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冬打雷」的天氣現象,他在兩千多年前的說法,如今被證實了

2020-11-25 城市船夫起

在西漢元帝時期(公元前45年左右),漢代有位著名的易學家,叫「京房」。曾說過「天冬雷,地必震」的應兆。近日多地降溫降雨,在11月17日、18日夜裡或白天,很多地區都聽到了「冬雷陣陣」。按照京房的說法,對應著會發生地震。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1月18日20時46分在河北唐山市豐南區發生2.0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古人為何會有這樣的認知呢?

(以震中為圓心,中心虛線表示50公裡,次級虛線表示100公裡範圍內)

首先,我們知道,關於天象應現的問題,在上古時期就已經出現。如所謂的伏羲畫先天八卦,就是「觀天象,以應人事」而成的。人類對自然事物,由最初的畏懼到敬奉,是我國神仙文化的基礎。由敬奉到觀測,以及掌握自然的一定規律,是人類文明的進步。當然,一切天氣現象由其「氣象條件」決定;即使氣象反常,也不過是氣象條件具備了才發生。

伏羲畫八卦

從上古時期,到先秦,陰陽學家結合道家的理論,提出宇宙形成的「元氣論」。把天地萬物都看成是由「氣」組成。這一理論進一步提出「陰陽」的說法,直接體現在對天文天氣現象的解釋上。如日為陽之精,月為陰之精,陰陽二氣聚而為雲等。而雷電的形成,科學解釋是帶負電雲層,與帶正電雲層,相互碰撞發生的放電現象;雷聲是周圍空氣受擠壓而發出的強烈震動。按照古人的觀點,陰間交爭為雷(《莊子》);這樣就把打雷與陰陽相結合了。

雷的形成

天地星辰等氣象皆是陰陽二氣的結合及相互作用。而把陰陽學說的觀點在用與人事,便有「君臣父夫為陽」的說法。再細分點「君若為陽,臣就為陰」;朝廷為陽,地方為陰。冬雷發生的氣象條件,按照現代氣象學的說法,冷熱氣流形成劇烈的氣流運動,就會發生雷電現象。冬雷的發生因素是「地面的暖溼氣流活躍,上空的冷空氣也很強烈」,這種情況下,一旦兩股氣流相遇,就會在冬天發生打雷現象。體現在我國的氣象條件就是北方冷空氣強烈,南方冬季天氣又偏暖;北方冷空氣加劇南下,與南方暖溼氣流相遇產生強烈對流,就產生了「冬打雷」現象。

天人感應示意圖

西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提出「天人感應」,進一步把「天象應人事」的說法鞏固了。尤其是在天象與江山社稷、軍國大事、政治教化等方面,給予更多結合。京方作為當時著名的經學家,其說《易》,最擅長的就是「災變佔驗」。他之所以說「冬打雷,地必震」,因為他認為,冬天偏暖是因為「春夏之季濫殺無辜生靈而導致的,同時人類不思改過;這種情況下,上天就會反季節而使冬天偏暖,這樣一來,地表溫熱,地下早已冬眠或休眠的蟲害會驚雷而動,瘟疫四起。因此極易發生地震。

京房畫像

同時,民間有「冬天打雷,遍地起賊」的說法。這個「賊」並不是特指盜賊,說的是社會風化問題;指「奸佞娼盜的小人」。最後需要強調的是,無論是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應」,還是京房講災異等;其目的都是「向君王諫言」,也可以說是變相地提出各自的政治主張董仲舒講《春秋》、京房講《易》,皆屬於經學。並非後世那些「陰陽讖緯之學(緯學)」。正如《漢書·京房傳》載「古帝王以功舉賢,則萬化成,瑞應著;末世以毀譽取人,故功業廢而致災異。宜令百官各試其功,災異可息」。(本文單純從文化講解,皆是從古人對古代的認知中來解釋)

相關焦點

  • 古人如何認為「冬打雷」現象?這種天氣現象在什麼情況下會發生?
    近日全國各地陰雨雪不斷,很多地方出現了雷電現象。由於已經處於立冬之後,算是「冬天打雷」。根據《禮》的說法「仲春,日夜分,雷乃發聲。秋分之日,雷乃收聲」。就是說打雷這一天氣現象,正常的話應該是農曆二月春分前後開始出現,到秋分前後消失。
  • 立冬後打雷,真的是正常天氣現象嗎?古代認為有何徵兆
    近日全國各地陰雨雪不斷,很多地方出現了雷電現象。由於已經處於立冬之後,算是「冬天打雷」。根據《禮》的說法「仲春,日夜分,雷乃發聲。秋分之日,雷乃收聲」。就是說打雷這一天氣現象,正常的話應該是農曆二月春分前後開始出現,到秋分前後消失。
  • 又打雷了!「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靠譜嗎?冬天打雷咋回事?
    今天是2020年的11月18日,早上一睜眼,就在手機上看到了網友發布的11月17日山東濟寧、菏澤、棗莊、滕州以及河南新鄉等地下雨又打雷的消息。而如今早已經進入了立冬節氣,於是有人又把那句「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的農村俗語,翻出了故紙堆,在評論區你言我語地討論了起來。
  • 今年冬天打雷,這種天象有是什麼徵兆呢?
    在農村,每一個節氣的到來,都有很多的說法,立冬是冬季的開始,在民間自然少不了大家的熱議!農村人說,關於立冬有很多預測冬季冷暖以及來年收成的語句!比如說「立冬晴,一冬凌」,在農村人看來,這是預測冬季偏冷的;「立冬陰,一冬溫」,這是預測今年冬天偏暖的,而「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又預測著什麼呢?一、冬天打雷正常嗎?從科學角度而言,雷電是雷雨雲中的放電現象。形成雷雨雲一般要具有兩個條件,充足的水汽和劇烈的對流運動。冬天,由於空氣寒冷乾燥,加之太陽輻射較弱,空氣中不易形成對流,因而很少有雷電。
  • 冬天為什麼會打雷?是正常現象嗎?
    「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是一句諺語,在古代,人們認為冬天打雷是一種「不詳」的徵兆。但是,有許多諺語是由於古代科學不發達,人們認知較差才形成的,缺乏科學依據。那麼,冬天打雷是不是正常的呢?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看看為什麼會打雷?
  • 冬季打雷是兇兆嗎
    除非高山變平地、江水流幹、冬雷、夏雪、天地合併,一切不可能發生的事都發生了,她才會和夫君斷絕情意。女子之所以如此發誓,是因為古人認為,冬天打雷、夏天飄雪、天地聚合是不可能發生的自然現象。那麼,在現實生活中,冬天真的不會打雷嗎? 冬天,雨水顯著減少,天氣乾燥。有農諺說:「立冬打雷要反春」;民間也有「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之說,冬天打雷,預示著天氣陰冷、冰雪多,連牛都可能被凍死。
  • 俗語「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為何會有這樣的說法
    」這一說法。、二月打雷,是有很多種的說法的,這也跟地域不同所產生的俗語,像北方地區由於地理環境形成的環境氣候,打雷大都出現在二月以後,驚蟄之後才會出現雷聲,而在正月期間是不會出現打雷的。 根據天氣變化特徵,如果在正月打雷是是一種反常的現象,有的還會聯想到當年的年景,畢竟在過去,對於一些反常的天氣是解釋不清楚的,所以就會加上一些這樣的說法。
  • 「雷打冬」的天氣,會出現「十個牛欄九個空」的情形嗎?
    但是,今天已經是11月19號了,今年的立冬節氣是在11月7號,如今已是立冬之後的十幾天了,立冬節氣是入冬的時間節點,嚴格來說,現在已經是冬季了,冬季從氣象上來看,是很少出現打雷天氣的,如今還出現了「雷打冬」的情況。這裡說的「雷打冬」是指冬季之後,出現的天空打雷下雨的自然天氣現象,具體來說是在立冬節氣之後的雷雨天氣都可以叫「雷打冬」的天氣。
  • 俗語「正月打雷人谷堆,二月打雷麥谷堆」,正月打雷有啥不好?
    前段時間,筆者老家這邊正月中旬,大冬天的有一天打雷了,村裡就有老人說,正月份打雷不是一個好現象,還說了這樣一句俗語「正月打雷人谷堆,二月打雷麥谷堆」,這是什麼意思呢?打雷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尤其是夏季,遇到暴雨天氣,往往就是雷電交加、雷鳴電閃的。但是,在北方冬季,包括正月份,極少會出現打雷的現象。
  • 冬天也會打雷?這是什麼「神操作」?
    在我們的印象當中,打雷是春夏季節最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隨著天氣的逐漸轉暖,大地溼度漸高而促使近地面熱氣上升,北上的溼熱空氣勢力較強與冷空氣活動頻繁交匯,於是就引起了春雷。而冬季由於受大陸冷氣團控制,空氣寒冷而乾燥,加之太陽輻射弱,空氣不易形成劇烈對流,因而很少發生雷陣雨。
  • 近一段時間南方總出現打雷天氣,這種罕見現象的科學原理是什麼?
    冬天在小寒時節還打雷下雨,是由於空氣的強烈對流引起的,雖然冬天出現的機率較小,但也屬於正常的自然現象。冬天在冷暖空氣引起空氣對流比較強烈的情況,靠南的地區冬天會打雷下雨,中部氣溫稍低的地區也有可能打雷下雪呢。這不,前幾天河南許昌一帶就出現了邊下雪、邊打雷的情形。
  • 冬天打雷預示著來年自然災害會是真的嗎
    古人在日常生活中總結天氣現象,以利來年能正確指導農事生產,但總有以偏概全、以點帶面的情況,其實我國地域遼闊,有旱有澇,一旦巧合,也是正常的自然現象。臘月打雷刀兵動,十個牛圈九個空。古時戰事平凡,瘟疫時有發生,就是臘月不打雷,仍然避免不了天災人禍,既然臘月出現了異常的天氣現象,在人們不能理解的情況下,怨天怨地,也是情有可原。回憶當年非典,也有許多人指東道西!
  • 正月打雷到底是好是壞?幾句農村裡的老諺語,告訴你答案!
    寒潮來襲的通知這幾天天氣預報一直在強調,我們安徽地區今天各地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雨雪,湖北地區也面臨著強雨雪的寒潮覆蓋,希望湖北這次能挺過難關。目前正處於正月下旬,馬上進入到二月了,這打雷了,說明了什麼?會是倒春寒嗎?農民朋友應該怎麼辦?幾句春雷諺語告訴大家!
  • 冬雷並非奇怪——從十一月六日北京打雷說起
    時值立冬節氣的前兩天,在北京地區出現這樣下雪又打雷的天氣現象,實屬罕見。歷史上記載北京出現最晚一次打雷現象是在1979年11月3日,而這一次又將這一日期推遲了3天,從而創下了北京歷史上最晚出現打雷日期的新紀錄。   冬天出現打雷現象,確實罕見,但並不是反常現象。無獨有偶,比如,2002年1月12日晨,沿黃河一帶的鄭州、新鄉等地的人們就聽到過炸雷的聲音,緊接著小雨、小雪相繼從天而降。
  • 農村老話「八月打雷,遍地是賊」,是什麼意思?八月打雷不好嗎?
    ,為此在民間會有「八月打雷墓門開」、「八月打雷,遍地是賊」等說法。農村老話「八月打雷,遍地是賊」,是什麼意思?關於這句老話應該是指北方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一般當地雨季多為七月下旬至八月中上旬,基本上8月份後期隨著北方冷氣團南下而使得暖風氣流逐漸南撤,再加上此時副高壓逐漸南移卻又向北抬,因而在副高壓控制下多為晴朗無雲天氣,使得陽光照射強烈,為此會在8、9月份多的秋老虎高溫天氣。
  • 海市蜃樓再現2000年前秦朝?只是折射現象?霍金觀點或被證實
    但學過物理的小夥伴都知道,海市蜃樓看起來這麼神奇,其實本質就是光的折射現象。因為他明明是被現代人發現的,卻出現了兩千年前秦朝的場景,這是怎麼回事呢?霍金觀點或被證實。但還有一種觀點或許能解釋這種現象,那就是霍金的「平行時空觀」,也就是說這個世界可能真的存在有平行宇宙。
  • 農村老話講「正月打雷墳堆堆,二月打雷谷堆堆」,是什麼原因?
    上段時間,多地發布了寒潮預警,不少地方都下起了雨雪,並且許多地方還出現了罕見的「雷電」現象。正是農曆和一月和二月交接的日子裡,按說不應該出現打雷的現象,對此村裡的老人講,「正月打雷墳堆堆,二月打雷谷堆堆」,今年的年頭不好呀,應該多做一些準備。那么正月打雷和二月打雷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 下雪時會打雷嗎?下雪打雷時有什麼預示?
    但我們可能沒見過下雪的時候發生雷電,通常就是下雪的不打雷,打雷時又不下雪,冬天連雷電天氣都很少見,更別說下雪打雷了。那麼下雪的時候會發生雷電嗎?事實上,下雪的時候也是會有雷電發生的,相對於雷雨,這種天氣現象就被稱為「雷雪」。不過,這種現象非常非常罕見。為什麼罕見,要想知道答案,我們就得先看一下雷電是怎麼產生的。
  • 初冬打雷還下冰雹 巴中怎麼來的這怪天氣?
    初冬打雷還下冰雹 巴中怎麼來的這怪天氣?自7日立冬以來,我市便迎來晴間多雲天氣,上周也成為今年下半年我市最晴朗少雨的一周。在14日,平昌最高氣溫甚至一度飆到24℃。王茂書說,正是由於前期這樣持續晴好天氣,造成這段時間平均溫度較歷史同期偏高,其中17日偏高4.6℃-6.1℃,有利於強對流天氣所需的能量積累。
  • 冬天打雷下冰雹是什麼徵兆?
    如果舉例頻率更高、同時也貼近生活的現象,那麼,晝夜交替、氣候的冷暖,乃是颳風下雨都是最常見的自然現象。打雷一定是夏季最令大家印象深刻的自然現象之一,尤其是狂風暴雨的夜晚,閃電夾雜著雷聲總會驚醒不少夢中人。正如大家所觀察到的那樣,打雷閃電一般多發於夏季。那些在天空中漂浮的雲朵,雖然在我們的眼裡除了形狀以外並無差異,但它們卻存在正極和負極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