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談|追星星的人,想要留下這個時代夜空的樣子

2020-12-07 澎湃新聞
今年八月,為了一場英仙座流星雨,許曉平和他的同好們從蘭州驅車,一路行駛了三千公裡,沿著河西走廊到了內蒙古額濟納的黑水城。作為一名平時就愛追星星的星空攝影師,這對於許曉平來說也是件平常事。2019年,他去了泰國、內蒙古、青海、河北,拍下不同季節、地貌下的星空。星星的轉動、銀河的位置,在他口中如數家珍。

對於拍攝星空,他也認為自己不僅僅在凝固住它美麗的一面,更重要的是,面對光汙染、地理環境和建築坐標的變化,甚至人類的活動痕跡——衛星、航線......都使我們所見的星空每天都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他覺得自己是一名記錄者,為後代留下我們這個時代夜空的樣子。

山巔星辰 本文圖均為 受訪者提供

翻開他的微信公眾號,你會發現,許曉平除了分享漂亮的星空照片,還會花許多筆墨,在科普天文、氣象、器材和拍攝技巧等這些「硬」知識上。

今年8月,他的新書

《星空攝影從入門到精通》(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8月)

剛剛出版,為許多剛剛入門的星空攝影愛好者提供了不少便利。

澎湃新聞私家地理與他聊了聊,請他分享拍攝星空過程中的苦與樂,以及在創作中的心得體會。

許曉平和他心愛的器材

澎湃新聞:

聽說你第一次認真觀看繁星是在一次野外露營時,當時是什麼感受?

許曉平:

2015年,我當時跟朋友去張家口的草原天路,留在那裡露營。朋友拍攝星空,我過去很少在野外露營,那也是我第一次認真觀察滿天的繁星,那天天氣也特別好,特別通透,星星特別多。後來直接在帳篷外,看了一晚。

那次之後,開始入迷,在網絡查看銀河的照片,結果又看到更多的美麗星空照片。而且照片會比實際觀察到的銀河更震撼。因為我們用肉眼看銀河,它就是一條白色的光帶,但通過相機的鏡頭、長曝光,會表現出更多色彩,效果會更理想。所以我也開始想著自己也要親手拍攝一張。

星際流浪

澎湃新聞:

第一次成功拍攝是什麼時候?

許曉平:

我第一次拍星軌是在北京。拍同心圓星軌需要對著北極星拍,將地球的自轉軸無限延長,軸線兩端點在天球的投影點就是北天極與南天極。這是在旋轉的天空中僅有的兩處靜止的點,北極星正好在北天極的位置。

而在北京,最理想的拍攝地就是午門,北極星就在午門的正上方。

這也是非常奇妙的一點。所以很多人第一次拍星軌都會去那裡。

故宮角樓星軌

第一次拍到清晰的銀河就是在我曾經去野營的張北草原天路。雖然那個時候技法可能還不是很成熟,但我當時還是挺有成就感的,感覺已經有了之前在網上看到的那些銀河照片的樣子了。

澎湃新聞:

之前說到北極星的知識,在拍攝前是否要做很多天文方面的功課?

許曉平:

剛開始想拍時還是有一些困難。拍攝星空在技術上和常規的自然風光攝影有很大不同,首先你要知道星星的位置,另一個就是拍攝星空和氣象也有關。如果月光太強,月明星稀,星空就暗淡了。然後如果是多雲,或者說還有霧霾的話,都會影響星空的拍攝效果。

所以我也是花了很長時間,一方面是在不斷的嘗試,因為可能也吃了很多教訓,另一方面也在網上找一些相關的資料學習。

地理環境影響也很大,可能我覺得這個地方不錯,但是到了現場之後發現和想像的不一樣。還有一個就是光汙染,比如長城,配上星空很漂亮,但是晚上城市的光還是會照過來。

澎湃新聞:

長城離城市已經挺遠了,它還是會受到光汙染的影響嗎?

許曉平:

對,比如說像北京這邊的箭扣長城,還有像河北的金山嶺長城,其實都會受到城市的影響。城市的光汙染可能比我們想像的要大得多,同時還有一些民宿什麼的,他們晚上也有燈。還有高速公路,以及一些城市的亮化工程,都會有影響。

南樓臺星河

我對此也深有感觸。拍了這麼多年,可能同一個地方你每年去拍的,結果都會不太一樣。有的地方光汙染越來越大,有的地方也在好轉。現在我身邊有很多朋友在倡導暗夜保護,有一些小鎮也開始在有意識地減少光汙染。

澎湃新聞:

關於光汙染,你有什麼特別的經歷嗎?

許曉平:

我剛開始拍的時候沒有去很遠的地方,就經常去金山嶺長城。我第一次去拍的時候還能拍到銀河的情況,效果也還可以。但第二年再去的時候就發現光汙染已經很強了,兩張照片對比,就能看出後來拍的銀河相當稀疏。原因之一也是因為當地的旅遊發展,而且離古北水鎮也比較近。

我記得好像是去年的一次國際性星空攝影比賽,有一位外國攝影師的拍攝主題就是金山嶺的光汙染,星空基本上都被光覆蓋了。這張照片還得了個獎。

澎湃新聞:

是否還需要一些氣象知識的儲備和準備?

許曉平:

對,現在可能我覺得拍星星的人越來越多,手機上也有了更多應用輔助,比如你可以逐小時去看天上雲的變化,包括空氣品質、通透度,等等。雖然不是百分之百的準確,但至少可以做一個預估。像現在我們出去拍星空,會提前兩三天去了解氣象情況,看周圍的雲圖。此外,也有很多手機APP提供GPS定位,把手機屏幕對準天空,就可以顯現星星的位置。

澎湃新聞:

一張理想的銀河照片有什麼評判標準嗎?

許曉平:

星空攝影裡分兩類,一類是深空攝影,一類是星野攝影,後者是我拍得比較多的。野,代表拍攝時的地景,也是精髓所在,不同的地景下,觀看星空的感受也會不同。另外還有星空的純淨度,包括你抓取的細節,然後還有它的顏色,都很重要。

秘境尋星

此外,我覺得如果有人物融入到星空中,會帶來一種故事感,這樣的作品也比較抓眼球,也容易成為經典。

澎湃新聞:

2019年,你幾乎每一個月都會在不同的地方拍攝星空,為什麼要去這麼多地方呢?

許曉平:

剛才提到星空在不同的地景上,會有不同的感覺,你會上癮,像打卡一樣去不同的地方拍攝。另外,以銀河為例,不同的經緯度上,銀河的形態也會不同。

比如說在中國北方,銀心的位置是在整個銀河拱橋的最右側接近地面的位置。如果去緯度低,更靠近赤道的地方,比如泰國的海邊,它就到了拱橋的中間,在頂部那個位置。

車軌星河

此外,由於星空一直在移動,夏季和冬季拍到的星空也不同,比如夏季拍攝銀河、冬季拍攝獵戶座。所以一年四季,如果想拍,其實都是有的可拍的。

澎湃新聞:

但您剛才提到很多人都會去相同的地方拍星空,會不會導致照片大同小異?在創作上更需要花心思?

許曉平:

對,我覺得可能是這樣。大家剛開始拍的時候,包括我自己也是會先去網上看其他人拍過的照片。這種情況下,就會想辦法搞一些創意,比如剛才說的加入人物元素,有所區別。

氣輝之夜

在拍攝了一定時間之後,你不想永遠模仿別人,這個時候你可能就要找一些別人沒有拍過的位置。好在隨著科技發展,肯定有很多地方你不用親身到場,就可以看到大概的場景和光汙染情況,以及如何抵達。甚至連你要去的時間,銀河會處在什麼樣的位置,都可以提前模擬。這樣就可能拍出獨一無二的照片。

澎湃新聞:

這個功課是不是要做很久?

許曉平

:對,這個要提前做大量工作,但是一旦你拍成功,非常有成就感,對於更高階的星空拍攝者來說,他可能更樂於這樣。

澎湃新聞:

最近最讓你難忘的拍攝星空經驗是哪一次?

許曉平:

2019年春節在泰國海邊的拍攝是我經歷中最舒適的一次。因為通常來講,在北方的野外通宵拍星空,即便是夏天到了深夜也會很冷。但在那個海島上,我就在沙灘椅上坐了一夜拍攝,非常舒服。

大海星辰

還有一次正巧相反,就是今年初在冰面上拍攝象限儀座流星雨。一年有三場流星雨是星空攝影界的大事, 12月的雙子座流星雨,然後8月份的英仙座流星雨,還有就是1月的象限儀座流星雨。

往常,拍雙子座和英仙座的非常多,但因為去年正巧兩場流星雨都趕上了滿月,所以大家就選擇去拍象限儀座了。

當時我和朋友選擇了張家口附近的一個水庫,水庫已經完全凍上,我們要在冰面上拍。其實那次流星雨的極大值是在白天,所以我們開始拍攝的時候已經過了它的最高峰,當晚其實沒拍到幾顆流星。

我記得我整晚基本都沒睡,在冰面上走來走去地看電池還有沒有電,鏡頭有沒有結霜,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活動活動可以暖和一點。可以說,每一張照片背後,都有一段故事。

在冰面上拍攝象限儀座流星雨

澎湃新聞:

有沒有拍攝過計劃外的天象?

許曉平:

大概是在2018年的8月,為了拍英仙座流星雨我們一路趕,躲避天空的雲,從北京一直開到二連浩特,才躲開雲。下午我們在一片草原上,就等著晚上,這時一片雲過來了,馬上就下雨了,而且下得特別大,還有大冰雹。我們趕緊躲到車裡,雨停之後,草原上竟然出現了雙彩虹。過了一會又下了一場雨,繼續出現了雙彩虹。到了傍晚我們看到了火燒雲,夜裡則基本放晴了,可以看到遠處天邊似乎還在打雷,但我們頭頂的天空卻可以拍到流星雨。

澎湃新聞:

為了拍攝今年的英仙座流星雨,你踏上了一次7天3000公裡的追星之旅,沿著河西走廊一路到了黑水城。為什麼要選擇這條路線拍攝流星雨呢?

許曉平:

當時比較理想的路線是青海和內蒙古,新疆因為疫情還沒有開放。我們比較了一下,覺得內蒙古的人少一些,而且那段時間的天氣比較穩定。此外,一路上我們會經過永泰古城、張掖這些歷史地標,還有額濟納的黑水古城,那是西夏時期的遺蹟,也是絲綢之路以北保存得最完整的西夏遺址。我們很想能拍到流星雨和歷史遺蹟的結合。而且像我之前說的,這些歷史遺蹟每年可能都在變化,而我們的拍攝也是一種記錄。

流星焰火照古城

不過它晚上不開放,我們於是提前聯繫了當地的文保部門說明了情況,得到了同意。那天晚上的天氣也很理想,也沒有別人幹擾,拍攝效果比我想要的還要好。

澎湃新聞:

能描述一下這次追星之旅的過程和感受嗎?

許曉平

:其實整個過程可以說是痛並快樂著。白天開車趕路,還要時刻關注天氣變化,確定晚上具體去那個地點,晚上還要拍攝。現在回想起來,當時覺得也挺辛苦挺累的,但是現在看到照片,就會覺得一切都值得。

古城流星雨

澎湃新聞:

拍攝星空,以自然風光為背景,和以歷史遺蹟或建築為背景,你比較偏愛哪一種呢?

許曉平

:其實我沒有特別的偏愛。自然風光為背景的,比如在西藏、青海等地,或者你可以拍到更純淨的星空,在有些雪山上方你真的能看到星星發出的光把山頂照亮的樣子,感覺非常好。

如果以歷史遺蹟為背景,有時並不能拍到特別好看的星空,但它能帶來一種時空的交織感。比如午門,比如長城。我們當下看到的星空,也是幾年甚至上百年前發出的光芒,歷史遺蹟會讓星空照變得更加的有意義。

澎湃新聞:

年年都拍星空會膩嗎?

許曉平

:不會,拍攝星空對我來說是一种放松。此外,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的夜空也越來越繁忙,拍攝時你會看到繁忙的航班、衛星,還有馬斯克的星鏈計劃在未來也會改變我們的夜空。夜空環境在不斷變化,拍攝作為一種記錄,也許可以提醒世人,給後代留一片純淨的夜空。

澎湃新聞:

今年還有什麼拍攝計劃嗎?

許曉平:三大流星雨之一的12月的雙子座流星雨。今年月相非常適合拍攝與觀看流星雨,我會找一些有冬季特色地方進行拍攝,比如更偏遠一點的長城。也要提醒大家,拍攝時一定要做好保暖。

澎湃新聞:

有什麼目前還沒拍到的,目前很想拍到的星象或者是天文現象嗎?

許曉平

:我想拍日環食、日全食,今年6月21日國內的日環食,我做了很多準備,最後因為疫情原因很遺憾沒有去拍攝。看到了朋友們拍的照片,非常壯觀。日全食更難拍到,在國內拍攝可能要等很久,10年或者更長時間。以後或許會找機會去其他國家去追日食。

澎湃新聞:

你是北京本地人,也經常在北京周邊拍攝,有什麼好的拍攝點嗎?

許曉平

:拍星軌的話,在城市就可以,即使有光汙染也可以拍。如果拍銀河,基本上就往山上走,比如有靈山,百花山、妙峰山等等。

海拔越高,光汙染的影響會越小,而且受雲的影響也小,海拔夠高的話,雲會在你腳底下

如果離開北京,可以去內蒙古。今年開通了北京到烏蘭布統的高鐵,好像也就是兩三個小時就到了,然後再開車進草原,很方便。

不老屯射電星軌

另外我還想推薦密雲的

不老屯國家天文站

,那裡主要做月亮觀測。雖然那裡光汙染相對大一點,但如果在開春時候去,很多景區燈光還沒有開,光汙染就小很多。那裡的特色是有很大的天線,很多人會拍出《三體》裡的紅岸基地的感覺。

澎湃新聞:

你剛剛出版了星空攝影教程《星空攝影從入門到精通》,為什麼想到出這麼一本書呢?

許曉平

:星空攝影不同於其他題材,除了要熟悉相機的操作、拍攝技巧外,還要對天文、氣象、地理等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在拍攝一段星空之後,我也會注意把自己的經驗進行總結,並在公眾號、微博等媒介上分享一些自己的星空拍攝經歷與經驗。在今年我將這些內容匯總完善,編寫並出版了一本星空教程,同時配有視頻教程,詳細介紹了星空攝影所需的各種知識與拍攝的前後期技巧,希望可以讓更多的星空攝影愛好者少走彎路,快速入門拍攝出自己心儀的星空大片。

 

星空攝影從入門到精通;許曉平/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8

  (聯繫我們/投稿郵箱:sjdl_2020@163.com)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夜空下,我們看到的星星都是過去式嗎?
    特別是在夏季夜空下,我們可以看到更清晰的繁星,它們在我們的穹頂之上閃閃爍爍,眨著眼睛。有人說,這些星星都是以前的樣子嗎?我們看到的是不是都是它在過去時候的模樣?確實是這樣的,或者可以這樣簡單的概括它,我們看到的一切都是歷史,看到的星星,那是星星的歷史,看到遠處的月亮,那是月亮的歷史,即便是靠在身前的群山峻岭,也是歷史。
  • 來自星星的人類,未來究竟要去向何方?
    韓劇《來自星星的你》一度引爆了「來自星星」的話題。外星賦予都教授的高智商、超能力讓觀眾們羨慕不已,但畢竟地球離星星太過遙遠了,普通人認為自己一生都不可能與星星產生什麼實質性的交集,幸好有科學家幫助我們與星星套上了近乎。據研究發現:構成人體的原子,可追溯至宇宙之初構成星雲的各種元素。物理中關於人與星辰最詩意的描述莫過於:你身體裡的每一粒原子,都來自於一顆爆炸的恆星。
  • 為什麼月球的夜空沒有星星?
    引言:每當夜幕降臨,身處在中國不同地方的我們或多或少都能抬頭看到夜空中的星星,這仿佛是造物者賜予地球的特權。因為從照片上看我們會發現月球的夜空是漆黑一片的,一點星星都沒有,這是為什麼呢?有細心關注過探測器在月球上拍攝照片的朋友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月球上的夜空似乎永遠都是漆黑一片,它無法像在地球上那樣看到繁星點點。實際上並非地球所有的地方都能夠看到星星,只有大氣汙染和光汙染、天氣晴朗的區域夜晚才會出現星星,但無論在月球上的任何地方,似乎都看不到宇宙中的星星,這是怎麼回事呢?
  • 人類在夜空中看到的星星距離我們有多遠?答案可能你不會想到
    想要搞明白夜空中的這些星星距離地球有多遠,我們也要弄明白銀河系以及太陽系在銀河系的位置。我們都知道,銀可系其實是一個直徑約為10萬光年的棒旋星系,如此廣闊的星系,恆星的數量約有數千億顆,我們的太陽只是其中一個非常普通的成員。
  • 數億顆發光的星星在夜空中,為什麼天空還是黑色的夜空
    大約從伽利略自製望遠鏡觀察星空開始,夜空中璀璨的群星原來並非渺小而不起眼的陪襯,那些遙遠的恆星與太陽一樣散發著熾烈的光和熱,甚至比太陽還要巨大,而如果我們將眼界放得更寬廣一些,我們這個擁有2500億顆恆星的銀河系也算不上什麼,宇宙中有大大小小數不清的星系。
  • 夜空中的星星為什麼會一直閃爍?
    這是一個很棒的問題,事實上,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在我們身邊。你曾在極其炎熱的一天外出的經歷嗎?在熱到冰淇凌都會融化在手裡那種天氣,你也許會注意到一個奇怪的事情,地平線附近的樹木有點搖晃或者有點模糊,當我們看到夜空中的星星閃爍時,其原理和樹木搖晃很相似。圖解:來自夕陽的光線在大氣層中彎曲,形成海市蜃樓。這種海市蜃樓的現象與星星的閃爍光原理一樣。
  • 夜空中的星光都是幾千年以前發出來,我們看到的星星都是假的?
    ,夜空中的每一顆星星都是一個太陽,也就是說夜空中我們可以看到無數個太陽,比神話傳說中后羿射日中的10個太陽強多了。美麗的夜空,繁星閃閃讓人愜意在后羿射日這個神話故事中,10個太陽就已經把大地給烤熟了,而現實中的夜晚我們看到數以億計像太陽這樣的恆星,為什麼它們沒有把地球給烤熟呢?
  • 眼看60顆星星排成直線划過夜空,英國人被驚到了
    眼看60顆星星排成直線划過夜空,英國人被驚到了天下網商記者 王安憶 黃天然4月21日晚,無數歐洲人仰望星空,屏住呼吸靜候天琴座流星雨的到來。然而,當幾十顆異常閃亮的星星排成一列,像小火車一樣匆匆划過夜空時,許多人驚得目瞪口呆,甚至忘了及時許願。當然,就算許了願,恐怕也無法靈驗。
  • 如果天空沒有星星,這個世界將會是怎麼樣的?
    如果沒有了星星(恆星),宇宙中就不會有生命。畢竟,太陽是一顆恆星。沒有星星,沒有陽光,沒有生命。好吧,如果這個宇宙無星星,沒有生命,這是一個虛無的冰冷宇宙, 中微子偶爾會突然出現或消失。因此,讓我們修改一下問題:如果天空中沒有可見的星星(恆星),這個世界將會是怎麼樣的? 我們將說太陽和行星仍然存在,但是由於某些原因,從地球上看不到太陽系外星星。可以說這是因為我們的太陽系被一個黑暗的星雲所包圍。星雲是由塵埃和熱氣組成的雲團,通常它們正在聚結形成恆星。 因此,它們非常明亮,但偶爾星際塵埃雲會很厚且很冷,足以阻擋可見光而不散發光。
  • 夜空中看到的每一顆星星都是一個太陽麼?
    夜空中的星星大部分都是像太陽一樣的恆星,當然也有其他天體,比如夜空中最亮的那顆就是月球,它是一顆衛星,第二明亮的則是金星,它是距離太陽第二近的行星,而最亮的恆星則是天狼星,它距離地球約8.6光年,不過它還有一顆肉眼看不見的伴星,天狼星b,是一顆白矮星!當然我們能看到還有人造衛星和星雲和星系等,但問題來了,以前天文學家是怎麼發現與區分這些行星的?
  • 原宿風·搞怪·可愛女頭:與其去追星星,不如去成為像星星一樣的人
    原宿風·搞怪·可愛女頭:與其去追星星,不如去成為像星星一樣的人 第四張:圖中的一個玩偶穿著黃色的衛衣,而且還戴上了帽子,自己用手抱著自己,遠遠地看著籠子裡面的燈光,看起來也是非常孤單的樣子
  • 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到底指的是什麼星星?
    據科學家猜測這個小跟班過去可能也是一顆恆星,只不過到了壽命,將自己的力量奉獻給了天狼星A,天狼星A接了天狼星B的班,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天狼星B豈不是天狼星A的大哥了!天狼星旅程充滿了驚奇,並在夜空中閃爍並閃耀。
  • 夜空童話(一):流浪地球的災難背後——從星星說起
    關於太陽的這個大災難,有人問:這到底是個什麼災難?它好像不比火山、地震或者海嘯之類的「平常」災難,感覺挺深奧的樣子。是不是每顆星星都一樣的呢?正如前面所說,星星是個核反應堆,它不停的「燃燒」,總有一天會耗盡燃料,於是它肯定是會變老的。其實,星星(嚴格說是恆星)不但會變老,它還會死亡。既然會死亡,那麼它也應該會出生。有句話說,地上一個人,對應天上一顆星。在這個意義上倒是挺正確的。因為人會出生,會經歷壯年,會衰老和死亡。星星(恆星)居然也和人一樣!
  • 夜空最亮的五顆星星排行!織女星墊底,北鬥星未上榜
    在晴朗的夜空裡,我們都喜歡抬頭仰望星辰,滿天的星星構成一幅極為美妙的畫卷。這些星星裡總有那麼幾顆顯的要比旁邊的星星更加明亮,它們或是距離我們比較近,或是本身的光度就比較高,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叫出它們的名字,下面小編就來告訴大家夜空最亮的五顆星星都叫什麼名字。
  • 夜空中最明亮的星星是哪幾顆?
    其實人的肉眼能夠看到的星星只有6000顆左右,這些星星絕大多數是恆星,只有極少幾顆行星。那麼最亮的那幾顆星星叫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來分類討論一下。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星星亮度等級的劃分。星星的亮度標準有兩種,一種是目視星等,一種是絕對星等。目視星等簡稱視星等,是人肉眼看到星星的亮度,是人眼睛的感覺。這個星等不分行星還是恆星,都適用。
  • 夜空中那眨著眼睛的星星,星空攝影作品欣賞
    夜空中那眨著眼睛的星星呢?它們哪去了?我用眼睛尋找著,望了一遍一遍。在那!它們出來了!一顆、兩顆、三顆……星星,你們為什麼這麼閃亮呢?星星沉默不答。午夜,晚間的微風輕輕的吹拂著樹葉,像一位慈祥的母親,撫摸著沉睡的孩子。夜幕降臨,黑夜給大地母親蒙上了一層黑色面紗。夜空中那眨著眼睛的星星呢?它們哪去了?我用眼睛尋找著,望了一遍一遍。在那!它們出來了!
  • 「夜空中最亮的星」,追星星的航空人
    遙望星空,與你同行 Fly me to the moon "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聽清 那仰望的人 ……" 可曾舉頭遙望 可曾側耳傾聽 心底對天空的渴望 在夜空下 最近的星
  • 宇宙中存在無數顆會發光的星星,為何我們的晚上還是黑暗的?
    引言:最近有一款新推出的手機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原因是因為它那高素質的成像系統能夠拍出天上的銀河。每當我們在夜晚仰望天上的星空時,我們所能看到的星星,其實都是其他的星系的恆星。宇宙中存在無數的星星,為什麼天還是黑的呢?
  • 天狼星:地球夜空中最亮的星星
    天狼星:地球夜空中最亮的星星沿著獵戶座腰帶找到天狼星。天狼星,也被稱為狗星或天狼星A,是地球夜空中最亮的恆星。這個名字在希臘語中意為「發光」。這顆恆星的視覺震級為-1.46,只有幾個行星以及國際空間站才能勝過。
  • 這個時代!他們才是年輕人應該追的「星」
    引領我們前進方向的「星星」有很多,有像錢七虎、劉永坦這樣的科學家,也有很多優秀的企業,例如在疫情中有突出貢獻的京東物流在這個急速發展的時代中,群「星」璀璨!他們,才是值得我們追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