友李政偉,目前疑似蔡金國的第二具遺體結果尚未出爐。  8日上午,在接到發現疑似蔡金國遺體的消息後,指揮部派出了15人名獵人組成的搜救隊,前往遺體發現地將遺體抬回。「山溝兩邊有很多懸崖峭壁,我兒子就在絕壁山腰。」
  • 五臺山女驢友徒步被凍死,遺體蜷縮成團,事故畫面曝光
    隨著生活水平的穩步提高,民眾對旅遊的熱情也日益高漲,特別是登山、溶洞探險等具有冒險性質的戶外活動,尤為受歡迎。但那些還未被開發、地勢險惡、天氣惡劣的地方,還是少去為妙,為了獲得一時的刺激,搭上自己的性命那就得不償失了。
  • 戶外驢友如何選擇登山鞋
    加入戶外驢友圈子多年,和圈子裡的夥伴們一起徒步,旅遊。人來人去,接觸了很多朋友。有經驗豐富的老驢友,也有新加入進來的新朋友。在這個圈子裡混久了,大家經常一起討論怎麼選擇戶外裝備。而說得最多的就是怎麼選擇登山鞋。而現在很多新驢友,包括一些老驢友在選擇登山鞋時都有很多誤區。甚至就是很單純簡單的問買哪個牌子的登山鞋好。
  • 探秘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擁有如滑翔翼般的胸鰭,依靠尾部的迅速擺動,可以蹦出海面、展「翅」滑行。每年2-6月飛魚魚汛是蘭嶼達悟人的飛魚季,也是一年中最神聖、禁忌最多的時候。  生活在蘭嶼的達悟人夏曼阿樂本向記者介紹說,達悟人的傳統糧食是地瓜、芋頭和飛魚。飛魚季是蘭嶼生產糧食的高峰期,也是達悟人獲取蛋白質的重要時節。
  • 八達嶺老虎傷人事件完整視頻曝光 還原完整經過
    八達嶺老虎傷人事件完整視頻曝光 還原完整經過 2016-11-17 01:20:37來源:北京青年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驢友遇難羅布泊續——劉父:兒子很可能遭謀財害命(圖)
    有獎評新聞   進羅布泊前身上應該有7萬現金和其他證件等,但被發現時身上僅剩10元  新快報訊(記者劉妍徐碧姍)湖南驢友遇難羅布泊後,有網友懷疑他是不是探險者。昨天下午他表示:「我認為,兒子可能是在11月11日下午死在羅布泊附近的。」出發時身攜巨款,而被發現時身上卻只有10元錢,劉子亮的死亡不排除是刑事案的可能。目前,劉父已在嘉禾公安部門的配合下開始調查劉子亮的銀行存取款信息,他希望以此作為突破口將兒子的死因查個水落石出。  獨子不明不白客死萬裡以外的異鄉,給劉家帶來了巨大的創痛和悲傷。
  • 臺灣寫真:探秘飛魚的故鄉蘭嶼
    記者近日來到蘭嶼,探秘飛魚的故鄉。  飛魚擁有如滑翔翼般的胸鰭,依靠尾部的迅速擺動,可以蹦出海面、展「翅」滑行。每年2-6月飛魚魚汛是蘭嶼達悟人的飛魚季,也是一年中最神聖、禁忌最多的時候。  生活在蘭嶼的達悟人夏曼阿樂本向記者介紹說,達悟人的傳統糧食是地瓜、芋頭和飛魚。飛魚季是蘭嶼生產糧食的高峰期,也是達悟人獲取蛋白質的重要時節。
  • 青鳥飛魚的他不唱歌了,竟然是《太子妃升職記》中的他
    在那個沒有手機的年代,MP3就是我們的寶貝,時常插著一對耳機靜靜的聽歌,看著黑白屏幕上顯示的青鳥飛魚,想必大家是一點也不陌生。後來這個組合竟然解散了,其中有一個人竟然不唱歌了,去當演員了,但是似乎反響也很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