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頭條丨英歐終於談完,人工智慧算法告訴你,「魚」不簡單

2021-01-09 國際在線

英歐終於達成貿易協議了!「漁業」作為三大問題之一,卡住談判直到最後一刻。

漁業談判細到什麼程度呢?據了解,雙方幾乎是在照著英國海域裡的300多種魚一種一種地談。英國能讓歐盟在多大海域內捕、還能捕多少年、還能捕多大份額……

明明漁業作為一個小不點,在英國的經濟產出中只佔了0.04%(2019年數據),只有英國汽車產業的1%,金融服務業的0.57%,為什麼偏偏是它,讓英國面對歐盟僵持不下?

掐(電)指(腦)一(幹)算(的),「魚」不簡單

我們團隊用機器學習的算法,分析了2016年英國舉行脫歐公投那一周的幾百篇英國報紙文章,研究脫歐和留歐的關鍵詞都有什麼。算法從幾十萬個詞中識別出了143個詞,其中脫歐關鍵詞61個,留歐關鍵詞82個。

△紅色為脫歐派指徵詞彙,藍色為留歐派指徵詞彙,字越大,代表指徵越明顯。圖自總臺紀錄片《脫歐的平行世界》

在61個最強脫歐詞彙中,就有「漁業」這個詞,也就是說它帶著強烈的脫歐傾向。

△紅色為脫歐,藍色為留歐。字越大,代表指徵越明顯,指徵值滿分為1。譬如「難民」值為0.89,「大英國協」值為0.94,「漁業」為0.84,更多人工智慧分析脫歐的結果請見https://brexitproject.github.io/visualization/views/wordProbability

漁業對於英國,是主權問題

英國海上疆界面積之廣,幾乎佔到歐盟總水域的一半。但脫歐前的英國要服從歐盟的法規,需把絕大部分海域劃為歐盟的共同漁場。結果英國海域裡,一半以上都是外國漁船,而英國漁民在捕撈量、份額、作業方式等各方面都得被歐盟管。

加入歐盟以來,英國漁民親身目睹了行業的衰敗。1978年6月,英國還有大概有2萬左右漁民,到了今年,英國正式捕魚員工就剩8千人(不包括個體漁民)。現在正負責與歐盟談判的英國內閣大臣麥可·戈夫就聲稱,歐盟的共同漁業政策摧毀了他父親在阿伯丁(英國北部城市)的漁業生意。

△英國內閣大臣麥可·戈夫

所以在英國漁船上,常能看到這樣的旗幟,「漁業支持脫歐,拯救英國漁業」。

「這到底是誰的海?誰的魚?」

「要掙脫歐盟的枷鎖,把英國從歐盟解放出來!」

確實算法也識別到了「枷鎖」是個典型脫歐詞彙,傾向值高達87%。「解放」一詞高達86%。

△圖自總臺紀錄片《脫歐的平行世界》

所以「漁業」的背後是「自由、枷鎖」這些大詞,它們可不只是利益計較了,它是一種「我命由我不由歐盟」的壯闊熱血,是恨不得與之一戰的情緒。

這種情緒要怎麼被安撫?

說白了,漁業已經不單純是一個行業的利益問題,已經是個主權問題了。

△標語「你們曾經承諾要收回漁業自主權,而現在你們又一次背叛了我們。」

漁業很難談,因為詹森政府很難騰挪。就像上圖裡標語說的那樣,不能背叛脫歐。前有特雷莎·梅的前車之鑑,她黯然下臺不正是因為脫歐派認為她「背叛了脫歐」嗎?

可歐盟眼中的漁業,是利益問題

法國漁民60%~80%的時間都在英國海域裡捕魚,年收入5成以上來自這裡;

每年,歐盟漁民在英國海域漁獲的總價值6.5億歐元;

歐盟中大概有10個國家都對這一海域有著很高依存度;

歐盟船隻在英國海域的捕撈量,是英國船隻在歐盟海域捕撈量的6倍左右;

得讓英國繼續開放海域,不然影響多少人的生計。

雖然這也意味著選民的壓力,但它對於歐盟來說歸根結底還是一筆買賣,並不是需要揮舞國旗的那種主權問題。

△英國漁民希望英國在脫歐後收回漁業自主權,趕走在英國水域捕魚的外國競爭者。

脫歐者看漁業,2個視野盲區

盲區1:

漁業被英國脫歐政客們幾十年鼓吹,被視為是英國加入歐盟「喪權辱國不平等」的典型。然而多年來,英國政府很清楚,不能只算漁業單項盈虧而不算總帳。譬如英國出口金融服務的第一大市場是歐盟,賺取的1/3利潤來自歐盟,金融業在2019年為英國經濟貢獻價值1260億英鎊,漁業僅為4.37億英鎊。

試問小小漁業吃的虧,能大到哪裡去?

盲區2:

脫歐公投前,鮑裡斯·詹森多次承諾要拿回「對英國水域的全面掌控」。但他沒有提到的一點是,等英國拿回了魚,賣給誰?

英國的3/4漁獲都是供出口的,其中大部分銷往歐盟。歐盟的單一市場零關稅和簡化清關等讓英國漁民獲益匪淺。一旦無協議脫歐,英國失去各種優惠,必然流失歐盟市場。

魚是奪回來了,然後呢?

感覺怪怪的,自產自銷它不香嗎?

看看這麼一個基本事實:

英國3/4海產出口,大部分銷往歐盟;消費的2/3來自進口,3成又來自歐盟。

為什麼英國不吃自己捕上來的魚,要去買歐盟的魚吃?

「因為對面的魚才是我愛吃的。」

這不是搞笑,是真的。

歐洲人大多喜歡吃比目魚和甲殼類海鮮,英國人並不那麼愛。2019年,英國對歐盟出口漁業最多的就是鮭魚、海藻和扇貝,總計45.2萬噸,入帳約20億英鎊。

而英國人常吃的炸魚薯條的鱈魚,絕大多數是歐洲漁民在北方捕撈的,要從歐盟進口,總計71.2萬噸,價值34億英鎊。

所以這是各有進出的複雜買賣,「漁業脫歐」哪能像當時想得那麼簡單,一刀斬斷?

當地時間12月24日下午,英國首相詹森召開新聞發布會,稱已兌現了2016年公投的承諾,收回了英國的控制權,尤其點名提到漁業的控制權。但歐盟消息人士稱,英國在談判最後時刻作出了「巨大的讓步」——歐盟漁民將從2021年開始的5年半內,繼續按現行準入標準進入英國海域捕撈,但配額將逐步減少25%。而英國之前開出的條件是3年內減少60%。

蘇格蘭自治政府首席部長尼古拉斯特金評價這一結果為「糟糕的協議」,「英國政府違背了在漁業上的重要承諾」。

受漁業談判影響最大的正是蘇格蘭漁民,蘇格蘭可能在明年重提獨立公投,漁業這一讓步可能會帶來蘇格蘭漁民倒戈的後果。另有北愛爾蘭的爭議問題也只是緩期解決。帶著一身的「脫歐後遺症」,2020年12月31日後,英國將告別47年的歐盟成員國身份,進入未知。

然而經年累月、錙銖必較的殘酷談判最終也沒有能真正兌現當年的承諾。

監製丨姜秋鏑

記者丨王璇 西佳

編輯丨崔智琳

相關焦點

  • 一起學人工智慧:推薦算法並不難,相似性是基礎,來看看相似算法
    啤酒與奶布,這兩種看起來毫不相關的東西,卻發現有一定的關聯性,在以前,發現物品的相關性需要一定的機緣巧合,但是在大數據時代,找到物品的相關性卻是非常的簡單,這也是人工智慧的一個分支。今天我們來講一講,常見的物品/用戶相似性的評分算法。
  • 建神經網絡模型,哪種優化算法更好?35000次測試告訴你丨圖賓根大學...
    在運行了35000次測試後,它給出了非常全面的優化器算法分析介紹,並告訴你如何用這些基準測試,為自己的深度學習模型選擇最好的優化方案。優化方法具體都有哪幾種?從下圖這份密密麻麻的圖表來看,迄今為止,提出的優化算法已經有130種左右。
  • 今日頭條張一鳴談AI「搶人」戰略:付最高的薪資請最優秀的人,不設...
    今日頭條的招聘策略一直為人關注,如今公司CEO張一鳴來親自揭秘了。據媒體報導,今日頭條創始人兼CEO張一鳴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頭條對頂尖人才的薪資不設上限,「人才的水平有多高,我們的薪酬就有多高。」未來,今日頭條或招聘超200名人工智慧工程師。
  • 籤完英歐「離婚協議」,首相家也要散?詹森父親:再見吧兒子,我要...
    這份新年禮物,無疑令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歡欣雀躍——作為促成英國成功脫歐的重要人物,他終於在多次艱難談判後圓了「脫歐夢」 ,感覺自己棒棒噠。「這是我們國家的美妙時刻,自由在我們手中!」詹森發表新年致辭時的興奮勁兒溢於言表。然而,春風得意的詹森萬萬沒想到,自己的老父親卻在背後默默「拆臺」。
  • 今日頭條-用算法計算世界
    今日頭條的產品設計是工程學:不強調路徑,通過實驗和計算得到問題的最優解。如果把信息流動看作一個海洋世界,算法好比聲納,不斷探索海洋的構造和邊界:哪裡有魚?是大魚還是小魚?怎麼吸引魚群把魚聚集起來?一、用算法尋找流量今日頭條有一個效率工程部門,專門優化信息分發。
  • 你只需要了解小貓吃魚,就能理解人工智慧的A*算法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未來實驗室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A*算法是人工智慧領域非常常用的一種搜索算法,在我們生活中也時常會接觸到,例如手機導航、無人車或無人機的路徑規劃等如果將A*算法比作小貓吃魚,A*貓會結合「雷達貓」的全路徑搜索本領和「貪心貓」少走彎路的特點,最快吃到小魚。電子地圖規劃路徑時用的就是這個原理。「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 院士說丨戴瓊海院士:人工智慧——算法·算力·交互
    另外,比如自動駕駛,我們突然發現我們的學習算法模型在車路協同,在車全天候全天時駕駛的時候,你的機器學習模型應該是什麼?如果強大的複雜模型出來以後,你的算力夠不夠?這都是我們需要探討的問題。我今天給大家匯報一下在算力、算法和交互方面,這上面我們應該怎麼去一些什麼工作,我們也做了一些工作,在這上面發力發現。
  • 歐洲頭條丨「民主燈塔」崩塌 美國危機遠未結束
    歐洲頭條丨「民主燈塔」崩塌 美國危機遠未結束 原標題: 美國國會衝擊事件之後,首都華盛頓恢復了表面的平靜,而大選的鬧劇卻遠未謝幕。距新任總統宣誓就職僅剩不到半個月時間,呼籲川普提前下臺的聲音卻不絕於耳。
  • 英語版今日頭條到底有多不靠譜?
    有時候,即使新聞事實正確,但那些為了追求點擊量而刻意而為的「標題黨」也會在一定程度上誤導讀者,更不用說,這個APP為你推薦的內容本身就很極端:要麼極右,要麼極左。頭條的全球野心其實從更宏觀的視角來看,TopBuzz不過是字節跳動全球擴張計劃中的拼圖之一。
  • 楊元慶:聯想通過大數據、算法及高性能計算推動人工智慧的發展
    這些智能化產品不但聽得到你的話,而且聽得懂你的話,並可以根據他所理解的語意來回答你所說的問題。比如你問它今天天氣怎麼樣,他會告訴你上海的天氣怎麼樣,因為它知道你在上海。你問它「明天」,它不會告訴你明天你吃什麼,它會告訴你明天天氣怎麼樣,這就是智能。
  • 釋新聞|英歐達成一份怎樣的協議?誰讓步了?還有哪些問題?
    雙方爭執不下的漁業問題,究竟哪方做出了讓步?在冗長的「脫歐」過程結束後,還會出現什麼新的難題嗎?雙方讓步,漁業問題暫時解決英歐雙方達成的協議據稱有2000頁之多。據歐盟委員會的說法,此次達成的協議包括自貿協議,經濟、社會、環境和漁業合作,公民安全合作以及治理框架共四部分;應英方要求,協議並未包括外交、外部安全和防務領域的合作。
  • 川普的一意孤行終於讓歐洲明白,必須把歐洲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德國《世界報》援引她的話說,歐洲必須「齊心協力,用一個聲音說話」,「但讓我們誠實一點:歐洲在共同外交政策方面仍處於起步階段。」在默克爾發言之後,馬克隆說:「我們不應該等待,我們必須馬上採取行動。讓我們不要軟弱,」法國總統馬克龍補充道。
  • AR屬不屬於人工智慧?看完本文你就懂了
    AR/VR常作為孿生兄弟被相提並論,被普遍認為為應用層新技術或者說是「智能可穿戴設備」,相比人工智慧相對的「算法」標籤,顯得不夠有深度有內涵高大上,那AR和人工智慧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AR屬不屬於當下我們認知中的人工智慧?
  • 中歐投資協定談成,中美歐全球經濟「大三角」確立
    歡迎關注「魯曉芙看歐洲」,第一個全歐洲範圍內的財經生活公眾號。  魯曉芙,財經作家,旅居歐洲,以荷比盧為基地,從事全歐洲投資併購業務。  中國經濟已經國際化了,如果不了解歐洲,有時候,你就不了解中國。
  • 重慶人都不胖的原因 爬不完的坡走不完的臺階你胖一個試試
    重慶人都不胖的原因 爬不完的坡走不完的臺階你胖一個試試時間:2020-09-04 14:3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重慶人都不胖的原因 爬不完的坡走不完的臺階你胖一個試試 有網友分享了一個視頻,告訴大家重慶人都不胖的原因。看完這段視頻後,終於明白了。
  • 算法已經能繪畫,能作曲,能寫詩,真正的人工智慧還有多遠?
    美、英兩國雙料院士馬庫斯·杜·索託伊在《天才與算法》這本書中解答了這些問題。索託伊是一位成就突出的科學家。他不僅是英國皇家學會院士、美國數學學會院士、牛津大學西蒙尼公眾理解科學教授,更獲得過大英帝國勳章、英國皇家學會麥可·法拉第獎、倫敦數學協會貝維克獎等多個獎項。
  • NeurIPS2020論文:新一代算法鑑黃師,中科院碩士一作
    撇開玩笑不談,維持健康良好的網絡環境,只靠人工鑑黃,根本不現實。這也是近兩年AI在網絡安全應用的熱門方向。AI鑑黃師有了通用性,唐馬儒們,終於解放了。從電商到直播:一套架構應對全場景AI鑑黃不是新鮮事,2018年,微軟、谷歌、亞馬遜等等巨頭還搞過算法鑑黃大賽,谷歌摘得桂冠。但是,以往的鑑黃算法,只針對特定場景。
  • AI創業黑幫:27位清華「人工智慧青年」趕上好時代
    2016 年 7 月,推出歷時兩年斥巨資打造的人工智慧老師——「懂你英語」,為每個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內容和計劃,被業界稱為是一次語言學習的革命。目前,英語流利說已完成 C 輪投資。億歐相關報導:機器人公司Geek+完成B輪6000萬美元融資,華平投資領投盒子魚英語——郭英濤,CTO盒子魚英語(BOXFiSH)是一款針對K12階段的英語教學、學習的移動教育產品,以初中生為主,它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基於行動裝置(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英語教學服務,產品提供了與教材同步的在線英語課程,以及與各年級同步的拓展課程和測試
  • 機器學習在領英的規模化應用
    Know),可以為你推薦能夠給你的職業發展帶來價值的人;Feed可以幫你找到最相關的行業信息,比如最新的文章或聯繫人的最新動態;Recruiter Search可以幫助企業了解趨勢,更好地進行招聘;職位推薦系統(Job Recommendations System)可以幫你找到工作或者跳槽到更好的企業。
  • 消失的人工智慧 「法外之地」
    歐洲600萬猶太人的冤魂不散,致使很多歐洲人終身堅信,無論是出於何種目的,個人信息到後來一定會被濫用。耶路撒冷灰暗的混凝土牆壁、靜默的白色馬安石地面、英文和希伯來文悼詞,沒有人再去打擾這份寧靜。二戰結束五十年後,GDPR的親大哥《95指令》出生(1995年)。2009年,親二哥《歐洲Cookie指令》出生。你別誤以為GDPR是一個人在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