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M洩露事件讓德意志銀行分析師計劃通過區塊鏈技術來保障信息安全

2020-11-25 金色財經

金色財經訊:上個月荷蘭金融監管局AFM無意間洩露了索羅斯等投資巨頭的重要投資決策,這些都是具有很大價值的投資信息,了解該信息的人可以以此為投資指導。可是如果把技術和信息結合起來,就不會發生這樣嚴重的信息安全問題。

這次洩漏事件引起了分析師的重視,預計通過區塊鏈技術保障信息安全。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認為,將全球金融交易轉移到共享的、不可篡改的帳本上,監管機構不是唯一可能的受益者。投資者也將更安全。

比如上個月,荷蘭金融監管機構AFM不小心發布了過去四年的空頭交易簡要記錄。除了知名投資者對賭公司的有價值的數據,還有傳奇投資者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的一些決策。

分析師Jamal Simpson說,如果把區塊鏈信息安全合理利用起來,那麼這次信息洩漏就不可能會發生。

「這就是一個案例,分布式帳本技術或者說區塊鏈技術,本可以從一開始就阻止該事件的發生」。

此次洩露的幾百條空頭交易信息本應作為簡要報告僅向監管機構顯示,卻錯誤的被公開,讓人們得以窺探一些投資者的寶貴投資決策,包括索羅斯。

儘管監管機構快速刪除數據,潛在的損害已經造成。洩露的空投交易中包含針對多個荷蘭銀行的對賭以及美國投資管理公司Renaissance Technologies僅對內部員工發行的Medallion Fund基金倉位。

為了了解索羅斯投資決策的潛在價值,福布斯預估美國投資者目前淨值為252億美元。

Simpson說,「我相信,如果有人現在聽到了風聲,他們能夠更好的了解誰擁有什麼,誰擁有哪些股票,並能夠依此調整交易戰略。」

將金融交易轉移到共享分布式帳本的潛力已被業界的成員經常討論,他們主張創建所謂的「監管節點」,使政府機構實時訪問數據。

但Simpson的評論也揭示了區塊鏈技術對投資者的潛在好處。將信息放在區塊鏈技術上可以通過保護傳輸中的數據,將洩漏的機會最小化。

探索該技術的機構普遍擔心金融交易轉移到共享帳本中的安全性。但Simpson說,索羅斯決策洩漏揭示了當前系統固有的風險。

對於區塊鏈技術在金融交易中潛力的懷疑者,Simpson說:

「即使你不使用區塊鏈技術,也有多種方法來保護信息,但我想說的是,如果你要使用區塊鏈技術,那麼它絕對是可能的,使它更安全的技術可行性很大「。



相關焦點

  • 區塊鏈應用中的安全與隱私專題 《中國科學:信息科學》英文版
    得益於這些優點, 區塊鏈技術在最近幾年成為了金融、電子政務、物聯網、公共服務、食品藥品監管追溯、 供應鏈金融等領域的研究熱點, 被認為將引領全球新一輪技術變革和產業變革.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 區塊鏈也逐漸暴露出安全隱私問題, 必須得到足夠的重視.
  • 各地發展計劃頻出 區塊鏈應用多元「下滲」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規劃頻出 區塊鏈應用多元「下滲」 來源:中國證券報□本報記者戴安琪北京市政府近日印發《北京市區塊鏈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簡稱《計劃》),從金融服務、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等多方面提出發展目標。
  • 區塊鏈網絡為何優於銀行系統:信用卡重大漏洞致6000萬帳戶洩露
    客戶資料洩露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是一家領先的金融服務提供商,在21個國家設有分支機構,其中包括美國、英國、俄羅斯以及獨立國協其他成員國。可能是迄今為止俄羅斯銀行業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客戶資料洩露事件。今年早些時候該行業遭受了類似的攻擊,另外三家俄羅斯銀行成為攻擊目標。
  • 美國銀行界全面進入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貨幣
    1.前言2021年1月4號,美國貨幣監理署(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 OCC)發了一份解釋函(見後附譯文),批准美國銀行使用區塊鏈和穩定幣新技術。這向我們傳遞了一個重要信息。
  • 金融從業者需要了解的區塊鏈常識:區塊鏈的八大價值
    在《金融從業者需要了解的區塊鏈常識:什麼是區塊鏈?》中,筆者對區塊鏈的基本概念做了詳細介紹,今天來著重解析:我們為什麼需要區塊鏈?區塊鏈可以為我們帶來什麼價值?下文將從八個方面進行闡述。
  • 區塊鏈技術的八大成功運用案例介紹
    區塊鏈允許你將任何值發送到世界上區塊鏈文件可用的任何位置。通過向某人提供你的私鑰,實際上等於你向此人轉移了一筆錢,這筆錢存儲在區塊鏈的對應區塊中。 除了幫助用戶執行快速安全的交易外,區塊鏈還可以建立信任和用於身份驗證。因為沒有對應的密鑰,任何人都無法更改區塊鏈。
  • 基於區塊鏈的鏈上數據安全共享體系研究
    本文提到的基於區塊鏈的鏈上數據安全共享體系更多地依賴於科學數據管理以及內容管理中的關鍵技術,以此保證數據的安全共享與有效利用。該方案實現了用戶身份識別、認證、安全數據交換等一系列要求 。同年,Zhang A等人提出一種基於安全和隱私保護的、基於區塊鏈的個人醫療信息共享方案。通過應用基於公鑰密碼學的可搜索加密,該方案允許用戶的醫療信息被安全和受控地訪問及用於改善醫療診斷服務。李康等人歸納並總結了基於零知識證明的隱私保護方案在區塊鏈技術中的應用。祝烈煌等人介紹了以混幣機制為代表的區塊鏈交易數據隱私保護方案。
  • 1.31區塊鏈 | 彭博社分析師:特斯拉和比特幣是世界上最具顛覆性的技術
    據悉,客戶在通過社交媒體信息訪問多個克隆門戶網站後,這些網站可能會把他們的數據、照片和密碼提供給犯罪分子。   81、美國清算所Nacha將利用區塊鏈技術支持企業間交換支付信息    美國清算所Nacha將利用區塊鏈技術打造在線平臺Phixius,以為企業之間交換與支付相關的信息提供便利。
  • 區塊鏈應用廣|光大銀行使用螞蟻區塊鏈融資,阿根廷用區塊鏈分配...
    小編:記得關注哦來源:52CBDC光大銀行——供應鏈金融區塊鏈解決方案據《上海證券報》報導,中國光大銀行(CEB)宣布已啟動供應鏈金融區塊鏈。該項目將「螞蟻區塊鏈雙鏈解決方案」用於供應鏈金融。由於銀行可以訪問詳細信息,並且知道發票來自信譽良好的大型公司,因此更有信心向這些較小的供應商提供貸款。否則,由於缺少有關其業務的可驗證信息,這些中小型企業可能沒有資格獲得貿易信貸。而且即使中小型企業確實具備資格,但在供應鏈金融之外,它也將更加昂貴,因為銀行會感覺到更高的風險,並且需要小企業做更多的工作。
  • 7.25區塊鏈 |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球區塊鏈融資額超160億元,北上廣為國內融資最活躍地區
    錢包將以KYC信息的形式存儲最少的用戶數據,僅用於帳戶恢復和合規性目的。該公司不會與BitGo共享此信息,但依賴於加密存儲公司來保留冗餘客戶端籤名。據悉,Civic計劃在2019年第四季度發布錢包。
  • 院士說丨王小雲院士:密碼技術與區塊鏈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密碼協會會士(IACRFellow),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楊振寧講座」教授王小雲發表《密碼技術與區塊鏈》主題演講,她認為密碼技術解決信息安全性,哈希函數保障數據完整性,哈希函數和數字籤名算法一起保障可認證性和抵賴性。其中,哈希函數與區塊鏈關係十分密切,保障了區塊鏈的安全性。
  • 前瞻區塊鏈產業全球周報第6期:阿里發布鏈上公益計劃 用區塊鏈管好...
    據介紹,這是一套以區塊鏈技術為底層的開放平臺,能夠為公益組織和公益項目提供公開透明的系統化解決方案,實現善款可上鏈、過程可存證、信息可追溯、反饋可觸達、多端可參與。更重要的是,這套體系將對公益機構免費開放,即便公益機構沒有技術人才,也能基於這套體系讓公益項目輕鬆上鏈。
  • 前瞻區塊鏈產業全球周報第17期:支付寶上線「時間銀行」 存公益...
    深圳四部門運用區塊鏈技術搭建信息情報交換平臺11月21日,深圳市稅務局、深圳市公安局、深圳海關、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聯合開發的「深圳四部門信息情報交換平臺」正式上線。據介紹,深圳四部門信息情報交換平臺充分運用區塊鏈技術,構建四部門互聯互通的信息情報交換高速網絡,助力提升部門聯合辦案的打擊能力和效率。
  • 行業觀察|歐科雲鏈OKLink:誰洩露了我的個人隱私?
    一般情況下,虛擬財產面臨盜取、欺詐、技術等風險。此前破獲的資金盤PlusToken,實質上是套上網際網路金融外衣的新型騙局,但由於涉案的虛擬財產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比特幣,在轉移時包含混幣等技術壁壘,因而加大了相關執法機構取證的難度,而且縮小了追回的概率。相關律師表示:「此類案件可通過區塊鏈技術服務公司(例如:OKLink)與司法機關的合作,輸出技術,進行取證。」
  • 硬體區塊鏈技術和軟體區塊鏈技術有什麼不同
    那麼芯鏈的硬體區塊鏈技術和軟體區塊鏈技術有哪些差異呢? 第二、安全角度 軟體區塊鏈技術的安全更像是殺毒軟體,要想更好的殺毒就要不斷升級、不斷更新; 而芯鏈更像是手機安全令 毫無以為,在安全性上,實實在在的硬體基礎上的加密才能對安全實施保障,對銀行業、保險業、醫療行業更是如此。
  • 【FBS觀察】區塊鏈追蹤及溯源:重構食品安全監督體系 | 18013
    首先,隨著世界範圍內狂牛症、禽流感等畜禽疾病以及嚴重農產品殘藥等食品危機的爆發,食品安全危機成為全球關注的重點;其次,在中國境內,由於蘇丹紅鴨蛋和三鹿奶粉事件導致了食品的信任危機,人們迫切需要找到一種可靠的途徑來確保食品的可靠,食品溯源技術應運而生;最後,從「1號土豬肉」和有機蔬菜等的興起可見,食品安全越來越成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而對食品質量的追求不斷成為人們生活的目標。
  • 歐科雲鏈OKLink:多位明星中招 誰洩露了我的個人隱私
    一般情況下,虛擬財產面臨盜取、欺詐、技術等風險。此前破獲的資金盤PlusToken,實質上是套上網際網路金融外衣的新型騙局,但由於涉案的虛擬財產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比特幣,在轉移時包含混幣等技術壁壘,因而加大了相關執法機構取證的難度,而且縮小了追回的概率。相關律師表示:「此類案件可通過區塊鏈技術服務公司(例如:OKLink)與司法機關的合作,輸出技術,進行取證。」
  • 聚光燈下的區塊鏈,華為雲以哪種姿勢入局?
    2、Facebook近期爆發的8700萬數據洩露事件,再一次把數據隱私的安全和濫用問題推到了風口浪尖,讓人們對巨頭的「霸權主義」開始擔憂。2008年,筆名為中本聰的人一個看似尋常的動作,點燃了科技界的火花。每隔幾分鐘,一次「心跳」產生一個區塊,區塊和區塊相連,形成了區塊鏈。它雖不能被稱為是顛覆性的技術,卻能顛覆很多行業。
  • 印度最大私人銀行完成區塊鏈交易,開創印度銀行先河
    (簡稱ICICI Bank)是印度最大的私人銀行之一,今天宣布成功完成了區塊鏈交易,在印度銀行中開創了先河。ICICI Bank的區塊鏈是針對nfosys的EdgeVerve系統訂製的技術。「我們想要不斷向前,擴大區塊鏈系統,創造有助於商業應用的共同標準,」ICICI Bank的CEO Chanda Kochhar在一份聲明中這樣表示,這意味著他們將來會有更多的進展。區塊鏈技術創造區塊交易記錄,迅速,安全並且易於訪問。每當完成一個區塊就會被加入區塊鏈中。
  • 盤點2020: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銀行這樣挺進金融科技
    銀行起初不敢嘗試或初步接觸的新技術已經在各業務條線上順利跑通,尤其是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高可用程度正變得越來越靠譜。 本文試圖簡單盤點2020年這一年,銀行業在ABCDMIX(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物聯網,以及5G、量子計算等尚未商用的前沿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作為,看看他們是如何親密接觸這些新技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