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CPI指數上漲2.5%,專家預測2021年物價表現溫和,你信嗎?

2021-01-15 雙葉財經

2020年是非常艱難的一年,在這特殊的年份裡,很多家庭的收入不增反減,而日常消費的各項成本開支受制於特殊因素影響,也發生了一些異常變動。好在這個糟心的年份總算是翻篇了,在這裡有個小問題想諮詢下大家:

你覺得,2020年整體物價漲幅大嗎?

先來說說我的個人感覺。在2020年全年收入維持基本穩定,沒有大的支出項目的前提下,我明顯感覺到花在日常生活必需品上的錢多了許多,一年能存下來的錢比之前少了一些。我相信有不少朋友和我有相似的感覺,那就是2020年整體物價上漲至少會超過5%。

不過,統計局這幾天公布的最新物價指數,可能會讓很多人懷疑人生。

1月11日,統計局公布了2020年全年的物價消費指數。2020年CPI指數變動幅度不大,較上年同比增長2.5%,遠遠低於《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制定的低於3.5%目標值,也與我們實際感觸得出的數值產生較大偏差值。

究竟是誰錯了?

從消費者角度看,應該是沒問題的。一個人或者家庭的消費習慣養成之後很難改變,日常消費支出行為中,購買商品的重複率很高。在這種一年循環幾十次上百次的消費行為中,我們相信大家對價格產生差異帶來的感官變化應該是極其敏感的,比如去年一個肉包子一塊五今年卻要兩塊才能買到,去年一包10斤的大米二十五元今年卻要三十元了,這些能感覺不到嗎?基本上能確定,消費者是不太可能出現認知上的偏差。

從統計局方面看,問題也不大。

我們常說的物價水平,通常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即CPI指數衡量,CPI指數計算中包羅的商品成千上萬方法,算法相當複雜,最終數據的確認也是經過周、月、季統計後環比推算到年度的,每一個步驟都關乎著下一組數據的精準度,但現實中每一種商品價格變動頻率和幅度都有千差萬別,因此想要百分百地準確反映實際情況並不現實。

但不可否認,經過這麼多年的細微調整,以及日復一日的循環操作,統計局應該是具備了嫻熟的操作步驟和流程,可以說最終數據出現計算錯誤的可能性極其微小,基本能斷定,只要沒有出現大的計算品類調整,統計局也不會出現問題。

其實,對於物價計算或者感官後得出的結論,雙方都沒有出現錯誤,造成這一相反結論的原因在於,兩者的出發角度不同。

消費者雖然人數眾多,但由於個體和家庭組成成分不同,對於各類商品需求種類及數量也會出現不同情況,這些日常商品的價格變動會給每個家庭帶來完全不同的感官。統計局要站在更大範圍內做一個全局統計,需要綜合選取計算的指數商品和服務,對商品和服務價格要進行平均計算以及確定各品類商品權重等等。

什麼意思呢?

這裡給大家做一個簡單假設說明。假設A家庭計劃來年消耗豬肉500斤,B家庭豬肉消耗200斤,豬肉全年平均價格12元/斤,A家庭計劃購置家電A支出5000元,B家庭購置家電A5000元,家電B為3600元,兩個家庭全年支出都在11000元。

實際這一年的情況是,豬肉均價漲到了24元/斤,家電A降到了2500元,B家電維持不變,A全年支出14500元,漲幅31.82%,B全年支出10900元,漲幅-0.91%。

不難看出,不同家庭的不同需求商品及數量不同會導致物價漲幅呈現不同數值,而統計局對這些家庭消耗商品選取方式不同,計算權重都有不同分類,其計算過程更為複雜,得出的結論也會不同於這兩個家庭。

由這一簡單假設對比分析後,大家應該沒有疑惑了吧?對於最終定格的2020年物價整體表現真的不用過於在意,都說未來比過去更重要,總結過去是為了更好地預測未來,那麼對於2021年的物價會呈現怎樣一個表現呢?咱們不妨來看看那些專家們怎麼說。

財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認為,2021年全年物價漲幅將呈現「前低後高,總體溫和可控,全年控制在1.5%左右」;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與價格研究所主任郭麗巖認為物價將呈現「先抑後揚,全年在合理區間內運行」;光大銀行金融市場分析師周茂華則認為「受高基數影響,全年物價表現溫和。」

不難看出,上述三位專家都一致看好2021年物價整體表現,定義為「較為溫和」,物價增幅會控制在合理區間內,請大家不用過多擔心,至於可不可信,還需要時間來做評委。

眾所周知,物價因素是衡量一國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物價上漲意味著國家一年的經濟整體表現還不錯。未來的日子裡,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管理層的領導下,國家經濟發展會越來越好,只是希望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大家的收入能同比例增長覆蓋甚至略微超出物價上漲帶來的財富貶值部分。

總之,如果能實現個人及家庭年收入增長幅度超物價上漲比例,那麼即便是2021年物價高幅度增長,也是無所畏懼的,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2020年CPI同比上漲2.5%!新年物價怎麼走?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11日電(記者 謝藝觀)國家統計局11日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0.2%,同比由負轉正;2020年全年CPI上漲2.5%,完成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5%左右的目標。CPI同環比漲跌幅走勢圖。
  • 國家統計局:2020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5%
    央廣網北京1月11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國家統計局11日發布數據,2020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比上年上漲2.5%,「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5%左右」的物價調控目標較好實現。
  • 從中國曆年CPI指數看2021年深圳樓市走向
    2018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9%。 2019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9%。 2020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5%。
  • 2020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5%——物價有條件保持穩定
    國家統計局1月11日發布的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份,CPI同比上漲0.2%。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2%,非食品價格持平。2020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5%。相關人士指出,2020年,CPI漲幅整體呈現前高后低的格局,全年漲幅處於合理運行區間,完成了物價調控目標。
  • 2021年我國CPI和物價水平變化分析
    我國主要城市的房地產價格也普遍上漲,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11月中指百城價格指數報告》,11月百城新建住宅均價環比上漲0.32%,同比上漲3.63%;二手住宅環比上漲0.29%,同比上漲2.70%。  故而CPI為負仿佛與居民日常的感受相互背離,菜市場裡的菜價不斷上漲,房地產價格也不見下跌,而11月的CPI卻罕見變為負數。
  • 食品價格推升CPI指數由跌轉正,2021年國內物價需警惕外部輸入
    食品價格推升,CPI物價指數由跌轉正,2021年國內物價需警惕外部輸入2020年11月CPI 物價指數下跌0.6%,今日公布的12月CPI轉為上行0.7%,食品價格由11月下跌2.4%轉為上行2.8%,對CPI上行貢獻0.62%,非食品價格對CPI上行貢獻0.11%。
  • 2020年CPI穩在2.5% 新年消費價格走勢如何
    國家統計局11日發布數據,2020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比上年上漲2.5%。「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5%左右」的物價調控目標較好實現。2020年,CPI月度同比漲幅在1月份達到5.4%的高點後逐步回落,11月份同比下降0.5%,12月份轉為同比上漲0.2%,但仍在較低的區間。
  • 中科院預測中心發布2021年中國經濟預測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潘曉娟 1月8日,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以下簡稱「預測中心」)在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舉行「2021年中國經濟預測發布會」。發布會上,預測中心發布了對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投資、消費、進出口、國內物價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房地產、糧食產量等方面的年度預測值。主要預測結果如下。2021年我國經濟將快速回升,預計全年GDP增速為8.5%左右。預計2021年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速為3.2%,第二產業增速為9.5%,第三產業增速為8.4%。消費、投資和淨出口對GDP增速的拉動分別為4.9、3.3和0.3個百分點。
  • 新華財經|CPI重回上行通道,漲勢可持續嗎?
    新華社北京1月12日電(記者安娜、陳愛平、王春霞)國家統計局1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2.5%,相對於2015年以來的CPI走勢,物價總體保持穩定。從單月數據看,2020年12月,CPI同比、環比雙雙結束此前下行趨勢,分別上漲0.2%、0.7%。
  • 2020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5%,代表典型通貨膨脹嗎?
    2021年1月1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顯示:12月份我國CPI同比上漲0.2%,回到正增長中,而2020年全年我國CPI同比漲了2.5%,並不比2019年的2.9%的漲幅低多少,為過去7年來第二高。
  • 連平:2021年物價運行將回歸經濟基本面
    物價整體水平將會回歸經濟基本面,保持溫和上漲的格局,給貨幣政策的靈活運作提供了充裕空間。2020年中國經濟在疫情衝擊之下走出「V」型態勢,投資、消費、進出口等數據近期持續回升。受到國際原油價格下跌的影響,1-10月PPI持續徘徊在負增長區間;5月隨國內經濟復甦同比增速觸底反彈,但反彈速率受成本傳導約束。
  • 2017年1-7月 成都市CPI總體呈現溫和上漲態勢
    四川新聞網成都8月25日訊(記者 戴璐嶺)四川新聞網記者8月25日從國家統計局成都調查隊獲悉,2017年1-7月,成都市CPI上漲2.3%,漲幅較上年同期擴大0.3個百分點,總體呈現溫和上漲態勢,物價繼續在可控區間內運行。  物價漲幅溫和。
  • 2021年金價還能上漲嗎?再漲20%不是夢?世界經濟兩全悖論
    專家還在分析:本輪黃金還在牛市開端,在2021年,還將突破並穩定在2000美元/盎司上方,有可能在全球負利率債務大量積累的情況下,還能輕易上漲20%,達到2300或2400美元/盎司。花旗銀行曾經預測本年度黃金會上漲至每盎司2400美元,國際投行高盛集團將本年度黃金價格定在2300美元。總體而言,站在歐美經濟角度來看,似乎黃金本年度的漲勢已成定局。
  • 機構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5%以上
    原標題:機構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5%以上 摘要 【機構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5%以上】2020年摩根史坦利資本國際(MSCI)新興市場指數全年回報率達到了
  • 財經觀察|2019年全年CPI上漲2.9% 未來整體通脹會逐步回歸正常區間
    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7.4%,非食品價格上漲1.3%;消費品價格上漲6.4%,服務價格上漲1.2%。市場預測,受節日消費旺季到來影響,食品價格漲幅有所回升,對物價繼續起到支撐作用。此外,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受到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調影響,增速也將出現反彈。此前,多家市場機構預測2019年12月份CPI同比增長的均值為4.6%。
  • 極端天氣使得食品供給減少 肉、菜價格持續上漲漲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13日消息,國家統計局12日公布31省份2020年12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數據顯示,21省份12月CPI同比上漲,西藏為增幅最大省份漲1.2%;9省份CPI連續兩月同比負增長,海南降1.6%再度領跌全國。
  • 數據速讀丨CPI由降轉漲、PPI降幅收窄 經濟向好態勢明顯
    數據顯示,2020年12月全國CPI由降轉漲,同比上漲0.2%,環比上漲0.7%。2020年全年,CPI同比上漲2.5%。「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5%左右」的物價調控目標較好實現。 PPI方面,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0.4%,環比上漲1.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持平,環比上漲1.5%。
  • 2021年房價是上漲還是下跌?專家6字道破近5年房價走勢!
    2021年房價會上漲還是下跌?未來房價走勢如何? 點擊查看分析師文藝復興問答: 一衝動買了一套有硬傷的房子,後悔極了,該怎麼辦呢? 公積金不滿足連續繳存12個月 還能貸款嗎?
  • 美國12月CPI未來幾個月或升至3% 美聯儲或因此提前加息
    市場預測美國12月CPI不會漲太多,但仍警惕任何通脹跡象道瓊(Dow Jones)的數據顯示,經濟學家預計美國12月CPI環比增長0.4%,同比增長1.3%。12月核心CPI(不包括食品和能源)預計將環比上漲0.1%,同比上漲1.6%,11月份的漲幅分別為0.2%和1.6%。自2021年年初以來,債券收益率的快速走高一直伴隨著通脹預期的上升。
  • 美國12月CPI或不會漲太多,但未來幾個月能升至3%!美聯儲或因此提前...
    12月核心CPI(不包括食品和能源)預計將環比上漲0.1%,同比上漲1.6%,11月份的漲幅分別為0.2%和1.6%。自2021年年初以來,債券收益率的快速走高一直伴隨著通脹預期的上升。衡量通脹預期的債券市場工具——10年期盈虧平衡指數1月12日錄得2.07%,表明投資者預計未來10年美國的平均通脹率能達到這一水平。上周該指標一度高達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