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在這個深夜裡,世界在他的感受中星移鬥轉、冬去春來

2021-01-08 謝小樓

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詩人中,劉方平並不知名,但《唐詩三百首》中卻選入了他的兩首七絕,要知道,名震千古的詩聖杜甫,《唐詩三百首》中都只選了一首七絕。

今天小樓就精唐其被選入《唐詩三百首》的第一首七絕,《月夜》。

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月夜》一作「夜月」。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

更深:古時計算時間,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

月色半人家:因為夜深,月下沉,所以只有一半人家照在月夜色裡。

北鬥:在北方天空排列成鬥形的七顆亮星。

闌幹:形容星鬥橫斜。

南鬥:即鬥宿,在北鬥星以南,形似鬥,故稱「南鬥」。

夜色深沉,明月西沉,只有一半的人家照在月色裡。北鬥和南鬥也不知不覺已經橫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偏知:才知,表示出乎意料。新:初。新透:第一次透過。

今夜才意外的感愛到初春的暖意,一聲清脆的蟲鳴第一次透入綠色窗紗。

讀劉方平的這首詩,要體會詩人對世界超然的眼光,要感受詩人對事物的細緻感受,要領會詩人風雅超然的詩心。

詩的前兩句,寫的是深夜的夜景,此時月已西沉,星鬥橫斜,已經是下鬥夜了,說明詩人是深夜醒來。

在古詩詞中,詩人是深夜醒來,通常是在表達詩人有憂傷苦悶的情緒。但這首詩不一樣。

這兩句詩,並沒有表達夜詩人的自我情緒,而是以一種超然的眼光來看這個深夜的世界。所以詩人看到是月已西沉,星鬥橫斜,看到的是月光下,一半人家籠罩在月光之中,一半人家隱藏在陰影之中,這是詩人對這個深夜世界的宏觀感受。

這兩句詩,還渲染一種靜謐的環境,人只有在一個靜謐獨處的環境中,對世界才會有一個更清晰細緻的感受。於是詩的後兩句,就是詩人對這個深夜世界的微觀感受。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是蟲「知春氣暖」,還是詩人"知春氣暖」?應該都是。經過寒冬的蟄伏,蟲子最能感受到物候的變化,所以一感受到初春的暖氣,便破發出清遠的鳴叫。「透」字,寫出了蟲鳴的幽遠清越。

也正是蟲的鳴叫,讓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從萬籟寂靜到蟲聲新透,春氣漸漸復甦萬物,物候的變換在這個深夜裡悄悄進行,而只有詩人感受到了。

我們讀完這首詩,感受到的是,詩人在深夜醒來,但並沒有為失眠而痛苦,也不為俗世的煩心事操心,而是以一顆風雅超然的詩心來體會這個世界,他以一種超然的眼光看到了一個遼遠的世界,以細緻的感受體會到了物候的變化。

在這個深夜裡,世界在他的眼裡星移鬥轉,世界在他的感受中冬去春來。

元代辛文房在《唐才子傳》中評他的詩:「多悠遠之思,陶寫性靈,默會風雅,故能脫略世故,超然物外。」

文 | 謝小樓

精讀《唐詩三百首》:劉方平《月夜》

相關焦點

  • 冬去春來珍稀昆蟲中華虎鳳蝶又到羽化產卵期
    冬去春來,又到了中華虎鳳蝶的羽化、產卵期。「我在南京老山上發現了兩隻中華虎鳳蝶。」3月11日上午,南京蝴蝶協會志願者武先生在浦口老山幸運地尋覓到中華虎鳳蝶的身影,真令人驚喜。上午,武先生從老山半山腰樹林叢中,一路尋覓中華虎鳳蝶。武先生稱,中華虎鳳蝶幼蟲唯一的食物叫杜蘅。
  • 別墅裡 深夜上演「蛇犬鬥」
    事發西湖附近,小狗為看家護院,勇鬥銀環蛇,最終同歸於盡;專家提醒,夏季蛇常出沒,市民別到偏僻處散步N海都記者 徐豐朱敏敏/文 毛朝青/圖海都訊 日前,家住福州鼓樓區西湖附近一別墅區的戴先生有些傷心,因為陪伴他多年的一隻小狗永遠離開了他。
  • 月夜的引力 - 新華網客戶端
    顏文樑作品:月夜泛舟(油畫 布面 48x63cm 1983年)「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這是唐代劉方平的詩作《月夜》,其高妙之處,就在於描寫月夜時另闢蹊徑,展示出一個獨特的境界。此乃我喜愛的古詩之一。
  • 老北京人真會玩,冬養秋蟲鬥蛐蛐兒
    民間繁殖蟈蟈多用磚砌的火炕, 把埋著蟈蟈兒卵的沙土盆放在暖炕上, 同時要用羊肚沫沫和黃豆沫沫來餵養,待幼蟲脫殼後將蟲個個隔開放入小罐中殖養。 冬蟈蟈兒長大不能放蟈籠裡了, 而要裝進帶棉套的葫蘆裡, 揣在懷裡或放在離火近的地方養, 在這樣保溫的條件下, 蟈蟈兒可以活到次年的二三月。《帝京歲時紀勝》 載 :「蟈蟈能度三冬, 以雕作葫蘆、 銀鑲牙嵌、 貯而懷之……清韻自胸前突出。」
  • 冀中星東莞案律師:冀中星遭毆致殘案 證據有利反敗訴
    媒體「伸冤」之路 報導卻無人關注在司法途徑之外,冀中星還試圖通過媒體給自己「伸冤」,他們找到的人是當時一家媒體駐河南記者站的吳賢德。吳賢德是通過同行介紹與冀中星一家產生交集的。2006年5月28日,他與實習生從鄭州轉了好幾趟車來到山東菏澤。後來,冀大榮開拖拉機接他們進村。
  • 書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一是多看好的作品,二是多練習,要大膽去寫。寫文首先要有主題,你想反映什麼問題心裡要明確。然後再去選材。有了生動的典型的題材再去發揮想像。要有骨有肉,這樣才能豐滿。如偏離主題,任意發揮,那樣作品就是敗筆了。1、作品完成後要認真修改。如今天寫好了,感覺還可以,到了明天再看,就有好多不當之處。用詞不當或句式等問題都出來了。一篇好文要經過幾次的修改才能去投。所以改文很重要。
  • 「阿拉伯之春」為何變「冬」?可用這個成語解釋
    在8月12日播出的《這就是中國》節目中,主講人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就為什麼「阿拉伯之春」變成「阿拉伯之冬」展開了主題演講。對於「阿拉伯之春」變成「阿拉伯之冬」,張教授用了「水土不服」這樣一個成語。
  • 唐詩中最唯美的一首詠月,短短的四句,讀來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小編今天要向大家推薦一首比較冷門的詠月詩,那便是劉方平的《月夜》,這首詩其實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通篇更是營造出了一種高遠的意境,讀來也是朗朗上口,儘管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才二十八個字,但是讀來卻是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這也正此詩,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月夜》唐代:劉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 何遜詩詞選:春江花月夜,秦樹漢宮秋。昔人乘鶴去,煙渚月如鉤
    何遜詩詞選輯春 夜琴瑟春江花月夜,風花雪月錦官城。一溪柳月聽花語,十裡桃花照月明。花弄月華清氣發,月移花影惠風生。花飛月落相思酒,花月三生三世情。夏吐金烏風亦熱,冬含桂魄夜何長。從來詩客飲豪放,自古賢人醉疏狂。長恨琵琶成絕唱,悠悠天地嘯茫茫。登幽州臺西風殘照角弓鳴,獵獵旌旗戍薊城。
  • 落雪甘南 春冬交集
    春 雪 落雪羚城 春冬交集 落雪似乎最是偏愛羚城這片土地的, 這已經不是羚城的立春以來的第一場大雪, 但每一場都是獨具特色的, 昨日的雪褪去了邊下邊融化的矯情
  • 有一些花,冬前低溫的春化有利於開花,切記不要急於移入室內!
    天氣漸涼,在北方,放在室外的花要移到室內越冬,有一些花,不要急於移到室內,冬前低溫對開花極為有利,促進花芽分化,使植物完成春化,促進植物養分積累等。圖1需要低溫春化的植物不要急於移入室內,所謂的春化,就是植物的花芽或者種子,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低溫之後,才能萌發的現象。圖2如君子蘭,大家都不陌生,君子蘭花期大都在冬春之間,而想要它開花,必須要有充足的養分積累。低溫春化剛好能解決這一問題。
  • 冬去春來 掌握換季天氣規律
    春天的腳步:常年各地何時入春?立春是從天文學角度來劃定的,而在氣候學中,春季是指冬季過後氣溫回升到候(5天為一候)平均氣溫在10℃至22℃的時段。  福建、雲南兩省南部,是我國春來最早的地方,秋季剛剛過去,春季就接踵而來,因為這裡沒有冬季。因此,氣溫降到全年最低的1月中、下旬,就可以認為秋季結束春節開始了。南嶺以北的浙江、江西和湖南三省南部大都在3月上旬進入春季。4月初,春季已經來到華北平原的最北部京津地區。
  • 月夜詩句_描寫月夜的50首古詩
    雨過山如洗,風來草似梳。佳人不慣手談輸。卻道如今重賭、選官圖。十二月十五夜 - 清代·袁枚沉沉更鼓急,漸漸人聲絕。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雪。靈隱寺月夜 - 清代·厲鶚夜寒香界白,澗曲寺門通。月在眾峰頂,泉流亂葉中。一燈群動息,孤磬四天空。歸路畏逢虎,況聞巖下風。
  • 早安,濟南丨「鬥蟋蟀」可不是不務正業,它入選了非遺
    寒冬裡,一碗臘八粥真是暖到心田裡。眼看著農曆春節越來越近了,心情是不是也放飛起來了!道一聲「早安,朋友們!」無論您現在是在擁擠的公交車上,還是匆匆忙忙塞進嘴裡一口早餐,希望這句問候,帶給您美好的一天。世界瞬息萬變,昨夜今晨,濟南發生了什麼新鮮事?新鮮事什麼?「鬥蟋蟀」入選槐蔭區非遺「鬥蟋蟀」不是紈絝公子哥無聊時的遊戲?
  • 月夜憶舍弟
    月夜憶舍弟的詩意/月夜憶舍弟的意思  戍樓上的更鼓聲隔斷了人們的來往,邊塞的秋天裡,一隻孤雁正在鳴叫。  從今夜就進入了白露節氣,月亮還是故鄉的最明亮。  有兄弟卻都分散了,沒有家無法探問生死。  寄往洛陽城的家書常常不能送到,何況戰亂頻繁沒有停止。
  • 劉方平 月夜
    劉方平 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前兩句著重描寫了月夜的靜謐,給人一種詩情畫意的感覺。夜半時分,朦朧的月光斜射在家家戶戶,此時的庭院一半灑滿了月光,一半則被夜影籠罩。
  • 「冬」字,原來是這個意思!
    「冬」字在現代漢語中多用來表示一年四季中的「冬季」。《說文解字》裡也說:「冬,四時盡也。」意思是說「冬」是一年四季中最後的一個季節,但這已是它的借用義了。 「冬」的本義是「終」,就是「終結」的意思。你看上面的甲骨文多麼形象,就像一段絲或者一根繩索,兩頭都打上結,表示兩個頂端,也就是「終結」的意思。而冬季又是一年四季中最末的一個季節,所以就借用這個「冬」字來表示。
  • 四月到,來詩詞裡,看最美的人間四月天
    這個季節,美麗的剛剛好。它既沒有剛入春時的料峭之寒,也沒有盛夏時的炎炎浮躁與慵懶。溫和而不疏淡,熱烈但不拘束。紅的、黃的、白的、粉的,花兒開了,一切是如此美好!而在舊曆中,四月又叫荒月、陽月、農月、巳月、槐月、麥月、首夏、夏首、孟夏、初夏等。這麼美好的季節,古人們會去做什麼呢?
  • 廣電總局監管中心部署中星9A衛星直播星鏡像備份業務轉星工作
    2月22日,監管中心召開中星9A衛星直播星鏡像備份業務轉星工作部署電視電話會,重點對中星9A衛星運行狀況、離軌過程以及直播星鏡像備份業務轉至亞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