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價格推升CPI指數由跌轉正,2021年國內物價需警惕外部輸入

2021-01-15 二元觀財經

食品價格推升,CPI物價指數由跌轉正,2021年國內物價需警惕外部輸入

2020年11月CPI 物價指數下跌0.6%,今日公布的12月CPI轉為上行0.7%,食品價格由11月下跌2.4%轉為上行2.8%,對CPI上行貢獻0.62%,非食品價格對CPI上行貢獻0.11%。

豬肉價格是12月份影響CPI上行最大貢獻單個品種,豬肉價格由11月下跌6.5%到12月轉為上漲6.5%,豬價本次上行,既有飼料價格上行推升,也有養殖戶年前惜售和進口量減少的原因,預計豬肉價格還將在高位運行1-2個月,隨著春節過後,惜售將逐步減弱,豬肉價格將於2020年2-3月後逐步下行。

12月CPI由下跌轉為上漲後,國內物價是否會出現持續上行壓力?2021年對於物價潛在的不確定是PPI向CPI傳導,2020年末歐元區,美國均啟動了二次經濟刺激方案,美國新政府預計還將在2021年啟動新能源和基金方面刺激方案,涉及超過2.5萬億美元,均會刺激工業品價格需求,影響PPI指數。

從主要經濟體刺激規模來看,2021年PPI的上行壓力要大於2020年,對國內會形成一定的轉導效應,未來一年圍繞著汽車,光伏,基建等基本原料企業業績還處於高景氣中,近期相關原料個股出現修復走勢,洗洗前期獲利盤,將有助2021年更健康表現機會!

歡迎點讚,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2021年我國CPI和物價水平變化分析
    ,導致國內出口的增加,也會使得國內物價趨於上升。  一、背景  2020年11月份,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Consumer Price Index)同比下降0.5%,為11年來首次,上一次全國CPI負增長還得追溯到2009年。從CPI的構成來看,食品類同比下降2%,非食品類同比下降0.1%,消費品類同比下降1%,服務類同比上升0.3%。
  • CPI指數回正增強了樂觀預期
    CPI轉正從側面表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低迷消費加快了恢復速度,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消費重新開始啟動,這一好的徵兆緩解了許多分析人士對2021年經濟發展的憂慮,增強了樂觀預期。    不過,從拉動CPI指數回正的主要因素來看,與上一輪豬肉價格上漲的拉動類似,2019年12月份的增長,同樣主要源於食品價格的影響:受持續低溫天氣影響,鮮菜、鮮果的生產和儲運成本增加,價格上漲明顯;豬肉價格由降轉升、牛羊肉價格也從持平轉為上漲。並且,隨著元旦春節到來,消費需求季節性增加,構成了拉動CPI上揚的主要因素。
  • 2020年CPI同比上漲2.5%!新年物價怎麼走?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11日電(記者 謝藝觀)國家統計局11日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0.2%,同比由負轉正;2020年全年CPI上漲2.5%,完成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5%左右的目標。CPI同環比漲跌幅走勢圖。
  • 國家統計局:2020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5%
    央廣網北京1月11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國家統計局11日發布數據,2020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比上年上漲2.5%,「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5%左右」的物價調控目標較好實現。
  • 連平:2021年物價運行將回歸經濟基本面
    物價整體水平將會回歸經濟基本面,保持溫和上漲的格局,給貨幣政策的靈活運作提供了充裕空間。2020年中國經濟在疫情衝擊之下走出「V」型態勢,投資、消費、進出口等數據近期持續回升。受到國際原油價格下跌的影響,1-10月PPI持續徘徊在負增長區間;5月隨國內經濟復甦同比增速觸底反彈,但反彈速率受成本傳導約束。
  • 2020年CPI指數上漲2.5%,專家預測2021年物價表現溫和,你信嗎?
    在2020年全年收入維持基本穩定,沒有大的支出項目的前提下,我明顯感覺到花在日常生活必需品上的錢多了許多,一年能存下來的錢比之前少了一些。我相信有不少朋友和我有相似的感覺,那就是2020年整體物價上漲至少會超過5%。不過,統計局這幾天公布的最新物價指數,可能會讓很多人懷疑人生。1月11日,統計局公布了2020年全年的物價消費指數。
  • 從中國曆年CPI指數看2021年深圳樓市走向
    2014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0%. 2015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6%。 2016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1%。 2017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8%。
  • 美國12月CPI未來幾個月或升至3% 美聯儲或因此提前加息
    市場預測美國12月CPI不會漲太多,但仍警惕任何通脹跡象道瓊(Dow Jones)的數據顯示,經濟學家預計美國12月CPI環比增長0.4%,同比增長1.3%。12月核心CPI(不包括食品和能源)預計將環比上漲0.1%,同比上漲1.6%,11月份的漲幅分別為0.2%和1.6%。自2021年年初以來,債券收益率的快速走高一直伴隨著通脹預期的上升。
  • 美國12月CPI或不會漲太多,但未來幾個月能升至3%!美聯儲或因此提前...
    12月核心CPI(不包括食品和能源)預計將環比上漲0.1%,同比上漲1.6%,11月份的漲幅分別為0.2%和1.6%。自2021年年初以來,債券收益率的快速走高一直伴隨著通脹預期的上升。衡量通脹預期的債券市場工具——10年期盈虧平衡指數1月12日錄得2.07%,表明投資者預計未來10年美國的平均通脹率能達到這一水平。上周該指標一度高達2.11%。
  • 2020年CPI穩在2.5% 新年消費價格走勢如何
    國家統計局11日發布數據,2020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比上年上漲2.5%。「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5%左右」的物價調控目標較好實現。2020年,CPI月度同比漲幅在1月份達到5.4%的高點後逐步回落,11月份同比下降0.5%,12月份轉為同比上漲0.2%,但仍在較低的區間。
  • CPI重回「2」區間,豬肉降價立功、果蔬也幫忙,物價年...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江聃6月1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5月份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環比繼續下降,同比漲幅進一步回落,食品價格是帶動CPI環比下行的主因,翹尾因素是環比漲幅的主要支撐因素。
  • 2020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5%——物價有條件保持穩定
    國家統計局1月11日發布的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份,CPI同比上漲0.2%。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2%,非食品價格持平。2020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5%。相關人士指出,2020年,CPI漲幅整體呈現前高后低的格局,全年漲幅處於合理運行區間,完成了物價調控目標。
  • 2021年1月6日至12日 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環比上行
    2021年1月6日至1月12日環渤海各交割港口動力煤價格運行結果長城網訊(記者 王守一 通訊員 齊芙)河北港口集團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發布,2021年1月6日至1月12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於596元/噸,環比上行3元/噸。
  • 極端天氣使得食品供給減少 肉、菜價格持續上漲漲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13日消息,國家統計局12日公布31省份2020年12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數據顯示,21省份12月CPI同比上漲,西藏為增幅最大省份漲1.2%;9省份CPI連續兩月同比負增長,海南降1.6%再度領跌全國。
  • 怎麼看CPI與PPI的背離?
    2019年3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多處提到通脹預期:「CPI 同比漲幅走高,結構性特徵明顯,要警惕通貨膨脹預期發散……注重預期引導,防止通脹預期發散……食品價格指數同比上漲幅度較大,未來一段時間需警惕通脹預期發散。」因而,央行真正的擔憂的是通脹預期發散引發的全面性通脹。那麼,本輪豬通脹是否會演化成全面性通脹呢?
  • 高瑞東:結構性刺激背景下,價格變化「冰火兩重天」
    核心觀點:價格數據整體加速上行,但主要受到國內冷冬、疫情多點散發和油價的擾動,終端需求依然乏力。CPI由降轉升,略超市場預期,非食品和食品CPI由降轉升,其中豬價、鮮菜和油價為主要拉動力量。但是,核心CPI同比走平五個月之後轉頭向下,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對需求影響逐漸顯現。PPI強勢回升,環比增速達到2016年底以來的最高值,主要由上遊石油產業鏈和金屬產品帶動,下遊生活資料回升力度偏弱。
  • 周小川撰文談通貨膨脹,專家:如何定義和構建廣義價格指數也至關重要
    這與周小川指出資產價格對生活質量與支出結構的影響已經不能忽視的觀點不謀而合。目前居民感知「手中的錢值不值錢」主要是通過生活中的物價水平,在官方統計中主要是通過物價指數(CPI)反映。CPI的失真究其原因是「按照目前CPI的計算構成,住房作為投資類商品,是不計入CPI的。但這種不計入資產價格上漲的CPI存在較大的失真,和居民對於物價的感官存在差異。」
  • 2012.06:PPI變化對CPI的影響研究
    河北省和全國一樣,CPI自2009年11月由負轉正,一路上揚,2011年7月CPI同比漲幅達7.4%,創下新高。針對日益嚴峻的物價形勢,黨中央和國務院將保持價格穩定作為今年宏觀調控最重要的目標之一,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宏觀調控措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對於價格上漲的原因和變動趨勢,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的特點,但在大部分時間,上遊產品價格的上漲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下遊產品價格的上漲。
  • 「霸王級」寒潮來襲 全國CPI重回正區間
    本輪物價上漲主要支撐因素仍是食品價格。受寒潮帶來的低溫影響,鮮菜在逐月下探後重回上升區間;同期,天氣疊加季節因素,豬肉價格小高峰到來,拉動羊肉等肉類替代品價格一併出現回升。「我們認為,除了海外價格普漲的因素之外,國內需求旺盛而供給相對弱勢的局面也對玉米、大豆和豆粕價格形成較強支撐,未來價格仍有上漲空間。」2021年通縮可能性仍小「我們認為,未來1-2個季度CPI仍有較強的新漲價動力。」
  • CPI指數持續降低,國內經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現在豬肉的價格不斷回跌,甚至連油價都出現了大幅下跌,這是自2009年2月以來 CPI首次出現負增長。現在11年過去了,出現了負增長,這代表中國經濟有什麼變化? 最近,國家統計局發布了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可以看出,前者比以前下降了0.5%,後者下降了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