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種田」「豬臉識別」……智慧農業了解一下?

2020-12-06 北京科學中心

審核專家:王麗麗

高級工程師,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

養豬場裡,通過「豬臉識別」系統掃描一下豬的臉,就可以在屏幕上看到豬的編號、品種、健康情況、進食量等信息;

溫棚中,傳感器收集土壤溼度、水分、含鹽量等數據,通過人工智慧模型和算法,告知農戶土壤相關情況;

果園的每個甜瓜都有一個二維碼身份證,對甜瓜整個生命周期進行監控;

無人駕駛收穫機在稻田裡收割稻子……

這些聽起來很高科技,其實離我們的生活很近,或許你買的蔬菜水果就是這些高科技農業的產物。

科技在農業中的應用,將讓傳統農業得以從「靠天吃飯」向「靠技術吃飯」轉變,「智慧農業」讓農民們的生產更高效率、高利潤,讓我們吃得更安心。

很多人可能對「智慧農業」不是很熟悉,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什麼是「智慧農業」,其中又運用了哪些高科技?

01什麼叫「智慧農業」?

學界普遍認為農業有四個階段。

農業1.0是傳統農業時代,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農業2.0是機械化農業時代;農業3.0以應用單一信息技術和局部生產自動化為特徵。農業發展的最高階段是農業4.0,充分整合資源,實現農業的智能化、無人化,農業生產過程可控且高效,不受自然環境約束。

「智慧農業」的概念提出於2014年。

「智慧農業」是智能農業專家系統的簡稱,一般是指利用物聯網技術「5S」技術雲計算技術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實現「三農」產業的數位化、智能化、低碳化、生態化、集約化,從空間、組織、管理整合現有農田基礎建設、通信設備和信息化設施,使農業實現「高效、聰明、智慧、精細」和可持續生態發展。

我國智慧農業起步雖晚,但發展速度非常快。2018-2019年,在國家相關政策的響應下,網際網路大咖和企業紛紛加入,如「未來食物農場」「智慧農業平臺」「AI養豬」等的出現,使中國的智慧農業迎來了迅速發展時期。

02「豬臉識別」精準化管理每一隻豬

「人臉識別」相信大家已經司空見慣,「豬臉識別」還是頭一回聽說。養豬為啥還要用攝像頭識別每一頭豬?如何識別看起來長相差不多的豬?

別著急,我們先到智能化養殖場看看這些豬寶寶們的日常吧!

當一頭豬要「入住」豬舍時,養殖人員通過「豬臉識別」系統掃描一下豬臉,就可以給豬建立標籤,生成識別碼,關聯豬的編號、豬的親本、品種、生長環境、健康情況、採食計劃等信息。

和「人臉識別」技術一樣,「豬臉識別」技術其實也是生物識別技術的一種,基於構建AI算法來自動識別圖片或視頻素材中的動物特徵,例如動物的面部特徵(兩眼間的距離、嘴巴的位置、頭骨的寬度)、外形特徵(花紋、各部位之間的比例)從而實現對動物身份的識別。

所以,哪怕是有成千上萬頭豬,系統也能輕鬆識別其中的每一頭。再搭配飼餵機器人、巡檢機器人、環境監測及自動控制系統,便組成了智能化養殖場

傳統養殖中,當飼養員把同一欄豬的飼料倒在同一個槽裡時,10至15頭豬一哄而上憑力氣「搶食兒吃」,最終導致同一欄豬出欄時生長不均衡,最小的只有70公斤,最大的達到130公斤。

與傳統養豬飼餵模式不同,智能化養殖場則要「公平」的多。

每個豬欄的中心處安放著被分隔成6個「伸縮式半限餵欄體」的飼料槽,每個食槽位僅能容納一頭豬進出。

每個欄體上方的AI鏡頭對每頭豬進行豬臉識別並關聯查詢出相關信息後,中樞設備會向飼料槽上方的飼餵機器人發送指令,使其可以自動投放這頭豬應進食的量,甚至能精準到克。計劃指導量內,還能支持互動分餐,真正做到讓豬想吃就吃。

「豬臉識別」後進行精準飼餵 來源 | 央

這樣精準飼喂,同一欄豬出欄時的體重差異可縮小到5%以內,還可以節省飼料成本。

橫穿豬舍上方的軌道上安裝著一個長方體的24小時不間斷巡檢機器人。巡檢機器人上配備了3D雙目攝像頭、廣角深度攝像頭、遠程測溫儀、聲音收集器、6項指標環控測試儀等多個設備。

這樣,高配加持的巡檢機器人就具有了視覺點數估重等功能。巡檢機器人只需「掃一眼」就能準確盤點豬舍內豬的數量,還能在對拍攝物體建模後,配合豬只的種類和特性進行估重,整個過程僅需幾秒,誤差在3%以內。

相比較傳統的肉眼盤點估重、人工記錄的工作方式,這種方式顯然更高效、準確,還節省人力和時間。

估豬重量 來源 | 南方都市報

傳統的養豬多採用粗放式的養殖方式,豬群健康監測技術受限,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豬幼崽死亡率居高不下,產量難以提升,成本高、盈利難。

而智能化養豬的監控系統可以24小時不間斷地對生物資產的健康體徵進行在線實時監測。

計算豬的運動量 來源 | 南方都市報

系統捕捉到豬的運動量、採食量、體溫和糞便等數據異常的同時,調取資料庫裡這頭豬的過往體溫、進食記錄、運動量等進行比對分析。

而搭載在巡檢機器人上的聲紋識別技術可以分析豬的叫聲、咳嗽聲,從而在早期就能判斷這頭豬可能患病的風險。工作人員就能第一時間發現病原,提前免疫,從源頭上有效控制並迅速撲滅瘟疫。

據測算,採用「豬臉識別」後,養殖場的人工成本減少30%-50%左右,降低飼料使用量8%-10%,並且平均縮短出欄時間5-8天。(數據來源:中城發展研究院)

03智慧化果園讓每個果子都有「身份證」

細心的朋友們會發現,有些銷售的水果上會貼著二維碼,掃一掃上面的二維碼就可以查到水果產自哪裡,生長的環境怎樣等信息。

智慧化果園裡,每棵樹都有自己的檔案。這棵樹栽種的年份,澆了多少水,用了多少肥,打了多少藥都清楚,這個二維碼也就是水果的「身份證」,讓品質溯源也更容易。

消費者通過掃描二維碼,就可全方位追溯

那麼,如何能做到「記住」每一棵果樹的信息?這就得益於AI技術。

AI人工智慧,是近幾年來我們常聽到的名詞,但是目前還沒有統一的定義。

2019版的《人工智慧安全標準化白皮書》明確提出,人工智慧系統是利用一種數字計算機或者其他由計算機控制的機器來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感知周圍環境、獲取相關知識並且使用,以獲得最佳結果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的系統。

簡單來說,人工智慧的目的是使智能機器像人一般,具備會聽、會看、會說、會行動、會學習、會思考等能力。

如我們在上文中講到的「豬臉識別」就是利用了AI技術,基於機器視覺和圖像識別,AI還可以選種、土壤檢測、智能耕作、病蟲害防治等。

在智慧化果園中,無人機智能巡田機器人會不間斷地拍攝植物生長狀態和各區域的雜草情況,並將這些圖片傳輸到終端。系統基於圖像識別技術,採用特定的算法和模型,進行深度挖掘,提取出了圖片中的有效信息。

智能巡田機器人果實實時識別與檢測畫面

這樣不僅讓能農戶了解作物的生長情況,還可以通過數據對灌水、噴藥、施肥的量進行精準控制。

而且,無人機或智能巡田機器人還能實現對作物病蟲害等問題的識別和監控。農戶上傳照片到智能植物識別軟體,就能識別作物是否存在病蟲害問題,軟體還會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氣象大數據分析研判種、管、收、售整體方案,比如連陰雨高發期,可提前做好防雨排澇;霜凍高發期,可提前啟動防霜機等防霜措施;冰雹多發期,提前布好防雹網;果實膨大期,做好水分調節……

以前農民憑經驗,現在是通過數據來進行管理。農民們只需遠程調控,隨時可以查看果園環境。

04全程無人機械化作業的無人農場

「糧倉已滿,請來接糧。」通過5G信號,無人駕駛收穫機向它的合作夥伴——無人駕駛運糧車發出信息。

「收到。」在田邊等候的運糧車,立即開到收穫車旁邊。收穫機伸出卸糧筒,將稻穀卸到運糧車中,僅幾十秒就完成了一次卸糧過程。

在華南農業大學增城教研科學基地,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廣東農村科技特派員羅錫文團隊的水稻無人農場,是目前全國首例「耕、種、管、收」全程無人機械化作業的水稻農場

無人駕駛收穫機和運糧車協同完成收穫作

無人駕駛旋耕機完成土地耕整;無人駕駛水稻旱直播機進行水稻播種;之後,採用無人駕駛高地隙噴霧機和無人直升機完成了施肥和施藥等作業;最後,由無人駕駛收穫機和運糧車協同完成收穫作業。

真正實現了耕整、種植、田間管理和收穫全程無人機械化作業。無人農場的實現,靠三大技術——生物技術、智能農機和信息技術。

在智能農機及信息技術方面,主要依託北鬥導航定位系統5G通信系統。北鬥導航定位系統主要提供精準定位,5G通信系統實時處理大量信息且信息傳輸速度快。目前,無人農機直線行走精度可達到2.5cm。

雖然目前全程無人機械化作業還在試驗階段,並未全面推廣。但未來對人工智慧技術應用的探索,必將會加快中國農業的行業結構優化和市場整合。

衡東縣高湖鎮新旺村油菜種植產業扶貧基

而近年來,一些大型網際網路企業的加入,讓智慧農業產品能夠形成精準的產銷對接,農產品按照需求和標準生產後,很快就能進入網際網路公司的冷鏈物流,後續可以直接進入它們的電子商務平臺進行銷售。

網際網路公司的智能養豬宣傳標語 來源 |

《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19)》預測,2020年我國智慧農業潛在市場規模將達2000億元。

從「人扛牛拉」到「農機自耕」,從「指望經驗」到「依靠數據」,從「看天吃飯」到「科技助力」,智慧農業為農業生產方式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更多可能性。

相信將來,農民們再也不用面朝黃土背朝天辛苦勞作,也不用擔心農作物滯銷血本無歸,而是在家就可以利用智慧農業每年都可以大豐收。

相關焦點

  • 「光譜遙感」種田 國產無人機極速施肥
    圖:無人機準備實施田間作業。\受訪者供圖【大公報訊】記者王欣欣哈爾濱報導:「從播種、施肥,到秋天收割,從來沒看到一個人真正下地幹活,就隔幾天看到無人機在田地上空飛一飛,他們這130畝地比我們收成好多了。」
  • 無人機+智慧農業就是這麼牛
    目前,該所研發的無人機載重從幾百克到30千克,飛行時間從20分鐘到近一小時,且完成了實驗室技術研發和小批量試用,其中在農業領域推廣應用效果較為明顯精密儀器與裝備研發中心無人機事業部主任白越介紹本次博覽會他們將攜帶CQ8、GH12這兩款代表性無人機現場展出。
  • 知識貼|無人機農業能給農民帶來什麼?
    如今,國家在倡導現代農業,用機械代替人工,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勢。隨著科技的發展,無人機的功能越來越強大,能適應多種複雜地形,進行播種、撒藥的工作。接下來,我們就來總結一下,無人機農業能具體給農民帶來什麼好處。
  • 非洲豬瘟強國研發豬臉識別應對,疫情專家:剁成肉塊點辨認
    人臉識別聽得多,豬臉識別又聽過沒有?廣州科技公司影子科技聲稱,該公司研發的系統能對養豬場的豬只進行豬臉識別,通過比對資料庫中的豬只面孔,以及運用聲音掃描來監控豬只的健康,防範非洲豬瘟散播。不過,專家及養殖戶均指,有關豬臉識別並不實際,可能還為時過早。
  • 來雲上農業試驗場,看未來智慧農業長啥樣?
    新華社杭州11月26日電 題:來雲上農業試驗場,看未來智慧農業長啥樣? 新華社記者崔力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24日在浙江烏鎮落下帷幕,在距離大會會址僅10分鐘車程、擁有7000年馬家浜文化的譚家灣遺址公園原址上,譚家灣雲上農業試驗場作為大會新推出的「一館一園一場」之一,以沉浸式體驗和交互式場景生動展示了網際網路和物聯網技術賦予未來農業的全方位變化。
  • 極俠農業遙感無人機:提升農田管理效率好幫手
    極俠農業遙感無人機,具備釐米級精度的全自主飛行能力、高精度的信息採集能力和靈活簡單的控制方式,大大提升了測繪效率和成像精度,在農業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價值。那麼,你知道極俠農業遙感無人機,具體有哪些應用場景嗎?
  • 農業「黑科技」讓你大開眼界
    >01牛兒戴電子耳標、機器自動施肥澆水5G為農業賦能牛兒戴上電子耳標,可隨時定位;智能機器根據土壤溫度、溼度,自動施肥澆水……即便在千裡之外,人們也能通過5G、VR等技術及時了解養殖、種植情況,助力農業精細化運行
  • 智慧農業:農業智能水肥一體化中的過濾器
    智慧農業:農業智能水肥一體化中的過濾器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將水通過直徑約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頭送到作物根部進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乾旱缺水地區農業生產中最有效的一種節水灌溉方式,水的利用率可達95%。滴灌較噴灌具有更高的節水增產效果,同時可以結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
  • 世界無人機大會:無人機,飛向智慧新未來
    240kg的縱列式雙旋翼無人機。9月13日,以「點亮智慧新未來」為主題的2020第四屆世界無人機大會暨第五屆深圳國際無人機展在深圳開幕。河北省電子政務學會、河北省智慧城市聯合會、河北省無人機行業協會聯合黨支部書記董振國說,在此次無人機大會上,哈工大自主研發的仿生撲翼飛行機器人「鳳凰」就是仿生無人機應用的最佳詮釋。與固定翼、旋翼無人機相比,「鳳凰」的運動原理有很大不同。
  • 「豬叫識別」,讓你足不出戶在家輕鬆養豬
    Oops,21世紀養豬都開始用AI了昨天,畢業後許久不發動態的直系師兄突然轉發了一條題為《京東數科籤下中國智能養殖第一大單 助力元寶楓養殖千萬頭AI豬》的推送連結。點開一看,映入眼帘的就是「京東數科旗下京東農牧與成都元寶楓農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籤署了智能養殖和數字農業項目合作合同,合同總金額達2.06億元,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智能農牧領域的第一大單」。
  • 麥飛科技CTO劉龍,我們不做植保無人機,而是運用遙感+AI技術打造...
    據了解,麥飛科技成立於2016年12月,而在成立之前,除了組建團隊,另一項重要的事情就是研發遙感監測載荷並和無人機適配起來。這支團隊有三位核心創始成員,現任CEO的宮華澤、CTO劉龍以及COO陳祺。關於公司的定位,劉龍解釋說:「這主要是基於我們的技術點來說的,包含幾個關鍵詞,遙感監測、人工智慧、精準農業。遙感監測是我們的老本行,人工智慧技術是我們能把遙感運用到農業場景裡的手段,幫助我們檢測出農作物病蟲害後輸出精確的防治措施,進而降低成本提升防治效果,實現精準農業和智慧農業,所以我們要做這樣的服務商,一家聚焦農業病蟲害遙感監測及精準作業的AI服務商 。」
  • 點亮智慧新未來:2020第四屆世界無人機大會在深圳開幕
    劉大響院士就無人機與新型空天一體智能交通發展趨勢,描劃未來空天一體交通的無縫對接;沈昌祥院士對開創新基建智慧城市主動免疫網絡安全提出了獨到的見解;中國人民警察大學副校長吳立志對警用無人機應用及發展寄予厚望,強調無人機在智慧警務、警察執法方面潛力巨大;西北工業大學無人機研究所所長王俊彪教授強調無人機產業發展的生態體系建設。
  • 點亮智慧新未來——2020第四屆世界無人機大會在深圳開幕
    、國際無人機開源開發者組織、IEEE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國際無人機系統標準化協會等多個國際、國家和地區無人機行業負責人,以及來自全國公安、交通、國土、應急救援、環保、農業植保、城市管理、電力公司的用戶代表及參展商一千多人參加大會及分論壇。
  • 種田文,她穿到古代,醫術在手橫行天下,買個病秧相公竟然是將軍
    她的臉好像著了火,雙眼眨也不眨地盯著眼前的美景。「真好看,可惜呀……」蘇盼兒滿足得嘆了口氣,她從來都是美好事物的絕緣體。小時候她就是出了名的孩子王,長老們口中的刺兒頭。長大後出來工作,閒暇時和一幫哥們兒走南闖北,收穫了一大票藍顏知己。大家都拿她當好兄弟好哥們兒,卻全然忘記了其實她也是個女人,也需要溫柔呵護。
  • 刷臉驗證、無人機橫幅……迎新,這個學校有點拼
    中國常州網訊 「同學,到這邊刷臉!」 9月8日,5000餘名本科、研究生新生前往江蘇理工學院報到。今年該校啟動了智慧迎新平臺,通過「刷臉」讓報到過程縮短至幾分鐘。報到現場,一名迎新志願者向記者介紹,「在該平臺上,學生還可以看到學長學姐寫的各種攻略,提前了解學校的文化等,到校就有歸屬感。」
  • 重生空間種田文,昔日溫柔白領化身彪悍女狼,種田賺錢養家蓋房!
    重生空間種田文,昔日溫柔白領化身彪悍女狼,種田賺錢養家蓋房!小夥伴們大家好,今天來讓小編分享最精彩的小說推薦,喜歡的小夥伴們往下看吧,今日小編來給大家推薦幾本好看的種田文,昔日溫柔白領化身彪悍女狼,種田賺錢養家蓋房!
  • 豬年話豬|豬的體脂率比你低?科學家為何熱衷移植豬內臟?
    豬很聰明,一些測試表明它們的智力超過狗,能勝任許多針對黑猩猩的訓練任務。豬的嗅覺尤其靈敏,緝毒、排雷都不在話下。之所以它們還沒全面搶走功能犬的飯碗,主要在於它們一天中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在睡覺。豬愛乾淨,對清潔環境的要求很高。不像牛、羊、馬、驢等其他家畜,豬會將睡覺和排便區域分開。豬的身上汗腺很少,幾乎不出汗。
  • 九部經典好看的種田文推薦,發家致富奔小康,愛情事業兩不誤
    我心中第一忠犬,經典種田文,現在說著我又想再看一遍了,傻傻的。特別特別羨慕女主能遇到長生,太可愛了。輕鬆簡單的文風,透著細膩的感情線,很喜歡,很喜歡,很感動,作者文筆保證,推薦!!第二部:《秀色田園》作者:某某寶簡評:女主角魂穿到農家,利用自己的農業知識幫助家人發家致富奔小康。
  • 從動森坑裡出來後,玩家們開始了新一輪硬核種田
    吃過豬肉還真沒見過豬跑,我總覺得製作組是在針對我。 不過,如果你想體驗純粹的和風動作RPG,並體驗一下硬核種田,《天穗之咲稻姬》這款遊戲本身還是很值得一玩的
  • 重生種田文:上輩子靠拳頭,重生後幡然醒悟,老實種田賺錢造房子
    今天為大家分享好看的種田文,小說精彩不斷,還在等什麼?喜歡就收藏關注吧!《重生娘子在種田》劇情簡介:穆揚靈重生在獵戶之家,本以為一生可以平淡幸福,誰知一場兵禍讓他們幾近家破,父親被劃為軍戶,他們一家隨行屯田,可惜他們連五穀的幼苗都分不清,看著欲哭無淚的母親和幼弟,穆揚靈挺足胸膛,道:「沒關係,我有的是力氣」還有一些來自千年後的農業理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