鴯鶓在自然中一般由公母輪流孵化,人工條件下採用人工孵化,鴯鶓的孵化期47-51天。出殼的小鳥重280克以上。雛鴯鶓經過三個月的育雛,體重可達到4--6公斤,即可轉入大欄飼養,不再需要人工保溫,商品鳥從4月齡到11月齡,11月齡鴯鶓重30-40公斤,肉、皮、油、毛均可利用,鴯鶓通常在此月齡出欄。需要留種的鴯鶓則需飼養至18-24月齡方可開產。

一、形態特徵與生活習性。錦雞體型較山雞略小,雌雄異形異色,各有千秋。錦雞品種中有白腹錦雞和紅腹錦雞之分。白腹錦雞腹白如雪,顯示出一種淡雅清秀的姿態,也叫銅雞.銀雞。紅腹錦雞則腹色金黃,濃妝豔抹,羽毛絢麗多彩,雍容華麗,更顯其嬌貴華麗,風度翩翩迷人的風採,是雉類中最美麗的鳥類。其頭上金黃色絲狀羽冠覆蓋頸後,後頸圍以金棕色扇狀羽形成披肩;上背濃綠,下背金黃,腰腹部羽毛更是豔紅奪目,走起路來煞是威武。特別是長達75釐米的漂亮尾羽,布滿桂黃色斑點,七彩絢麗。在古代用來製成異常名貴的雉尾扇,只有公子皇孫才有資格享有。故有它製成裝飾與工藝美術品,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而且肉質鮮美,全身可藥用,止血解毒,主治血痔、癰瘡、腫毒等。集觀賞、食用、藥用於一身,倍受人們青睞。紅腹錦雞的生活習性與山雞基本相同。它屬雉科一種,故有著廣泛的適應性。從我場引種的溫熱帶廣東省及寒冷地區新疆均養殖成功。隨著人工飼養的多代繁殖,錦雞的懼怕感明顯減少,能與飼養人員接近,表現出明顯的親和感。我場從90年代起經多代繁育,繁殖率也逐代提高最多可達40多隻。錦雞喜棲攀,善奔走。一般來說,人工飼養只要供給足夠的飼料、飲水、安靜的環境即可。

二、飼養及管理飼養錦雞的棚舍應選擇地勢平坦、向陽背風、排水好、乾燥、安靜的地方。一般採用內舍加外運動場相結合的方法,有利於其生長和繁殖,且毛色也較絢麗,運動場及內舍架上棲架,以適應其上架棲息,棚舍內地面鋪設沙土,繁殖期要設蛋箱,並用遮蓋物把蛋箱隱蔽起來,便於錦雞產蛋時不受驚嚇,另需放置料桶、飲水器。種雞密度2隻/m2,商品雞密度為8隻/m2。經脫溫一段時間後的小錦雞可轉入棚舍飼養。育成期飼養密度要迅速減少,有利於羽毛及尾羽的完整生長。因為二月齡的錦雞羽色與成年雉雞相似,個體略小一些。到了三月齡後可將青年雞雌雄分開飼養。飼養員要多給予接觸侍侯培養感情,創造一個安靜安定的環境。並保持棚舍內外的清潔衛生。此時飼料可採用全價中雞料。作為留種繁殖之用的錦雞要選擇體格碩健、羽毛豔麗的雄錦雞作種雞。雌錦雞選擇發育正常、體態豐滿優美、眼睛明亮有神的個體作為種雞。公母配比1:2~3,並進行新城+傳支+減蛋綜合症三聯活苗的免疫處理。公雞在3月中旬開始,肉垂和眼角逐漸由暗紅色變為鮮紅色,並同孔雀一樣以輕盈的舞姿向雌雞求愛,並展示金黃色頸羽,顯示其絢麗奪目,光彩耀眼的羽毛。但公母合群遲早要適當,太早則雌雞易被公雞橫蠻逐追而受驚,致使不願交配而降低受精率,產蛋初期起,每周半小時逐步增加光照至16小時,飼料可使用種雞料,並適當添加蛋用、VE、氯化膽鹼等。飼養人員不要有意無意幹擾,減少出入次數,還要保證錦雞產蛋期日糧蛋白質的水平,注意補充青飼料,儘可能增加一些漿果,少量籽實料,多供油脂性和動物性飼料。在繁殖期配種組群要調整飼養密度,避免雄鳥間發生爭配打鬥降低受精率,減少羽毛損傷。每天傍晚,飼養員要檢查產卵情況,及時收集取蛋。

三、鴯鶓蛋殼呈天然的墨綠色,在鳥類中獨一無二,鴯鶓蛋殼有三層顏色,分別為墨綠色、天藍色和白色,用鴯鶓蛋殼雕刻而成的工藝品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鴯鶓的毛不形成羽,所以不含靜電,常用高精密度的儀器的防塵掃。鴯鶓背部有個脂肪袋,每隻可產油2-3.5公斤/只,鴯鶓油具有很強的滲透性,現在產要用於化妝品和消炎藥,對運動性損傷有很強的療效。保健專家認為,由於鴯鶓油內含有大量的DHA不飽和脂肪酸,是新型保健食品開發的一個新亮點。鴯鶓繁殖期從每年的9月底到次年的5月,鴯鶓一般兩公配三母,在繁殖期內每隻母鳥可以產蛋30多枚,蛋重可達350克-450克,高峰期每三天產一枚,產蛋時間

四、鴯鶓或出雙入對,或三五成群,極少見有踽踽獨行的。鴯鶓的成熟期長達3年,一隻成年雌鳥只在每年的11月至翌年的4月產蛋,每次7-15枚,而孵卵的責任由雄鳥來承擔。在整個孵化期間,雄性在長達兩個半月的時間裡幾乎不吃不喝,表現出極強的「父愛」,它們完全靠消耗自身體內的脂肪來維持生命,直到小鴯鶓脫殼而出,因此雄性體重會降低許多。雛鳥出殼後,仍由父親照料近2個月。鴯鶓喜愛生活在草原、森林和沙漠地帶,全身披著褐色的羽毛,擅長奔跑,時速可達70公裡,並可連續飛跑上百公裡之遙。鴯鶓雖有雙翅,但同鴕鳥一樣已完全退化,無法飛翔。以野草、種子、果實等植物及昆蟲、蜥蜴等小動物為食它能泅水,可以從容渡過寬闊湍急的河流。鴯鶓耐饑渴,長相一直保持史前時代的形狀,沒有絲毫變化,這令一些動物學家深感困惑。
以上小編所述是鴯鶓的養殖技術、感謝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