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用滑鼠把自己的好友圖標都拖拽到一個網頁對話框裡,這樣她就可以與這些好友在電話上同時開聊,這比傳統運營商電話會議每分鐘省了0.5-0.6元。這個新興的業務叫做CC電話。
263網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263」)去年12月才推出的這項業務,在兩個多月的試運營期間,用戶數就達到6.6萬。
然而,CC電話的背後,也寄託著263試圖轉為一個虛擬服務運營商的心願。
10年奠基之後
「用網際網路的鍋,做通信的飯」,263副總裁張靖海這樣形容CC電話的運營模式。不難看出263的這次轉型基礎仍是10年的電信增值業務背景。
CC電話可以通過網際網路進行註冊,而後以較低的資費方式,支持雙方乃至多方通信。與普通的VoIP通話不同,CC電話支持中國大陸地區所有的固定和行動電話之間的通信,儘管通過網際網路網頁來操作,但其技術實現卻是通過傳統的電信網,這與其他公司的PC-Phone業務實現模式完全不同,它是一項跨網絡、跨平臺的融合業務。
據悉,263成立之初名為首都在線,當時在國內首創了按主叫計費撥號上網接入服務業務模式,使之成為國內首批著名網際網路接入服務商(ISP)。2003年4月,又與北京網通合作推出了按主叫計費的96446IP長途業務,首次進入話音業務領域,並成為北京市場上最大的IP長途業務轉售商。
2004年更名為二六三網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263網絡通信」),並啟用全新的企業標識。現在,263方面聲稱,經過深入發展,263正在以95963主叫計費ISP業務、96446主叫計費IP長途業務和95050主叫計費多方通話業務在通信市場縱深發展。以北京為例,在96446IP長途業務上,263已經超過北京網通。
一位知情者說,原本這些業務就很難進入,民營資本就更加困難,除了263,幾乎其他民營資本都無法切入。據悉,許多電信運營商的後臺及業務,曾經是263參與策劃、實施的。該公司一位內部員工稱,263實際上是電信運營商的僱傭軍、試驗田,並成為運營商市場份額擴大的同盟軍。
但是,以往的263戰略並不清晰,在大眾的印象中或是一家網際網路企業,或是一家ISP,或是一家電子郵件服務商。該公司在電信增值業務上異常低調,如96446業務,所堅持的推廣思路是淡化263品牌強化網通品牌。
[Page: ]轉變中覓食
現在的263要高調樹立網際網路通信提供商形象。從事電信增值、網際網路通信、融合通信三類業務的戰略定位,緣於263對虛擬電信運營商政策轉變的靈敏嗅覺。
據電信運營商的一位合作夥伴透露,官方對「虛擬運營商」這個概念頗多不喜。但在最近,相關的業務政策正在鬆動。在運營商正操作修改的《電信業務分類目錄》中,變動最大的就是在第二類基礎電信業務中增加了「轉售業務」——這正是虛擬運營商的概念,也正是263正在做的事。
虛 擬 運 營 商(VNO:VirtualNetworkOperator),是指那些沒有基礎網絡而經營電信或者電信的增值業務的廠商。他們利用基礎電信運營商的網絡設施或產品,將業務細化、個性化,通過業務代理或者分銷等方式向用戶提供各種電信增值服務。電信運營商在直接發展用戶的同時,按照一定的利益分成比例把業務交給虛擬運營商去發展,其自身則去做更重要的工作。
據有關方面透露,要想做虛擬運營商也必須擁有一定能力,例如技術能力、設備供應能力、市場能力等,與電信運營商形成合作關係的合作夥伴。
這與 《電信業務分類目錄》修改稿中對「轉售」業務的說明基本一致:指電信業務經營者購買其他經營者的電信服務後,重新包裝成自有品牌銷售給用戶的電信服務,包括固定本地電話業務轉售、國內長途電話業務轉售和移動話音業務轉售。
當初263與北京網通合作提供以96446為接入號的IP主叫付費長途電話業務後,在相當長的時間裡,263並沒有圍繞該接入號展開品牌建設,只發展業務。據悉,這和早期微妙的政策因素不無關係。
「特別是2006年,運營商一度考慮要收回IP主叫付費長途電話業務的轉售權,這使得包括263、暢捷科技等在內的諸多轉售商都對未來業務有所顧慮。」張靖海說。
信息產業部電信經濟專家委員會秘書長、電信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楊培芳告訴本報,以後國外運營商可能都會以虛擬運營商的身份來進入,這是電信行業的特點。按照WTO的規定有一定的限制,即便沒有限制他們也不一定願意做基礎電信業務,只能搞虛擬運營。所以,此前一直處於討論中的虛擬運營概念現在會越來越放開。
但楊強調說,現在也還在探討中,還沒有具體的推出時間表。
然而,隨著進入2007年政策風險逐漸降低,一直在暗中從事電信轉售業務的公司卻開始認真考慮向真正的 「虛擬運營商」(VSP)轉型的可能性。與此同時,運營商也開始大規模提供IP主叫付費長途電話業務,並且在資費標準上和轉售商基本持平,這也迫使轉售商必須提高自身的品牌建設,在帶動銷售的同時為未來發展做進一步的打算。
顯然,263也捕捉到這樣的政策變化趨勢,趕在競爭來臨之前,搶先佔領市場。
目前看來,這塊市場很有前景。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網絡融合進程的向前推進,基於IP的語音業務,有望逐漸取代PSTN傳統電話業務,成為「三網合一」(聲音、圖像、數據)之後的業務類型之一。換言之,在不久的未來,電信級的IP網絡電話,將不再僅限於長途業務的提供,而且也會成為電信運營商提供的本地通話業務類型,而基於Internet的IP電話業務,在絕大多數的時間裡,也不再會和電信運營商提供的IP電話有太大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