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雜談(封面為巨林豬的頭骨)

2021-02-12 羊馬圈

2018年1月31日,在陝西省安康市裴壩村,一頭約重一百多公斤的野豬襲擊村民,導致一死一傷。

野豬傷人視頻在網際網路上迅速傳播,想必很多人已經通過微信等渠道有所了解。同時,在微信裡傳播著一張「老圖」:男孩手持手槍和一頭特別巨大的野豬的合影。照片裡的豬在美國算是知名,它甚至還有諢號「Monster-pig」(怪物豬)。

 

重要的參照物就是那把左輪手槍

2007年5月,美國的福克斯新聞播發了一個新聞,大致內容是「一位十一歲男孩用手槍擊斃了一頭巨型野豬」,並且對當事人父子進行了訪談。按當事人說法,大概是當年的5月3日,在美國阿拉巴馬州「逝去的小河農場」,有一頭野豬在一個農場狂奔。於是,父子倆還有其他的獵人就去圍剿那頭野豬。最後,男孩用一把配置紅點瞄準的特大口徑(12.7mm)史密斯·維森左輪手槍擊斃了它。當事人聲稱,這頭野豬重達477公斤,體長2.84米(不包含尾巴)

 

事件曝光後,贏來獵奇的讚嘆是必然的。但是,也有很多人發現不對勁。在之後的幾天,紐約大學的一位退休物理學家勃蘭特博士使用幾何透視法對照片中的豬做了測量,結果竟然是4.6米,遠大於當事人聲稱的2.84米。其實,要做到這點比較簡單。男孩出現在豬的後面,他離豬越遠就顯得自己更小,從而讓豬顯得更大。

這張照片源自男孩父親為這次事件辦的網站。圖片裡的豬明顯就要小於上圖。之後,這幅圖片被迅速刪除。

另外一張流出圖片,用它來和新聞圖片做對比

 

緊接著,各種質疑和調查紛至沓來。有調查發現,這頭豬根本就不是「野豬」,而是「逝去的小河農場」主人家的「寵物」。它甚至還有名字:弗雷德。牧場主人解釋說,是家養,但是逃脫了。可是後續的調查發現,是他將豬賣給了男孩家。也就是說,這是一起有預謀的炒作。

 

也就是說,微信上流傳的那張圖片背後的故事,是一起假新聞鬧劇。查閱了國內的相關新聞,這麼多年過去了,可似乎沒有誰說過這是假的。反倒是不時地出現在趣聞軼事中津津樂道。

 

有意思的是,我發現一個時間關係。這件事發生在2007年的5月份並迅速發酵。同年的十月份,周正龍和陝西省林業廳就聲稱周拍到了華南虎,就是著名的「周老虎」事件。兩者有何關係我還真不好說。

怪物豬事件的發生,可能是有所「借鑑」的。在2004年,有一個名叫克裡斯格裡芬的人聲稱打死一隻體長3.7米,重達450公斤的野豬。後來美國國家地理頻道跟進報導,挖出了被掩埋的野豬屍體。通過測量發現其真實身長是2.6米,重360公斤,遠小於當事人聲稱。並且通過DNA檢驗,發現其並不是野豬,而是家豬和野豬的雜交品種。這就是在美國著名的「Hogzilla」(取自野豬和哥斯拉拼合而成)事件。

格裡芬和他的 Hogzilla

通常,人們對「豬」的認識是:蠢得、笨的…………。這些印象主要來自於家豬,而不是他們的祖先野豬。實際上,野豬的「戰鬥力」很強,對它們描述更應該是:強壯、敏捷、聰明…………。在歐洲,野豬形象是很多騎士的家族標誌組成,它代表著孔武有力。


在自然界,野豬廣泛的分布於非洲,亞歐大陸和美洲。雖然偶爾會成為大型食肉動物的食物。但是它們真的不好惹。

動畫片《獅子王》中的「蓬蓬」,非洲疣豬

有可能是世界最大的野豬,生活在非洲的巨林豬

我最喜歡的生活在非洲的紅河野豬,媽媽和大寶寶

紅河野豬小寶寶

請關注,戳死我

相關焦點

  • 野豬的破壞力真的那麼強大嗎?
    早在舊石器時代,人們就開始聚眾圍獵野豬了,後來更是將野豬圈養起來馴化繁殖成為家豬,一步一步直到今天,國內外已經有數百種家豬品系,除了肉用之外還為人類提供毛皮等生活物資。長期無憂無慮的圈養生活和人為進行定向選育,才導致現如今的家豬膘肥體壯,看上去傻乎乎的。
  • 盤點七大頂級收藏級頭骨 蝮蛇頭骨很怪異
    2.水晶頭骨由於史匹柏拍攝的《印第安納瓊斯》(又譯《奪寶奇兵》),我們多大數人才知道水晶頭骨的存在。相信現在很多人都了解關於水晶頭骨的神秘傳說。而在達德利的收藏中就有一個水晶頭骨。實際上這些水晶頭骨是由巴黎的商人們在19世紀用石英打造的。溫徹斯特認為這些水晶頭骨非常的漂亮,而且製造贗品水晶頭骨的想法也非常的有意思。很多人都非常喜歡收藏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比如郵票、古董或書籍。但除了這些收藏外還有一些人,他們的收藏比較冷門、怪癖。但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竟然還有人喜歡收藏顱骨。
  • 白堊紀鱷魚竟然長出了野豬獠牙
    野豬鱷的屬名「Kaprosuchus」來自古希臘語中的「κπρο」(意為「野豬」)和「σοχο」(意為「鱷魚」),意思是「野豬鱷魚」。野豬鱷的模式種名為撒哈拉野豬鱷(Kaprosuchus saharicus),意為化石是在撒哈拉沙漠中發現的。
  • 四川木裡狼群圍攻野豬,母豬為保護幼仔引開狼,最終被狼群分食
    由於地處偏遠,深山中棲息著灰狼、藏雪雞、野豬、馬鹿與麝等許多珍稀野生動物。狼群遇見野豬,為何沒吃它據《封面》報導,在木裡縣博窩鄉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上,一群狼圍住一頭約重150千克的野豬,本來是想逮住作為其晚餐的,但狼與豬對峙了好一會兒,狼竟然走了。
  • 野豬有什麼價值
    野豬(學名:Sus scrofa),又稱山豬,屬哺乳動物。它們廣為分布在世界上,過去由於人類獵殺與生存環境空間急劇減縮等因素,數量已急劇減少,並已經被許多國家列為瀕危物種。隨著環境保護深入、天敵的減少,野豬有泛濫的趨勢,平衡其發展又成為現今的課題。野豬是雜食性的,只要能吃的東西都吃。現今人類肉品食物主要來源之一的家豬,也是於8000年前由野豬所馴化而成。野豬不僅與家豬外貌極為不同,成長速度也遠比家豬慢得多,體重亦較輕。
  • 四川木裡現狼群圍攻野豬,母豬為保護幼仔引開狼,最終被狼群分食
    據《封面》報導,在木裡縣博窩鄉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上,一群狼圍住一頭約重150千克的野豬,本來是想逮住作為其晚餐的,但狼與豬對峙了好一會兒,狼竟然走了。狼也許好幾天沒找到食物吃了,看到野豬兩眼直發綠光。奇怪的是,儘管很餓了,狼並沒有馬上撲上去,而是不緊不慢跟著。有經驗的獵人都知道,它們很有可能是在等別的狼來。如果一對一的單挑,灰狼絕對不是野豬的對手,即使兩隻狼與野豬鬥,失敗的機率也很大。
  • 野豬成群破壞莊稼又不能獵殺怎麼辦?教你最管用的一招
    野豬為什麼會越來越多?陌上花聽父親說,在他的父親那輩,也就是陌上花的爺爺那輩,山上還有不少野狼,這是野豬的天敵,能控制野豬的數量。再加上那會兒村民可以隨意打豬,山上的野兔、野雞、野豬都是獵人的目標,因為狩獵頻繁,這些動物幾乎絕跡。等到了他這一輩,野狼就很少見了。
  • 跌入進化的死胡同,獠牙不用來戰鬥,卻用來扎穿自己頭骨的野豬
    它們的獠牙隨著年齡增長而變長,從上顎處刺穿皮膚而出,有意思的是,穿出皮膚後,如果壽命允許,還會繼續扎進眼窩處的頭骨!如果有人要給動物的最不合理結構排名的話,我必須給鹿豚的獠牙投一票!圖為:三種不同鹿豚鹿豚是是獨立進化的物種鹿豚是豬科的野生成員,這個從它外形上也很容易辨別出來,如果覺得鹿豚名字比較陌生的話,我們可以親切地叫它們為野豬。
  • 奇特古鱷魚,長著野豬式獠牙,還像野豬在陸地奔走獵食!
    只是現在鱷魚,只要合上鱷魚嘴巴,就看不見鱷魚的牙齒了,但在白堊紀時代,生活著一種奇特古鱷魚,長著野豬式獠牙,還像野豬在陸地奔走獵食——野豬鱷!野豬鱷的化石,是在尼日境內的一沙漠中被發現,只發現野豬鱷頭部的化石,沒找到其它部分。
  • 攝影圖集:鹿豚的獠牙可刺穿頭骨,只為吸引異性,去看看吧!
    這種動物叫鹿豚,長的像豬卻有獠牙,乍一看像野豬,是世界上最為奇特的動物之一,只生活在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島上,一般生活在熱帶雨林深處,看著這奇特的長相,不知道還以為它有多兇猛它們的獠牙會不斷的生長,雄性鹿豚的獠牙各有不同,有的長得潔白整齊,有的長得交叉在面前,有的向頭骨方向彎曲,甚至向頭骨方向彎曲的還能刺穿頭骨,成年的鹿豚,靠這雙獠牙吸引異性,在異性眼裡,獠牙越長越帥氣。
  • 美洲豹伏擊3米巨鱷:一口咬碎頭骨
    美洲豹(也叫美洲虎)是豹屬動物,胎生,乃貓科中繼虎和獅之後的第三大物種,同時亦為西半球最大型和最強健的貓科動物,外表型態的確和豹極為相似,但較粗壯,圓斑中有黑點,生態位也較像虎。 圖為鱷魚被美洲豹拖走。美洲豹也是貓科中唯一以襲擊獵物頭骨作為捕獵技巧的動物,可拖著一頭牛上樹及長途行走。
  • 老虎瀕臨滅絕,為何總被野豬陷阱「誤殺」?防治野豬害有啥好辦法
    如果只從數字上看,印度的確為野生虎數量的增長做了不少貢獻;但實際上,在印度仍舊存在著很多針對野生虎的偷獵行為,甚至近幾年來還頻繁上演了老虎被「誤殺」的事件。圖:在印度,一隻還未成年的老虎被野豬陷阱困死。老虎為何經常被「誤殺」?作為一種瀕臨滅絕的物種,針對老虎的任何獵殺行為在任何一個老虎分部國都是明令禁止的。
  • 鹿豚:野豬家族中的另類成員,獠牙刺穿口鼻向後彎曲,是個狠角色
    成年的雄性野豬向來是非常不好惹的動物,我國民間還有「一豬二熊三老虎」的說法。在大部分人的印象裡,野豬身強力壯,五大三粗,皮糙肉厚,還有一雙長長的獠牙從唇間探出向前生長,奔跑起來宛如移動堡壘,連拿著獵槍的專業獵人都不敢正面跟野豬對剛。
  • 最快被撤稿的Nature封面論文:邢立達等撤回琥珀中發現恐龍的論文
    邢立達等人在緬甸琥珀中發現了一件不到2釐米的頭骨,並將該頭骨鑑定為鳥類,而且是一個全新的物種,他們將這個新物種命名為「眼齒鳥」(Oculudentavis論文揭示了恐龍中前所未有的極端「小型化」現象,以及「過去未知的身體藍圖」和「未知的生態(類型)」,可以說是一項很有趣的發現,因此該論文不僅登上了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Nature ,還被選為封面論文,據BioWorld統計,21世紀以來,我國學者僅有15篇論文登上Nature封面(包括這一篇)。
  • 燈魚雜談 | 長鬚飄飄——龍鬚燈
    本文配圖除作者拍攝之外均來自網絡》》》燈魚,往期分享:燈魚雜談 | 南印度觀賞魚~紫衣飛燕燈魚雜談 | 紅目公主燈燈魚雜談 | 鑽石紅蓮燈不止一種!燈魚雜談 | 青眼燈三兄弟燈魚雜談 | 世界最小的魚-露比精靈燈燈魚雜談 | 綠晶燈-綠色的精靈燈魚雜談 | 珍珠燈燈魚雜談 | 鑽石紅蓮燈燈魚雜談 | 糖果燈燈魚雜談 | 尼格羅紅兩點燈魚雜談 | 玻璃血心燈魚雜談
  • 野豬大戰美洲豹 為救幼崽全力以赴
    一隻飢餓的美洲豹猛撲向一隻小野豬,用尖牙一口咬住小豬的脖子。野豬媽媽卯足力氣與之決鬥,直到美洲豹鬆開小豬為止。     南非籍攝影師庫斯·福裡(Koos Fourie)在克魯格國家動物園抓拍到這組驚心動魄的照片,並命名為「生死決鬥」。
  • 南京智人頭骨復原圖(深色為化石部分)
    1993年,南京湯山葫蘆洞出土了兩個猿人頭骨化石,「南京猿人」從此震驚世界。由於南京猿人的重要性,二十年來,專家們持續對其做著研究。其中,一號頭骨在1996年被確認為女猿人。近期,中科院和古人類研究所的專家通過復原等技術研究發現,二號頭蓋骨其實不是此前初步認定的猿人,而是另一人種——智人!
  • 美洲虎咬頭骨,獅子跳背上,老虎用巴掌
    上圖為獵豹捕殺角馬的畫面。2.咬斷獵物的脊椎這種捕殺方式主要是貓科動物捕殺體型較大的獵物時使用的,它們往往還會跳到獵物的背上。如獅子跳到河馬背上捕殺河馬,孟加拉虎跳到白肢野牛背上捕殺白肢野牛。採用此方式的貓科動物爪子也要有力氣,不然容易被獵物甩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