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2月9日電 9日,在北京發布的一份「疫情期間公眾心態與需求監測」調查報告顯示,當前公眾對疫情的關注度仍處於高位,公眾對疫情的了解度、政策配合度、自我管理度以及信心度均有提高,當前防控物資短缺成公眾反映最多的問題。
湖南衡山縣一企業加班生產醫用口罩。郭聰 攝
上述調查報告由零點有數發布,從公眾對疫情的關注度、了解度、恐慌度、政策配合度、自我管理度五大維度對目前公眾心態行為進行了評價。
調查結果顯示,與疫情發生初期相比,由於疫情防控措施產生的作用,被調查對象因「家裡人不聽勸或不採取防護措施」、「周圍有很多從外省回來的人」而恐慌的情況下降明顯。
監測結果顯示,當前,導致公眾恐慌的兩大主因還是謠言與傳言的辨別困難,以及防控物資缺乏問題。
疫情發生以來,「口罩荒」等防護物資的緊張一直是公眾關注的焦點話題之一,此次調查的結果也印證了這一問題。
調查顯示,不論城鄉,公眾反映最多的現象均聚焦在防控物資短缺,社區附近口罩/消毒液等防控物資斷貨(67%),城鎮的該問題比農村略為突出。
此外,公眾反映公共區域未做到每天消毒(29.6%)、未對本社區常住/外來人員進行健康篩查和信息跟蹤訪問的比例也均在2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調查顯示,農村公眾的個人防護意識不及城鎮,27.6%的受訪農村公眾表示所在社區中出門不帶口罩的情況依然很多/有所增加,高於城鎮(12.6%)。
這份調查報告還針對復工後的企業防控表現。調查顯示,出於疫情控制的考慮,多地已要求企業延遲復工。本次監測數據顯示,大多數企業是在正月十五之後開始辦公,比往年延後了一周左右。但有34.5%的公眾表示其所在企業在正月十五之前已經開始辦公。
約半數受訪者所在企業未儲備辦公場所防疫物資,超半數受訪者所在企業並未進行針對疫情的保潔消殺。
而針對企業需求的調查數據顯示,總體來說,企業最希望政府給予防疫防控用品方面的支持(47%),其次為租金減免(38.4%),以及所得稅增值稅減免、發放穩崗補貼和財政補貼等財政方面的支持,比例均在35%以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