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發生的火星、地球和太陽排成一條直線現象,使火星與地球直線距離最近,顯得格外明亮耀眼。
北半球的人們裸眼就可以看到這一「火星衝日」的奇觀。
英國最佳的觀測時間是格林尼日周二(10月13日)晚間23時20分,中國則是在周三(10月14日)夜晚。
23:07:27
通常,每隔26個月地球就會和火星排成一條直線,形成地球在中間,一面是火星一面是太陽的直線。
之後,火星和地球再圍繞太陽沿著各自的軌道運行,漸行漸遠。
上一次火星衝日是在2018年的7月,下一次則在2022年底。
但雖然火星衝日現象大約每2年多發生一次,但每次衝日時地球與火星的距離都不同。
據專家說,此次衝日接近大衝。而下次大衝則要等到2035年。
本次地球和火星之間的距離為6200多萬公裡,雖然比2018年那次大衝時距離要遠些(2018年為5800萬公裡左右),但確是2035年之前距離最接近的一次。
佩奇今年9月底拍攝的火星照片
中國成功發射首個火星探測器
為什麼這個月會有那麼多火箭發射到火星?
中國媒體首次公布載人飛船探索火星計劃
飛向火星:毅力、天問和希望開啟新一輪火星探測
特別之處
但此次衝日之所以對北半球的天文攝影者來說非常特別,還因為火星在天空中的位置較高,更容易捕捉到較清晰的圖像。
如佩奇圖像所顯示的那樣,天文攝影師佩奇使用特殊方法處理和合成的最完美圖像,清楚呈現了「火星二分」(Martian dichotomy)現象:北半球光滑的低地平原和南半球崎嶇不平的地貌。就連南極由二氧化碳形成的冰蓋都能看得到。
火星探測器
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明年將對火星大氣開始研究(藝術插圖)。
火星與地球的位置也是人們發射火星探測器時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無疑,兩者之間的距離越短,發射時機就越好。
今年7月,中國、美國和阿聯都分別向火星發射了探測器。
目前,中國天問一號、美國毅力號和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都在飛行途中,預計他們都將於明年2月抵達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