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學習日語的過程中,會遇到音便的現象,指的是假名在單詞中或在單詞詞尾的時候,會改變它自己原有的發音規律,如果它出現在詞的開頭,一般不會變音。日語學習初期,學好音便的規則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記憶單詞,也可以幫我們說一口流利的日語。那麼音便會有什麼規律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吧,希望我的分享可以幫助大家了解。
一、假名的音便規律
經過相關資料的查找,我總結出,需要音便的假名主要集中在:か行、が行、た行以及は行的半濁音。接下來,我們來進行一一分析:
1.か行的「かきくけこ」和た行的「たちつてと」出現在詞中或者詞尾的時候,我們需要將其變成「がぎぐげご」和「だぢづでど」的不送氣音,這樣讀起來更加的方便
2.如果是か行的濁音「がぎぐげご」,我們在音便的時候,需要給他們加上鼻音,也就是在他們原來的發音前加上「ん」
3.如果是は行的半濁音「ぱぴぷぺぽ」時,我們需要把它的半濁音變成濁音「ばびぶべぼ」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兩種情況是不需要音便的:1.如果遇到的是外來語,那我們就不需要對其進行音便2.日語中有很多的擬聲詞,用來模仿發出的聲音,如果是這類的詞,我們也不需要對其進行音便。
二、漢字的音便規律
我們都知道日語中除了假名,漢字也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那麼日語漢字會出現音便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漢字的音便有什麼樣的規律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吧。
①音讀音便規則
1.當兩個漢字,前一個漢字的末尾假名和後一個字的第一假名均為送氣音的時候,那麼我們會將末尾假名的送氣音改為「っ」。在變換的過程中,如果後一個字的第一假名送氣音是は行,那麼它就變為半濁音
如:「學校(がっこう)」就是由「學(がく)」和「校(こう)」音便而來。
2.如果前漢字是以ん結尾,後漢字的第一假名是は行開頭的單詞,那麼我們需要將其變為半濁音,但是也會有少數的情況,將其變成濁音。
例如:「心(しん)」和「配(はい)」就變成了「心配(しんぱい)」
3.如果前漢字最後讀音為「つ」,後漢字前面讀音為「は」行濁音時,並不發生音便,如果是「か、さ、た」行假名,那麼就會變成促音,
例如「失(しつ)」和「格(かく)」組合成「失格(しっかく)」
②訓讀音便規則
如果是「か、さ、た、は」行假名,與其他單詞構成複合詞的時候,會濁音化。
如:「物(もの)」和「語り(かたり)」組合就變成「物語(ものがたり)」
但凡事都有例外,以下2種情況不會發生變化:1.如果訓讀詞本身含有濁音,一般不發生連濁。2.動動組合或動賓組合的情況下,不會發生連濁。
掌握了音便規律,這可以幫助你在單詞記憶的時候提高效率,還能減少錯誤率,讓自己變得更加的自信。
今天的文章就先到這裡了,喜歡我的文章的小夥伴們,多多點讚、關注、轉發、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