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上午,湖塘橋第二實驗小學組織40多名現代快報小記者參觀了常州市氣象局的氣象科普館。通過參觀體驗,小記者們了解了更多的氣象知識,提高了在氣象災害中防災、避災,以及自我保護的能力。
來到氣象局,只見一樓大廳擺放著一個地球模型,一條銀龍盤踞其上,寓意「騰龍氣象」。來到氣象科普館,通過參觀我了解到霧霾也是一種極端惡劣的氣候現象。霧霾天氣時,氣象局有4種不同程度的預警:藍色預警、黃色預警、橙色預警和紅色預警。一般來說,達到橙色預警時人們就得注意預防了。紅色預警表示汙染最為嚴重,應儘量減少外出。
霧霾是因環境遭受嚴重破壞才有的極端天氣。講解員建議大家採取環保的出行方式,以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同時,我們還在氣象局體驗了騎單車。我坐上單車,輕踏了幾下踏板,隨即雙腿運足力量,車輪在腳下飛也似地轉動起來。原來,騎單車出行,不僅能夠健身,還能助力環保呢!
五(4)班 周筱涵
指導老師 宋愛芳
剛踏入氣象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個被龍圍繞著的銀色地球,這叫「騰龍氣象」。接著,我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來到了氣象科普館,牆上有五顏六色、形狀各異的科普版塊。人們常掛在嘴邊的地球大氣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講解員阿姨介紹說那是因為地球剛誕生的時候是一個溫度十分高的火球,後來逐漸冷卻下來,周圍就形成了大氣。緊接著我們看了一段關於地球的視頻,裡面介紹了各種天氣的好處和危害。再後來,講解員阿姨帶我們走入了氣象長廊,仿佛來到了另一個世界。講解員向我們講解了有關天氣的知識後,我們一行人在「魔方挑戰屋」中進行自我挑戰,我們一起討論,一起選擇,順利地完成知識測試,我們的內心無比高興!最後,我們來到了VR體驗館,在館內擺放的自行車上穿越了春夏秋冬……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氣象世界的變化莫測!
五(4)班 李臻
指導老師 宋愛芳
常州市氣象局地處新北區太湖西路,是常州市的氣象觀測中心。在這裡,我們小記者與各種氣象設備進行近距離的「親密接觸」。
你瞧,那邊有三個乳白色的百葉箱一字排開,像列隊的士兵等候檢閱。我們先來到第一個百葉箱,這裡面放著手動測量儀,它這小東西能畫出一天中不同溫度和溼度的變化圖。我們接著來到第二個百葉箱旁邊,只見裡面放著一根棍子似的小東西。你可別小看它,它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氣監控裝置,它能把每一分鐘的數據及時傳進室內電腦裡,由電腦結合人腦分析,就能了解今天的天氣情況。然後我們又來到第三個百葉箱旁邊,裡面有四根溫度測量管,看起來它們和溫度計差不多,其實它們能測出全天的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
五(8)班 袁佳怡
指導老師 張樊
來到氣象科普館,我們小記者一起走過氣象長廊,在電子儀器的顯示下體驗了春夏秋冬四季的一般性氣候特點,也明白了雨、雪、霜、冰雹等天氣形成的原理。在氣象服務廳,我們體驗了一次做氣象播報員的感受。最有趣的是魔方屋,3D聲光電設備實時演示在雷暴、龍捲風、冰雹等極端惡劣的天氣形成的場景,大自然的破壞力讓我們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極端天氣的形成往往與人們破壞性的生活有關。隨後的參觀,我們興致勃勃地踏上低碳單車,體驗了低碳出行,對於大氣的微妙影響。我們紛紛表示以後會更加熱愛大自然,低碳出行。
五(7)班 李博
指導老師 孫瑜
一進氣象局,我的心「咚咚」直跳,想:馬上就能飽覽氣象學問了,好激動呀!我們來到了氣象局內的氣象科普館。只見豐富多彩的氣象知識掛於牆上,不僅有奇妙的「蝴蝶效應」、三大冰期,還有氣象概念、氣象術語……令人目不暇接。
這就是「氣候之窗」。科普館內還有一個面積不大的屋子——魔方屋。我們要在這兒進行一場氣象問答。「請聽題,」我趕緊做好準備,「怎樣區分霧與霾?」我的心「咯噔」一沉。想起了前陣子一場大霧,許多同學都有些慌亂,「A霧是白色,霾偏黃色。」我略微思考了一下,趕緊跑到A區,但仍有些不確定,「正確答案——A。」我欣喜若狂,這真是一場既激動人心又樂趣非凡的問答。
五(1)班 陶婭琳
指導老師 蘇天草
進入氣象局,第一眼就「捕捉」到了「騰龍氣象」這件雕塑。它形似一個地球儀,上面盤旋著一條龍,東南方向有一個點,那就是常州。順著右邊的樓梯上到三樓,便來到了氣象科普館。步入季節長廊,就能看到四個季節中最具代表性的氣象:春季有「倒春寒」;夏季有「暴雨」;秋季有「乾旱」;冬季有「冰凍」。大家可都要注意小心啦!穿過一條走廊就看見了探測氣象的衛星「風雲三號」的模型和氣象雷達。「現在的探測技術可真先進啊!」我暗暗驚嘆。當看到要「保護我們的空氣」時,我感慨道:「要是所有市民都能低碳出行,空氣就會純淨些了!」
五(3)班 蔣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