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2021年,存在重複2020年的可能性

2021-01-08 騰訊網

關注我們,洞察家族財富管理

Photo by Craig Garner on Unsplash

1.

波濤洶湧的2020年即將結束,2021年又當何去何從?

對許多人來說,未來回憶起2020年時,恐怕都沒太多好話,可問題是,這場疫情在全球範圍內根本沒有結束的跡象,甚至有人預測,2021也不會是什麼好年,人類在健康、經濟復甦和社會穩定等領域的風險可能更大。

只有把握好大勢,才能做好具體的決策。那麼,2021年會有哪些大勢呢?我們又能從中獲得哪些決策線索呢?

《經濟學人》近日刊文點出明年需要關注的十大趨勢預測,一起來看看吧。

Photo by Semina Psichogiopoulou on Unsplash

2.

01.事關疫情的疫苗爭奪戰

隨著首批疫苗供應數量大幅提高,人類關注的焦點將從研發疫苗的壯舉,轉移到同樣艱巨的任務:分配疫苗。

除了疫苗外交,國家內部和國與國之間,將會展開一場誰該獲得、何時獲得疫苗的爭奪戰。

難以預測的因素是:當疫苗到位,有多少人會拒絕接種?初步民調顯示,西方社會不願接種疫苗的可是大有人在。

02.不均衡的經濟復甦

目前,全球經濟已從疫情中逐漸反彈,但復甦情況時好時壞,因為各地疫情可能隨時再起,接著政府又要開始推出封鎖措施,如此不斷反覆上演,導致經濟復甦參差不齊。

此外,西方各國政府的重心,可能將從救企業轉向救失業。我們預計將會看到,大企業與中小企業的差距進一步拉大,弱肉強食的現象將在企業界進一步彰顯。

03.人類需要修補世界秩序

很多人好奇的是,正在崩解中的國際秩序,白宮新主人拜登能夠修補多少?

很顯然,拜登會從巴黎氣候協定和伊朗核協議開始下手,但世界秩序的崩解,比川普上臺還早發生。拜登除了面臨國際挑戰,也將無法忽視美國國內的反對聲音,不少人會繼續主張「美國優先」,川普主義不會消失。

04.中美關係可能仍舊緊繃

這點也是關注新國際秩序的人士非常關心的一點。

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指出,不能指望拜登會叫停貿易摩擦。相反,他將試圖修補與盟國之間的關係,以更有效地發動攻勢。當然,中國也不會放慢腳步,將從國際、國內兩個維度進行部署。

兩強對峙,從非洲、東南亞到部分發達國家,都得竭盡所能避免「選邊站」。畢竟這兩個國家,誰也得罪不起。

05.企業「上前線」

不要說什麼商業歸商業,在當今世界,純中性的商業只是一種理想。

從中美兩強的角度來看,其中一條戰線就是企業界。除了華為和抖音這樣顯而易見的案例,整個商業世界,都已變得更像是地緣政治的戰場。企業主不懂政治,那就不叫企業家。

除了來自政治的壓力,企業主還會面臨來自下層的壓力——因為員工和客戶要他們在氣候變化和社會正義等議題上表態。埋頭賺錢的時代,似乎已經結束了。

Photo by Thái An on Unsplash

3.

上面五點判斷,可能比較偏重政經大局,那麼接下來的五點預測,或許更有中觀和產業意義。

06.科技加速

2020年,新冠疫情加速了許多科技的應用,包括視頻會議、線上購物、遠程工作與學習等。2021年將會更加明確:哪些改變會延續下去,哪些很快被打回原形。

07.相對不太自由的世界

這個也跟疫情持續有關,觀光旅遊業將會萎縮,並且還會改變形態,重點將轉移到國內旅遊。

在這種情況下,航空公司、連鎖酒店和飛機製造商將面臨困境,嚴重依賴外國留學生的高校也會很悲慘。此外,文化交流將受重創,相關從業者的日子不會好過。

08.氣候變化的機會

我們的家園正在加速沉淪,但危機中似有一線希望:各國政府可望以實際行動因應氣候變化,包括投資綠色復甦方案來創造就業機會、減少排放。

除了對拜登寄予厚望外,業內人士還想知道的是,從2020年延後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上,各國會提出更大膽的減排承諾嗎?

09.2020年又來一遍?

未來這一年,會有許多方面很像再過一次2020年。比如說,像是東京奧運會、杜拜世博會,以及很多政治、體育和商業活動等,都要在原定日期的一年後舉行(如果能舉行的話)。

有時候,你會覺得,這個世界其實不過處在某種循環中罷了。讓我們祈禱疫情不要又來一遍吧。

10.我們需要敲響其他風險的警鐘

多年來,許多學者、專家早已警告過大規模傳染病的危險,他們將會試著利用這次難得的機會,讓決策者更嚴肅地思考其他被忽略的風險,例如抗生素的抗藥性、核武恐怖主義等。祝他們好運!

因為新冠疫情、不均衡的經濟復甦,以及地緣政治動蕩等因素的交互影響,接下來這一年,可能會成為特別難以準確預測的一年。上文提到過,2021年存在重複2020年的可能性,但至少在疫情反彈這點上,希望不要重複吧!

相關焦點

  • 經濟學人預判2020年國內經濟增速可達4.1%
    9月1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期刊《China Economist》發布2020年三季度「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結果。預計2020年三季度經濟增速為5.2%,全年經濟增速為4.1%。調研發現,經濟學人預判經濟增速有望繼續回升,外貿形勢總體趨於改善,就業形勢漸趨緩和,但通脹壓力仍有所上升。
  • 經濟學人:2020年全球經濟前景依舊黯淡
    經濟學人1月1日消息。英國經濟學人智庫評估了2020年全球經濟形勢,認為前景依然不容樂觀。該智庫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2.4%,僅比2019年高0.2個百分點。其中,富裕國家經濟增幅依舊疲軟,歐元區全年增幅預計約為1.3%。而受中美貿易戰影響,美國經濟增幅將從2.3%跌至1.7%。發展中國家經濟增幅略有提高。
  • 2020年到2021年是暖冬還是冷冬
    > 2020年可能是冷冬。 2020到2021年冬季氣溫預測 天氣受諸多因素影響,但只要不是突然出現異常自然現象,那么正常來說天氣溫度也是有跡可循的,所以氣象臺就可以預測天氣,而這預測結果的準確率也是較高的。對於2020年來說,這一年是一個大水較多的年份,冬季也是一個暖冬,並沒有過多的極低氣溫。
  • 【資源更新】經濟學人2020年1-12月全年資源
    今日更新資源:經濟學人2020年1-12月全資源 喪喪有話說: 1.本月更新的全是2020年全年資源,我收集的都分享出來,沒有收集到的我也沒辦法。
  • 2021年中考數學知識點:概率與統計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數學知識點:概率與統計,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概率與統計》   【考點要求聚焦】   ◆知識講解   1.統計初步的有關概念   總體:所要考查對象的全體叫總體;個體:總體中每一個考查對象.
  • 訂2020年《中國經濟學人》中英文期刊送電子版啦!
    2020-01-10 22:14:35 來源: 中國經濟學人 舉報
  • 2020年是極端氣候的一年。2021年我們可以期待什麼?
    2020年是極端氣候的一年。2021年我們可以期待什麼? 總體而言,2020年可能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儘管發生了拉尼娜事件,這是一種海洋大氣現象,通常會暫時使事情降溫。 儘管從歷史上很難說出單個天氣事件是否直接由氣候變化引起,但科學家已經證明,如果沒有正在發生的氣候變化,那麼2020年發生的許多事件的可能性將大大降低,甚至是不可能的。由地球變暖驅動。
  • 2019年、2020年都出現了厄爾尼諾現象,2021年還會出現嗎?
    而在2019年的時候,全球就出現了一次「厄爾尼諾現象」,而在2020年也出現了一次「弱厄爾尼諾現象」,這什麼情況? 2019年,2020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可以確定 2019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出現之後的影響是持續到了年底,而2020
  • 2021年厄爾尼諾現象還會來嗎?有這個可能性
    但是隨著氣候的改變,厄爾尼諾的現象出現規律也在發生改變,所以如今這個「大約每隔7年出現一次」的規律性已經不具有過高的參考價值了,也就是說氣候的演變正在改變厄爾尼諾現象出現的規律,已經是「正常變得不正常」,這意味著什麼?氣候真的不正常了?而在2019年的時候,全球就出現了一次「厄爾尼諾現象」,而在2020年也出現了一次「弱厄爾尼諾現象」,這什麼情況?
  • 2020年全球經濟復甦的可能性
    and 3.4 percent in 2021.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1月20日發布了一份修訂後的《世界經濟展望》,該展望基本上預測全球經濟將從2019年的2.9%恢復到2020年的3.3%和2021年的3.4%。儘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新預測已經下調了2019年和2020年的預測值,下調幅度為0.1%,但我對「最糟糕的日子已經過去」這一說法表示懷疑——至少在中國是這樣。
  • 2020年的地球多災多難,2021年人類又將會面臨什麼?
    2020年已經成為過去式,雖然這個雙20年已經過去了,但是它帶給人類的影響仍然在繼續。疫情還沒有結束,貫穿了整個2020年,進入2021年它還沒有任何停止的跡象,還有繼續發展。聯全國曾公開說明:2020年是多災多難的一年,事實也的確如此。每一個經歷了2020年的人們都應該能夠看到各種災難的發生,那麼2020年發生了哪些影響比較大的災難呢?下面們進行一個簡單的總結。
  • 國家氣候中心公布2020年12-2021年5氣象災害分布地圖
    據國家氣候中心消息,近日,國家氣候中心聯合水利部信息中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今冬明春(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全國氣候趨勢預測聯合會商會。  預計今年冬季(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頻繁,勢力偏強,主要以西北路徑影響我國,全國大部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到偏低,需特別重視隆冬(2021年1月)可能出現大範圍強低溫雨雪過程
  • 2020年CPI指數上漲2.5%,專家預測2021年物價表現溫和,你信嗎?
    2020年是非常艱難的一年,在這特殊的年份裡,很多家庭的收入不增反減,而日常消費的各項成本開支受制於特殊因素影響,也發生了一些異常變動。好在這個糟心的年份總算是翻篇了,在這裡有個小問題想諮詢下大家:你覺得,2020年整體物價漲幅大嗎?先來說說我的個人感覺。
  • 《China Economist》發布 2017年四季度「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
    《China Economist》發布 2017年四季度「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 2017年12月2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期刊《China Economist》發布2017年四季度
  • 2020年地球如何,2021年人類會面臨什麼,霍金預言成真?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在2020年的時候,不少人將2020年稱為「多災多難」的一年,而2021年才開始,又有人說今年是災難年,並且這並非是個人在說,而是聯合國公開說明的。
  • 經濟學人閱讀|扉頁文章 Will inflation return
    12.22|經濟學人閱讀|扉頁文章 Will inflation return?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是一份英國的英文新聞周報,分八個版本於每周五向全球發行,編輯部位於倫敦,創辦於1843年9月。經濟學人是一本綜合性新聞評論刊物,有商業、國家和地區、經濟和金融、科學和技術五大類。
  • 回首2020年,展望2021年
    2020年悄然已過,2021年一月份第一周又過完了,今天跟小朋友去圖書館還書,兒子的一句話(為什麼以前賣章魚丸排那麼長的隊?現在沒有人)?讓我一瞬間就飄到了2020年1月份,去年的1月25日全家人駕車回重慶老家過年,1月26日湖北宜昌,外婆過世,回重慶改道去湖北送外婆一程,1月28日外婆上山,全家人一起回重慶,因為疫情原因,湖北在出發後24個小時被封城,回到重慶後,村裡面各種上報,每天早中晚三次體溫,人見人躲,正月初三的晚上,老闆來了一個電話,有可能疫情會嚴重,會被困重慶,決定初四返莞。
  • 管清友:2020是股市大年,2021是房市大年——2021年中國經濟十大展望
    雖然很多人都認為2020年是有史以來最糟糕的一年,但卻是投資較好的一年,全球大寬鬆推升資產價格,比特幣史上首次突破4萬美元,黃金突破2000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創業板指更是憑藉65%的投資收益位居全球之首。和2020年不同,2021年是經濟的「復甦年」、政策的「回歸年」、改革的「深化年」、投資的「分化年」。
  • 《科學》:2020年全球氣溫觸及現代紀錄,情況正在惡化
    《科學》:2020年全球氣溫觸及現代紀錄,情況正在惡化  黃琨 • 2021-01-15 11:40:29 來源:前瞻網 E2032G1
  • 2017年《經濟學人》年度選書(中文版!)
    寫在前面:後臺回復「中文」獲取2017年度《經濟學人》「年度選書」共計14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