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汙水處理廠次氯酸鈉消毒效果的影響因素研究

2020-11-26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2019年底,一場由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引發的疫情在全國蔓延開來,隨後陸續有專家團隊在患者的糞便、尿液、淚液和唾液等代謝物中檢出病毒核酸陽性,由此引起汙水處理行業對新型冠狀病毒可能存在的水介傳播風險的高度警惕。因此在疫情期間如何做好汙水的消毒工作,保障汙水處理廠出水的生物安全性已成為汙水處理行業關注的焦點問題。

《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將糞大腸菌群數列為城鎮汙水處理廠出水致病微生物的控制指標。為保證城鎮汙水處理廠出水中糞大腸菌群數的穩定達標,一般採用在汙水處理環節末端設置消毒工藝的措施。常見的汙水消毒方式有化學法(如液氯、次氯酸鈉、二氧化氯、臭氧等)和物理法(如紫外線)。其中液氯和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較為可靠,運行成本適中,但對現場安全管控要求較高;臭氧和紫外線消毒效率高,但設備投資成本大,現場管理複雜,並且電耗、能耗較多;次氯酸鈉作為和液氯消毒原理基本一致的化學藥劑,具有消毒效果好,採購、運輸和儲存環節安全方便,生產、管理和使用相對簡單等優點,現已逐漸成為我國汙水處理廠最常用的消毒方式。

目前國內汙水處理行業對含氯系列的消毒藥劑投加量等運行參數及其消毒效果的認識尚未取得一致意見。參考我國現行各類給水排水設計手冊與規範,如《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5冊:城鎮排水》(第三版)中給出的加氯量參考值為「一級處理後的汙水20~30 mg/L,不完全人工二級處理後的汙水10~15 mg/L,完全人工二級處理後的汙水5~10 mg/L」,而未明確給出三級處理(即深度處理)後的加氯量;《室外排水設計規範》(GB 50014—2006)中給出的二級處理出水的加氯量為6~15 mg/L,但該數值來源於2003年6座汙水處理廠的加氯消毒數據,當時的汙水處理廠無論處理工藝還是水質條件,都與當前的汙水處理廠存在較大差異。此外,上述設計規範中推薦的汙水與氯的接觸時間均不小於30 min,而目前國內部分汙水處理廠尚不具備滿足30 min接觸時間的條件。

面對上述問題與困擾,以執行一級A排放標準的某城鎮汙水處理廠二沉池出水為研究對象,開展了加氯消毒試驗,並考察了不同有效氯投加量、消毒接觸時間和反應水溫下的糞大腸菌群、餘氯(含總氯和游離氯)和氧化還原電位(ORP)等指標的變化,以期建立汙水加氯消毒效果與各影響因素間的關聯性,為汙水處理廠利用次氯酸鈉消毒提供理論依據。

一 材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文研究對象為執行一級A排放標準的某城鎮汙水處理廠,該廠目前的處理能力為22萬m3/d,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該廠目前轉盤過濾器和紫外消毒池均處於停運維修狀態,現場加藥點位於二沉池出水渠末端,消毒接觸在二沉池至出水排放口(超越轉盤過濾器和紫外消毒池)的管道內完成,根據日均流量、管徑和管長等參數計算,得出接觸時間約為12 min。加氯消毒試驗用水取自該廠二沉池出水,水質參數見表1。


圖1 某城鎮汙水處理廠工藝流程

表1 某城鎮汙水處理廠二沉池出水水質


1.2試驗方法

採集加氯點前二沉池出水20 L作為試驗用水,檢測糞大腸菌群數、ORP、氨氮、TN、COD、濁度、pH、水溫等水質指標。取汙水廠現用最新批次次氯酸鈉,按《次氯酸鈉》(GB/T 19106—2013)中5.3的方法檢測其有效氯含量,並配製成1 g/L稀釋液待用。取500 mL試驗用水於500 mL帶蓋棕色試劑瓶中,將濃度為1g/L的次氯酸鈉稀釋液按設計有效氯投加量(1、2、3、4、5、6、8、10 mg/L)順序加入,加蓋搖勻,在設計接觸時間(5、12、30 min)和設計水溫(16.8、28.9 ℃)下充分反應,檢測糞大腸菌群數(檢測前對水樣採用硫代硫酸鈉脫氯)、餘氯(游離氯、總氯)、ORP、氨氮、TN、COD、濁度、pH、水溫。為確保每個試驗組反應不受幹擾,每個有效氯投加量、接觸時間和反應水溫均單獨安排一個試驗樣品。

1.3 試驗設備

可攜式餘氯測定儀(美國HACH公司,PCⅡ,需配合總氯試劑包和游離氯試劑包使用);程控定量封口機(美國IDEXX公司,2009D);隔水式恆溫培養箱(上海一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GHP-9080);可攜式多參數水質分析儀(帶ORP電極,美國YSI公司,PROPLUS);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美國HACH公司,DR6000);濁度儀(美國HACH,2100AN);消解器(美國HACH,DRB200);無菌採樣瓶(美國IDEXX,120 mL,含硫代硫酸鈉)。

1.4分析方法

表2 檢測項目及方法


二 結果與討論

2.1 有效氯投加量和接觸時間對糞大腸菌群對數去除率的影響

對糞大腸菌群的消毒效果採用對數去除率(即消毒後微生物存活率倒數的對數值,以10為底)指標進行評價。如圖2所示,糞大腸菌群對數去除率隨著有效氯投加量的增加而上升。當有效氯投加量相同時,接觸時間越長,糞大腸菌群對數去除率越高,而在達到相同的糞大腸菌群對數去除率的前提下,接觸時間越長,所需有效氯投加量越少。以試驗用水為例,穩定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的糞大腸菌群數需滿足至少2.5 lg的去除率,此時有效氯的投加量分別是4.50 mg/L(接觸時間5 min)、3.67 mg/L(接觸時間12 min)、2.93 mg/L(接觸時間30 min)。研究結果表明,消毒工藝接觸時間不足30 min的汙水處理廠可通過適當提高次氯酸鈉的用量來提高糞大腸菌群對數去除率,從而保證出水的糞大腸菌群數穩定達標。但需注意的是,次氯酸鈉投加量的提高可能會導致消毒後出水的餘氯含量偏高。同樣以糞大腸菌群對數去除率達到2.5lg為例,在不同接觸時間的條件下,消毒後出水的餘氯見表3,可以看出,當接觸時間僅為5 min時,游離氯可達到0.66 mg/L,如果此時受納水體為地表水,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水生生態環境。


圖2 有效氯投加量和接觸時間對糞大腸菌群對數去除率的影響

表3 不同接觸時間條件下消毒後出水的餘氯


2.2 ORP值與糞大腸菌群對數去除率的相關性

ORP可以反映溶液的氧化還原性。其值越高,溶液的氧化性越強;反之,其值越低,溶液的還原性越強。有文獻報導了ORP值與氯對一些微生物和細菌的殺滅效果高度相關。本研究表明,糞大腸菌群對數去除率與反應後水樣的ORP值呈現較好的對數相關性,如圖3所示,接觸時間5、12、30 min的相關係數(R)值分別為0.8680、0.7971、0.8706,推測出現這一相關性正是由於水中投加了次氯酸鈉這類氧化劑後,引起水質的氧化還原電位發生了改變。考慮到糞大腸菌群數等致病微生物指標的檢測周期一般需要48h,目前部分歐美發達國家已普遍採用ORP值控制泳池水的消毒效果。因此為簡單快速預判汙水處理廠出水糞大腸菌群的去除效果,建議在出水排放口處安裝在線ORP儀以輔助判斷消毒效果。


圖3ORP與糞大腸菌群對數去除率的相關性

2.3 CT值與糞大腸菌群對數去除率的相關性

CT值(接觸時間T(min)×接觸時間結束時消毒劑殘留濃度C(mg/L))是採用化學法消毒工藝的一條實用設計準則,不同的CT值通常對應不同的消毒後微生物滅活率。糞大腸菌群對數去除率與CT值呈現較好的對數相關性:以總氯為C值的擬合曲線的R值為0.8246(見圖4);以游離氯為C值的擬合曲線的R值為0.9221(見圖5)。為確保試驗用水的糞大腸菌群數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的對數去除率在2.5 lg以上,此時的總氯CT值為7.6mg·min/L,游離氯CT值為3.3mg·min/L。目前,國內和國際相關標準中僅對飲用水消毒給出推薦CT值,例如在《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06)中給出的游離氯CT值為≥9 mg·min/L,一氯胺(總氯)CT值為≥60 mg·min/L;在世界衛生組織(WHO)《飲用水水質準則》中給出的針對2l g病毒滅活率的游離氯CT值為2~30 mg·min/L。可以看出這些數據與本研究中汙水的CT值有較大差異。考慮到汙水處理廠流動水體中的懸浮物濃度普遍偏高,且各地水質差異較大,因此後續還需針對汙水消毒的CT值,結合各地不同的水質條件開展深入研究。


圖4 總氯CT值與糞大腸菌群對數去除率的相關性


圖5 游離氯CT值與糞大腸菌群對數去除率的相關性

2.4 水溫對糞大腸菌群對數去除率的影響

試驗水樣中有效氯投加量為2 mg/L和5 mg/L時,分別在水溫為16.8 ℃和28.9 ℃下接觸消毒5 min,結果如圖6所示,可見水溫對糞大腸菌群對數去除率有顯著影響。在相同的有效氯投加量下,水溫升高可明顯提高糞大腸菌群對數去除率,這可能是由於溫度的提升使得次氯酸擴散至微生物表面的速率變快,進而提高了穿透細胞壁發生氧化作用使其死亡的概率。因此在為了達到近似的糞大腸菌群對數去除率的前提下,夏季水溫較高時可適當減少次氯酸鈉的投加量;而在冬季水溫較低的環境下,可通過加大有效氯投加量或者適當延長接觸時間達到相同的消毒效果。


圖6 水溫對糞大腸菌群對數去除率的影響

2.5 消毒工藝現場幹擾因素分析

在研究過程中還發現以下幾點影響消毒效果的因素,現針對相關問題作出如下分析,並給出相應建議:

1)消毒工藝段瞬時流量消毒工藝段的瞬時流量存在較大幅度波動(如圖7所示),可見最大瞬時流量值和最小瞬時流量值可相差2.7倍以上。這種瞬時流量的不穩定性給次氯酸鈉準確投加帶來了極大的幹擾,進而影響出水糞大腸菌群的去除效果和餘氯含量。建議在消毒工藝前端設置緩衝構築物如溢流井等,以保障進入消毒環節的水量的穩定。


圖7 某城鎮汙水處理廠消毒工藝出水流量瞬時曲線

2)次氯酸鈉有效氯含量

為研究次氯酸鈉有效氯含量隨時間的變化規律,將次氯酸鈉原液避光加蓋保存3d,每天檢測其有效氯含量,同時與3d內現場儲藥罐中同批次次氯酸鈉的有效氯含量作對比。如圖8所示,可見保存方法得當的次氯酸鈉原液的有效氯含量並未發生明顯改變,而現場儲藥罐內次氯酸鈉的有效氯含量卻發生了明顯的衰減,且日均衰減速率超過10%。這主要是由於現場儲藥罐存在罐體上蓋密封不嚴、露天暴曬、灌注新藥時罐內舊藥餘量過多等問題。有效氯含量的變化也會影響次氯酸鈉投加量的準確性。因此建議汙水處理廠應重視對次氯酸鈉試劑的現場管理,宜採用避光(黑色或深色)、密封(留一出氣口)、耐腐蝕(如聚四氟乙烯)的罐體存儲,並儘量在使用至低液位處再灌注新藥。


圖8 次氯酸鈉隨時間的衰減趨勢

3)糞大腸菌群數測定方法

為研究脫氯對檢測水樣中糞大腸菌群數的影響,在3座汙水處理廠總排放口處分別取經次氯酸鈉消毒後出水水樣,一組在現場使用硫代硫酸鈉脫氯,一組為未脫氯作為對照組。經標準方法檢測後發現,未脫氯水樣中的糞大腸菌群數明顯低於已脫氯水樣中的糞大腸菌群數(見圖9)。另外,從3座汙水處理廠的出水對比數據來看,已脫氯水樣中糞大腸菌群數可超出未脫氯水樣的10~1000倍不等,說明餘氯的存在會嚴重幹擾糞大腸菌群數檢測的準確性,從而影響對實際消毒效果的準確判斷,因此建議採樣時應對水樣進行脫氯處理。


圖9 餘氯對糞大腸菌群檢測結果的影響

三 結論

1)通過加氯消毒試驗發現,城鎮汙水處理廠在使用次氯酸鈉消毒時,出水的糞大腸菌群對數去除率與消毒工藝中的有效氯投加量、接觸時間以及水溫等均呈正相關,消毒後出水的ORP值可間接表徵消毒效果,CT值可指導消毒藥劑的投加。

2)本研究的城鎮汙水處理廠在保持接觸時間為12 min的前提下,有效氯投加量在3.67 mg/L時,可滿足糞大腸菌群對數去除率達到2.5lg以上,即保障該廠消毒後出水的糞大腸菌群數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此時的ORP為578 mV,總氯CT值為7.6 mg•min/L,游離氯CT值為3.3 mg•min/L。考慮到CT值和眾多影響因素有關,建議各廠結合各自實際研究確定各自的CT值。

3)消毒工藝環節進水瞬時流量的大幅波動和儲藥罐內次氯酸鈉有效氯含量的衰減等均會直接影響消毒效果,出水樣品採集後未及時脫氯也會影響對消毒效果的準確評價。建議在消毒工藝前端設置緩衝構築物以保障水量的穩定性,加強對現場次氯酸鈉的進料存儲和使用管理,採集後檢測糞大腸菌群數等指標的水樣需脫氯處理以保證檢測數據的準確性。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城鎮汙水處理廠尾水消毒那些事
    ,更關乎《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現將《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徵求意見稿)發布以來相關專家的關於糞大腸菌群及尾水消毒的見解列舉如下。「汙水處理廠在投加次氯酸鈉和氯之後糞大腸菌群瞬時已經達標了,但是經過一天的分裂繁殖可能又超標了,監測的水樣取樣方式和保存方式都值得研究」,同時,建議根據汙水處理廠出水的去處制定消毒控制指標。中國市政工程 東北設計院GB18918-2002中表一的第12項,糞大腸菌群數的要求,是意味著汙水處理廠需要時時消毒嗎?是否有這個必要呢?
  • 疫情期間城鎮汙水處理廠加氯消毒設施運行建議(水專項專報)
    為切實發揮城鎮汙水處理廠消毒工藝效能,有效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的衛生學風險,降低消毒副產物的環境影響,針對我國城鎮汙水處理廠普遍採用的加氯(次氯酸鈉、二氧化氯)消毒方式,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水專項辦特邀有關專家在總結相關課題研究成果、地方實際運行經驗和工程性試驗的基礎上,研討、提出城鎮汙水處理廠加氯消毒設施的優化運行建議,供城鎮汙水處理廠相關專業人員參考和借鑑。
  • 次氯酸鈉在汙水廠消毒的應用與討論
    但是很多汙水處理廠的管理人員對次氯酸鈉在汙水廠的消毒加藥都存在著一定的認知不足,比較常見的就是貯存,加藥量,餘氯,糞大腸菌群能否達標等等方面欠缺;還有管理不到位的情況等。下面將圍繞次氯酸鈉展開汙水廠的消毒工作探討。
  • 北控水務發布《村鎮汙水疫情期強化病菌滅活及消毒應急方案》
    在此情況下,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了關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加強城鎮汙水處理和水環境風險防範的若干建議》,對城鎮汙水處理系統安全運行提出注意事項與對策措施,但針對小型村鎮汙水項目無應對措施。為保障村鎮水環境安全,北控水務集團充分發揮社會責任,積極研究並與日前發布了《村鎮汙水疫情期強化病菌滅活及消毒應急方案》。
  • 汙水處理廠變身江南園林 浙江要推廣城鎮汙水處理2.0版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地面是風景秀麗的溼地公園,地下是工藝先進的汙水處理廠,這種2.0版的城鎮汙水處理模式,不僅有效控制了汙水處理過程中引起的噪音、臭氣等問題,還節約了土地指標,提高了綜合效益。這種模式,即將在浙江全省全面推廣。
  • 城鎮汙水處理廠環保監管問題研究
    一方面,這是由於部分工業廢水排放口逃避了環保部門的監管,將未經處理、或未完全處理的汙水直接排放到了城鎮汙水處理廠,導致部分時段汙水廠進水水質嚴重異常,汙水廠活性汙泥中毒等事件發生,嚴重影響汙水廠正常生產運行。另一方面,汙水管網建設管理情況決定了汙水廠進水水量和水質,是汙水廠運行效能的決定性因素。
  • 《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與《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的...
    而《汙水標準》考慮的範疇相對狹窄,控制項目為62項,其中基本控制項目為19項,僅考慮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及與受納環境的關係。綜上所述,兩個標準制訂的出發點和關注焦點都有較大差異。汙水處理本身的目的是降低和消除汙染物、保護環境,如果會造成二次汙染,那其工藝設計的科學性和整體思維便有待商榷。國內汙水處理廠尾水消毒工藝中,氯消毒、二氧化氯消毒、臭氧消毒和紫外線消毒應用得較為普遍,其中只有紫外線消毒工藝在減少汙染的同時不產生二次汙染,是綠色、環保的,它以紫外線照射時破壞生物體內的核酸為機理致死微生物,無殘留。
  • 探尋汙水處理廠防疫之路 含氯消毒還是萬能良藥嗎
    經常性地對環境進行清潔消毒,避免汙染傳播,是疫情防護的重要一環。為了確保汙水處理廠穩定運行,防止新型冠狀病毒通過汙水傳播擴散,生態環境部近日相繼印發《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汙水和城鎮汙水監管工作的通知》《新型冠狀病毒汙染的醫療汙水應急處理技術方案》。
  • 李激教授|城鎮汙水處理廠一級A標準運行評估與再提標重難點分析
    1.4 穩步提高了城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技術水平 為科學實施太湖流域城鎮汙水處理廠一級A提標改造,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於2008年組織開展了太湖流域城鎮汙水處理廠除磷脫氮提標改造技術攻關研究,並根據研究成果彙編了《江蘇省太湖流域城鎮汙水處理廠提標建設技術導則》(以下簡稱《導則》),其對太湖流域乃至全國城鎮汙水處理廠的一級A提標改造均起到了較好的技術指導作用
  • 部長信箱:關於疫情期間城鎮汙水處理廠餘氯排放問題的回覆
    部長信箱:關於疫情期間城鎮汙水處理廠餘氯排放問題的回覆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來信:目前GB 18918-2002《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中汙染物排放未對餘氯排放有要求,但是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的《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汙水和城鎮汙水監管工作的通知
  • 給水排水 |專門說說汙水廠加氯這一種消毒方式!
    為確保城鎮汙水處理廠消毒效果,消毒工藝環節應當保證一定的消毒藥劑投加量和接觸時間,一般採用CT值(即接觸時間T(min)×接觸時間結束時消毒劑殘留濃度C(mg/L))確定各汙水處理廠相應的氯消毒參數,指導生產運行。鑑於目前我國尚缺乏針對糞大腸菌群數達標的普適性CT值數據,建議各地汙水處理廠根據實際工藝運行摸索和總結適宜的CT值數據,以優化消毒工藝運行。
  • 浙江省《地埋式城鎮汙水處理廠建設技術導則(試行)》(報批稿)
    3.0.2地埋式城鎮汙水處理廠出水水質標準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和現行地方標準《城鎮汙水處理廠主要水汙染排放標準》DB/332169的規定。   4.3.4當對地埋式城鎮汙水處理廠地面層進行綜合利用時,其出入口應與汙水廠出入口完全分開,並有效隔離。   5地下廠區設計   5.1一般規定   5.1.1地下廠區內構築物應結合實際環境影響,工藝要求,操作維護及安全防護等因素加設蓋板。
  • 《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
    ,加強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的排放控制和汙水資源化利用,保障人體健康,維護良好的生態環境,結合我國《城市汙水處理及汙染防治技術政策》,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分年限規定了城鎮汙水處理廠出水、廢氣和汙泥中汙染物的控制項目和標準值。    本標準自實施之日起,城鎮汙水處理廠水汙染物、大氣汙染物的排放和汙泥的控制一律執行本標準。    排入城鎮汙水處理廠的工業廢水和醫院汙水,應達到gb8978《汙水綜合排放標準》、相關行業的國家排放標準、地方排放標準的相應規定限值及地方總量控制的要求。    本標準為首次發布。
  • HPB技術在城鎮汙水處理廠提標擴容中的創新與實踐
    HPB技術在城鎮汙水處理廠提標擴容中的創新與實踐北極星水處理網訊:隨著城鎮人口的增加及汙水收集率的提高,汙水排放量與日俱增。另外,汙水處理廠還面臨著從一級B標準提升至一級A標準、準IV類或更高標準的任務。
  • 昆明市地方標準《城鎮汙水處理廠主要水汙染物排放限值(二次徵求...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北極星水處理網獲悉,近日,昆明市生態環境局公布昆明市地方標準《城鎮汙水處理廠主要水汙染物排放限值(二次徵求意見稿)》,旨在加強昆明市城鎮汙水處理廠主要水汙染物的排放控制,推進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 我國城市(鎮)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實踐進展
    我國城市(鎮)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實踐進展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當前汙水處理工作已經成為我國政府關心的重要工作,尤其是對於各城鎮的汙水處理工作而言,其汙水處理工作的不足已經成為制約當地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對於城鎮的汙水處理廠來說,提高汙水處理廠的汙水處理標準
  • 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去除協同控制溫室氣體核算技術指南(試行...
    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去除協同控制溫室氣體核算技術指南(試行)(徵求意見稿)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生態環境部印發《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去除協同控制溫室氣體核算技術指南(試行)(徵求意見稿)》。3.1城鎮汙水municipalwastewater指城鎮居民生活汙水,機關、學校、醫院、商業服務機構及各種公共設施排水,以及允許排入城鎮汙水收集系統的工業廢水和初期雨水等。3.2城鎮汙水處理廠municipalwastewatertreatmentplant指對進入城鎮汙水收集系統的汙水進行淨化處理的汙水處理廠。
  • 創新打造花園式、全地埋式城鎮汙水處理廠 高標準打造城鎮汙水治理...
    「五年來,我們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指引,堅持上下水處理系統布局一張網、專項規劃一張圖、系統管理一盤棋,在抓緊提升杭州供水能級的同時,高標準打造全國城鎮汙水治理『杭州樣板』。」市建委有關負責人介紹。
  • 重慶《梁灘河流域城鎮汙水處理廠主要水汙染物排放標準》(DB50/963...
    本標準規定了梁灘河流域處理規模≥10000立方米/日的城鎮汙水處理廠主要水汙染物排放控制要求、汙染物監測要求和實施要求。本標準適用於梁灘河流域處理規模≥10000立方米/日的城鎮汙水處理廠主要水汙染物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環境保護設施設計、竣工驗收及其投產後的主要水汙染物排放管理。
  • 不同主工藝的城鎮汙水處理廠運行成本大PK
    摘要:以某些主工藝不同的城鎮汙水處理廠為例,通過選取水廠的不同生化工藝段和脫泥設備進行成本對比。同時進行全方面運行成本統計,其中包括電費、藥劑費、設備日常維護與電氣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