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撰文談通貨膨脹,專家:如何定義和構建廣義價格指數也至關重要

2020-12-05 金融界

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時代財經 餘思毅 編輯:周明

近日,兩位重量級的金融大咖發聲,高調表示高房價可誘發通脹以及金融風險。

11月27日中國金融學會會長、央行原行長周小川發表了長文《拓展通貨膨脹的概念與度量》,把房價上漲並沒有計算進通脹指標的現實,再次擺上了公開討論的圓桌。

周小川在文中指出,傳統的通脹度量會面臨幾個方面的不足:較少包含資產價格會帶來失真,特別是長周期比較的失真;以什麼收入作為計算通脹的支出籃子;勞動付出的度量如何影響通脹的感知;基準、可比性(comparability)和參照系。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特別是近幾年主要發達經濟體的經歷與實踐顯示,低通脹對於央行貨幣政策操作和理論框架提出了挑戰,也動搖了通脹目標制的理論基礎。

時代財經注意到,該文章的第一個註腳介紹,2020年9月周小川在一個討論貨幣理論和貨幣政策的視頻論壇上,已講到了這個話題,「鑑於形勢和政策分析的需要,願在此再與大家討論這一課題」。

周小川所言的「形勢」三天之後謎底解開了。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十四五規劃建議輔導讀本》指出,目前我國房地產相關貸款佔銀行業貸款的39%,還有大量債券、股本、信託等資金進入房地產行業。房地產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即有巨大且大概率會發生的潛在危機)。這與周小川指出資產價格對生活質量與支出結構的影響已經不能忽視的觀點不謀而合。

目前居民感知「手中的錢值不值錢」主要是通過生活中的物價水平,在官方統計中主要是通過物價指數(CPI)反映。CPI的失真究其原因是「按照目前CPI的計算構成,住房作為投資類商品,是不計入CPI的。但這種不計入資產價格上漲的CPI存在較大的失真,和居民對於物價的感官存在差異。」廣州農商銀行首席研究員朱民武對時代財經介紹。

由於物價指數等通脹數據納入宏觀政策施政參考依據,對國計民生具有重大意義,如何對通脹進行測度顯然值得作深入研究。

「理論上,可以對貨幣政策目標加以修改,例如可以嘗試在貨幣政策目標函數中採用廣義價格指數漲幅來替代CPI漲幅。然而,如何定義和構建廣義價格指數的難度與其重要性一樣大。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研究院院長盛松成對時代財經指出,在證券投資方面,資本市場波動性大;而在房產方面,居民購買住房自住或投資不易區分,且居民購房往往是長期行為,很難納入短期物價指數;同時,全國範圍來看,房產價格差異很大。因此構建廣義的價格指數難度非常大,但是貨幣政策的制定,需要參考全國統一的價格指數。

民生銀行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應習文也向時代財經表示,「資產價格算進CPI有難度,因為CPI的作用是衡量居民消費水平,資產不算消費,何況資產價格會傳導到消費。」他還指出,事實上,近年來貨幣政策目標已經在考慮資產價格了,這是大趨勢。比如近年來「房住不炒」大背景下,貨幣及信貸政策綜合考慮了房價因素。

「錢不值錢了?」

周小川在文章中講述了當初房價沒有納入CPI的前因後果。據悉,對於住房,過去的概念是購房算作投資,價格變化不計入CPI;後來則租房可計入,但在籃子中的權重偏小;再後來,人們主張把自住房用類比租金來計量,但是住房權重仍相對比較小。

周小川指出,當全球人口上升到70億,城鎮化成為相當多數人生活、工作的必然選擇,城市可用地變得很稀缺且價格高昂,使得通脹度量再也不能無視或者低估住房的因素。

在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今年夏季多個省份發生洪澇災害的影響下,上半年CPI月度同比漲幅並沒有持續擴大,而是總體上呈現逐月收窄態勢,物價漲勢總體溫和。時代財經梳理發現,10月份CPI同比上漲0.5%,漲幅較9月份收窄0.8個百分點,是今年7月份以來的四連降。10月份的CPI也是時隔42個月之後再次下行破1。

官方發布的CPI不高,但社會上有聲音卻反映:「錢不值錢了。」為什麼有這一現象呢?應習文對時代財經分析,這一方面是居民對CPI的理解不全面;另一方面是不同人群的消費結構差異加大,而CPI是一個全社會平均的概念,個體與平均值肯定有差異。

此外,資產價格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應習文指出,資產價格會對實體經濟產生傳導,比如房價上漲會導致租金及自住折算租金上漲,從而推升居住類價格,同時房價上漲推升商業成本、工資成本等,從上遊影響CPI。

考慮房價等資產價格因素如何影響通脹,為什麼如此重要呢?盛松成對時代財經介紹,任何一種商品、房產、收藏品、虛擬貨幣等有各自市場,有各自市值,並通過財富效應影響到人們的日常消費。一般性商品的供給相對充足,其市值不容易大起大落;但股票、房產等投資品的合理價值很難判斷,於是資金大量流入或流出容易引起市值超調,特別是當參與者眾多時會外溢至一般消費品。

「在資產價格上漲階段,財富增長能通過財富效應激勵人們擴大消費,最終傳導至一般性商品價格上漲。而資產泡沫破滅、社會財富縮水會造成貸款損失和債務通縮循環,產生的通縮效應往往比單純的一般性商品通縮更為劇烈。」

儘管CPI計算按照「五年一大調,一年一小調」的權重調整原則,一直在不斷完善,但是由於資產價格的影響,使得CPI一定程度上已然「不合時宜」。

通脹低迷是全球性問題

事實上,不僅中國,當前不少國家的貨幣政策面臨著不能有效達到通脹目標的問題。

周小川在文章中指出,「近期美聯儲貨幣政策目標轉向了平均通脹目標。如果按過去的度量方法得出的通脹很低,而資產價格上升得比較多,會出現不可忽略的結果,貨幣政策的設計和響應難以堅稱與己無關。」

朱民武解讀,美國為了應對新冠疫情,對衝經濟下行壓力,實施了超寬鬆的貨幣政策,美國央行釋放了巨量的流動性,提高了對於通脹的容忍度。為了避免經濟陷入衰退,通脹被動成為貨幣政策的次要目標。盛松成更是在2019年6月就發表文章,一針見血地指出,「各國央行盯住2%通脹目標是『刻舟求劍』。」

盛松成稱,金融危機後發達國家的非常規貨幣政策再次加深了資產價格動蕩對一般性商品價格的溢出效應。一方面,長期內的低通脹降低人們通脹預期,另一方面全球貨幣寬鬆使得人們對幣值存疑,加大對保值增值資產的追逐,紛紛加入對金融資產、不動產、收藏品、虛擬貨幣等供給有限商品的競爭。資產價格起伏還具有社會財富再分配效應,當國際資本能自由流動時又具有國別間財富再分配的效果。

在過去的貨幣政策框架中,剔除食品和油價的核心通貨膨脹率是最重要的參考指標。因此,作為通脹是貨幣政策的重要目標,不應該只看CPI,還有很多別的指數結合起來看。

目前已有一些學者提出,央行可以將包括資產價格在內的廣義價格指數作為貨幣政策目標,而不僅僅是狹義的一般消費品價格。

盛松成向時代財經介紹,貨幣政策僅盯住狹義物價指數可能產生偏差,而需要關注廣義的價格變動。即使在本輪金融危機爆發前夕,全球通脹水平仍保持平穩狀態,一般物價方面沒有徵兆,而廣義價格指數可能早已出現變化。待一般消費品價格指數明顯上漲時,資產價格可能已開始下降,社會財富縮水使居民不敢消費,進而再次拖累一般消費品價格,如此環環相扣、周而復始。但他強調,「如何定義和構建廣義價格指數的難度與其重要性一樣大。 」

目前,我國房地產相關貸款佔銀行業貸款的39%,還有大量債券、股本、信託等資金進入房地產行業。央行、銀保監會作為貨幣「水龍頭」,而金融機構的高層對房地產的態度,釋放了貨幣政策未來會把防範金融風險納入重點考慮的信號。

九方金融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肖立晟日前指出,如果在貨幣政策框架中考慮資產價格,或者說防範金融風險,側重點就應該和信用擴張機制相關。為了防控房地產信用擴張蘊含的金融風險,利率不是越低越好。通脹低迷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如果因為通脹不振,貨幣當局讓利率長期處於低位,可能會產生過度借貸,推升槓桿率。即使採用宏觀審慎政策也難以控制冒險行為,穩定槓桿率的效果有限。

肖立晟提到,在這一框架下,考察包含房地產和股票的廣義價格指數,可能會一些新的線索。2017年10月至今,廣義價格指數與10年國債收益率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密,特別是在2020年,二者基本同步變化。這表明貨幣政策的新框架中至少部分納入了資產價格的波動因素。

相關焦點

  • 周小川撰文:拓展通貨膨脹的概念與度量(全文)
    作   者:中國金融學會會長 周小川摘   要: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特別是近幾年主要發達經濟體的經歷與實踐顯示,低通脹對於央行貨幣政策操作和理論框架提出了挑戰,也動搖了通脹目標制的理論基礎。通脹既是央行觀察經濟金融狀況的終極變量,也常是一個中間變量。
  • 周小川:拓展通貨膨脹的概念與度量
    周小川今日發表論文《拓展通貨膨脹的概念與度量》,中國人民銀行進行了刊載,現為大家整理文字版如下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特別是近幾年主要發達經濟體的經歷與實踐顯示,低通脹對於央行貨幣政策操作和理論框架提出了挑戰, 也動搖了通脹目標制的理論基礎。通脹既是央行觀察經濟金融狀 況的終極變量,也常是一個中間變量。
  • 通貨膨脹指標失真 新一輪CPI權重大調整或納入房價?
    11月27日,央行《政策研究》刊發了中國金融學會會長、前央行行長周小川的署名論文《拓展通貨膨脹的概念和度量》。周小川在論文中指出,目前通脹指標度量忽視了投資品價格和資產價格的問題,低通脹對於央行貨幣政策操作和理論框架提出了挑戰,也動搖了通脹目標制的理論基礎。當前計算通脹水平的方式是否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經濟環境?
  • 周小川:通貨膨脹指標還可從更綜合、更豐富的角度進行考量
    原標題:周小川:通貨膨脹指標還可從更綜合、更豐富的角度進行考量 來源:中國網財經中國網財經11月28日訊 今日,「2020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暨中國金融論壇年會」在北京召開,會議主題為「金融支持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國金融學會會長周小川在會上表示,作為貨幣政策的反饋變量,通貨膨脹指標還可從更綜合、更豐富的角度進行考量。
  • 通貨膨脹指數
    專題摘要 金投外匯網,中國外匯投資最大最具影響力的財經門戶,關注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指數等新聞資訊,及通貨膨脹指數計算和通貨膨脹指數怎麼算相關介紹。
  • 【智庫思享】周小川:拓展通貨膨脹的概念與度量
    文 | 周小川 中國金融學會會長注1:2020年9月作者曾通過視頻參加上海貨幣論壇討論貨幣理論和貨幣政策,初步講了這個題目。鑑於形勢和政策分析的需要,願在此再與大家討論這一課題。注2:本文中的通脹(inflation)指的是綜合價格通脹,以物價指數為指標。
  • 通脹指數失真是央行面臨的最大問題嗎?
    來源:證券時報網證券時報記者 羅克關通脹該如何度量?前央行行長周小川的一篇論文激起了諸多討論。27日,央行《政策研究》刊發周小川的署名論文《拓展通貨膨脹的概念和度量》。28日,在「2020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暨中國金融論壇年會」上,周小川再以此文做主題發言,詳細闡述了傳統通脹度量存在較少包含資產價格、可支配收入計算、勞動付出影響通脹感知,以及可比性不足等問題。坦率地說,周小川所指不是新問題。
  • 央行研究丨周小川:拓展通貨膨脹的概念與度量
    傳統的通脹度量會面臨幾個方面的不足和挑戰:較少包含資產價格會帶來失真,特別是長周期比較的失真;以什麼收入作為計算通脹的支出籃子;勞動付出的度量如何影響通脹的感知;基準、可比性(comparability)和參照系。當前不少國家的貨幣政策面臨著不能有效達到通脹目標的問題。需要明確要達到的目標,以及如何對目標進行測度。
  • 周小川:傳統通脹度量面臨四方面不足和挑戰 需進一步研究
    中國金融學會會長、央行原行長周小川在最新題為《拓展通貨膨脹的概念與度量》的文章中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低通脹對於央行貨幣政策操作和理論框架提出了挑戰,也動搖了通脹目標制的理論基礎。
  • 聽周小川等業內專家怎麼說
    中國金融學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認為,Libra在過去加密貨幣的基礎上至少作出了兩方面的重要改進:一方面是,它吸收了加密貨幣以往急於求成、迅速建立交易市場的教訓,避免幣值的不穩定和投機成分。「Libra掛鈎一籃子法幣,似乎解決了價格波動較大的問題,但是仍無法改變其不是貨幣的本質。」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盛松成認為,一個核心問題是,Libra目前仍然沒有國家信用支撐、沒有中央調節機制,其幣值如何保持穩定值得懷疑。Libra儲備資產畢竟不是國家直接發行的負債,因此,Libra如何根據交易需求調控幣值波動以及維持可信度,都無法與國家本位幣相提並論。
  • 【書訊】中國通貨膨脹動態特徵
    順利實現經濟轉型,必須使經濟運行平穩並處在合理區間,區間「上限」是防範通貨膨脹,「下限」是穩增長、保就業。通貨膨脹是否會突破上限,什麼因素會使其產生這種結構性轉變?這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課題。由於雙軌制的矛盾和摩擦,處於轉型期的經濟體很可能出現價格體系扭曲和結構性通貨膨脹,那麼我國價格體系內的區域或部門價格波動究竟受到什麼因素的衝擊?
  • 周小川:當前通脹度量存在問題 需拓展通脹概念與度量 | 央行與貨幣
    周小川指出,傳統的通脹度量在四個維度上面臨不足和挑戰:一是較少包含資產價格會帶來失真,特別是長周期比較的失真;二是以什麼收入作為計算通脹的支出籃子;三是勞動付出的度量如何影響通脹的感知;四是基準、可比性(comparability)和參照系。
  • 周小川:當前通脹度量存在問題 需拓展通脹概念與度量
    周小川指出,傳統的通脹度量在四個維度上面臨不足和挑戰:一是較少包含資產價格會帶來失真,特別是長周期比較的失真;二是以什麼收入作為計算通脹的支出籃子;三是勞動付出的度量如何影響通脹的感知;四是基準  他建議,當前不少國家的貨幣政策面臨著不能有效達到通脹目標的問題,需要明確要達到的目標,以及如何對目標進行測度。測度對於經濟社會而言是相當複雜的,可能需要更廣義的通脹概念。如何對通脹進行測度,值得進一步深入的研究。
  • 周小川談通脹指標「失真」,引入「通脹感知」概念
    周小川最新文章《拓展通貨膨脹的概念與度量》,發表在央行網站。值得認真思考。他談到一個現象,就是近幾年有些國家央行通過超發貨幣來實現通脹目標,但卻總是不能實現。那麼問題來了,我們目前通用的通脹指標的度量標準是否準時、有效?
  • 資產價格不納入通脹考慮已經不行了!周小川長文思考當前通脹度量
    來源:人大重陽作者周小川系中國金融學會會長,本文發表於2020 年第3期《中國人民銀行政策研究》,原標題為《拓展通貨膨脹的概念與度量》。摘要: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特別是近幾年主要發達經濟體的經歷與實踐顯示,低通脹對於央行貨幣政策操作和理論框架提出了挑戰,也動搖了通脹目標制的理論基礎。
  • 人民幣縱橫談
    尤其在金融危機影響下,中國推出4萬億的投資計劃和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使得中國的貨幣供應量M2超額增長。截止2011年底,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餘額M2達到85.16萬億元(2012年10月達93.6萬億)。中國貨幣供應量統計數據的資料始於 1952 年,當年的貨幣供應量(M2)101.3億元。從那時到2011年底,M2增幅達8407倍。
  • ...通脹度量現在面臨包括較少包含資產價格會帶來失真、以什麼收入...
    2020-11-27 10:32:21來源:FX168 【周小川:資產價格不納入通脹考慮已不行了,怎麼納入還需研究】周小川在題為《拓展通貨膨脹的概念與度量》的文章中表示,傳統的通脹度量現在面臨包括較少包含資產價格會帶來失真、以什麼收入作為計算通脹的支出籃子等方面的不足和挑戰。
  • 周小川最新論文:資產價格不納入通脹考慮已不行了,怎麼納入還需研究
    比如說,過去許多央行用測量M2去度量貨幣擴張的程度,後來發現這一對應關係不那麼穩定,導致要修改M2度量的定義和內容,或另尋出路。就通脹而言,也有幾種指標(物價指數有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投資品物價指數和GDP平減指數,均指向最終產品與服務。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則包含中間投入品),用於不同的分析場合。
  • 2020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5%,代表典型通貨膨脹嗎?
    2021年1月1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顯示:12月份我國CPI同比上漲0.2%,回到正增長中,而2020年全年我國CPI同比漲了2.5%,並不比2019年的2.9%的漲幅低多少,為過去7年來第二高。
  • 鈕文新:股市是金融質量高低的試金石——M2和社融高增速未必是好事
    《中國經濟周刊》首席研究員 鈕文新6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0年5月份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數據顯示:5月份CPI同比漲幅繼續回落,PPI環比降幅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