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73新聞報導,轉載請註明出處】
引言:不知道GTA系列刀頭舔血的主角們如果投胎到了如今的美國,會不會感慨一句「現實太危險了,我還是回去遊戲裡吧。」
往年這個時間,也就是國慶假期前夕,筆者的朋友圈裡最頻繁出現的拍照背景就是機場,一批批平日裡沒怎麼被工作折磨的中產階級(折磨他們的主要階級內部相互攀比的天然屬性,偶爾暗流湧動的家庭矛盾和歲月本身),此時正興致勃勃準備登機去往異國他鄉尋找詩和遠方。
圖裡的地方相信沒人願意去,這是《最後倖存者 第二部》的西雅圖地圖
今年消停了許多,取而代之是對國內自駕遊的奔走相告。對於筆者這種選擇萬年守城的地藏型人格來說,無論「詩與遠方」抑或「多萬卷書,行萬裡路」,都只保留前面的部分就夠了。也正因為如此,從遊戲裡面觀察和遊覽現實外部世界,反而讓我產生了某種出門在外的感覺,假如你在這個假期裡無處可去只想在遊戲裡隨便走走,我倒是很願意分享幾個「境外遊」景點。
唯一需要說明的是,因為該盤點基於當代現實背景,所以作為遊戲世界的橫店影視基地——偉大的《刺客信條》系列無一入選。
(瑞思拜)
一、金剛,站在帝國大廈之上——紐頓市
在《遊戲結束 任天堂全球徵服史》一書裡,作者戴維·謝弗用大量篇幅情景還原式講述了上世紀80年代末,任天堂如何在美國玩具市場攻城略地,最終建立起宏偉的東方遊戲帝國。這一系列商業奇蹟,自然始於《森喜剛》這款關於馬力歐如何「是男人就爬上最高層」,並將女友從大猩猩手中拯救出來的故事。
時過境遷,NS《馬利歐 奧德賽》裡面的紐頓市關卡,正通過馬力歐系列特有的卡通質地,將現實中一半天堂,一半地獄的紐約變成了玩家的遊樂場。除了各種標誌性建築和人文景觀外,既然紐約一直都是恐怖分子,變異怪物和外星邪惡勢力永遠會選擇優先攻擊的城市目標,遊戲裡自然也要對此做出回應。於是玩家們便有幸參加紐頓市的大型嘉年華活動——「金剛入侵」。
本關同時也是整個遊戲的高潮段落,街機版《森喜剛》被重製為一段特殊關卡,當寶琳傾情演唱《jump up jump star》這首BGM響起,沒有了曾經與環球之間圍繞版權的紛紛擾擾,電影裡從紐約帝國大廈頂端悲情墜樓的骷髏島島主,在轉變成遊戲的表現形式後,就成了紐頓市奉獻情懷與歡樂的像素猩猩,盡顯遊戲的美好。
二、老司機又去找財務報銷差旅費了——各地名勝
魯迅曾經(沒有)說過:不想當攝影師的汽車愛好者不是好遊戲製作人。近年來,遊戲攝影已經成為相當一部分3A遊戲的標配內容模塊,但若論拍照的專業水準,人均成片效果和製作人對攝影事業的投入程度,《GT賽車SPORTS》冠絕業界。
(能看出哪輛車是遊戲建模嗎?)
(我願稱山內一典為「汽車詩人」)
《GT賽車SPORTS》作為一款非序號的系統正統作,首發時因為車輛收錄少,模式閹割和碰撞懲罰規則等等爭議點而遭到部分玩家詬病(詬病產生的直接結果就是如今實體盤的低售價),而開發組本應迅速做出正面反饋的第一次重要更新卻並非遊戲玩法本身,而是佔用玩家硬碟N多GB空間,由山內一典大師帶領專業攝影團隊在世界各地採風時拍攝整理出來的高清風景照片。
這些照片包括明信片必然收錄的名勝景點,以及自由行瞎溜達才會察覺到的別有洞天,甚至還有類似廢舊廠房這種賽車文化的取景聖地。配合遊戲裡專業的全套拍照工具,確實能做出非常高逼格的汽車寫真,一舉解決你在假期時的朋友圈曬照難題,在汽車工業的映襯下,藝術氣息突破天際。
三、腿綁炸彈,文明旅遊——馬達加斯加
如今在海外依然呈現肆虐之勢的新冠疫情,對於那些靠著旅遊業養活自己國民的國家來說,破壞力不亞於任何一種自然災害,但如果那個災害叫做「內森·德雷克」的話,這筆帳兩權相害取其輕的帳就要重新算算了。
在《神秘海域》系列收官之作——《神秘海域4》的第十一關「近在眼前」中,主角內森追尋線索來到了馬達加斯加的一個小鎮。開始時內森還能以遊客身份做到文明觀光,一邊在市集遊覽,一邊感受地方風土人情,然而等到了尋寶戰鬥環節,內森就原形畢露,拆遷隊屬性拉滿,施展開、拆塔,槍戰,飆車全套場景破壞技能,一時間攪得小鎮上雞飛狗跳,無數公共財物慘遭損毀,嚴重威脅到當地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雖然以《神秘海域》的標準而言這只能算是基本操作,但對於這種行為,我們還是應當作為反面典型引以為戒,在遊戲裡也儘量做一個文明旅行者,更少的破壞就意味著更小的機能消耗,尤其考慮到PS5一時半會兒還換代不起,還是讓PS4的風扇多一些喘息的時間吧。
四、哥們兒就喜歡俗的——神室町天下一番街
當燒錢早已經成為遊戲開發走向重工業化,系列化的必經之路時,《如龍》大概算得上是最會省錢的業界老字號名勝「古蹟」了。從PS2上系列初代開始,這款將「神室町天下一番街」作為主要故事發生地的遊戲,就像是獲得自我生長自我繁殖能力一樣,通過一步步精裝修和翻蓋,把背景門板變成可以進入的店面,讓屋頂與地下道不斷延伸,各種屋內陳設更是持續調整到每一個細節呈現。
而且隨著平臺迭代,還有了一而再,再而三進行重製與高畫質化。對於玩家來說,這種體驗類似於一部分經常喜歡去日本旅行的國人,明明已經去過好幾次,去的地方也沒有啥改變(尤其是和處於城鄉高速建設的我國相比),但就是去不膩。
當然,託《如龍》的福,我們也得以去到一些「正常」旅行時不得不止步的地方,比如遊戲裡的歷代風月場所,因為現實中無論跟團還是自由行,往往無法一探究竟,反之遊戲中因為近年來都有專業「老師」在此傳道受業,因此成為了玩家們「獵奇」或者「拜師」的一種手段。
對於那些《如龍》老玩家來說,這條街上的每一個犄角旮旯早已經熟記於心,打開遊戲與其說是外出旅行,不如說是回家探親,只不過當桐生一馬隱退,還是會有些物是人非的感慨。
五、美麗風景線——洛聖都
如果是在2020年以前,玩家們或許還會覺得《GTA5》裡面以「洛聖都」之名戲仿天使之城洛杉磯,有種七分魔幻三分現實的戲謔感。但如今,美國這輛大汽車雖然還在高速公路上油門踩死自在漂移,但開車的司機師傅明顯是在酒駕。遊戲裡玩家們幹的那些雞鳴狗盜之事,居然已經跟不上現實中匪夷所思的種種了。
遊覽洛聖都,就好比是近距離觀察資本主義腐朽墮落的陰暗面,這裡日落月升,潮起潮落,四星通緝令的追捕強度會讓你在為非作歹之前稍微考慮一下後果,畢竟出來混雖然「遲早都要還」,但只要離神經病老崔遠一點,就能照唱,舞照跳,摩天輪一直轉。考慮到目前中美兩國關係和美國的疫情火情國情選情,旅行是不可能旅行了,《GTA5》已經是去西海岸採風的最佳選擇了。
(很多人是通過好萊塢與科比,認識洛杉磯這座城市的)
六、陽間的商業大街,陰間的對戰地圖——皮卡迪裡
參考維基百科可知,皮卡迪利街(英文:Piccadilly)是英國倫敦的一條主要街道,西到海德公園角,東到皮卡迪利圓環。在《使命召喚:現代戰爭》中,IW以現實中該處英國倫敦街景為原型進行1:1復現,構築起遊戲背景所需要的真實虛擬環境。
戰役模式下,這條平日裡車水馬龍,商鋪林立的繁華商業街大街遭到恐怖分子攻擊,混亂中玩家見識了普萊斯面對恐怖威脅當機立斷,毫不猶豫以犧牲人質為代避免災害擴大化的辦事作風。而在多人模式下,這裡成為了幾乎所有玩家怨聲載道的「陰間地圖」。
本來《COD現代戰爭》就存在地圖設計不合理的弊病,該圖為了「忠於現實」,造成交火點分散,且佔點模式的點位設置也會讓先手一方獲得較大防守優勢,各種鼓勵蹲逼的地形(比如服裝店二樓,書店掩體後等)又使戰鬥進一步毫無爽快感可言。
儘管官方修改過一次「佔領戰」的B點位置,可依然讓很多玩家養成了見到此圖就主動退出的習慣。之所以將此圖放在景點「推薦」榜單裡,並非鼓勵玩家前往,更多是出於其對現實還原度高,玩法體驗上集中反應了本作COD多人對戰模式最為人詬病的地圖設定黑點,乃標準的反面教材。
七、雲上的日子——迪士尼樂園
迪士尼樂園是當代娛樂工業建立在現實土壤上的奶與夢之地,每年無數孩子和懷揣童心一顆童心的成年人都會踴躍填滿世界各地的迪士尼樂園,在園區裡收穫一份快樂時光。而《王國之心》系列一大賣點就是以主題關卡的形式,把迪士尼作品的故事背景和迪士尼樂園的全景沉浸式體驗結合在一起,尤其在《王國之心3》中很多必殺技都被設置成了迪士尼樂園的經典遊樂設施比如海盜船,旋轉木馬,旋轉茶杯,過山車等,米老鼠唐老鴨等NPC也絲毫不亞於園區裡帶著厚重頭套的工作人員。
就在本文截稿同一天,傳來了迪士尼將在美裁員2.8萬人的消息,同時這也是為新冠疫情時代最大規模的裁員之一。我們這代80後成長在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的歷史大背景下,曾經深受美國和日本流行文化的衝擊與薰陶,迪士尼也好,秋葉原也罷,即便不是聖地,某種程度上也和猶太人心中的耶路撒冷差不多(好吧,其實就是聖地),在經歷了個人成長與時代變遷後,衝擊成為記憶碎片(碎到朋友圈裡只要有人發《灌籃高手》主題曲的各種版本MV,就肯定一堆人轉),薰陶也隨之淡化。
當越多人有條件走出國門,交流與親歷一度讓我們與世界之間的距離拉近,在這裡筆者也是希望世界能夠儘早適應疫情帶來的新常態,有更多國家的老百姓可以像這個假期的我們一樣,至少還可以健康去到國內自己想去的地方,而不是只能在遊戲裡走南闖北,畢竟這世上有趣的東西,又何止遊戲一種呢,此為結語。
祝大家國慶節快樂,吃好玩好心情好——鐵士代諾201
2020年9月30日
【17173新聞寫手團隊招募啟事】
如果你每天都在關注全球遊戲動態,還有很多想法不吐不快,那麼歡迎加入17173新聞創作團隊!
你將獲得競爭力的稿酬,有機會搶先試玩新遊,並和小夥伴們一起瘋狂吐槽!
有意者請加群:697308043 或掃碼以下二維碼進群↓
【編輯:鐵士代諾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