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洪山風景區長崗三泉(隨州民間傳說)

2020-12-05 曾隨文旅資訊

文:李旭斌

長崗「三泉」位於長崗集鎮上遊,由大洪山溳水河洪流所形成。三泉即:珍珠泉、牡丹泉、洞泉。它們相距很近,據說三泉「地面明裡分潭而立,私底下暗中勾搭相連」,形成了一條獨特的河中有泉、泉下相連,泉匯成河的景象。河水冬暖夏涼,泉水溫度與地面溫度成反比。出奇的是,隆冬時節,河水似燒開了一般,熱騰騰,霧蒙蒙,瀰漫的水氣景色別致。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圖文無關

1、牡丹泉 牡丹泉位於溳水河河床中,泉水從地下翻出,形似盛開的白牡丹,煞是好看。晴天波光閃耀,尤如銀花吐蕊。

傳說那一年大洪山牡丹花盛開,龍女要來此觀賞,龍王不允,龍女偷偷變身農家女夜逃龍宮。龍女來到長崗,熟料街邊閣樓不知誰突潑撒一杯雄黃酒正中其首。那雄黃酒有醒神之奇效,變身的龍女自然經它不得,眼見就要現原形,她急忙逃出街市,沿溳水河向上跑了一程,終於見到一座水潭,可不等她入水已現身為一條大魚。有過路人見水潭邊躺著一條大魚,就將大魚抬上了肉案。眼見性命不保,恰遇變身民女的牡丹仙子路過這裡,她見屠刀下的大魚還在流淚,頓生憐憫之心,忙將「大魚」買下放生。

龍女回龍宮後,龍王知道女兒擅離龍宮,一怒將她逐出龍宮。龍女為報牡丹仙子救命之恩,於是來大洪山化為盛開的白牡丹漂浮於泉水上,讓前來洗滌、戲水的人們除百病、消憂災。從此這泉水就有了順水除憂之功能。

到民國二十年,長崗鄉民捐資將此泉進行整修,立碑於泉邊,請邑人黃子忠作詩一首,題《牡丹吟》:「無枝無杆頃刻開,騷人擱筆費評猜。明知蕊自波中出,不解根從何處栽。國色只容魚玩賞,天香遣蝶飛來。桃紅紫魏終塵幻,散作流泉繞釣臺。」

2、 珍珠泉 珍珠泉離牡丹泉不遠,位於大洪山風景名勝區長崗鎮鎮區溳水河東側。一潭清泉澄徹見底,魚兒如置鏡中。為大洪山火山地質遺蹟,因常年從地下冒出形似珍珠的水泡,故名「珍珠泉」。該泉佔地面積4畝,常年水溫為12攝氏度,終年不涸,水中富含鋅、碳酸、矽酸、碘等礦物質,具有治療神經衰弱、心臟等功效。它以水質清澈、水量大、水花美觀而聞名。《大洪山志》均有記載。

相傳善財童子為學好本領造福人間,不辭千辛萬苦,爬高山,闖大海,進民窟,入寺廟,參拜了五十三位善智者,其中包括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後被觀音菩薩收為童子。那天觀音對他說:如今人們立德、學智皆是苦事,你既隨我聞聲救苦,應將自己苦學意志傳與大家,使之少受學苦,早日成功。童子問怎樣傳法?觀音指點說,下界洪山懷中溳水河東側尋一湧泉,你去那裡洗滌,將一身靈氣化為珍珠洗落泉池即可。得菩薩點化,善財童子當即長出滿身珍珠。童子來溳水河東側湧泉沐浴後,滿身珍珠脫落乾淨。此後,該泉天天有珍珠般水泡泛起。靈通才,才出財,從此珍珠泉就有了順水靈氣,再去洗禮的人們就可染上智慧之靈氣。

後人形容珍珠泉:「泉從沙際出,忽聚忽散,忽斷忽續,忽急忽緩,日映之,大者為珠,小者為磯,皆自底達於面。瑟瑟然,累累然。」宛如一幅「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畫面。

3、洞泉 洞泉水量巨大,泉眼在山腳下很深的一石洞中,每時每刻都有水桶粗的一股清泉奔流而出。

據傳說,當年曾有一年水勢洶洶,攆得人們逃避不及,洪荒一片,想必是水妖作怪。人們紛紛燒香祈神,禱告上蒼,盼天皇救民於水火。玉帝派託塔天王與哪吒父子下界鎮妖。天王與哪吒按下雲頭,但見洪山之麓的深林間煙濤微茫。尋霧而下,在瑤草奇花,蕊宮珠闕處原有一深潭旺泉。細究方知,此泉與王母的瑤池相通,經過千裡萬年過濾到此,純潔無瑕。因而引來黑、烏兩龍在此貪清奪水,稱王稱霸,相互爭鬥,所以才攪得靜水起洪,殃及百姓。

哪吒父子齊戰黑、烏孽龍,兩龍見不是對手急忙躲進泉上深洞。因泉洞很深,兩天將奈何不得,託塔天王要人們在山頂建起一座寺廟,以此永鎮孽龍。四下百姓不敢怠慢,寺廟建起後取名南嶽廟,改此泉名為洞泉。從此以後洞內泉水再也沒有發生過暴洪奔瀉。因這裡發生過天意降邪惡,在此洗禮者,可順水得天意之助。

清末有一文人作詩一首題於石壁上:「洞泉落澗碧漫漫,冬日暖和夏日寒。惹得頑沙聲大雜,被風吹入賣柴灘。」

原創文章 未經允許 嚴禁轉載

相關焦點

  • 層林盡染如夢如幻 隨州大洪山迎最佳賞葉季(圖)
    、王敏)一到秋天,隨州大洪山呈現出 層林 盡染的景象,舉步皆景,如夢如幻。連日來,大洪山風景名勝區以「禮佛、觀光、體驗、休閒」為主題的「金秋賞葉季」活動迎來 遊客 熱潮,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自駕 遊客 。  11月的大洪山,銀杏微黃,楓葉將紅,「楓林相間,五彩斑斕,燦若錦繡」之景漸成。時起時散的飄渺雲霧為高山披上神秘色彩,置身其中,猶如「蓬萊仙境」。
  • 湖北隨州的秋天 人文地理旅遊散文隨筆
    湖北隨州的秋天 人文地理旅遊散文隨筆隨州隨縣曾都的秋天 醇厚清冽動人 是一壺黃酒湖北隨州的秋天,天有點高,雲有些淡。農人也好、莊稼都收穫了。田園裡是金黃或者是收穫,隨棗平原也好、大洪山也好、桐柏山也好,基調是黃。
  • 隨州我記憶中那座巍峨的大洪山雖然遠在城市我還是想念那片山川
    隨州我記憶中那座巍峨的大洪山雖然遠在城市還是想念那片山川我喜歡在初夏的傍晚,獨自爬到山峰頂上瞭望山川,美好的風景就在眼前展開了畫卷:涼風吹過竹林,吹動了我的衣襟,也吹走了天邊的晚霞。幾隻鳥兒嘰喳歡唱著輕盈地掠過,人們三三倆倆聚集在院壩或是屋簷,訴說著悠悠的農事。
  • 隨州百鳥圖美爆了!「鳥痴」韓起璞的攝影傑作來啦!
    他要驅車70多公裡趕在日出前抵達前幾天觀察的點位——大洪山一道山脊處,拍攝鳳頭鷹。猛禽警惕性特別高,要拍到它們非常困難,需要提前埋伏在點位上。像這樣的生活,對於韓起璞已是常態。、平靖關、中華山,北到桐柏山、七尖峰,南到大洪山;從淮河流域、漂水流域,到厥水流域和溳水流域,再到府河流域,他用鏡頭定格了大量的珍稀鳥類,用影像向人們展示了隨州生態之美,讓人們近距離的感受鳥類充滿靈性的世界。
  • 浠水封缸酒:天下第三泉釀出瓊漿玉液
    堪比瓊槳玉液的封缸酒浠水縣蘭溪鎮上遊五裡的溪潭坳河濱峭壁石下,有一石穴大如米甕,深約三尺。穴中湧著泉水,甘冽芳香,這就是聞名天下的第三泉。據史料記載,「天下第三泉」是唐代茶聖陸羽所評。陸羽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聞名於世。
  • 兩大牛郎織女風景區,山東與河北各有一處,哪個民間傳說更可信?
    01、河北省靈壽縣域部分地區處於太行山脈,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其中五嶽寨、漫山花溪谷、古中山國、秋山等風景區都是十分有名。另外,還有一處關於牛郎織女的愛情景區的女主角的織女山生態風景後坐落在該縣的寨頭鄉七油溝村。02、河北靈壽織女山生態風景區,在當地神秘的傳說故事。
  • 南京這個風景區打造5大區域,太崗路地下通道將直通白馬-竹海
    1 月 6 日,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對《南京市中山陵風景區山北民風區城市設計及太崗路地下通道接北環線道路方案項目》進行公示,鐘山風景區名勝區山北民風區將打造五大遊覽區域,此外,太崗路地下通道將直通白馬公園—竹海遊覽區。
  • 隨州古蹟之-歲豐橋
    古代隨州城有不少橋,如通津橋、長橋、漢東橋、雲路橋、廣德橋、接洪橋、高家橋(俗名五眼橋)、遷仁橋、歲豐橋、接豐橋。目前倖存下來的惟有歲豐橋較完整保存在西護城河上(玉石街西)。據清同治《隨州志》記載:歲豐橋建於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州判官孫益始建歲豐橋。橋名寓歲歲豐收。
  • 2018年湖北隨州中考分數線公布
    隨招考辦〔2018〕第17號  市招考辦關於2018年中考招生錄取批次分數線的通知  各縣、市、區招生委員會,隨州高新區、大洪山風景名勝區教育局,市直各單位,各高中階段教育學校:  經市招考委批准,現將隨州市2018年中考招生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通知如下:
  • 鳥類民間神話傳說,你偏愛哪一個
    喜鵲喜鵲與傳說中國民間將喜鵲作為吉祥的象徵。關於它有很多優美的神話傳說。傳說喜鵲能報喜。在傳說中,只有每年七月初七這一天,喜鵲才不見蹤影,都飛上天河搭橋去了,讓牛郎織女相會。 畫鵲兆喜的風俗在中國民間大為流行,品種也有多樣:如兩隻鵲兒面對面叫「喜相逢」;雙鵲中加一枚古錢叫「喜在眼前」;一隻獾和一隻鵲在樹上樹下對望叫「歡天喜地」。流傳最廣的,則是鵲登梅枝報喜圖,又叫「喜上眉梢」。
  • 洪山鎮評選表彰首屆「最美洪山人」
    近日,洪山鎮舉行首屆「最美洪山人」表彰會議。據悉,此次評選活動自2020年11月開始,經過層層評選、審定,最終選出了10名代表。他們之中,有情系百姓的敖君;有紮根洪山、全身心投入家鄉產業發展、帶動洪山鎮經濟發展的汪祖志;有30年來平淡堅守、宣傳弘揚傳統文化的艾文章;有70多歲依然永葆初心、在抗疫一線衝鋒陷陣的趙建林……他們用實際行動發揚著洪山精神,講述著洪山故事。此次評選,旨在激發洪山人民建設洪山、熱愛洪山的熱情,號召全鎮人民積極投入到大美洪山的建設中去。
  • 阜蒙縣有綠色明珠、三泉聖井,努魯爾虎、醫巫閭眾多山脈文化誦讀
    降雨量受氣候條件影響變化非常大,造成年際間分配不均的現象。水文阜蒙縣境內河流多。有細河、伊馬圖河、二道河、務歡池河、八道河等二十條主要河流,分別匯入大凌河、繞陽河、柳河三個水系。水資源總量4.8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9億立方米,地下水1.9億立方米。土壤阜蒙縣共有5個土類,12個亞類,38個土屬,46個土種。
  • 通靈大峽谷國家AAAA級別風景區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通靈大峽谷國家AAAA級別風景區位於廣西百色市靖西縣境內,地處北回歸線以南,雲貴高原南緣,距廣西省府南寧230公裡,屬那亞熱帶地區。通靈大峽谷全長3.8公裡,由通靈峽、念八峽及地下暗河、隧道貫通連接,通天徹地,靈氣飄逸。
  • 民間傳說與歷史事實之間的關係
    傳說是在老百姓口中流傳的關於某人、某事、某個地方或某個物體的口述性歷史。民間傳說內容的來源都是現實生活中的事例,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口耳相傳的故事內容也不斷地發生著變化,不斷地進行改編。原本真實發生的故事被加入一些虛構的情節,形成帶有奇幻色彩的民間傳奇故事,不再是完全地按照歷史事實來敘述。
  • 在民間傳說中的十大神仙
    第一位 閻羅王 閻羅王又稱閻王 他是陰曹地府的冥王,黑白無常牛頭馬面為其左膀右臂,傳說人死之後都要去陰間去報到,接受閻王的審判。生前生前行善者可上天堂享受富貴,生前作惡的人會受懲罰下地獄。在民間傳說中包拯成為了公正的化身,有的人認為他死後成為了閻羅王,繼續審理陰間的案件。在民間就被人們口口相傳為最可怕的死亡之神。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萬寧仙人洞 傳說中的「仙崗」
    萬寧市大塘嶺有個神秘的「仙人洞」,演繹著許多故事和傳說,被傳為仙人的居所,洞門左側巨石上至今留有古人雕鑿的「仙崗」二字。因「仙人洞」深藏在灌木叢生的山嶺間,去往山洞無路可走,這個山洞常年沉寂在大塘嶺中,一直很是神秘。這個能容納近百人的山洞,到底是大自然的傑作還是人工挖設?「仙人洞」裡有什麼秘密?
  • 隨州青銅器博物館,感受世界第八大奇蹟
    隨州古稱"漢東之國",其「隨」字最早出於西周「漢東之國隨為大」,當時隨國為一諸侯國,附庸在楚國之下,附近有陳國、蔡國、唐國等。自西周后,「隨」這一古地名得以流傳下來。隋文帝楊堅曾在此封地,隋朝亦因隨州而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