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白酒行業新一輪的漲價潮已經到來。
根據媒體報導,在最近的兩個月時間裡,已經有多家白酒企業在醞釀漲價。
上市白酒企業中如貴州茅臺、五糧液、山西汾酒等龍頭企業均有漲價的打算,而沒上市的劍南春則已經漲價,旗下金劍南、銀劍南等5個系列產品已經進行了價格調整,其中水晶劍終端零售價提至519元/瓶;珍藏劍終端零售價提至888元/瓶,兩款產品提價近百元。
在漲價預期的推動下,近一個月以來白酒股的股價繼續衝高,其中"股王"貴州茅臺的股價最高更是衝到了2160元,惹得一眾投資者感嘆"少年不知白酒香"。
不過,雖然白酒股繼續飆漲,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白酒股的泡沫已經非常大,其中貴州茅臺的估值更是創出了歷史新高,如此巨大的泡沫也讓投資者感到擔憂。
雖然有著極高的護城河,但再好的企業如果股價脫離了基本面,未來也難以避免大幅度的回調。估值虛高的白酒股,泡沫何時會破滅?
漲價潮來臨,白酒股繼續狂歡
春節前後一向是白酒消費的旺季,在銷量大幅提升的背景下,不少白酒的企業都有了漲價的打算。
根據媒體報導,近期已經有多家酒廠提價,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知名白酒品牌——瀘州老窖,在12月時其就宣布,自12月21日起,46度國窖1573經典裝全國統一市場零售價格為1199元/瓶,團購建議價為880元/瓶;此外,從12月22日起,46度國窖1573經典裝計劃內配額價格上調10元/瓶;2021年1月20日起,46度國窖1573經典裝計劃內配額價格上調20元/瓶。
而川酒"六朵金花"之一的捨得酒業、徽酒龍頭古井貢酒也在12月分別宣布了產品提價,其中捨得酒業在12月1日發布了公告,針對公司舍之道系列產品,在全國範圍內統一上調10元/瓶終端門店供貨價格;而古井貢酒也在12月16日發布公告,公司旗下高端大單品——年份原漿古20在原有價格基礎上,開票價格每瓶上調20元。
讓人最沒有想到的是,除了上述提到的酒企以外,大眾產品——牛欄山二鍋頭也漲價了。在12月11日晚間,順鑫農業發布公告,公司牛欄山酒廠擬對三牛系列產品在原價格基礎上進行調整,漲幅為6—10元/瓶。價格調整計劃於2021年1月16日起執行。
在一片"漲聲"中,已經大幅上漲的白酒股在近一個月繼續狂飆,其中貴州茅臺在近一個月內股價大漲18%,股價最高衝到了2150元,市值突破2.5萬億。
估值創新高,白酒股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有泡沫,已經是投資者對於白酒股的共識。
不過,隨著白酒股近期繼續走高,其泡沫已經非常大,部分白酒股的估值更是創出了新高。
以龍頭股貴州茅臺為例,截止至1月8日收盤,茅臺的最新市盈率已達到58.21倍,若以2020年預期淨利潤455億元計算,其市盈率也達到了57.7倍。和歷史上的估值相比,在2020年5月,茅臺的市盈率已經突破歷史的最高點,目前仍不斷刷新歷史新高。
作為傳統型行業,雖然有著無可比擬的護城河,但白酒行業的業績提升其實非常有限,而貴州茅臺61倍的市盈率已經非常高,更別說其他小酒廠超百倍的市盈率了。
雖然是A股市場中最具有確定性的行業,但白酒股真的就可以"為所欲為"了嗎?
白酒股飆漲背後的秘密到底是什麼?
對於白酒股飆漲的原因,市場的分析並不少。
不過從根源來看,白酒股的大漲,不過是大資金的抱團取暖罷了。
根據數據統計顯示,龍頭貴州茅臺2020年3季度的持倉機構家數達到1453家,雖然相對於二季度的1752家有所減少,但持倉股數卻增加了超過700萬股。
而另一家白酒龍頭五糧液也是如此,2020年三季度機構持倉家數達到了1103家,雖然相對於二季度的1398家有所減少,但持倉股數卻增加了近2000萬股。
機構數量減少,持倉股數取不斷增多,機構的抱團意圖可謂是非常明顯了。
而最近更有媒體報導,有部分主題型基金,像新能源汽車、晶片、金融等主題的基金,也在配置白酒股,大資金抱團愈發緊密。
不過,抱團總歸有瓦解的時候,像2020年年初的科技股抱團,在抱團瓦解後,整個板塊就迎來了大幅的調整。目前白酒股不過是在重蹈覆轍罷了。
雖然不知道白酒股的抱團還會持續多久,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抱團瓦解,已經透支了未來的白酒股將會迎來漫長的"還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