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紅與黑還給我!」「誰欠你紅與黑了!」
「再不還我紅與黑,我就跟你拼了!」「有種你就上來啊!」
只見那個先開口的壯漢,猛地撲上另一個瘦高個漢子,把他死死地壓在身下,然後猛地揪起他的頭髮,用力地扯啊扯。圍觀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卻沒有一個上來勸架的。
一個保安模樣的人抄起一根竹竿過去了,圍觀的人呼啦一聲作鳥獸散,但打得正起勁的兩個人,哪能願意鬆手呢?
我也抽起一根拇指粗的竹條殺過去了。我一邊跑,一邊大喊「走開,走開!」在遠處看熱鬧的人,絕對是看熱鬧不嫌事大,他們齊聲喊著:「加油,加油!竹條侍候!加油,加油!竹條侍候!」喊聲震天動地,傳上雲霄,穿破我的耳膜,我的耳朵嗡嗡作響。我繼續喊著:「啊......」我被嚇醒了,原來我剛剛做了一場噩夢。
我揉了揉雙眼,翻過身,「啪」的一聲,什麼東西掉到床底去了。我連忙躬身看了一眼,原來是這幾天我一直在看的一本書《春夜》。再看看房間,燈還在亮著,老公上夜班還沒有回來。白天上班太累,天氣又太冷,晚上九點,我就躺在被窩裡看書了。不知道什麼時候竟然睡著了,而書中的情節也跑到我的夢中來了。
這部被定義為半自傳體小說的《春夜》,是當代作家蔡駿所寫。蔡駿,既是作家,又是編劇,已出版《無盡之夏》《鎮墓獸》《謀殺似水年華》《最漫長的那一夜》《天機》等三十餘部作品,累計發行1400萬冊。作品發表於《收穫》《人民文學》《當代》《上海文學》等期刊。曾獲梁羽生文學獎傑出貢獻獎、鬱達夫小說獎提名獎、《上海文學》獎、百花文學獎、《小說選刊》短篇小說獎、《人民文學》青年作家年度表現獎。
《春夜》以第一人稱的視角出發,在大量文學人物的名字和上海地標的包裝下,展示了國營汽車製造廠春申機械廠的工人群體,和他們的後代在社會大變革的背景下,浮浮沉沉的人生歷程。
這本書我剛開始讀的時候,實在有些難以讀懂,因為作者的行文思緒飄忽不定,時而敘述夢境,時而現實描寫,事件真真假假,讓你真假難辨。還有那些連篇累牘的敘述,也增加了對文字的理解難度,使我差點就放棄讀下去了。後來又看了一遍作者的後記,知道這本書幾乎是作者的家庭自傳。想了解作者家庭背景、成長經歷的好奇心,又讓我硬著頭皮堅持看下來了。
《春夜》實在是一部特別天馬行空的作品,書中,作者用了大量奇特的遣詞造句,莫名其妙的比喻,生拉硬拽的拼接,詩詞歌賦信手拈來,現實夢幻相互交織。從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豐富的人生體驗和寫作功力。
我是一個想像力不夠豐富的人,所以特別羨慕作者豐富無窮的想像力,羨慕作者的腦洞大開。他可以讓自己的思緒遨遊到全世界每一個角落,仿佛他的腦子就是一部百科全書,什麼知識都可以出現在他的故事裡,出現在別人的夢裡。
書中最大的亮點是作者擁有特殊的本領,能接收到亡靈託付給他的夢。而蔡駿正是恰到好處地運用了諸多亡靈的託夢,串聯起了碎片般的,一個個謎一般的故事。
書中的主要人物與故事跨越三代人,均圍繞春申機械廠的榮與衰而展開。我夢中出現的「紅與黑」就是春申機械廠生產的小橋車桑塔納。「紅與黑」幾度易主,幾經磨難,幾經脫胎換骨,從中國走出國門,到過俄羅斯、烏克蘭......最後到了法國巴黎,然後消失在巴黎。「紅與黑」就是本書所有故事的縱貫線,它消失了,故事也就完結了。
尋找廠長「三浦友和」是本書的另一條主線。「三浦友和」是春申機械廠最後一任廠長,故事開頭給人的印象是這個末代廠長卷了全廠職工的一百萬集資款潛逃國外去了。但故事的結局卻來了個大反轉,讓人始料不及。
書中的人物經歷跌宕起伏,人物關係複雜離奇,謎團一個接著一個。廠長離奇失蹤,張海離奇失蹤;冉阿讓娶了廠長「三浦友和」的老婆,卻與自己的女兒關係破裂。張海視廠長為仇人,走到天涯海角也要把廠長捉回來,但張海又成了廠長的女婿和冉阿讓的女婿。最後張海到巴黎找到廠長,卻沒有為難他,反而親自把廠長從巴黎送回來,讓他與親人團聚。
故事的結局也很溫馨,廠長「三浦友和」被找到了,他與一個頗為重情重義的法國女人結婚生子;冉阿讓也和女兒修復了關係,過上了舒心的日子;張海死裡逃生、到國外闖蕩一番安全回家……每個人都有完美的歸宿,美好的結局。唯一讓人遺憾的是,春申廠的工程師建軍是怎麼死的,直到故事結尾,也沒讓人弄明白,始終還是令人不解的謎團。
《春夜》這本書我看完了,但我說不出這本書是紀實文學呢,還是一部小說。作者在後記的介紹裡,把這本書定義為半自傳小說。可我讀了,總覺得這就是真實歷史的再現。
書中的很多事件都是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作者的成長過程也是真實存在的。我有這樣的感受,也許是因為作者在故事裡,讓真實和虛假交織,讓夢境和現實重疊,讓生人和逝者交替出現,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簡直就是一部懸疑小說,或者鬼怪小說。
蔡駿的《春夜》,還是值得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