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奪刀少年」柳豔兵在病床上。
導讀:5月31日,高三學生柳豔兵不顧自身被砍,上前奪下歹徒手中的刀。事發後,柳豔兵和同學易政勇兩人因傷情嚴重無法參加高考。柳豔兵奪刀救人的事跡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教育部對柳豔兵及其同學易政勇的行為表示讚賞,將為他們組織單獨考試。中國文明網也將推薦他們參評6月「中國好人榜」好人評選。
我們發現,幾乎每一年都有考生因為救人耽誤高考、放棄高考。本期訂閱號小編為網友整理了近年來因救人而耽誤高考的美德故事。
2014年 「奪刀少年」見義勇為 鬥兇受傷憾失高考
2014年5月31日,柳豔兵和同學正乘坐中巴車從宜春市區前往袁州區洪塘鎮,車上人坐滿了乘客。當車行駛到三陽長村路段時,易政勇後背突然被人砍了一刀,當他用手回擋時,手臂又被砍了一刀——一個突發事件讓人猝不及防:一個本地年輕男子手持菜刀,瘋狂地砍向周圍的乘客。此時柳豔兵的頭部和肩部被各砍了一刀。在歹徒繼續行兇之時,柳豔兵隻身衝上前去,奪下了歹徒手中的菜刀,並放到駕駛室前窗臺上,又馬上轉身將歹徒壓倒在地。
警察趕赴事發現場,柳豔兵和其他4名被砍的乘客被送到宜春市人民醫院救治。經過醫生診斷,柳豔兵顱骨出現裂縫,如果刀口再深一點,將有生命危險。「當時感覺不到痛,也沒有時間想太多,已經有幾個人被砍傷了,如果我不上去奪刀,還會有人被砍傷。」柳豔兵說,無論何時何地,碰到這樣的事情,總是要有人敢於站出來的。
圖為柳豔兵的高考準考證
但遺憾的是,兩人身體恢復情況並不理想,柳豔兵頭部傷勢嚴重,難以順利完成高考。柳豔兵奪刀救人的事跡在高考前夕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奪刀少年」因傷重無緣高考,眾多網友呼籲高校破格錄取這名品學兼優的學生。
7日,宜春市綜治委已正式授予「奪刀少年」柳豔兵「見義勇為先進個人」榮譽稱號。江西省教育廳證實,教育部對柳豔兵及其同學易政勇的行為表示讚賞,並表示待他們身體康復後,將為他們組織單獨考試。
2014年 孝順女孩楊月霜 帶著癱瘓媽媽備戰高考
2014年5月16日早上5點40分,租住在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絲綢路的楊月霜從睡夢中醒來,梳洗、燒水、煮飯,為癱瘓在床的母親倒去便盆,把屋子清掃得乾乾淨淨。做完這一切,又跑步前往南部二中上早自習。這樣的日子,楊月霜已堅持了5年。從14歲開始,她一邊照顧母親,一邊努力學習,現在正全力備戰高考。
2001年9月1日,這一天對6歲的楊月霜來說,是既幸福又憂傷的日子。一早,楊月霜背上新書包準備上學,鄧太玉幫女兒梳理頭髮,她用巢絲練就的巧手,為女兒扎了兩個好看的羊角辮。不料,鄧太玉手一哆嗦,突然向後暈倒過去。楊月霜回頭見母親倒在地上一動不動,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她一個勁地哭喊著。楊月霜不知道,母親可能一生都不能站立起來了。父親用細膩和愛演繹了對家庭的責任,讓小月霜體會到家的溫暖和生命的美好。2005年,鄧太玉臥床4年後竟站立起來了。儘管不能走動,但已是奇蹟。
2009年11月24日,楊月霜放學後推開門,見父親斜躺在椅子上,手捂著腹部,臉色很難看。她意識到不妙,立即將父親送到診所。醫生診斷後初步認為是胃病,開了一些藥。楊月霜特意熬了一碗白米粥,一勺一勺地餵父親吃。次日上午,楊月霜正在上課,老師通知她立即去醫院。她心慌意亂地趕到醫院,卻未見到父親的最後一面。父親去世後,14歲的楊月霜用柔弱的雙肩挑起了重擔。她說:「不管生活多麼艱辛,我都會盡最大努力,讓母親快樂、幸福地生活。」
記者問及楊月霜怎樣看待眼前的苦難和未來的理想時,她自信地說:「不論多麼艱難,都要做生活的強者,一直陪伴著母親,不離不棄。」
2013年 90後女孩與病父相守12年 因父病重放棄高考
2013年5月,河北省邯鄲市滏春中學18歲高三女生王雨瀟,本應留在教室為即將到來的高考做最後衝刺的她,守候在相守12年的父親的病床前。一個月前父親突然入院治療,為了父親的生命她選擇了放棄高考,陪伴在父親身旁。
4月11日晚上10點多,王雨瀟的父親突然暈倒,已被送往邯鄲市中心醫院重症監護室,醫生說是由於腦幹出血導致神經系統意識發生嚴重障礙。
「我會一直守護在我父親身邊。」雨瀟眼含著淚花說,「我六歲媽媽就不在了,是父親一手把我撫養長大,我現在已經18歲了,我有能力照顧父親了。」她說,雖然她很想上大學,但假如父親需要人一直照顧的話,她會一直守護在爸爸身邊,準備直接找工作掙錢。
2012年 先救人再高考 90後男生張文馳高考前捐骨髓
2012年3月26日上午,在北京海軍總醫院,湖北襄陽一中高三學生張文馳為身患白血病的福建小男孩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張文馳出生於湖北省老河口市,2011年4月23日,是張文馳年滿18周歲的日子。這個靦腆的中學生走進獻血車,獻出300毫升血液,用無償獻血、捐獻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的方式作為自己的成年禮。
2011年10月21日,中華骨髓庫在140萬份數據中檢索發現,張文馳與福建一名4歲白血病患兒初步配型成功。該患者3月底是骨髓移植最佳時機,如果錯過這次機會,患者可能惡化。這時候,夢想當一名飛行員的張文馳已通過南方航空公司的招飛體檢,只要高考達到一定分數就可以被錄取,畢業後到南航實現夢想。如果這時候捐獻骨髓,有可能會影響高考。為及時救助4歲的病人,張文馳放棄了緊張的高考複習時間,赴北京捐獻骨髓。「受捐孩子病情嚴重,時間安排不允許。高考可以重來,但生命只有一次!」張文馳說。
3月26日上午,張文馳為福建白血病患兒捐出50毫升造血幹細胞。消息傳出後,張文馳被人們親切地稱做「90後最美中學生」。有網友評論,「時代楷模張文馳,人性的高考你得了滿分!」
2012年 19歲"最美女兒"放棄高考 獻頭皮救燒傷父親
2012年9月15日,本該已走入大學校門讀書的山西蒲縣女孩王慧,卻躺在了醫院的手術床上。一切都因一場意外而改變。2012年5月27日,王慧的父親王潤平和妻子在家幹活時,不慎引燃汽油導致爆炸,兩人同時被燒傷。經診斷,王潤平身體80%特重度燒傷,住進了臨汾當地一家醫院的重症監護室,妻子燒傷30%。
這時距高考(微博)已不到10天,王慧此前已經拿到了藝術類播音主持合格證,連上哪所大學都規劃好了。然而,父母的手術恰巧安排在高考當天,沒有絲毫猶豫,王慧決定放棄高考。每天,她既要幫著給父母換藥,又得將傷口滲出的分泌物送檢,還得按時給父母買飯。一個人忙不過來,不吃飯是經常的事。
2012年9月,父親的病情急轉直下,自己的皮膚已無法進行移植,而商業人工用皮價格又十分昂貴,於是醫院建議近親獻皮。王慧連疼不疼都沒問一句,就對醫生說:「用我的皮。」9月15日,手術開始了。儘管取皮過程劇痛無比,王慧沒哼一聲,只說了句:「醫生,請您儘量多取我的皮,少取一點爸爸的!」
在網絡上,王慧的故事引發了網友的讚譽和思考。網友「就是姚舜馨」說:「一個可愛的女孩,無私救父感天動地!」「守望你的記憶」說:「她讓我們懂得,愛是責任和承擔。」
2011年 19歲女孩楊蓉「割肝救母」 為照顧母親放棄高考
楊蓉是馬鞍山市花山區霍裡鎮人,在她的記憶中,母親芮明翠身體一直很健康。但從2007年開始,芮明翠突然覺得肚子脹,並相繼出現發高燒、嘔吐、消化道出血等症狀,醫院的檢查結果很快出來——芮明翠患有晚期肝硬化。2011年8月,芮明翠的病情不斷惡化,馬鞍山市人民醫院一度下達了病危通知書。好在,最後消化道出血得到了控制。但醫生說,肝移植手術已經到了非做不可的地步,否則芮明翠性命難保。
因為父母已經離婚,母親患病以來,照顧母親的重任便落在楊蓉稚嫩的肩膀上,正在上高中的她,每天不但要應付繁雜的學習任務,還要做家務活、照顧母親。為母親拿藥餵藥、準備飯菜、陪母親聊天緩解病痛……這些都是楊蓉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
楊蓉19歲,如果不是母親遭遇病魔,她本該快樂地生活在大學校園。因為母親的病情更加嚴重,楊蓉經常請假在家照顧母親,本來學習不錯的她,成績漸漸落後。高考前夕,為了全心全意地照顧病重的母親,楊蓉猶豫再三,最終放棄了參加高考的機會。女孩楊蓉說得好,肝臟可以再生,學業可以重來,但媽媽的病不能耽誤,「我想,換成其他人,也會這樣做」。
2008年 抗震英雄龔桂林 錯過高考 卻給同伴帶來高考的機會
2008年7月3日,四川地震災區12萬名考生開始「遲到的高考」,在中山大學附屬黃埔醫院的骨科病床上,19歲的雙腳截肢傷員龔桂林卻只能靜靜地等待,遙相企盼他的同學傳來考試順利的消息。值得的一提是,正是龔桂林在被壓的廢墟中不斷徒手挖開層層瓦礫,才為一名同班同學留住生還的希望,並能及時康復趕上高考的機會。
2008年5月12日那天下午,正在中學頂樓4樓上課的小龔突然感到地面搖晃。「老師就喊我們趕快跑出去,我和幾個同學剛跑到3、4樓樓梯間的平臺,強烈的晃動讓我們都站不穩了,我屁股剛一落地,兩塊巨大的預製板就從眼前坍塌下來,壓在我的兩隻小腿上。」儘管雙腳不能動彈,小龔當時並不感到特別疼痛,還暗自慶幸自己上身還沒有壓倒,頭腦也一直清醒。下午的時候,小龔嘗試動了一下磚塊,發現附近的同學韋兵的腿壓得並不嚴重,於是就開始用雙手不斷往五六十釐米厚的磚塊挖,一步一步地讓韋兵往挖開的地方挪。
半夜,天下著雨,小龔的叔叔來到廢墟,用工具從小龔背後的樓梯上鑿出一個洞,給被困的小龔送水,小龔使勁全身力氣將幾乎奄奄一息得韋兵從瓦礫中扯出來,用肩膀把他從碎石中頂了出來。第二天上午11點和下午4點,韋兵和小龔分別被志願救援人員成功救出。被救出後,小龔生命仍然垂危,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醫生忍痛將小龔的兩條小腿截肢,才將他垂危的生命搶救歸來。然而,由於傷勢尚未痊癒,延遲了一個月的高考,小龔也只能無奈錯過。
在他遙遠的家鄉,他的好朋友韋兵的內出血已經痊癒,正和東汽中學百餘名考生一起,在考場上為自己的前程拼搏。「這次錯過機會了,下次一定要參加(高考)!」「我要考上大學,為家鄉做貢獻。」小龔嘴角微笑著,憧憬著來年高考的到來。
結語:在面對升學的人生重大時刻,這些正處在人生三岔路口的美德少年,沒有選擇在見義勇為、助人為樂、孝老愛親前退縮,他們都為「道德的高考」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