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推新業務轉向虛擬電信運營商

2021-01-08 TechWeb

  小高用滑鼠把自己的好友圖標都拖拽到一個網頁對話框裡,這樣她就可以與這些好友在電話上同時開聊,這比傳統運營商電話會議每分鐘省了0.5-0.6元。這個新興的業務叫做CC電話。

  263網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263」)去年12月才推出的這項業務,在兩個多月的試運營期間,用戶數就達到6.6萬。

  然而,CC電話的背後,也寄託著263試圖轉為一個虛擬服務運營商的心願。

  10年奠基之後

  「用網際網路的鍋,做通信的飯」,263副總裁張靖海這樣形容CC電話的運營模式。不難看出263的這次轉型基礎仍是10年的電信增值業務背景。

  CC電話可以通過網際網路進行註冊,而後以較低的資費方式,支持雙方乃至多方通信。與普通的VoIP通話不同,CC電話支持中國大陸地區所有的固定和行動電話之間的通信,儘管通過網際網路網頁來操作,但其技術實現卻是通過傳統的電信網,這與其他公司的PC-Phone業務實現模式完全不同,它是一項跨網絡、跨平臺的融合業務。

  據悉,263成立之初名為首都在線,當時在國內首創了按主叫計費撥號上網接入服務業務模式,使之成為國內首批著名網際網路接入服務商(ISP)。2003年4月,又與北京網通合作推出了按主叫計費的96446IP長途業務,首次進入話音業務領域,並成為北京市場上最大的IP長途業務轉售商。

  2004年更名為二六三網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263網絡通信」),並啟用全新的企業標識。現在,263方面聲稱,經過深入發展,263正在以95963主叫計費ISP業務、96446主叫計費IP長途業務和95050主叫計費多方通話業務在通信市場縱深發展。以北京為例,在96446IP長途業務上,263已經超過北京網通。

  一位知情者說,原本這些業務就很難進入,民營資本就更加困難,除了263,幾乎其他民營資本都無法切入。據悉,許多電信運營商的後臺及業務,曾經是263參與策劃、實施的。該公司一位內部員工稱,263實際上是電信運營商的僱傭軍、試驗田,並成為運營商市場份額擴大的同盟軍。

  但是,以往的263戰略並不清晰,在大眾的印象中或是一家網際網路企業,或是一家ISP,或是一家電子郵件服務商。該公司在電信增值業務上異常低調,如96446業務,所堅持的推廣思路是淡化263品牌強化網通品牌。

[Page: ]

  轉變中覓食

  現在的263要高調樹立網際網路通信提供商形象。從事電信增值、網際網路通信、融合通信三類業務的戰略定位,緣於263對虛擬電信運營商政策轉變的靈敏嗅覺。

  據電信運營商的一位合作夥伴透露,官方對「虛擬運營商」這個概念頗多不喜。但在最近,相關的業務政策正在鬆動。在運營商正操作修改的《電信業務分類目錄》中,變動最大的就是在第二類基礎電信業務中增加了「轉售業務」——這正是虛擬運營商的概念,也正是263正在做的事。

  虛 擬 運 營 商(VNO:VirtualNetworkOperator),是指那些沒有基礎網絡而經營電信或者電信的增值業務的廠商。他們利用基礎電信運營商的網絡設施或產品,將業務細化、個性化,通過業務代理或者分銷等方式向用戶提供各種電信增值服務。電信運營商在直接發展用戶的同時,按照一定的利益分成比例把業務交給虛擬運營商去發展,其自身則去做更重要的工作。

  據有關方面透露,要想做虛擬運營商也必須擁有一定能力,例如技術能力、設備供應能力、市場能力等,與電信運營商形成合作關係的合作夥伴。

  這與 《電信業務分類目錄》修改稿中對「轉售」業務的說明基本一致:指電信業務經營者購買其他經營者的電信服務後,重新包裝成自有品牌銷售給用戶的電信服務,包括固定本地電話業務轉售、國內長途電話業務轉售和移動話音業務轉售。

  當初263與北京網通合作提供以96446為接入號的IP主叫付費長途電話業務後,在相當長的時間裡,263並沒有圍繞該接入號展開品牌建設,只發展業務。據悉,這和早期微妙的政策因素不無關係。

  「特別是2006年,運營商一度考慮要收回IP主叫付費長途電話業務的轉售權,這使得包括263、暢捷科技等在內的諸多轉售商都對未來業務有所顧慮。」張靖海說。

  信息產業部電信經濟專家委員會秘書長、電信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楊培芳告訴本報,以後國外運營商可能都會以虛擬運營商的身份來進入,這是電信行業的特點。按照WTO的規定有一定的限制,即便沒有限制他們也不一定願意做基礎電信業務,只能搞虛擬運營。所以,此前一直處於討論中的虛擬運營概念現在會越來越放開。

  但楊強調說,現在也還在探討中,還沒有具體的推出時間表。

  然而,隨著進入2007年政策風險逐漸降低,一直在暗中從事電信轉售業務的公司卻開始認真考慮向真正的 「虛擬運營商」(VSP)轉型的可能性。與此同時,運營商也開始大規模提供IP主叫付費長途電話業務,並且在資費標準上和轉售商基本持平,這也迫使轉售商必須提高自身的品牌建設,在帶動銷售的同時為未來發展做進一步的打算。

  顯然,263也捕捉到這樣的政策變化趨勢,趕在競爭來臨之前,搶先佔領市場。

  目前看來,這塊市場很有前景。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網絡融合進程的向前推進,基於IP的語音業務,有望逐漸取代PSTN傳統電話業務,成為「三網合一」(聲音、圖像、數據)之後的業務類型之一。換言之,在不久的未來,電信級的IP網絡電話,將不再僅限於長途業務的提供,而且也會成為電信運營商提供的本地通話業務類型,而基於Internet的IP電話業務,在絕大多數的時間裡,也不再會和電信運營商提供的IP電話有太大區別。

相關焦點

  • 依靠電信WiFi 虛擬運營商竟無需SIM卡
    2014年9月23日,北緯通信旗下虛擬運營商品牌蜂巢互聯亮相中國通訊展,與其他虛擬運營商品牌不同,蜂巢互聯無需SIM卡,不依賴於170號碼,用戶不用更換號碼即可使用蜂巢互聯服務。同時北緯通信也是國內唯一一家獲得電信WiFi轉售權的企業。
  • 虛擬運營商深度擁抱物聯網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目前,我國物聯網的發展從政策、技術、應用、產業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已進入與行業深度融合發展的新階段。作為以開展差異化運營為初衷而誕生的虛擬運營商,在面對物聯網大潮風起雲湧之際,顯然,「移動轉售+物聯網」已經成為多數虛擬運營商的新選擇。
  • 虛擬運營商165號段手機號將賣 在哪裡能買到165新號段新號
    ­  虛擬運營商165號段手機號將賣­  今後,市民買手機號不用全去三大運營商,在蘇寧、國美、阿里巴巴等虛擬運營商也能買到165新號段新號。昨天,國內移動轉售產業首個16X億級號段正式在京上市運營,市民將獲得更優惠的資費和更多吉祥號。
  • 中國電信超高清視頻業務創新能力連續超越同行
    近日,在 2020 世界超高清視頻(4K/8K)產業發展大會上,經過 CUVA(中國超高清視頻產業聯盟)專家評審,中國電信四川公司聯合深圳創維、上海海思共同申報的「8K 超高清終端與業務創新」榮獲最佳創新產品與解決方案獎。
  • 5G超級SIM卡順勢誕生,紫光國微稱後續和三大運營商逐步推各個城市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秋 隨著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在手機裡的SIM也在不斷更新,從Mini SIM卡、Micro SIM卡、Nano SIM卡到虛擬SIM卡,體積越做越小……當5G技術蔚然成風時,5G超級SIM卡也順勢誕生。
  • 電信研究院:透視菲律賓電信市場
    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菲律賓電信市場也得到了蓬勃發展,特別是移動業務的高速發展,帶動了菲律賓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由於菲律賓群島國家的性質,相對於移動業務的高速發展,固網建網由於成本過高反而停滯不前。目前,菲律賓全國固定電話實裝用戶僅300多萬戶,普及率低於5%。
  • 解讀世界上最大移動運營商沃達豐的家庭業務
    隨著物聯網的加速發展,運營商管道化的趨勢逼迫運營商快速轉型,運營商視頻業務、寬帶業務已經無法滿足寬帶及視頻用戶的多方位需求,運營商增值業務的多樣化需求成為擺在各大傳統運營商面前的新挑戰,如何構建具有吸引力的業務模式,不僅是中國運營商的難題,同樣也困擾著海外知名運營商。
  • 歐洲電信公司出售廣播發射塔業務
    本報訊 歐洲的3家電信公司目前正在出售他們的部分廣播發射塔業務。隨著業務增長前景暗淡導致電信運營商紛紛尋求削減成本的途徑,這類舉措預計將成為一種趨勢。  義大利電信公司Wind電信公司的控股股東、埃及億萬富翁Naguib Sawiris近日表示,Wind已與另一家義大利電信運營商「3」公司一道開始出售他們共同擁有的廣播發射塔業務。
  • 削減成本專注主業 歐洲電信商剝離發射塔業務
    歐洲幾家電信公司正計劃剝離旗下廣播發射塔業務(即發射廣播及電視信號)。為擴大業務和削減成本,這些電信公司決定開始出售廣播發射子公司。  昨天,義大利無線運營商Wind Telecomunicazioni的控股股東,埃及億萬富翁Naguib Sawiris證實了相關出售傳聞。
  • 物聯網業務全面開花 聯想與運營商合作進入新階段
    9月10日,中國聯通採購與招標網公布2018年中國聯通山東創新業務多個項目的合作夥伴招募結果,其中深圳聯想懂的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想懂的通信」)分別「中標」2018年中國聯通山東創新業務智慧環保合作夥伴和電子政務相關產品及服務合作夥伴的招募。
  • 亞信董事長丁健:電信業應實施全業務全電信戰略
    亞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健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首先,網際網路和電信的發展已經完全融合在一起了;其次,效率的提高、成本的降低以及新業務的開展上,要求中國電信業應實施「全業務、全電信」戰略。   記者:在全球IT業低迷之際,中國IT業要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狀態,應注意哪些問題?
  • 你選哪個運營商?
    據悉,三大運營商公布首批5G城市名單。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今年將分別在至少40個城市覆蓋網絡,並在部分城市推出5G服務。5G已成通信領域新一輪國際競爭焦點。那麼如果要分析5G實力需要從哪些維度看呢?我想,必須包括:1、標準主導能力。
  • 運營商流量不清零有條件 離期望值較遠被指隔靴搔癢
    有專家說,在傳統語音業務收入下滑的形勢下,數據流量收入正成為運營商的「救命稻草」,運營商徹底推出「流量不清零」還難實現。  對於手機流量「月底清零」的行規,中國消費者協會已經多次公開質疑其合理性,各地消費者協會也多次約談三大運營商,甚至有消費者將當地運營商告上法庭,但通信行業監管部門從未對「套餐到期清零」做過公開表態,而三大運營商也「委曲求全」,用新推出的「季流量包」、「半年流量包」、「年流量包」作為流量可以清零的解決辦法。
  • 「第四大運營商」 中國廣電前景幾何
    這次新成立的中國廣電,不是虛擬運營商。雖然中國廣電在移動業務上租用的是中國移動的信號服務。通過籤署基站共建共享協議,中國廣電向中國移動租借了2G/3G/4G基站與部分5G基站,保證了基礎通訊服務的覆蓋能力,但也有著自己的骨幹網絡。目前,中國廣電手中的「王牌」是握有700MHz的頻譜資源。
  • 中金:多重拐點催化 運營商估值修復還遠嗎?
    當前時點,我們認為移動網際網路的流量紅利期已過,政策層面對電信業的壓制基本出清,價格戰大概率不會重演,運營商的競爭重點逐步從份額競爭轉向價值經營。我們認為行業價值的回歸是基本面向好的基礎,三家運營商面臨共同受益行業復甦的beta機遇。業績拐點,開啟高質量增長期。
  • 電信發「福利」,100G流量+300分鐘通話,網友:還是電信最給力!
    眾所周知,在如今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傳統的通話已然被網際網路和數據流量所取代了,在國內通信服務上,也只有聯通、移動和電信三家,所以選擇一個合適的運營商就成了大部分人的煩惱。而隨著近日「攜號轉網」時間的正式確定,三家運營商之間的競爭也明顯的激烈了起來。
  • 工信部:老年人電話諮詢三大電信運營商 可直接接入人工客服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 12月25日,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新聞發布暨成果展示會上,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介紹了當前信息無障礙工作方面的三項成果,其中包括三大電信運營商已實現老年人一鍵呼入客服服務,「從今天開始,65歲以上老年人撥打三大電信運營商的客服電話,可以直接享用人工諮詢服務
  • 福克斯主持人爆料:CNN正設法聯繫美電信運營商讓...
    1月9日,福克斯新聞主持人塔克·卡爾森在播報中聲稱,美國CNN新聞正設法聯繫美國電信運營商讓福克斯新聞欄目下線。他還表示,CNN的倡議得到了不少美國民主黨要人的支持。 長期以來,親共和黨及川普的福克斯新聞,一直與親民主黨的CNN存在政治分歧和業務上的競爭關係,卡爾森提出的這一說法立刻引發了美國民眾對「言論自由」等議題的關注。 「CNN的工作人員竟然已經聯繫了美國的六大電信運營商,向他們施壓來迫使運營商讓福克斯新聞下線。」卡爾森在節目中補充道。
  • 5G前夜,運營商合併,有的是傳言,有的不是
    二、電信業第二次改革:電信和移動分離1999年2月,信產部拆分中國電信為新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衛星通信,同時,網通公司、吉通公司和鐵通公司獲得了電信運營許可證,七雄初立。四、電信業第四次改革:三大運營商重組2008年5月24日,中國電信收購中國聯通CDMA網,中國聯通與中國網通合併成為新中國聯通,中國衛通的基礎電信業務併入中國電信,鐵通併入中國移動。
  • Omdia觀察:電信運營商AI投資開始增加,這對自動化意味著什麼?
    人閱讀 2020-12-31發布 來源:C114通信網 相關關鍵詞 12月31日消息(艾斯)來自市場研究公司Omdia的最新報告稱,電信運營商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