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 年數據量的運營商,如何通過神策數據實現業務增長?

2020-11-28 神策數據

有數據顯示,2020 年上半年,三大運營商營收均有所增長。中國移動以 3898.63 億人民幣排在首位,其次是 1938.03 億元的中國電信與 1504 億元的中國聯通。(數據源於網絡)究其原因,除了 5G 建設的推動,不容忽視的還有數據驅動的力量。

由於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客戶要求越來越高,看似不斷增長的規模背後,卻是越來越低的利潤。如何利用前沿技術尋找新的發展機會呢?

運營商特有屬性決定了其業務與用戶的複雜度,跟隨時代轉型需要依賴自動化運營與管理,而自動化又取決於對數據的分析。為了更好的提升數據採集與分析能力,通過數據驅動發現問題與趨勢,優化產品與服務,運管商企業 A 期望通過神策數據分析能力的加持,領先行業發展,實現突破式增長。

智能語音一體化場景分析,首解率有效提升

註:首解率 = 語音導航首解量/語音導航接通量,首解指首次通話解決客戶問題。

如今,智能語音技術的發展越來越成熟,它將成為人機互動的全新方式,持續影響著運營商企業內部服務模式的更迭,創新的業務內容和形式將會是提升運營商企業實力與競爭力的關鍵。

企業 A 在接入智能語音客服系統之後,人工話務佔比有效降低,充分調動了客戶積極性,但智能語音客服的首解率難以提升,客戶對服務的滿意度也略有下降。

神策數據基於企業 A 的 IVR 數據、智能語音數據、人工客服數據等自有平臺數據,融合人工客服系統及其他內部在線系統的數據導入,分析核心運營指標及業務場景,針對功能使用、頁面點擊、用戶滿意、問題解決等提出優化方案。

在首解率方面,神策數據打通智能語音客服與人工客服雙端數據,完整還原用戶在一通電話內的所有相關行為事件,基於用戶行為數據形成更豐富的用戶標籤,補充客戶畫像和坐席畫像,依據其業務分析需求,通過城市、用戶星級、入口、業務四個維度分析查看並深度下鑽,發現首解率與其相關性,以此探索首解率低的原因。

除此之外,若在上述各維度的數據分析結果均沒有明顯差異,則可以判定是語音系統識別轉寫能力的問題或者是流程設計的問題。

通過對智能語音客服場景化實踐數據進行分析,企業 A 可快速定位首解率低的原因,對每次產品改動後的效果評估提供數據支撐,並針對性地設計解決方案,實現產品和流程的創新與迭代。

用戶行為數據分析,月活顯著提升

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運營商企業的網絡規模、用戶數量等隨之遞增,但如何提升用戶質量和活躍度依舊是運營商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企業 A 通過神策數據分析,對數據行為、業務流程、產品功能等展開深入洞察,構建數據分析指標體系並配置數據報告概覽,以此構建用戶行為數據根基,實現用戶全渠道全生命周期運營,高效促活,推動增長。

渠道追蹤,流程優化,助力首頁抵達率提升面對多條渠道投放,運營商企業 A 在無渠道追蹤標識的情況下,僅能實現 Android 端渠道包來源統計,很難完成渠道全面追蹤。

鑑於此,企業 A 通過神策數據打通用戶標識 ID,實現用戶全端渠道數據追蹤,分析渠道投放的質量,針對性調整投放策略,實時獲取渠道數據,並為接下來的分析、運營、銷售等工作提供支持。

用戶從渠道感知到運營商信息,到下載並激活 APP,再到完成註冊、實名認證後方可成功抵達 APP 首頁。企業 A 通過對用戶註冊路徑進行分析,發現在用戶「完成註冊」到「實名認證」階段流失率較高,這一方面是因為用戶對企業的信任還未建立,不願意過多填寫個人信息,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用戶對企業 A 的產品使用意願並不強烈。但無論是哪一個原因,我們都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實名認證」流程對用戶的流失有較大影響。

在了解以上情況後,企業 A 將「實名認證」流程進行優化,調整其為可跳過的步驟。此後,首頁抵達率明顯提升。

2.通過報錯分析提升綁卡完成率

在企業 A 的產品流程中,用戶到達首頁之後,是否綁定銀行卡是決定用戶活躍度和留存率的關鍵行為。

通過對用戶行為數據的報錯內容分析發現,用戶在「發起綁定銀行卡」到「綁卡完成」的過程中,提交銀行卡號環節有較大流失,原因可能是用戶的銀行卡並未開通快捷支付、用戶所選定的銀行卡所屬銀行系統升級、用戶未授權企業 A 的 APP 相關權限等。我們可以看到,「打開失敗,請在設置-應用程式中開啟相關權限」報錯率較高。

* 圖中為模擬數據

這裡有必要講一下,企業 A 在提交銀行卡環節設置了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相機拍照系統識別,一種是手動輸入銀行卡號,但是 APP 往往會默認開啟相機拍照功能,這樣的話,對於那些沒有打開相機權限或者無法及時完成拍照的用戶就會產生阻塞,報錯率也隨之增長。

企業 A 的產品人員在了解該問題後及時優化產品路徑,給客戶主動選擇的機會,大大拉升了用戶轉化率。

3.用戶分群助力沉默用戶召回

一個產品的成功與否不僅與「下載量」有關,而且與「如何留住即將流失的用戶」和「召回沉默用戶」密不可分。因為下載數據在某些時候會誤導企業對產品健康度的判斷,並非所有的用戶在下載之後就能高頻留用,提高留存增加活躍度始終是關鍵。

企業 A 使用神策用戶畫像系統創建用戶分群,將已註冊但過去 30 天內並沒有啟動 APP 的用戶作為沉默用戶召回動作的目標受眾,並細分為「註冊後即沉默用戶」和「參與過活動或交易後沉默用戶」,基於其行為屬性和業務偏好屬性分別進行簡訊和優惠活動策略召回。

綜上所述,無論是渠道追蹤、產品優化,還是沉默用戶召回,都需要通過數據進行分析,主動發現可能會影響產品、用戶和服務的潛在問題並制定行動方案來進行解決,不斷地執行糾正並驗證評估,提高效率的同時增強用戶對企業的忠誠度,進而實現企業的業務增長。

相關焦點

  • 月營收同比10倍增長 神策分析1.8推出英文版
    北京2017年8月21日電 /美通社/ -- 數據驅動力正在幫助企業進行數據資產的沉澱與應用。在市場體量與客戶需求高速增長的態勢下,數據賦予企業管理者衡量企業發展健康度和進行科學決策的領導力。 企業級服務根源於客戶需求,神策數據將用戶需求融入產品打磨,致力打造技術深度與數據驅動體驗的較佳平衡。
  • 環球網校籤約神策數據,數據賦能教育行業創新升級
    ,實現全局最優解。四、多元數據分析模型,實現高意向用戶圈選準確率達90%以上神策分析內置了一套先進的數據分析模型,並整合了基於用戶行為和業務的分析邏輯,靈活可視,不用再進行二次加工,有效降低了數據分析門檻。虎志強介紹,藉助於神策數據的多樣化分析模型,可以有效賦能業務人員釋放數據價值。
  • 神策2019數據驅動大會成林松:基於數據的社交裂變場景化分析
    在以「矩·變」為主題的神策 2019 數據驅動大會現場,神策數據業務諮詢師成林松發表了名為《社交裂變的場景化分析》的主題演講。以下內容根據其現場演講整理所得。,以實現流量的持續增長。
  • 神策數據劉偉:產品用戶體驗數據化評估
    神策通過計算用戶行為序列中兩個事件的時間間隔,得到業務轉化環節的轉化時長分布。比如說 A 事件是註冊申請,B 事件是修改成功,兩個事件上報會產生一個時間節點或時間戳,用 B 事件減去 A 事件即可看作該環節的所用耗時。
  • 神策數據:《十大數據分析模型詳解》白皮書上線!
    今日,神策數據推出數據分析模型系列白皮書之《十大數據分析模型詳解》,基於多維事件模型,總結歸納十大數據分析模型,內附多種分析模型的實際應用場景案例!本白皮書由神策數據諮詢中心負責人徐美玲、宗海英、翟國帥等神策數據團隊成員共同完成。以下內容節選自該白皮書2017年,神策數據曾推出——八大數據分析模型,詳細解釋了各種分析模型的定義、適用範圍、分析思路、使用方法等等,一經推出,好評如潮。
  • 神策分析重構信息架構,視覺、易用性等全面升級
    重構後,神策分析的功能模塊和導航結構更加清晰,同時圍繞產品視覺、交互易用性、管理便捷性等實現全面升級與創新,讓神策數據用戶在業務場景下達到「即用功能就在手邊」的使用感受。  信息架構重構  神策分析信息架構的重構背後,是神策數據團隊對用戶需求與傳播產品價值的全面考量。
  • 千萬級的數據量,如何高性能實現展示分析?
    要知道,為了支撐起業務人員的數據分析,以及日常不考慮計算邏輯和技術難度,IT人員也是要花費很大的心血和精力啊(心疼運維人員n秒)。隨著公司業務的發展,數據量變大是必然的事實。那麼,數據部門要做分析,業務部門要看報表,要跑數據,要用BI,大數據量(千萬級及以上)的分析,性能該如何優化?
  • 神策數據專訪海馬體照相館:新業態競爭下,為「可靠」買單
    根據中國人像攝影協會發布的《2017 年中國人像攝影行業發展報告》中顯示,「2016 年,全行業總收入 3168.7 億元,同比增長 17.1%。行業經營單位 41.6 萬家,同比增長 3%。從業人員 602 萬人,同比增長 0.9%,新增就業 5.2 萬人。人像攝影行業再次為國家穩增長、惠民生、保就業、促和諧做出了新的貢獻。」
  • 國產多維資料庫Cyrex Cube如何駕馭百億量級的多維數據分析?
    Cyrex Cube是邦格科技自主研發的多維資料庫,與傳統的基於星型或雪花型結構的傳統OLAP架構相比,Cyrex Cube分析模型更加面向業務,同時也具備更強的多維數據分析能力。Cyrex Cube的邏輯與聚合分離、雙向可擴展分布式、簡單化處理以及常駐內存模型等特點使其可以在無緩存情況下實現百億級數據實時聚合運算的秒級響應。1、邏輯運算和聚合運算的分離先以關係型資料庫為例,模擬兩種數據分析情況。
  • 拿下政務雲後,三大運營商如何繼續雲網融合
    而隨著人口紅利的消散殆盡、提速降費等政策的出臺以及網際網路語音視頻服務的提供,三大運營商的業務也面臨各種挑戰,僅做管道工已無法滿足自身的生存問題,更談不上發展。 因此,對於三大運營商而言,轉型是必須之路。伴隨著物聯網時代的到來,雲計算、大數據,尤其是5G網絡,讓三大運營商看到了希望,雲網融合成為三大運營商轉型,尋求突破的關鍵。
  • 如何設計算法模型驅動業務增長:7 大步驟+5 個關鍵
    比如常見的集成學習(ensemble model)、深度學習、前幾年大家所熟知的在下圍棋應用中非常成功的強化學習模型、去年大家十分關心的換臉技術背後的 GAN 模型等等。所以我們會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如何把這些不好理解但功能十分強大的工具應用到我們的業務體系當中。
  • 精益數據分析 | 你孜孜追求的「增長」 可能只是自嗨
    圖1:8個需要地方的虛榮數據指標數據分析,並非簡單的 PV、UV 的基礎指標的分析,「粗糙」的數據僅傳遞出「用戶做了什麼?」而非「用戶如何做的?為什麼要這麼做?」以下這個案例,通過深入挖掘數據,以調研數據為基礎,發現了一個「他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實,頗具探索性與膽識。案例:業務轉型探索——從「朋友圈」到「媽媽圈」 Facebook 發布開發者平臺不久,麥克·格林菲爾德在該平臺上推出「朋友圈」。到2008年,「朋友圈」已在病毒式傳播,並已有了 1000 萬的用戶。
  • 雲數智驅動數據高速增長,浪潮存儲提供EB級容量擴展
    北京2020年9月22日 /美通社/ -- 根據IDC報告,在2014-2020年,IT從業人員數量僅僅增長1.285倍,但平均每個IT人員管理的數據量從230GB增加到1231GB,超過5倍。而在未來兩年,企業數據預計仍將以42.2%的速度增長。
  • 全球三大熱點移動數據業務掃描
    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大大推進了用戶對數據流量的需求,據愛立信的統計,2007年至2009年,WCDMA網絡的數據流量增長了20倍,而話音業務數據流量只增長了兩倍。  數據流量的快速增長對現有行動網路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這意味著運營商不僅要通過網絡升級來提高無線網絡接入帶寬,還需要大幅度增加無線回程網絡的容量,或通過其他無線/有線寬帶技術分流行動網路的容量,並通過容量管理和調配技術手段解決網絡擁塞問題。
  • 中國移動將在2021年投入10億級資源
    從產品前景看,和彩雲能夠為客戶提供「服務千端萬端、數據資產始終居中間」的能力,無論任何終端例如TV、PC、手機還是APP、小程序、智能硬體使用任何服務,數據都會留存在和彩雲,實現集中安全智能的數據資產管理。同時和彩雲還使用中國移動的移動認證能力(即使用手機號作為憑證,通過自動識別SIM卡實現一鍵登錄互通),無論任何位置的數據資產,通過移動認證能力,都可以拉回到和彩雲。
  • 263推新業務轉向虛擬電信運營商
    不難看出263的這次轉型基礎仍是10年的電信增值業務背景。  CC電話可以通過網際網路進行註冊,而後以較低的資費方式,支持雙方乃至多方通信。與普通的VoIP通話不同,CC電話支持中國大陸地區所有的固定和行動電話之間的通信,儘管通過網際網路網頁來操作,但其技術實現卻是通過傳統的電信網,這與其他公司的PC-Phone業務實現模式完全不同,它是一項跨網絡、跨平臺的融合業務。
  • 解讀世界上最大移動運營商沃達豐的家庭業務
    隨著物聯網的加速發展,運營商管道化的趨勢逼迫運營商快速轉型,運營商視頻業務、寬帶業務已經無法滿足寬帶及視頻用戶的多方位需求,運營商增值業務的多樣化需求成為擺在各大傳統運營商面前的新挑戰,如何構建具有吸引力的業務模式,不僅是中國運營商的難題,同樣也困擾著海外知名運營商。
  • CPDA數據分析師講堂:如何避免大數據項目的危害
    您可以立即開始大數據項目,然後對其進行管理以更快,更輕鬆地實現目標,與許多項目一樣,如果知道前進的方向,則可以縮短實現價值的時間,以便更快地實現收益。研究指出了縮短實現價值的時間的兩個常見障礙較差的項目定義和範圍以及缺乏熟練的技術人員,根據他的建議,您的團隊應仔細定義業務案例,並闡明項目將如何為關鍵目標做出貢獻,例如增加銷售和市場份額,降低成本或為合作夥伴或客戶提供新產品和服務,一旦知道要去哪裡,提供增量收益就很重要,傳統的BI和數據倉庫項目通常要幾個月(或幾年)才能交付結果,而此時目標可能已經改變了
  • 中金:多重拐點催化 運營商估值修復還遠嗎?
    增長拐點,產業網際網路成為增長核心引擎。政企數位化轉型是下一個十年的主旋律,面向B端的產業網際網路業務將是未來五年運營商投入和發展的重點,運營商依託雲管端側數字基礎設施的優勢,結合雲計算、物聯網、IDC、大數據等創新業務,將充分發揮優質網絡資產的利用價值。
  • 物聯網業務全面開花 聯想與運營商合作進入新階段
    9月10日,中國聯通採購與招標網公布2018年中國聯通山東創新業務多個項目的合作夥伴招募結果,其中深圳聯想懂的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想懂的通信」)分別「中標」2018年中國聯通山東創新業務智慧環保合作夥伴和電子政務相關產品及服務合作夥伴的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