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變:春季氣候特點
「春日春風有時好,春日春風有時惡,不得春風花不開,花開又被風吹落。」王安石曾經用這樣一首詩描述對春天氣候的矛盾心情:表示春天天氣變化多端,春季的氣候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氣溫變化幅度大
春天是一年中天氣變化幅度最大的時期,是氣溫乍暖還寒和冷暖驟變的時期。春季一天中的氣溫差異最大,以北京為例,1966年5月3日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相差竟然達到26.8℃。
空氣乾燥多大風
春季是冬季與夏季的過渡季節,冷暖空氣勢力相當,而且都很活躍,所以經常出現大風天氣,特別是我國北方地區,其特點是南北大風交替出現,風力較大。一般來說,5月份後,南北大風頻繁的現象才能好轉。
北方多沙塵天氣
春季隨著氣溫的回升,若前段時間降水偏少,地面乾燥,當大風來臨時,極易出現沙塵天氣。氣象上把沙塵天氣分為浮塵、揚沙、沙塵暴。在我國北方地區,每年的三、四月份還是沙塵天氣的多發期。
南方多陰雨天氣
中國初春或深秋時節接連幾天甚至經月陰雨連綿、陽光寡照的寒冷天氣。又稱低溫連陰雨。南方,春季常陰雨連綿,低溫與暖溫交替出現,陰雨季節,溼氣較大,容易引起風溼性關節炎,除此之外還有就是對人的心理疾病影響很大,因此春季應特別重視順應自然適應氣候的變化。
春天的腳步:常年各地何時入春?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通常把立春節氣的到來作為春季的開始。立春是從天文學角度來劃定的,而在氣候學中,春季是指冬季過後氣溫回升到候(5天為一候)平均氣溫在10℃至22℃的時段。
福建、雲南兩省南部,是我國春來最早的地方,秋季剛剛過去,春季就接踵而來,因為這裡沒有冬季。因此,氣溫降到全年最低的1月中、下旬,就可以認為秋季結束春節開始了。南嶺以北的浙江、江西和湖南三省南部大都在3月上旬進入春季。4月初,春季已經來到華北平原的最北部京津地區。「五一」勞動節前後,黑龍江省南部開始春回大地,但要到5月下旬,春天的氣息才能吹遍我國最北的黑龍江省的每個角落。我國西部地區,北疆準噶爾盆地大約在4月份春始,南疆塔裡木盆地3月份就春風已到了。青藏高原上大部分地區在4、5月入春,但藏北高原甚至在最熱月份也仍然升不到春季秋季的溫度。
換季要"三防":防春寒、防過敏、防火
防春寒 所謂「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倒春寒」所導致的氣溫驟變,對於人體健康的確存在種種不利影響。比如心腦血管疾病、風寒感冒、風溼性關節炎、呼吸道疾病等,因此,出現「倒春寒」之時,亦是麻疹、百日咳、猩紅熱、氣管炎等呼吸系統傳染病發病率最高之時,需要特別注意防範。
防花粉過敏 丘疹、紅斑都是季節變換時常見的過敏性疾病。一般常見於面部、頸部、手臂等外露型身體部位,有的是一片一片的,有的是星點狀,大多數會伴有痛癢感。如何避免不必要的過敏?過去有過過敏史的人群,儘量少到鮮花、樹木多的地方走動。另外,通過鍛鍊身體、有氧運動等方式提高呼吸道免疫力。如果身體實在不適,可以到醫院就診。
防火 春天陽光明媚,春風蕩漾,萬物復甦,適合外出踏青郊遊野炊。但外出踏青郊遊野炊防火工作不容忽視。並非所有的野外都適合燒烤,選擇野炊的場地十分講究。最好選擇風景好,交通便利的地方。既然要生火,最好別去山區,也別在林子裡,河邊或者全是沙土的河灘地比較合適,下風口周圍不要有易燃物品。不要選擇山洞、房間等封閉的場所燒烤,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萬一不慎燒著什麼,就近用桶取水就可撲救。用火完畢,一定要熄滅火種。
【相關連結】衣食住行看天氣
衣:「春捂」有度 食:春季風多寒溼 多吃蔥姜蒜 住:春困與天氣有關嗎?行:春季旅遊踏青注意安全
那些需要防範的春季農業氣象災害
倒春寒 在春季天氣回暖過程中,常因冷空氣的侵入,使氣溫明顯降低,對作物造成危害,這種「前春暖,後春寒」的天氣稱為倒春寒。倒春寒是南方早稻播種育秧期的主要災害性天氣,是造成早稻爛種爛秧的主要原因。了解更多
低溫連陰雨 低溫會影響種子順利發芽、紮根、出苗和培育壯秧;連陰雨會影響播種期或作物播後因溼害引起爛種、死芽、僵苗或漚根;寡照減弱光合作用,使地溫不易回升,常導致病蟲害發生和蔓延。越冬作物則會因長時間連陰雨而形成漬害,使根系早衰、爛根而歉收。了解更多
大風沙塵暴 大風沙塵天氣頻繁發生會給部分地區的春小麥播種帶來影響,可以採取鎮壓等措施。
(責任編輯:葉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