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正在四川做一個史無前例的實驗,跟你的螞蟻森林綠色能量息...

2020-12-06 天下網商

摘要:去年,平武縣成為阿里生態脫貧的首個試點縣,支付寶螞蟻森林上線關壩自然保護地,140萬網友通過支付寶螞蟻森林能量籌集的資金,也用於支持杜勇所在的巡護隊——去年,巡護隊全年總計進行6次常規巡護,17次專項巡護。此外,阿里生態脫貧項目利用阿里電商資源。

天下網商記者 汪佳婧 | 文 實習記者 章於亮 | 攝

杜勇又跑了一趟縣城,拉回一車大米、臘肉、榨菜。4月氣溫回暖,關壩村巡護隊準備進山,這一次,隊長杜勇計劃用三四天的時間,領著隊員查看林地、水源和野生動物。除了乾糧,他們的背囊中還塞著紅外相機、電池、內存卡、GPS、巡護表格。

關壩巡護隊(從左至右):喬良、郭強 、孟吉、杜勇、李芯銳

杜勇和隊員巡護的關壩自然保護區,地處四川省平武縣木皮藏族鄉,頭號明星是野生大熊貓,這裡棲息著至少6隻野生大熊貓,還是岷山山系重要的大熊貓走廊帶區域——因為緊靠著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餘家山縣級自然保護區以及老河溝民間公益保護地,關壩自然保護區成了連接岷山大熊貓種群的樞紐。

去年,平武縣成為阿里生態脫貧的首個試點縣,支付寶螞蟻森林上線關壩自然保護地,1179萬網友通過支付寶螞蟻森林能量籌集的資金,也用於支持杜勇所在的巡護隊——去年,巡護隊全年總計進行6次常規巡護,17次專項巡護。

此外,阿里生態脫貧項目利用阿里電商資源,幫助當地重塑產業鏈條,2萬瓶老巢蜂蜜在1小時內一搶而空,已經預售到今年。

這場生態脫貧實驗,正在產生良性的化學反應。

十年環保路的困境

關壩人世代靠山吃山,全村所屬林地有2萬多畝,耕地卻少得可憐,平攤到全村125戶人家,戶均耕地不足8分。地餵不飽人,還可以放養牛羊,但村民的這項副業,終因破壞環境而被叫停。迫於生計,村民們只能去山裡砍柴、打獵、挖藥、電魚。

可村民們也發現,家鄉漸漸不再是記憶中的樣子,不合理的採伐、樵採、墾殖和過度放牧後,大面積的原始森林退化成了次生林,溪流不再湍急,珍貴的石爬鮡罕見蹤跡,還有不少野生動物隨著生態環境的改變銷聲匿跡。

8年前,北漂十年的李芯銳回到家鄉,面對的就是這樣的關壩。

李芯銳18歲離鄉入伍,西北戈壁,壯闊蒼涼,大風起時,端一碗白飯,足有半碗黃沙。

李芯銳無比懷念兒時的好山好水,返鄉之後,他看到已有環保組織在為此努力,嘗試推廣以環保為基礎的經濟項目,但是盜獵、盜挖的現象仍時有發生。

他能理解村民的想法:靠山吃山這麼多年,憑什麼突然不準去打獵電魚了?就拿溪裡的冷水魚石爬鮡來說,拿到城裡能賣到七八百元一斤,不讓打魚就等於斷了收入。「村裡人根本不理解,也根本不配合。」李芯銳說。

李芯銳明白,環保不是幾個人的事,必須全村人一起參與,但要讓村民支持環保,首先得確保這件事能讓村民們獲得實利。

每次進山巡護,都要三四天

養蜂合作社應運而生,李芯銳成了合作社理事長,剛申請完商標,他便提著幾十罐蜂蜜去了北京擺攤,用最原始的方法打開了市場。

像李芯銳一樣,最近兩年返鄉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曾在九寨溝景區做協警的喬良回來成了村支書、月薪近萬的隧道鑽工杜勇成了關壩村巡護隊隊長、在尼泊爾淘金髮了小財的孟吉成為關壩自然保護區理事長,還有胡建春、高明斌、郭強……7個年齡相仿的年輕人漸漸成為村裡生態環保的主力。

從2013年到2015年,合作社累計給蜂農和村民返利28800元。2017年底,全村128戶387人分享了83700元的紅利。

錢不多,村民們看到了希望,李芯銳卻看出了問題。他算過帳,養蜂合作社賺的錢支撐不了村裡做環保的支出。關壩村的生態環保幹了十年,但是做環保的經費來源,村民收入問題始終困擾著他們。

野生動物重回關壩

去年5月16日,在阿里巴巴生態脫貧交流會上,阿里脫貧基金副主席、螞蟻金服董事長兼CEO井賢棟宣布了助力脫貧的新動作:螞蟻森林升級,網友在螞蟻森林上認領保護地或經濟林,不僅可以支持巡護等生態保護行為,還能購買當地的農產品,幫農民實現增收。

而平武縣成為阿里生態脫貧的首個試點縣。螞蟻金服、農村淘寶、天貓聚划算聯合進入平武關壩,籌備關壩生態脫貧計劃。

隨後,平武關壩自然保護地在支付寶客戶端裡的「螞蟻森林」平臺上線。4.1kg「綠色能量」可兌換1平方米保護地10年保護權。

 

平臺上線僅24小時,便有140萬網友通過螞蟻森林能量認領。最終活動上線53天,1179萬人為了保護1823萬平米的關壩自然保護地,捐贈了74743噸「綠色能量」。

認領活動帶來了28萬元脫貧基金,成為關壩村巡護隊成立以來收到最大一筆支持。此後,阿里脫貧基金還為巡護隊提供了22臺紅外相機。

過去,關壩村巡護隊都是義務勞動,如今主要負責人每月有1000塊錢的補助。巡護員平時沒有固定工資,但而今進山巡護一天能拿140塊錢。巡護隊也從過去的三五人,迅速增加至26人,巡護頻次也更加密集。

杜勇的工作計劃排得滿滿當當:4月到5月,重點巡護藥材,比如蓯樓;6月要為天麻防盜;8月到9月是動物遷徙的季節,要為羚羊保駕護航;5月到10月,巡護隊要在河邊看守魚苗,保障冷水魚石爬鮡洄遊產子;9月到12月,隊員們則輪班去巡山反盜獵。

山裡的天氣瞬息萬變,說起霧就起霧,每次走的路線都不盡相同,關壩村有三個溝,寨子溝、中溝和紅巖背溝,巡視一遍,少則兩三天,多則四五天。

進山前,杜勇總要和隊員們一起置辦乾糧和裝備。進山後根據實際情況隨時紮營,所以榨菜、泡麵、土豆之類易於保存的乾糧必不可少。

巡護隊員在山上只能做些簡單的食物(照片由李芯銳提供)

阿里提供的紅外相機成為網格化管理的重要保障,每個區域放置若干紅外相機,以便追蹤野生動物的身影。

最讓巡護隊員高興的是,以往幾乎絕跡的野生動物,如今在山裡留下了很多的生活痕跡。紅外相機已拍攝到幾十種動物的有效圖片,包括大熊貓、金絲猴、黑熊、斑羚和羚牛等。

去年,巡護隊全年總計進行6次常規巡護,根據流域不同的季節、各地不同的情況,在野生動物活動頻繁的季節,中藥材採挖的季節,針對不同保護目標,在流域內外進行了17次專項巡護。其中反盜獵活動收繳獵套、鐵夾、鋼絲套54件。去年,巡護隊與村民一起進行魚類夜間巡護75次,阻止釣魚、電魚、網魚20多起。

平武蜂蜜有了新標準

關壩的生態環境在逐年好轉,最先受益的是養蜂人。

千百年來,關壩的養蜂人傳承著老槽養蜂習俗。圓木挖空為槽,放置於高山峻岭之中,用傳統的中華蜜蜂,釀出更貼近大自然的味道。這裡的蜂蜜,從不人工幹預,一年只產一次,色如琥珀,質地細膩。

關壩村的養蜂人把「棒棒巢」背上山

但是這種老式「棒棒巢」產的蜂蜜,為村民分散養殖,沒有規模,沒有標準,村民認為出的蜜越甜越好,其實市場並不認可,每斤只能賣到8到12元。

農村淘寶、阿里雲進入關壩後,與當地企業一起扶持合作社,還成立了未來農場養蜂基地,蘭紹德就是養蜂場的主人。

蘭紹德說,4月的蜜蜂還在分蜂期,蜂槽內的蜂蜜還不多

今年50多歲的蘭紹德有30多年養蜂經驗,他養殖的蜜蜂都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上。以前,為了確保蜂群順利採蜜,他不得不每月定期上山查看。

尤其到了花期,高山氣候多變,開花時間難測,蘭紹德只能隔三岔五往山上跑。一到冬天,山上海拔高,低溫會凍死蜂群,老蘭就得將蜂槽一箱箱背下山來。

搬遷到未來農場後,阿里工程師在蘭紹德的蜂箱上安裝了GPS和重量監測,不但能監控蜂蜜進出數量,還能定位蜜源是否來自高海拔山區,並根據蜂箱質量變化,推算蜂蜜是否成熟以及是否人工摻雜麥芽糖養殖,全程保證蜂蜜質量。與此同時,安裝探測儀記錄天氣和降水變化,預測花期,讓蜂農科學管理蜂群。

蘭紹德的手機上可以監控蜂場的情況

農村淘寶還為蜂蜜定製了標準:排查了3公裡內的有毒植物,要求三道以上工序過濾,葡萄糖含量超過75%、蔗糖含量不超過5%、水分不超過20%。

此前,蘭紹德多年來只能養殖30多箱蜜蜂,去年,在新技術的幫助下,他的蜜蜂增產至100箱。按1箱蜜蜂產10斤蜂蜜,去年的產量超過了1000斤。這些蜂蜜最終以50元/斤的價格,被農村淘寶和當地企業收購。

今年,蘭紹德計劃養200箱蜂蜜

去年8月17日零點,蘭紹德和整個平武縣其他蜂農的蜂蜜,被統一包裝上平武老槽蜂蜜的標籤,搬上天貓聚划算尋味平武,售價99元,2萬份蜂蜜上線僅40多分鐘就被搶光。

這也大大出乎李芯銳的預料,此前曾有公益機構主動幫忙賣蜜,李芯銳根據對方的計劃,預定了2000斤蜜,最後只賣出200斤,多收的蜜都砸在了倉庫裡。

今年,關壩巡護隊隊員在山上建了2處養蜂場,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蜂場建了130多個蜂槽放置點,另外一處則在海拔更高的山上。「不出意外今年養殖蜜蜂數量會超過200箱,收益超過10萬元。」李芯銳說。

未來村民80%的收入來自生態效益

去年,關壩村民的收益中,15%來自生態效益,包括巡護收入和合作社提成。但村支書喬良覺得還不夠。在他的想法裡,生態效益應該能佔到村民收入的80%。只有這樣,青山綠水才能轉換成真金白銀,帶來可持續的經濟收益。

喬良的想法並非天方夜譚。關壩村在做好生態保護的同時,已成為遠近聞名的示範村,各類考察團絡繹不絕,慕名而來的遊客也越來越多。

喬良和巡護小組的成員們都有了新的發現:鄉村旅遊和自然教育或許是今後的發展方向。

更讓喬良欣喜的是,九綿高速就在村子附近施工,未來關壩將設置一個下高速口,這意味著從九寨溝到關壩的車程只需要1個小時。

為此,李芯銳找到村裡正在建房的家庭,建議村民們修建新房的時候可以考慮開民宿,為了在村裡帶個頭,他自己就計劃修一棟,以「養蜂人家」為主題。

村民展示珍貴的冷水魚石爬鮡

去年國慶,村裡迎來了第一期生態教育班,8組城裡的家長和孩子來到山間,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巡護小組的隊員們成為自然教育導師,帶著家長和孩子參與冷水魚保護、巡山等等。

「第一期只是實驗。」這次活動,他們也發現在課程設計上還有很多不足。為此,李芯銳、喬良、杜勇幾個還多次到外省參加學習。「我們已經有了初步的設想,我們需要找到自己村子的特色,根據這些特色去設置課程。」李芯銳說,比如設計更多的野生植物辨識、野外生存技能、野生動物保護等課程。

喬良計劃著,一旦鄉村旅遊和自然教育能夠做起來,村民可以開餐館、可以開民宿,還能根據自家特色開設手工坊,或者開放菜園做採摘遊,這將會調動起整個村子的經濟收入。

本文由天下網商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飛螞蟻來教你解鎖9763克螞蟻森林綠色能量啦!
    大家每天起床,會不會習慣性地拿起手機,打開螞蟻森林呢?偷了這麼久的能量,真的有好好了解過螞蟻森林是什麼嗎?支付寶用戶通過綠色出行、減紙減塑等低碳行動積攢綠色能量,可以在手機裡養大一棵樹。用戶每養成一棵樹,螞蟻森林和公益夥伴就會在荒漠化地區種下一棵真樹,以培養和激勵用戶的低碳環保行為。截至今年8月,5億螞蟻森林用戶累計碳減排792萬噸,種下1.22億棵真樹,總面積相當於1.5個新加坡。
  • 螞蟻森林怎樣讓能量多 螞蟻森林獲取刷綠色能量方法
    最近螞蟻森林出了一個全民義務植樹盡責證書的玩法,小夥伴們都很想要這個證書,那麼螞蟻森林怎麼刷綠色能量呢?來看看螞蟻森林刷綠色能量方法吧!  螞蟻森林怎麼刷綠色能量  1、收取好友能量值:每天七點之後產生新的能量值,每位好友行走捐產生的能量值時間是固定的,這個完全可以定個鬧鐘
  • 螞蟻森林怎麼收集綠色能量 螞蟻森林種樹攻略
    螞蟻森林怎麼收集綠色能量 螞蟻森林種樹攻略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霧裡看海時間:2017-01-20 支付寶螞蟻森林也是獲得福卡的一種途徑,特別是缺了愛國福和敬業福的朋友
  • 螞蟻森林能量怎麼計算?支付寶螞蟻森林獲取綠色能量具體攻略
    螞蟻森林能量怎麼計算?  螞蟻森林能量值計算方法介紹:開通支付寶螞蟻森林不僅好玩,還能保護環境(螞蟻森林能量三天消失怎麼回事 能量更新時間規則介紹)。開通後你會發現,有的人的能量值很高,自己的能量值卻很少,那麼,螞蟻森林能量值是怎麼計算的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支付寶螞蟻森林怎麼獲得綠色能量?螞蟻森林刷能量技巧
    支付寶螞蟻森林怎麼獲得綠色能量?螞蟻森林刷能量技巧 支付寶螞蟻森林怎麼獲得綠色能量_螞蟻森林刷能量技巧 支付寶使用支付寶螞蟻森林澆水種樹需要很多能量,支付寶螞蟻森林能量怎麼得?99安卓網小編艾米分享一些支付寶螞蟻森林刷能量技巧,供參考。
  • 國際環境日,螞蟻森林綠色能量榜發布,請為每克「綠色能量」點讚
    今天是國際環境日,螞蟻森林發布綠色能量榜,成為記錄5.5億用戶與超過800位生態合作夥伴綠色行動的一份特殊「成績單」。此次,共有機構、城市、高校、明星、品牌、創新與個人七大類38位夥伴上榜。
  • 支付寶螞蟻森林怎麼搶能量 螞蟻森林怎麼搶別人的能量
    支付寶螞蟻森林怎麼搶能量,螞蟻森林怎麼搶別人的能量。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當您申請種植真樹,並被公益機構認領後,支付寶授予用戶一張具有唯一編號的證書,證書上會記錄負責種植真樹的公益機構和種植區域,可以通過好友排行裡獲取別人的綠色能源
  • 螞蟻森林每天幾點收能量 螞蟻森林讓能量增加方法
    支付寶螞蟻森林是被定為的一款公益活動,是一個個人的碳平臺,這個螞蟻森林到底怎麼玩?具體有什麼用?相信很多玩家還不知道呢,據說還可以種樹,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支付寶螞蟻森林的相關玩法,一起來看一下吧。
  • 閒魚推動舊衣服回收再利用,小舉動能獲得螞蟻森林綠色能量
    閒魚推動舊衣服回收再利用,小舉動能獲得螞蟻森林綠色能量 iwangshang / 網商君 / 2018-07-04 摘要:7月3日起,在閒魚參與舊衣回收可得螞蟻森林綠色能量了,
  • 想偷我綠色能量?那是不可能的!這就告訴你螞蟻森林能量的規則
    螞蟻森林是支付寶客戶端設計的一款公益行動:用戶通過步行、地鐵出行、網絡購票購物等行為,就會減少相應的碳排放量,可以用來在支付寶螞蟻森林中養虛擬的樹。虛擬樹長大後,公益組織、環保企業等螞蟻生態夥伴們,可以"買走"用戶們的"樹",從而在中國某塊地域種下一棵實體樹。
  • 支付寶螞蟻森林怎麼獲得綠色能量【獲取方法】
    支付寶螞蟻森林怎麼獲得綠色能量?支付寶使用螞蟻森林澆水需很多的能量,那麼這些綠色能量怎麼才能獲得呢?相信很多小夥伴還不是很了解,下面小編來告訴大家。  支付寶螞蟻森林能量怎麼得?   支付寶螞蟻森林刷能量技巧:  在支付寶螞蟻森林中,行走、支付等都可以獲得種樹澆水的能量,而且芝麻信用分越高的話,行走、
  • 從「千萬工程」到「螞蟻森林」 「綠色治理」中國方案得到世界認可
    繼去年浙江省久久為功十五載踐行的「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獲得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頒發的「地球衛士獎(激勵與行動類別獎項)」後,北京時間27日,支付寶螞蟻森林也獲此殊榮。  這一聯合國最高級別的環保獎項已經第三年頒給來自中國的綠色創新和行動者。從塞罕壩三代造林人,到浙江省推進「千萬工程」,再到螞蟻森林,中國推動綠色環保的新路徑和寶貴經驗正在被世界認可。
  • 今天15:00你用線下支付購買了一個甜筒請問螞蟻森林綠色能量什麼...
    今天15:00你用線下支付購買了一個甜筒請問螞蟻森林綠色能量什麼時候可以收呢?是第二天的15:00,還是當天的15:00呢?快來看看今天15:00你用線下支付購買了一個甜筒請問螞蟻森林綠色能量到底時候可以收吧!
  • 讀電子書送螞蟻森林能量 阿里文學邀你一起種樹
    看書還能獲得螞蟻森林能量?植樹節當天,支付寶宣布開啟螞蟻森林2019年春種。同時,由螞蟻森林和阿里文學聯合推出的「螞蟻森林 低碳閱讀」活動正式上線。包括《流浪地球》《大江大河》《我們仨》《東宮》《小王子》等數萬本出版書的電子版都將參與到本次活動中。截至目前,螞蟻森林全球用戶超4億用戶,累計減排308萬噸,守護公益保護地6.9萬畝,累計種植真樹5552萬棵,總面積超76萬畝。
  • 你復工了嗎?支付寶螞蟻森林「綠色能量」一周提升 30%
    IT之家今天從螞蟻森林處獲知,根據支付寶螞蟻森林2月2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5億多用戶低碳生活行為產生的「綠色能量」,近期一周(2月17日至23日)達到約60000噸,比前一周顯著提升超30%。這60000噸能量,算起來可以在螞蟻森林裡種下41萬多棵樟子松,就連需要能量最多的「樹王」胡楊,也能種下近28萬棵。
  • 新技能get 螞蟻森林如何快速獲取綠色能量
    近日,支付寶推出一項新服務:螞蟻森林能量保護罩。對於那些經常被偷能量的人來說,可謂是天大的好消息。目前,螞蟻森林的綠色能量與之前的農場「偷菜」特別相似,以社交為紐帶,用戶不僅可以查看自己的綠色能量,還能不時去偷取別人的能量。通過下部的排行榜,每個人都可以知道自己綠色能量的排名情況。
  • 支付寶:又有好友收了你的綠色能量
    支付寶團隊做的一款基於支付寶APP社交應用,我個人覺得就非常成功。這種成功,當然是指一貫喜歡在產品中抓人性軟肋營銷的支付寶團隊,這一次抓得相對比較成功。這款應用就是——螞蟻森林。它的規則很簡單,只要你每天使用支付寶進行消費和支付,甚至每天走路,都可以在螞蟻森林中積累一定克數的綠色能量。
  • 肯德基 x 螞蟻森林:早餐加能量,關於綠色能量的旅行
    作為「螞蟻森林綠色能量100計劃」的第二次營銷實踐,螞蟻森林這次吸引到了肯德基(早餐),雙方基於「使用支付寶肯德基+小程序點餐,可得7g螞蟻森林能量」所創造的低碳消費場景,通過聯合營銷的方式,力圖向廣大受眾傳遞綠色生活的公益倡導。
  • 你每天早上準時偷能量,但「螞蟻森林」背後是怎麼運作的?
    用戶在支付寶裡根據各種低碳行為會積累「綠色能量」,收集「綠色能量」到一定數額以後可以種下一棵虛擬的「樹」。相應的,用戶每種下一棵虛擬的樹,螞蟻金服與其在內蒙古的合作夥伴「阿拉善 SEE 基金會」就聯合在沙漠裡種下一棵真實的梭梭樹,據說最勤奮的用戶已經在支付寶裡種了二十多棵「樹」。
  • 螞蟻森林:用「好玩」做環保公益
    但具體的產品設計及運營該如何做最初卻十分模糊。據螞蟻森林產品經理祖望回憶:「螞蟻金服最初的設想只是在支付寶用戶界面的『餘額』旁邊加上一個『碳帳戶』按鈕,30天內上線」。但在祖望看來,「這種設計確實可以衡量用戶的步行、無紙化等低碳行為,但『碳帳戶』這一概念太抽象難懂、太不網際網路、太不『性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