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6 08: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山
是地面上被平地所圍繞的
具有較大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度而凸起的地貌區
山離地面高度通常在100米以上
包括低山、中山與高山
但是否被稱作"山"取決於當地人的稱呼
因此
高度僅53.8米的小崑山
也是「山」家族的一員
鳥瞰小崑山山體似人足一般
境內地勢低而平坦
最大相對高程差2米左右
呈東片、西北片高
中片、西南片低的態勢
山體被鬱鬱蔥蔥的植被完全覆蓋
充滿生命力
百度:高程指的是某點沿鉛垂線方向到絕對基面的距離,稱絕對高程,簡稱高程。
那麼小巧玲瓏的小崑山到底是如何誕生的呢?
誰孕育了它?
而它又如何孕育了這片生命的綠意呢?
1
小崑山的誕生
7000萬年前的中生代後期
隨著白堊紀燕山運動
巖漿沿松江西北部的地殼斷裂線
湧出地表
經長久風化凝固而成山脈
待後世各山有了名字
據明正德《松江府志》載
府境諸山皆自杭天目而來
經考證確實如此
小崑山為浙江天目山之餘脈
是上海地區成陸較早的區域
湯村廟遺址及姚家圈遺址以5000年歲月
見證了小崑山的悠久歷史
說起小崑山的名字
這個「小」字卻並非因海拔低、山體小而得
最初的小崑山名崑山
還有一別名為玉山
陸容《妝園雜記》記載:
崑山在松江府華亭界
晉陸機兄弟生其下
皆有文學
時人比之崑岡片玉
梁武帝大同元年(335年)
設崑山縣治(因境內有崑山,故名)。
唐天寶十載(751年)置華亭縣,
崑山縣治遷至馬鞍山(今江蘇崑山市)。
那時人們為避免兩個崑山復名之煩,
遂在崑山之前冠「小」字以區別,
小崑山之名源出於此。
橫屏觀看小崑山鎮全貌↓↓↓
2
小崑山渾身是寶
小崑山山體主要為中生代熔巖和火山碎屑石體構成,主要成分為花崗石、花崗斑石、褚灰色石、正常斑石。
山石裡含有少量黃銅色四方體微粒礦化物——黃鐵礦。
這黃鐵礦(FeS2)因其淺黃銅色和明亮的金屬光澤,常被誤認為是黃金,故又稱為「愚人金」。算是一種非常廉價的古寶石。
除了用於磨製寶石外,還可以做珠寶玉器和其它工藝品的底座。
雖然小崑山並不開採產出黃鐵礦,但其豐富的內蘊資源是不可忽視的自然財富。
3
小崑山的孕育
小崑山地處古海岸線以西、太湖流域下遊,是上海市澱泖最低地區之一。
海洋及江湖水攜帶泥沙衝積成湖漫相和湖漫灘相平原,其厚度在300米左右。
百科:湖漫相和潮漫灘相是沉積相中的種類名稱,沉積相是沉積物的生成環境、生成條件和其特徵的總和,成分相同的巖石組成同一種相,在同一地理區的則組成同一組。
海洋和江湖水的潤澤使得境內土地肥沃,主要母質是湖河沉積物,以黃泥、黑泥、青紫泥和溝幹泥等為主。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渥條件。
而小崑山山體表面則為滲附土層,主要分布在山體西山腰,土層深度在30 ~-50釐米之間,土呈黃褐色、黏性強。
山丘的土壤屬地帶型酸性土壤,適宜常綠闊葉林或常綠、落葉混交林的成長。這使得小崑山四季常青,風景宜人。
集天地之靈氣的小崑山
永葆青春的小崑山
充滿生命力的小崑山
資料:小崑山鎮
原標題:《前方美圖!53.8米的小崑山,「小」字不是因為高度,而是來源於……》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