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降下來了!CPI重回「2」區間,豬肉降價立功、果蔬也幫忙,物價年...

2021-01-09 金融界

來源:證券時報網

作者:江聃

6月1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5月份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環比繼續下降,同比漲幅進一步回落,食品價格是帶動CPI環比下行的主因,翹尾因素是環比漲幅的主要支撐因素。

生產方面,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環比降幅收窄,同比繼續下降,顯示出工業生產進一步恢復,市場需求有所改善,但受去年對比基數略高影響,同比降幅略有擴大。

研究機構認為,在政策的推動和引領下,下半年國內經濟會有較好表現,需求上升會與翹尾因素下降形成對衝,物價會保持在較為平穩的狀態。擴大內需已上升為重大戰略,聚焦於拉動有效投資和消費。疫情背景下必選消費韌性較強,可選消費儘管前期受到較大衝擊,但伴隨著消費的回補,汽車、家居建材相關消費彈性較大,後續料將有亮眼表現。「老舊小區」是今年政策上的重要抓手,會在擴大投資和拉動消費上雙發力。

時隔9個月CPI同比漲幅重回「2」區間

與市場預期一致,5月份CPI同比漲幅降至「2」區間。具體來看,5月份CPI同比上漲2.4%。其中,城市上漲2.3%,農村上漲3.0%;食品價格上漲10.6%,非食品價格上漲0.4%;消費品價格上漲3.3%,服務價格上漲1.0%。

CPI環比下降0.8%。其中,城市下降0.7%,農村下降0.9%;食品價格下降3.5%,非食品價格持平;消費品價格下降1.2%,服務價格持平。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表示,5月份,國內疫情形勢總體穩定,復工復產、復市復業有序推進,市場供需狀況進一步好轉。食品價格環比降幅擴大是帶動CPI環比下降的最主要因素,影響CPI下降約0.78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由上月下降0.2%轉為持平。

據國家統計局測算,5月份2.4%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3.2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0.8個百分點。當月CPI同比上漲2.4%,漲幅比上月回落0.9個百分點。

民生銀行高級研究員應習文表示,各項供應的快速恢復推動通脹水平顯著回落。5月核心CPI數據也顯示整體需求已企穩,疫情對社會經濟的影響正在逐步消散,前期各項政策取得明顯效果。

年內CPI將保持較平穩狀態

5月份,鮮菜、雞蛋、鮮果價格繼續下降,生豬產能進一步恢復,豬肉供給持續增加,加之氣溫升高,消費進入淡季,豬肉價格降幅也擴大。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豬肉批發均價已從2月中旬每公斤50元的階段高點降至當前每公斤40元左右。此外,從去年10月開始,能繁母豬存欄已連續7個月恢復增長,生豬存欄也連續3個月增長。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對記者表示,夏天來臨,蔬菜供給增加,鮮菜價格可能繼續下滑。但是隨著一些學校開學,豬肉消費需求上升,近期豬肉價格有所回升,預計在暑假之前豬肉價格會有所反覆,但是進去7月之後,在高基數作用下,豬肉價格同比增速會下降。

應習文表示,非食品同比上漲0.4%,漲幅與上月相同,環比由上月的下降0.2%轉為持平,結束了疫情以來連續3個月的環比下跌,顯示社會需求逐步回歸正常化。國際能源價格企穩回升,國內能源價格止跌,交通燃料價格環比持平;國內旅遊出行逐步恢復,其他用品與服務環比上漲;生活用品與服務環比持平,顯示居民日常需求逐步企穩;文化、娛樂、教育價格環比持平,其中教育環比小幅上漲,正在逐步走出疫情影響。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設定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5%左右。前5個月平均,CPI比去年同期上漲4.1%。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認為,翹尾因素在下半年會繼續下降,甚至可能到0,會帶動CPI持續下行。在政策的推動和引領下,下半年國內經濟會有較好表現,需求上升會與翹尾因素下降形成對衝,物價會保持在較為平穩的狀態。

仍要呵護工業企業下遊需求

5月PPI同比下降3.7%,降幅比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4%,降幅比上月收窄0.9個百分點。

應習文表示,5月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在4月份創下破紀錄的低點後開始見底回升,能源價格逐步恢復,主要金屬價格小幅上漲,CRB綜合現貨指數有所回升。國內工業品價格環比跌幅收窄,顯示市場需求有所改善。

需要看到,雖然生產資料價格環比下降0.5%,降幅顯著收窄1.3個百分點,但生活資料價格環比下降0.3%,降幅擴大0.2個百分點。

「整體看工業企業的下遊需求仍然偏弱,需要政策持續呵護。」應習文說。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財政政策方面逆周期調節總盤子近11萬億,貨幣政策方面預計本輪「寬信用」力度將超過過去兩輪寬鬆周期,社融增速年內有望升至13%左右,以信用擴張支持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取向將貫穿全年。

報告認為,特殊時期、特殊舉措,逆周期政策大力度對衝疫情衝擊。擴大內需已上升為重大戰略,聚焦於拉動有效投資和消費。在投資方面,「兩新一重」中新基建、新型城鎮化建設和重大工程建設託底投資。在消費方面,疫情背景下必選消費韌性較強,可選消費儘管前期受到較大衝擊,但伴隨著消費的回補,汽車、家居建材相關消費彈性較大,後續料將有亮眼表現。「老舊小區」是今年政策上的重要抓手,會在擴大投資和拉動消費上雙發力。

相關焦點

  • 財經觀察|2019年全年CPI上漲2.9% 未來整體通脹會逐步回歸正常區間
    其中豬肉價格下降對CPI是負貢獻,而鮮菜、燃料和春節臨近等節日因素則是主要正貢獻,兩方面有所抵消。從豬肉價格方面來看,在經過歷史上最強漲幅之後,隨著中央和地方儲備豬肉陸續投放,進口量也有所增加,供需矛盾有所緩和,因此豬肉價格從11月上旬開始回落。不過短期看,隨著春節的到來,豬肉價格可能會重回上漲趨勢。
  • 「霸王級」寒潮來襲 全國CPI重回正區間
    「霸王級」寒潮來襲 全國CPI重回正區間 出處:北京商報
  • 「霸王級」寒潮來襲 12月全國CPI重回正區間
    「霸王級」寒潮來襲 12月全國CPI重回正區間 出處:北京商報
  • 通脹、通縮之爭兩極分化,業內呼籲調整通脹度量指標
    比如當前PPI為負、CPI處於11年來的首次轉負,從數據看確實是通縮,但不能簡單化,因為PPI的降幅在持續收窄,說明需求較強。如果拉長周期,比如到2021年,在內外需恢復的帶動下,PPI將會轉正,且因低基數明年上半年PPI會相對較高;但是到2022年,疫情對經濟的擾動逐步消退,經濟重回正常軌道,經濟再度進入下行通道,PPI將又會下行。
  • 新華財經|CPI重回上行通道,漲勢可持續嗎?
    新華社北京1月12日電(記者安娜、陳愛平、王春霞)國家統計局1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2.5%,相對於2015年以來的CPI走勢,物價總體保持穩定。從單月數據看,2020年12月,CPI同比、環比雙雙結束此前下行趨勢,分別上漲0.2%、0.7%。
  • 宏觀經濟專題:2021年國內溫和通脹的微觀基礎
    2021 年,豬價或拖累CPI 中樞明顯下移,而居民收入和線下消費修復,或帶動核心CPI 逐季回升。考慮到豬肉供需變化,豬價拖累或在春節後加速顯現,三季度開始放緩。同時,中低收入人群收入,及線下消費修復等,或帶動核心CPI 中樞,從二季度開始逐步抬升。
  • 中信證券:2021年美國PCE通脹中樞區間在1.3%-1.7%
    目前來看,引發美國高通脹風險的條件尚不充分,預計未來一年經濟修復將帶來通脹的溫和回升,2021年美國PCE通脹中樞區間在1.3%-1.7%。 市場對於美國高通脹的擔憂:新冠疫情以來,美聯儲無限量的購債計劃帶來了基礎貨幣的大幅擴張,資產負債表在幾個月時間擴張了近70%,市場開始擔憂美國是否會因此出現高通脹的問題。
  • 2021年我國CPI和物價水平變化分析
    另外,CPI沒有包含房產、股票等資產價格,無法合理反映現實生活的整體物價水平。央行原行長周小川發表演講,「CPI反應的只是消費品的價格變化,並沒有完整反應整個社會經濟的通脹水平變化趨勢,資產價格不納入通脹考慮已經不行了」。目前的CPI雖然包含「居住」,但這裡的居住只包括租房和水電燃料兩項。而一旦納入房產、股票等資產,今年11月的CPI同比不會為負。
  • 交銀施洛德:上半年通脹總體或仍將處於溫和區間
    國家統計局1月11日發布報告,2012年12
  • 2020年CPI指數上漲2.5%,專家預測2021年物價表現溫和,你信嗎?
    在2020年全年收入維持基本穩定,沒有大的支出項目的前提下,我明顯感覺到花在日常生活必需品上的錢多了許多,一年能存下來的錢比之前少了一些。我相信有不少朋友和我有相似的感覺,那就是2020年整體物價上漲至少會超過5%。不過,統計局這幾天公布的最新物價指數,可能會讓很多人懷疑人生。1月11日,統計局公布了2020年全年的物價消費指數。
  • 中金:豬肉供求關係如期改善 CPI增速年底可能趨近於零
    >目前豬肉供需矛盾有所緩解,豬肉價格已從高位回落2成。截至5月22日,豬肉批發價格回落至38.77元/公斤,較春節後50.8元/公斤高點下跌23.7%。從供給方面看,能繁母豬存欄已經連續6個月環比回升,較去年9月份低點累計增長13.2%。
  • 2020年CPI同比上漲2.5%!新年物價怎麼走?
    食品中,鮮菜價格上漲6.5%,漲幅比上月回落2.1個百分點;鮮果價格上漲6.5%,漲幅擴大2.9個百分點;牛肉和羊肉價格均上漲4.6%,漲幅均有擴大;豬肉價格下降1.3%,降幅收窄11.2個百分點;雞蛋、雞肉和鴨肉價格分別下降11.9%、13.5%和9.2%,降幅均有收窄。
  • 怎麼看CPI與PPI的背離?
    當然,這裡需要特別強調,過往40年以來的歷史告訴我們,此次CPI與PPI的分化背離是獨一無二的,因為CPI已經超過3%,而PPI同比處於負值區間,背離幅度有史以來最大。1.2.不過,雖然俄羅斯確實發生了非洲豬瘟,但對其CPI食品項影響並不大:(1)非洲豬瘟疫情高峰期和通脹高峰期並不一致,通脹高峰期在2014-2015年,而非洲豬瘟疫情高峰期發生在2016-2017年;(2)事實上俄羅斯國內豬肉產量並未受非洲豬瘟影響,體現在俄羅斯國內豬肉產量一直在上升。
  • 數據速讀丨CPI由降轉漲、PPI降幅收窄 經濟向好態勢明顯
    數據顯示,2020年12月全國CPI由降轉漲,同比上漲0.2%,環比上漲0.7%。2020年全年,CPI同比上漲2.5%。「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5%左右」的物價調控目標較好實現。 PPI方面,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0.4%,環比上漲1.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持平,環比上漲1.5%。
  • CPI指數回正增強了樂觀預期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李成剛    國家統計局1月11日發布了2020年12月份全國CPI和PPI數據。2020年12月份,受特殊天氣和成本上升影響,CPI由降轉漲。環比由11月下降0.6%轉為上漲0.7%,同比由11月下降0.5%轉為上漲0.2%。
  • 假期因素豬肉價環比反彈,去年12月份CPI同比微漲0.2%
    在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罕見出現同比下降之後,國家統計局1月11日發布數顯示,2020年12月全國CPI由降轉漲,但同比漲幅僅為0.2%。上月價格環比較大幅度下降的豬肉價格本月因元旦節日出現反彈,助推了CPI漲幅進入正區間。
  • 2020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5%——物價有條件保持穩定
    國家統計局1月11日發布的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份,CPI同比上漲0.2%。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2%,非食品價格持平。2020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5%。相關人士指出,2020年,CPI漲幅整體呈現前高后低的格局,全年漲幅處於合理運行區間,完成了物價調控目標。
  • 2017年1-7月 成都市CPI總體呈現溫和上漲態勢
    四川新聞網成都8月25日訊(記者 戴璐嶺)四川新聞網記者8月25日從國家統計局成都調查隊獲悉,2017年1-7月,成都市CPI上漲2.3%,漲幅較上年同期擴大0.3個百分點,總體呈現溫和上漲態勢,物價繼續在可控區間內運行。  物價漲幅溫和。
  • 2020年CPI穩在2.5% 新年消費價格走勢如何
    國家統計局11日發布數據,2020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比上年上漲2.5%。「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5%左右」的物價調控目標較好實現。2020年,CPI月度同比漲幅在1月份達到5.4%的高點後逐步回落,11月份同比下降0.5%,12月份轉為同比上漲0.2%,但仍在較低的區間。
  • 連平:2021年物價運行將回歸經濟基本面
    服務業韌性較好,CPI同比波動區間僅為1.6個百分點。細分項中,生活、教育、醫療服務價格漲幅維持相對高位,通信及郵遞服務價格落入負區間;旅遊項由於防疫措施逐漸放開自8月起價格較快恢復,10月已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食品項受豬肉價格下行帶動同比顯著回落,較2月峰值已下降12.7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下降138個百分點,10月同比已為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