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WM逆變器死區影響的幾種補償方法

2020-12-07 電子產品世界

摘要:分析逆變器死區對輸出電壓的影響以及幾種常用的補償方法。

關鍵詞:死區 補償 逆變器 脈寬調製

1 引言

死區可以避免因橋臂開關管同時導通的故障,但死區同時也引起反饋二極體的續流,使輸出電壓基波幅值減小,並產生出與死區時間△t及載波比N成比例的3、5、7…次諧波,這是設置死區帶來的缺點。這個缺點對變頻調速系統的影響最為顯著。特別是在電機低速運行時,調製波角頻率ωs減小,使載波比N相對增大,因此,死區△t中二極體續流引起的基波幅值減小,和3、5、7…次諧波的增大更加嚴重。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就必須對死區中二極體續流的這種不良影響進行補償。

常用的最基本補償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電流反饋型補償,另一種是電壓反饋型補償。它們的共同補償原理就是設法產生一個與二極體續流引起的誤差電壓波形相似、相位相差180°的補償電壓ucom,來抵消或減弱誤差波的影響。所謂誤差波,就是由反饋二極體續流而引起的誤差電壓。三相半橋式SPWM逆變器電路圖見圖1。

2 電流反饋型補償

死區設置方式有兩種,即雙邊對稱設置和單邊不對稱設置。現以雙邊對稱設置方式為例來進行說明,其結果對單邊不對稱設置方式也同樣適用。

帶死區的SPWM逆變器在感性負載時,基波幅值的減小與3、5、7…次諧波幅值的增大都與Δtωc=ΔtNωs成正比(ωc為SPWM中三角波電壓的角頻率),隨著死區時間△t及載波比N的增加,輸出電壓基波幅值將減小,3、5、7…次諧波幅值將比例增大。當ωs減小N相對增大時,這種影響進一步加劇。為了保證逆變器的正常運行,就必須消除這種不良影響。加入補償電路就能很好地達到這個目的。採用電流反饋型的補償電路如圖2所示。通過檢測逆變器的三相輸出電流,並把它變成三相方波電壓分別加到各自的調製波us上,例如將檢測到的A相電流iA,變成方波電壓ui加到A相調製波us上,方波電壓ui使逆變器產生一個與電流iA相位相同,與誤差波uD1.4波形相似,但與uD1.4相位相反的補償電壓ucom,如圖3所示。

補償電壓ucom的相位與電流iA的相位相同,與誤差波電壓uD1.4的相位相反。由於載波三角波的每個邊都是線性的,所以us+ui調製的波形等於us和ui調製波形的和。us產生的有死區調製波為uAO′,反饋二極體產生的誤差波為uD1.4,ui產生的調製波為ucom,所以逆變器的輸出電壓方程式為:

採用如圖2所示的電流反饋補償電路,很好地達到了消除誤差波uD1.4對基波幅值減小和產生3、5、7…次諧波的不良影響。

3 電壓反饋型補償

電壓反饋型補償電路如圖4所示。將各相的SPWM輸出電壓波形uAO″通過降壓變壓器Tr檢測出來,並倒相變成-uAO″,用-uAO″與給定的SPWM帶死區的信號uAO″相加得到補償電壓ucom,ucom的相位與電流iA相同,與誤差波uD1.4的相位相反,用以抵消誤差波uD1.4的不良影響。

圖4所示的電壓反饋型補償電路,可以完全消除掉誤差波uD1.4所造成的不良影響,只不過電路比電流反饋型複雜些。

4 電流反饋型補償電路在矢量控制系統中應用實例

文獻[2]介紹了一種矢量控制系統中應用的電流反饋型補償電路,是在旋轉坐標系上進行補償。當用空間矢量來表示變頻器的三相輸出電壓和電流時,則可以得到不同電流矢量下的誤差電壓矢量△ui,其相位與電流矢量相反,而與電流的幅值無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當電流矢量位於空間六個不同區域時,變頻器的輸出電壓將損失六個對應的電壓矢量ΔU1~ΔU6,這六個誤差電壓矢量的方向與變頻器的六個非零空間電壓矢量方向完全一致,其幅值為3ΔU/2。

假定變頻器輸出電壓的角頻率為ω1,則得到一個同步旋轉坐標系doq,d軸與電動機定子A相繞組的夾角θ=fω1·dt,如圖5所示,則電動機定子電流矢量在doq坐標系上的id、iq分量為:

任一時刻電流矢量i1在靜止坐標系中的位置角(以A相繞組為橫坐標軸)為

θ=θ0+θ1

變頻器輸出電流矢量與誤差電壓矢量之間的對應關係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得到補償電壓矢量與θ的關係,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只要實時地檢測電動機兩相定子電流iA、iB,通過上述方程式計算出電流矢量的位置角θ,由表2查出相應的補償電壓矢量進行補償,就可以完全消除掉誤差波引起的不良影響。補償電路如圖6所示。此系統採用專用微處理器μPD78365,變頻器的最高頻率可達15kHz。

5 電壓反饋型補償電路在變頻調速系統的應用實例

這是一種電壓反饋型補償電路在8098單片機控制的變頻調速系統中的一個應用實例。在本例中,死區是按單邊不對稱方式設置的。補償電路是按照檢測輸出電壓uAO″,並與控制信號波uAO進行比較,用所得的偏差電壓udev=uAO-uAO″以補償控制方式進行補償的。

udev的相位與電流iA相同,與誤差電壓uD1.4相反,udev的方程式與uD1.4相似。所含基波與3、5、7…次諧波的成分與uD1.4相同。因此用udev作為補償電壓ucom進行補償,雖然不如ucom=-uD1.4好,但也是比較理想的。最終可以使輸出電壓uAO″的波形達到或接近uAO′的水平。補償的原理電路如圖7所示,用光耦檢測A點電位uAO″,uAO以SPWM理想控制信號。當uAO″與uAO電平相同時不輸入CK信號;當uAO″下降沿遲於uAO下降沿時,CK輸入到減法器;當uAO″上升沿遲於uAO上升沿時,CK輸入到加法器。這一原理分析表明:如果SPWM脈衝在上升沿產生偏差,則在下個脈衝的上升沿就可以得到補償,不會產生偏差的積累效應,是一種穩態補償法。

6 結語

電流反饋型與電壓反饋型補償電路,是最基本的補償電路,這兩種補償電路如果調整得當都能很好地補償掉二極體續流產生的誤差波引起的不良影響。

電流反饋補償電路的特點是電路簡單,但它是通過對電流的過零點的檢測來進行補償的。由於電流噪聲的影響,電流過零點一般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性,檢測精度會受到一定影響。再則,電流濾波環節也會產生檢測滯後。因此,在用軟體實現時,檢測精度的不準和檢測滯後的影響會使補償的精度變差。

電壓反饋型補償電路,雖沒有過零點檢測的模糊性,但都存在SPWM波的檢測精度問題。和檢測滯後問題。補償電路相對比較複雜。

應用微處理器μPD78365的矢量控制系統中的電流反饋型補償電路,與圖2所示的原電流反饋型補償電路的不同之處是,用電流矢量位置角的檢測代替了電流過零點的檢測,避開了電流過零點的模糊性,由於用區域檢測代替瞬時值檢測,因而對採樣速度的要求較低,易於軟體實現。由於是在同步旋轉坐標系上進行補償,所以電流的濾波環節也不會引起滯後。同時電路也比較簡單,抗幹擾能力也比較強,補償效果非常理想。應用於8098單片機控制系統中的電壓反饋型補償電路,具有與此相同的效果和特性。


相關焦點

  • 永磁同步電機逆變器死區補償技術
    最普遍的方法是在電流極性相同的區間內,根據缺少的脈衝列相應加上極性相反的脈衝列,以抵消其影響。由於三相電流必有一相與另兩相極性相反,一種簡單的方法是對極性相反的相實行二倍的電壓過補償,使三相電壓死區影響相互抵消,線電壓波形為正弦形[1]。文獻[2]詳細分析了死區產生的原因和影響,並根據模擬調製和數字調製分別給出了死區的硬體電路補償方法。
  • 單相橋式PWM逆變器死區補償的一種方法
    摘要:為了更好的了解脈衝寬度調製控制技術及其在實際電路中的應用,文中以單相SPWM逆變電路為控制對象,分別從PWM的產生機制、死區補償
  • SPWM逆變器死區問題研究
    參考文獻[1]通過建立數學模型進行定量計算,對死區引起的輸出電壓基波,低次諧波的變化規律進行了分析。較低的總諧波畸變率(THD)與較快的動態響應是逆變電路所期望達到的指標,因此對死區帶來的諧波影響應該引起更高的關注。參考文獻[6]在建立 SPWM學模型的基礎上,分析了不同模式下SPWM電壓源型逆變器的諧波和載波比以及與調製深度的關係。
  • 電機逆變器死區補償獨領風騷高性能伺服不在話下
    最普遍的方法是在電流極性相同的區間內,根據缺少的脈衝列相應加上極性相反的脈衝列,以抵消其影響。由於三相電流必有一相與另兩相極性相反,一種簡單的方法是對極性相反的相實行二倍的電壓過補償,使三相電壓死區影響相互抵消,線電壓波形為正弦形。文獻詳細分析了死區產生的原因和影響,並根據模擬調製和數字調製分別給出了死區的硬體電路補償方法。
  • 開關死區對SPWM逆變器輸出電壓波形的影響
    摘要:分析開關死區對SPWM逆變器輸出電壓波形的影響,討論考慮開關死區時的諧波分析方法,並導出諧波計算公式。用計算機輔助分析和實驗方法對理想的和實際的SPWM逆變器進行對比研究,得出一些不同於現有理論的結果。
  • 一種用於SVPWM技術中的死區補償方法
    該方法根據電流極性及6個非零電壓空間矢量間的位置關係,確定了所需補償的電壓空間矢量,僅需在每個PWM周期內對部分PWM脈寬進行修正就能有效改善由死區效應引起的輸出波形畸變,減小誤補償隨時間積累所產生的影響,減少CPU運行時間。最後通過TMS320LF2407A型DSP實現該補償算法,並在110 kW感應電機變頻調速系統中驗證了其有效性。
  • SPWM變頻調速的基本原理與在交流伺服電機中SPWM變頻調速方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5267.htm    spwm變頻調速  spwm的應用  SA8281型SPWM波發生器原理及在變頻器中的應用  脈寬調製技術通過一定的規律控制開關元件的通斷,來獲得一組等幅而不等寬的矩形脈衝波形,用以近似正弦電壓波形。脈寬調製技術在逆變器中的應用對現代電力電子技術以及現代調速系統的發展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 基於SPWM 逆變器控制系統的建模與仿真
    仿真過程考慮了死區效應和器件的損耗,因此是較為精確的模型。  1 單相電壓型逆變器的數學模型  為方便控制器的設計,首先建立單相SPWM(sinusoidalpulse wIDTh modulatiON)逆變器合理的數學模型。  圖1 中E 為直流母線電壓,ui為逆變器輸出電壓,uc為電容兩端電壓,iL為流過輸出濾波電感L 的電流,io代表負載電流。
  • 三相SPWM產生器SA8282在靜止逆變器中的應用
    通常採用的方法有兩種,即模擬法和數字法。模擬電路較複雜,有溫漂現象,影響精度,限制了系統的性能;數字法按照不同的數學模型用計算機算出各切換點,將其存入內存,然後通過查表及必要的計算產生PWM波,但數字法受內存影響較大,不能保證系統的精度。SA828、838系列三相、單相PWM產生器可與微處理器連接,完成外圍控制功能,使系統智能化。
  • 基於SPWM的逆變器、變頻電源及變頻器等的設計方案匯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4229.htm  基於PIC單片機的SPWM控制技術  本文採用軟硬體結合設計的方法,利用面積等效法,並且基於PIC單片機實現對試驗逆變系統的SPWM控制。
  • DSP控制SPWM全橋逆變器直流偏磁的研究
    在SPWM全橋逆變器中,為實現輸入輸出之間的電氣隔離和得到合適的輸出電壓幅值,一般在輸出端接有基頻交流變壓器。而在輸出變壓器中,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直流偏磁問題致使鐵心飽和,從而加大了變壓器的損耗,降低了效率,甚至會引起逆變器顛覆,嚴重影響了SPWM全橋逆變器的正常運行,必須採取措施加以解決。
  • 基於LM25037的車載可攜式SPWM逆變器設計
    目前,汽車普及率日益升高,車載逆變器將汽車點菸器輸出12 V DC轉換成220 V/50 Hz交流電,供一般的電器產品使用。車載逆變器作為一種移動中使用的電源轉換器,為人們外出工作或旅遊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 一種消除無刷直流電機換相死區的方案設計
    當逆變器由於切換不及時導致同側上下橋臂直通時,如果兩端施加電壓,將導致電源短路和橋臂電力電子開關器件損壞[1]。因此為了避免上下橋臂直通,必須在其開通和關斷之間加入一定的延時時間,也就是死區時間。根據開關器件特性,周期切換時開關器件的導通狀況如圖1所示。
  • SPWM的電壓反饋型補償分析
    SPWM的補償電路與PWM稍有不同,其補償方法能夠分為很多種,本文就將對其中的電壓反饋型補償在變頻調速系統的應用進行介紹,並給出實例幫助大家理解。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86317.htm在本例中,死區是按單邊不對稱方式設置的。
  • 基於EG8010-SPWM純正弦波逆變器設計
    摘要:為滿足風力發電系統對純正弦波逆變器的要求,設計了一種以EG8010-SPWM為核心的逆變器。主電路採用升壓斬波電路和單相全橋逆變電路,降低了噪聲,提高了效率。
  • 如何利用ARM裡的PWM模塊產生SPWM波
    主要程序如下: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1/316675.htmconst INT16U spwmwidth[spwmct]={24,72,120,168,215,262,308,353,398,441,484,525,565,604,641,677, 711,743,774,803,829,854,877,897,916,932,946,958,967,974,979,981
  • MATLAB對AC/DC/AC電源的死區效應諧波仿真
    目前,各種逆變電源的控制方法及SPWM信號調製方式分析中,大多基於假定功率開關器件為理想開關器件,即不考慮開關器件的上升、下降和存貯時間。
  • 一種單極倍頻電壓型SPWM軟開關DC/AC逆變器的設計
    雖然也出現過一些DC/AC變換器拓撲和軟開關控制技術[1][2][3],但這些方法還不能真正走向實用。  文獻[4]介紹了用諧振電路實現軟開關,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然而這一技術需要跟蹤電路中的電壓和電流,在電壓和電流過零處實現軟開關,這必然使電路變得複雜。
  • 6kVA逆變器滯環調製與單極性SPWM倍頻調製的比較
    圖2是這種調製方法的原理。在電流型單極性SPWM倍頻調製中包含有兩個載波信號ic1和ic2,且有ic1=-ic2 (1)調製信號ig與ic1與交截產生ug1與ug2信號,控制S1與S2的開關,ig與ic2交截產生ug3與ug4信號,控制S3與S4的開關。
  • 基於光伏電站的諧波補償及諧振抑制技術
    光伏電站諧波的產生主要由逆變器、直流母線波動、變壓器鐵芯飽和非線性及電網的畸變導致。逆變器產生的諧波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由死區時間引起,包括3、5、7、9等低次諧波;另一部分由調製過程產生,成組的分布於開關頻率整數倍附近。直流母線擾動也是產生諧波的一個源頭,直流母線電壓有一個暫態調整過程,對其電流波形的影響,只能通過改進MPPT方法儘可能減弱,但不可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