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能成大事的人,往往不拘小節,狠心一點或許才有好出路

2020-12-08 騰訊網

很多時候一本好書,一部好的電視劇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電視劇《天道》改編於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這部劇因其驚世駭俗的思想和哲學觀念,影響了無數電視螢屏的觀眾,也讓大家看到高人獨孤,深邃思想的一面!

劇中的傳統文化,孝道等,仿佛就是盛夏的涼水一般,給了無數人一股思維上的清流和洗禮。很多人對於孝道的養兒防老,愚忠愚孝等傳統文化的理念,都有了全新的認知和理解,對人對事也看得比以往更加透徹。

丁元英,是一個「是鬼是魔就是不是人」的商業鬼才,我們說他是高人,一點都不為過。丁元英具有超乎常人的思維方式,讓人敬佩的商業頭腦,他曾經用兩個億的資本在一年時間之內賺到兩個億,真是我們望塵莫及的高人。

高人不但擁有超乎常人的思維跟與眾不同的商業頭腦,看人也是十分準確,透徹。電視劇中丁元英對於劉冰這樣的小人物,有自己的判斷:

1、劉冰自己從來不帶煙,但是卻不是因為不抽菸,他經常湊到他人的面前要煙抽,別人礙於情面不得不給他,丁元英知道這一點之後,更是直接給他一包煙,讓他放肆抽。

2、格律詩公司成立之後,丁元英讓劉冰開著他的寶馬車,任由劉冰四處炫耀,他從來不會直接去分析劉冰的對錯,而是讓公司的人自己解決。

可能有的人就要困惑了,為什麼丁元英這麼放縱劉冰,是對他寬容嗎?其實不然,丁元英這是在故意縱容劉冰,讓他喜歡上這種生活方式,便再也回不到過去了。

看似丁元英是一個對世俗無限寬容的人,其實他是一個心狠的人。

我們分析再來分析劉冰的困惑跟掙扎,很容易就會發現,劉冰其實就是死於自己小人物的格局有限:

出生在貧困村,成長環境決定了他沒有好的眼光跟見解;能力不足但是「心比天高」,痴心妄想讓他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很多人可能會疑惑,為什麼丁元英這麼狠心,非要把劉冰推向絕境,為什麼小說會這樣安排?

其實劉冰不僅僅是一個格局小,沒有眼界的人,他的內心還十分陰暗,丁元英看到了這一點,他知道留著劉冰對于格律詩來說就是一個隱患,尤其是芮小丹已經死了,丁元英不允許他送給芮小丹的禮物有一丁點的不完美。

所以丁元英給了劉冰一個檔案袋,這其實是給了劉冰兩條路:假如他選擇在格律詩安心工作,自然相安無事;假如劉冰有非分之想,便會萬劫不復。

丁元英為了格律詩的完美,狠心對待劉冰,他之所以封上檔案袋,就是為了考驗劉冰,這就好像把一捆捆的鈔票放在他的面前,告訴他「你只負責看護好,這並不屬於你」一樣,對於心內陰暗,沒有眼界的劉冰來說,自然抵擋不住誘惑。

丁元英是為了成就大事,為了讓格律詩經營更順暢,為了把送給芮小丹的禮物變得更完美無瑕,所以對劉冰下了狠手,當然劉冰的悲慘結局並不是因為丁元英的狠,全在於劉冰自己。

《天道》其實是想要告訴我們:成大事的人就要做到不拘小節,狠心一點或許才有出路,該做的事情就要放手去做,假如畏手畏腳,那麼等待你的必定是失敗。

在這個世界上不乏有才華的人,但是大多數都是窮困潦倒,一事無成,反而看起來不顯山不露水的人卻能夠混的風生水起,其實究其根本就在於兩者思維方式的不同。

想要擁有高人思維,破譯他人賺錢的秘密武器,想要變得像丁元英一樣智慧,建議大家讀一讀《天道》的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

書中還有很多電視劇中為了節目效果沒有呈現出來的智慧,讀一讀這本書,你會更全面的學習丁元英的「高人思維」,更完整的領悟丁元英的「商戰技巧」。

《遙遠的救世主》曾經被金融界稱為神作,作者豆豆被稱金融圈的人稱為神人。豆豆的作品大家都爭先購買,就為了能夠讀懂她的智慧。

可能對於文學界的人來說豆豆的作品不值得一提,但是對於我們這些「打工人」或者「創業者」來說,豆豆的作品卻很深刻,裡面的很多智慧都很實用,可以讓大家更加深刻去思考自己的人生,收穫更多的智慧。

相關焦點

  •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這幾個星座小事大事一把抓,還能樣樣做得不差
    文/凌婷七七生活中,如果總是被小事牽絆著,似乎做不出什麼大事來,古人云,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似乎已經把成事者從小事裡脫離出來。原「不拘小節」一詞出自《後漢書·虞延傳》,多指不注意生活小事,但現實裡成大事者往往小事也是一把好手,試問連小事都做不好,怎麼成大事呢?
  • 母親有真心話交代:過得好的女人,都是「自私」又「狠心」的
    由於表妹這樣的經歷,母親開始拉著我向妹妹交代:女兒過得好,也都是有共同點的,都是比較「自私」的,要有「狠心」,像你表妹這樣的,被人當軟柿子捏,所以才會落到現在這個地步。為什麼說女人「自私」、「狠心」才會好過?涉及到兩個原因:希望過得好,屬於自己的東西盡全力去爭取。
  • 在職場中,是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還是細節決定成敗呢?
    在職場中,相信大家都會聽到這麼兩句話,那就是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和細節決定成敗,這兩個觀點雖然是反著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很試用的,為什麼這麼說呢?今天就跟著筆者一起來看一看吧!所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筆者認為是對管理層面上來說的,你看員工的一些瑣事,這些根本不用去討論,咱就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好比那些大公司高層的領導開會,他們說的事情基本上都是一些大事,對於那些小事,基本上是不去提的,而且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也是簡單的一筆帶過,根本不會花太多的時間去講,因為會議時間就那麼長,如果這些無關緊要的小事情都要拿到檯面上來說一說,那會議自然而然的就會變得冗長
  • 有人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有人說「細節決定成敗」,誰正確?
    我認為,「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是正確的,但「細節決定成敗」也沒有錯誤。因為二者所站的角度不同,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細節決定成敗」中的「細節」是指所做之事的細微之處,而「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中的「小節」是指生活中的小事,二者在內涵上就不相同。
  • 「成大事者,一看就知」,身上有三個特徵的人,往往能成大器
    人活在世每個人都想成大事,成大事的人往往都能力非凡,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我們的欲求,我們的抵抗力,我們的耐力都可以一一被消磨,然後忘卻了自己曾經的初衷,什麼樣的人才能夠成大事呢?成大事者一看就知,身上有三個特徵的人往往能成大事。
  • 看完《天道》後明白:聰明人能看到利益,有智慧的人能贏得格局
    看完《天道》明白:聰明人能看到利益,有智慧的人能贏得格局。如果我可以用一個確切的詞來形容「聰明」,那就是:有眼光,沒有格局。聰明可以支持他看到問題的要點,但沒有模式,卻不能支持他達到這一點,而這句話是對葉曉明最準確的描述。如果把聰明為術,智慧為道,那麼葉曉明就是術中有餘,而道中不足的一個人。在《天道》中葉曉明曾經是樂聖的經理,他見過世面,在北京也有關係網。
  • 《天道》:一個不聰明卻人品好的人,勝過一個手段多的聰明人
    其實很多人都高估自己的智商,很多時候只是有一點小聰明就沾沾自喜,以為比別人聰明就能夠耍手段,就算一時因為耍手段矇混過去一些事,但其實紙終究包不住火,過不了多久在別人眼中你的那點小聰明早就暴露無遺。《天道》:一個人不聰明沒有關係,但是要實在一點,如果說本身能力有限,還整天喜歡投機耍滑,和人相處的時候玩手段,這就是人生的自掘墳墓。看過電視劇《天道》的人一定知道,在《天道》中劉冰就是一個自作聰明的人。
  •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歐文有沒有想過,如果不是詹姆斯,這輩子可能連總決賽都進不去! 想當球隊老大,要有老大的樣,小肚雞腸如何做老大,隊友服你嗎?在凱爾特人,你有老大的樣嗎?
  • 農村俗語:「雷打真孝子,財發狠心人」,為何孝子會被雷劈呢?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看到一些心腸很好的人卻命運坎坷,這時候人們就會感慨「好人沒好報」。在農村有句俗語叫:「雷打真孝子,財發狠心人」,意思就是被雷劈的都是真孝子,發財的都是狠心人,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
  • 老祖宗看人:有這2個特徵的人,往往都能成事
    成功者和平庸者到底有什麼區別,是什麼造就了人生的不一樣,千百年來有很多人都在鑽研其中的道理,世人多以成敗論英雄,因此成功也是很多人孜孜不倦的追求,但是世間萬千人,能成功者是鳳毛麟角,大多數人還是淪為了平庸。
  • 《鬼谷子》:細節決定成敗,生活中哪有什麼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而細節就是你會不會熟悉他的關鍵,只有將細節都觀察到位,才能真正地了解這個人或者這件事。《鬼谷子》在《荀子》中有一句話叫做,「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千裡的行程都是靠一步一步走來的,而無邊的江海,都是靠一條條流水匯聚而成。不要忽略任何一點不起眼的小事,要明白「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任何大事都是由小事積累而成的。如果你想做一件大事,那就要一步一個腳印,一點一點的積累而成,又或者你害怕出現無法彌補的錯事,那麼你也要從小事開始防範,如果所有細節都防範好了,那麼也就不會發生無法彌補的錯誤了。
  • 真正能成大器的人,往往都有這幾個特徵
    一個人,要想成為大器,要有很重要的一點基礎,就是這個人,必須要有一定的學識和修養。一個人,有一定學識修養,才能有能力,有智力來完成一些重要的事情,去超越常人無法超越的任務。這樣的人,往往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他們懂得,要想成就自己的大事業,大成就,就必須有淵博的學識,才能勝任自己的大責任,而學識淵博的人,往往也是一個大器晚成的人。第二個特徵:往往經歷過人生的挫折和打擊。
  • 看完《天道》才明白:層次越高的人,越擁有這2種特質,你有嗎?
    最近在重溫十幾年前的一部電視劇,即《天道》,改編自著名作家豆豆的小說《遠方的救世主》。這部電視劇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丁元英,他的思維方式與常人不同。什麼樣的人是精神層次高的人呢?從某些含義上講:精神層次高的人,擁有他自己的一片領地,他可以不依靠外人,也可以有自己獨立的人生觀、價值觀。看完《天道》才明白:層次越高的人,越擁有這2種特質,你有嗎?層次越高越包容柴靜曾經說過,寬容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的,寬容不是道德,而是理解。只有對事物有了深刻的認識,才能理解和欣賞人和世界的複雜性,才會有讚美的思維習慣。
  • 人,一定要大氣!大氣才有大格局(醒腦好文)
    豐子愷說過這麼一句話:「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是啊,生活中不難發現一些格局小的人,一點小事就能讓他們煩惱、想不開,甚至有些晚上還睡不著,一直耿耿於懷。我們都應該清楚,一個人,如果太小氣,肯定是幹不成大事的,因為他格局太小,心太小,還喜歡斤斤計較,這樣的人沒人會喜歡,也不會有人找他共事。
  • 一個能成大事的人,安靜的猶如一朵「睡蓮」
    心如蓮花香,一路才芬芳。蓮,為什麼生於汙濁的環境卻不受汙染,依然保持純潔的品格?當時我百思不得其解。後來我找了很多有關蓮的文章看,才知道這背後隱藏著科學道理:德國有一位植物學家對荷葉的這一特性進行了研究。
  • 天道:你一直混得不好,不是因為你太笨,而是沒有做好這2件事
    天道:你一直混得不好,不是因為你太笨,而是沒有做好這2件事一、小事過多第一自身本身就有很多的小事情沒有處理好,那怎麼才能做好大事呢?在天道的語錄裡,做事情就得從一點一點的小事慢慢做大,如果一直專心的做小事情,那將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倘若一直關心做大事,自然自己的事業越做越大。這句話的道理在於,一個人不要單獨的完成小事,我們要靠一群人一起完成,建立一個組織,勁往一處使,團結起來做大事,僅靠自己做大完全不行。
  • 一個容易成大事的男人,往往有5個特徵,看看你佔了幾個?
    過來人總結經驗:「未來的你,貧富早有定數」,所謂「定數」,就是是最後的結果。結果之前,先有原因,「有5個特徵的男人,容易成大事」,若都齊了,那就恭喜你了,看看你佔了幾個?一、看膽略「狹路相逢勇者勝」,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總是更容易搶得先機;相反,畏畏縮縮、心生恐懼,到頭來只能跟隨他人腳步,萬事不成。
  • 汪峰點評《樂夏2》中的樂隊,竟艾特錯人,果然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中年油膩」和「致敬青春」也成了熱詞。看了前兩期的汪峰老師也是感慨萬千,在社交平臺上長篇大論地點評了他欣賞的六支樂隊。然而,「成大事不拘小節」的汪峰老師居然艾特錯了好幾支樂隊的名字。網友們紛紛調侃評論,真是讓人啼笑皆非。汪峰老師這又是在拼熱搜嗎?
  • 細節決定成敗 VS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你支持哪一個呢?
    正是因為細節能影響到很多事物,由此有人就認為「細節決定成敗」「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不能因為事小就毫不關心。這是漢昭烈帝劉備交給他兒子劉禪的道理。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不過說實話,這個例子小編真的好像舉不出來,因為這個觀點不知道怎麼說,不知道怎麼樣才算小節!
  • 睡豬圈、撿破爛的劉秀祥,成了副校長:讀書,真是窮孩子的好出路
    有人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即使孩子學習成績不好,也可以選擇別的出路,將來照樣有出息!的確,如果孩子有別的方面的優勢,有其他的一技之長,又或者家境極其富裕的話,那麼也會有不錯的人生。但是,如果沒有特別的優勢,也沒有有錢的爹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