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裡程碑!人類蛋白質組高嚴格性藍圖公布

2020-10-22 轉化醫學網

本文為轉化醫學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Cathy

導言:繼人類基因組計劃(HGP)草圖公布十年之後,人類蛋白質組組織(HUPO)於2010年啟動了人類蛋白質組計劃(HPP),為全球合作、數據共享、質量保證和增強基因組編碼蛋白質組的準確注釋創建了一個國際框架。現在,在HPP成立十周年之際,科學家公布了90.4%的完整高嚴格性人類蛋白質組草圖

蛋白質是組成人體一切細胞、組織的重要成分,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最近,科學家們繪製出了人類蛋白質組學的第一個序列草圖。這項工作涵蓋了人體中90.4%的蛋白質圖譜,使人們對單個蛋白質間如何相互作用以影響人類健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為疾病預防和個性化醫學提供了啟示。

這項工作於10月16日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題為「A high-stringency blueprint of the human proteome」。人類蛋白質組組織(HUPO)也公布了這項研究。

該研究的作者之一,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血液研究中心的成員Overall說:「這標誌著我們全面了解人類生活的一個重要裡程碑。人類基因組計劃提供了一個完整的人類基因『藍圖』,而人類蛋白質組決定了由這一藍圖編碼的生命的各個組成部分:『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形成從威脅生命的疾病到我們身體中的細胞結構的一切。」

HUPO人類蛋白質組計劃的組織架構

目前已經繪製出了人體中90.4%的蛋白質圖譜,這為單個蛋白質間如何相互作用影響人類健康提供了更深入的了解,為疾病預防和個體化治療提供了新的見解。(詳情:https://www.nextprot.org/about/statistics)

這項工作可能會對研究COVID-19潛在療法的科學家帶來啟示。

Overall說:「例如,在COVID-19中,涉及兩個蛋白質組,即SARS-CoV-2病毒的蛋白質組和受感染細胞的蛋白質組,兩者都可能相互作用、修飾和改變另一個的功能。了解這種關係可以闡明為什麼某些細胞和個體對COVID-19更具彈性,而另一些則更脆弱。並能夠提供那些基因組無法解釋的,人體所需的基本功能信息。」

由於許多人類疾病是由於蛋白質組成或功能的變化而引起的,因此繪製蛋白質組圖譜將為疾病診斷、結果預測、治療和精準醫學奠定基礎。

Overall說:「人類個體之間共享99.9%的DNA,但是由於遺傳突變而導致的蛋白質組「部分」不足會導致遺傳疾病,或者對環境、營養和感染應激源的免疫和細胞反應缺乏或不足,了解哪些蛋白質是預防疾病的關鍵,以及哪些蛋白質表達不足或活性不足是疾病的標誌,則可以為精準醫學和新療法的開發提供信息。」

註:此處,術語「高嚴格性」是指HPP嚴格的標準,用於採集後處理和根據原始MS肽光譜數據進行的蛋白質解析。這一術語避免了與先前MS術語中經常使用的「高精度」一詞混淆,後者與現代儀器的高(質量)精度光譜有關。

參考資料:

【1】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10-scientists-human-proteome.html

【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9045-9

相關焦點

  • 腦科學日報:人類蛋白質組高嚴格性藍圖公布!維生素D可減緩衰弱
    1,【Nature子刊】裡程碑!人類蛋白質組高嚴格性藍圖公布!(HGP)草圖公布十年之後,人類蛋白質組組織(HUPO)於2010年啟動了人類蛋白質組計劃現在,在HPP成立十周年之際,科學家公布了90.4%的完整高嚴格性人類蛋白質組草圖,使人們對單個蛋白質間如何相互作用以影響人類健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為疾病預防和個性化醫學提供了啟示。這項工作於10月16日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題為「A high-stringency blueprint of the human proteome」。
  • 驅動精準醫學的高嚴格性人類蛋白組藍圖發布
    該藍圖由HPP組裝了10年,覆蓋了90%以上的人類蛋白質組,這與人類基因組組織(HGP)取得的進展相當。該藍圖提供了基因組學本身無法提供的重要生化和細胞生物學信息,為我們對蛋白質組的動態性質、其修飾以及與人類生物學和疾病的關係的分子理解帶來更多的細緻信息。同時為診斷、預後、治療和精準醫學應用奠定了更好的基礎。
  • 騰訊AI Lab 聯合研究登上Nature子刊,獨創方法提升蛋白質結構預測...
    儘管 SRD5A2 具有重要生理作用,其高解析度結構信息卻十分缺乏,導致 SRD5A2 催化二氫睪酮合成的機理以及非那雄胺抑制 SRD5A2 酶活的機制並不清晰。這是由於 SRD5A2 具有獨特的七次跨膜結構,其與人類全部已知結構的蛋白在結構上存在較大差異,難以通過「模板建模」(template-based modeling)方法獲得初始構型來解析晶體數據。
  • 首個高質量人類蛋白質組草圖發布,覆蓋90%預測蛋白質
    蛋白質組組織(HUPO)啟動了人類蛋白質組計劃(Human Proteome Project,HPP)。該研究旨在為全球合作、數據共享、質量保證和增強基因組編碼蛋白質組的準確注釋創建一個框架。在隨後的十年中,HPP建立了合作關係,制定了指南和度量標準,並對以前保存的蛋白數據進行了重新分析,從而不斷增加人類蛋白質組的覆蓋範圍。近日,在HPP十周年之際,該計劃報告了超過90%的高質量人類蛋白質組圖譜。
  • 長篇回顧|蛋白質組學的發展:生命科學的裡程碑
    2001年由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和中國科學家共同參與的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HGP)與Celera基因公司共同公布了人類基因組DNA序列草圖,這也代表著人類在生命科學領域邁上了新臺階。
  • Nature子刊重磅:騰訊 AI Lab 聯合研究成果 揭示男性脫髮的潛在...
    11月17日,騰訊公布了一項人工智慧助力藥物發現的新進展。通過騰訊自研的提升蛋白質結構預測精度的新方法,聯合研究團隊首次解析了II型5a還原酶(SRD5A2)的三維結構,揭示了治療脫髮和前列腺增生的藥物分子「非那雄胺」對於該酶的抑制機制,這將有助於深化研究相關疾病的病理學機制及藥物優化。
  • 意念加AI算法「復原」每個手指,智能義肢登上Nature子刊封面
    機器之心報導參與:張倩、杜偉、李澤南使用「意念」控制機械,讓肢體缺失的殘疾人過上正常人的生活,這聽起來像是出現在電影中的場景。最近,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展示的新技術卻讓科幻變成了現實,他們的研究還登上了最新一期自然雜誌子刊《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的封面。近日,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全新的機械臂控制方法,它利用人工智慧為被截肢者提供前所未有的準確操縱能力。
  • 獨創方法提升蛋白質結構預測精度 騰訊AI Lab聯合研究登上Nature子刊
    本文轉自【中國科技網】;11月17日,騰訊公布了一項人工智慧助力藥物發現的新進展。通過自研的提升蛋白質結構預測精度的新方法,聯合研究團隊首次解析了II型5a還原酶(SRD5A2)的三維結構,揭示了治療脫髮和前列腺增生的藥物分子「非那雄胺」對於該酶的抑制機制,這將有助於深化研究相關疾病的病理學機制及藥物優化。
  • 登上Nature子刊封面:英特爾神經晶片實現在線學習
    這項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子刊上《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上,並成為封面文章。與當前人工智慧領域的人工神經元不同,Loihi 的神經元以數字表達的「脈衝」傳輸信息,這與人類大腦的處理模式更加類似。模型架構和信號編碼。
  • 首張人類蛋白質組測序草圖繪成
    2020-10-21 01:52:27 來源:科技日報首張人類蛋白質組測序草圖繪成科技日報北京10月20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9日報導,在人類基因組圖譜(人類生命的基因「藍圖」)發布20年後,
  • 國科大博士生導師郎明林課題組在Nature子刊發表蛋白質糖基化與...
    蛋白質糖基化是目前在高等真核生物中發現的最普遍最重要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方式之一。該類修飾涉及聚糖與蛋白質分子的連接,是蛋白質分子正確摺疊、維持穩定、參與互作和細胞黏附等活動所必需的,異常的糖基化修飾會導致多種人類重大疾病發生,例如白血病(leukemia)、胰腺功能障礙(pancreatic dysfunction)、阿爾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 AD)等。由於糖基化的複雜性,研究難度大,相關領域研究起步較晚,研究結果還不盡完善。
  • Nature子刊:騰訊程式設計師立功了,讓頭禿元兇首次暴露真面目
    同時,知名治脫髮藥物「非那雄胺」的防脫機制也在這項研究中被揭示。但對於二三十歲就禿了頭的年輕人群來說,攻擊範圍最廣、最頑固的「元兇」,是雄性激素脫髮。如何破解SRD5A2「真面目」所以,研究人員們具體是如何得到SRD5A2的高解析度結構信息的呢?
  • 首張人類蛋白質組測序草圖繪成---中國科學院
    20年後,國際人類蛋白質組組織宣布,他們繪製出了人類蛋白質組首張測序草圖,有望幫助科學家更好地理解生命並治療疾病。研究成員之一、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血液研究中心的克里斯多福·奧威爾說:「最新草圖對我們理解人類生命具有重要的裡程碑意義。」  奧威爾說:「人類基因組提供了人類基因的完整『藍圖』;而人類蛋白質組則確定了由上述藍圖內基因編碼的生命組成部分——蛋白質,蛋白質之間的相互作用與疾病及人類細胞結構等密切相關。」
  • 「Nature」重磅!NHGRI公布人類基因組前沿戰略構想
    本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旗下的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院(NHGRI)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改善人類健康基因組學的前沿戰略構想」 。這一構想描述了人類基因組學在未來十年內最引人注目的研究和機遇,這標誌著基因組學領域的新紀元。
  • 首個高質量人類蛋白質組草圖發布
    2010年,人類蛋白質組組織(HUPO)啟動了人類蛋白質組計劃(Human Proteome Project,HPP)。2014年5月,兩個國際小組均在《自然》雜誌上公布了人類蛋白質組第一張草圖HPP研究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人類蛋白質組項目的最新成果。隨後,人類蛋白質組組織(HUPO)也正式公布了該研究進展。報告顯示,人體中90.4%的蛋白質已經被繪製出來。這是人類蛋白質組學的第一個序列草圖。
  • 騰訊AI Lab聯合研究登上Nature子刊,首次破解它的結構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消息,11月17日,騰訊公布了一項人工智慧助力藥物發現的新進展。儘管 SRD5A2 具有重要生理作用,其高解析度結構信息卻十分缺乏,導致 SRD5A2 催化二氫睪酮合成的機理以及非那雄胺抑制 SRD5A2 酶活的機制並不清晰。這是由於 SRD5A2 具有獨特的七次跨膜結構,其與人類全部已知結構的蛋白在結構上存在較大差異,難以通過「模板建模」(template-based modeling)方法獲得初始構型來解析晶體數據。
  • 騰訊AI Lab聯合研究登上Nature子刊,首次...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消息,11月17日,騰訊公布了一項人工智慧助力藥物發現的新進展。通過騰訊自研的提升蛋白質結構預測精度的新方法,聯合研究團隊首次解析了II型5a還原酶(SRD5A2)的三維結構,揭示了治療脫髮和前列腺增生的藥物分子「非那雄胺」對於該酶的抑制機制,這將有助於深化研究相關疾病的病理學機制及藥物優化。
  • 迄今為止最全面的人類蛋白質編碼區遺傳變異記錄 本周Nature封面研究
  • 《Nature》子刊:不僅是語言,機器翻譯還能把腦波「翻譯」成文字
    論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3-020-0608-8在過去的十年裡,腦機接口(BMI)已經從動物實驗轉變為人類實驗,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結果是使得四肢癱瘓者恢復一定的運動能力,在空間維度中的兩個自由度上實現連續運動。
  • Nature又上線2本新子刊!
    你的機會來了——2019年2月,Nature先後推出了兩本新子刊,分別是 Nature Food 和Nature Cancer。Nature雜誌的子刊達到了53本,其中20本為綜述期刊。Anne於2019年1月加入Nature Research,她在人類營養和對科學傳播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Anne於都柏林聖三一學院獲得分子營養學博士學位,曾任 The Dairy Council 的營養總監、倫敦國王學院營養科學講師、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學院研究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