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科創委回應:從未資助「CCR5基因編輯」項目

2021-01-17 網易財經

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發布關於賀建奎基因編輯項目有關情況的聲明稱,經核查,我委從未立項資助「CCR5基因編輯」、「HIV免疫基因CCR5胚胎基因編輯安全性和有效性評估」等自由探索項目,亦未資助南方科技大學賀建奎、覃金洲及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在該領域的科技計劃項目。該研究的臨床註冊信息上登載「經費或物資來源為深圳市科技創新自由探索項目」不屬實。

本文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責任編輯: 韓玉坤_NBJ11142

相關焦點

  • 清流|基因編輯嬰兒項目資金來源不明 保險公司稱未投保
    深圳和美婦兒醫院總經理程珍在回應媒體時稱:「醫院和賀建奎沒有過合作,該項目不是在醫院做的,孩子也不是在醫院生的。」負責審批深圳市科技創新自由探索項目的深圳科創委則稱,從未立項資助上述實驗項目,亦未資助南方科技大學賀建奎、覃金洲及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在該領域的計劃項目。中國臨床試驗平臺所登載的該研究的經費來源「不屬實」。
  • 賀建奎回應基因編輯嬰兒質疑:抵禦愛滋病僅需敲除幾個DNA序列
    11月26日,一則世界首例可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的報導刷屏了,人們關心的不僅是醫學的快速進步,更恐懼的是當基因可編輯的人類出現後,人類社會會向怎樣的方向發展。在這一事件中,更多的人是好奇,由好奇開始對事件進行深度了解。據報導,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為何爭議如此巨大?專家解析疑問
    而在稍早之前,深圳衛計委發布消息稱,經查,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這一機構未按要求進行備案。深圳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已啟動對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倫理問題的調查,對媒體報導的該研究項目的倫理審查書真實性進行核實,有關調查結果將及時向公眾進行公布。
  • 基因編輯嬰兒炸圈 人類究竟在怕什麼?
    人民網深圳頻道:已撤稿輿論引爆自人民網深圳頻道一篇名為《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的報導。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很快就跳出來徹底否認參與此事。11月26日,該醫院總經理程珍回應媒體稱,「醫院和賀建奎沒有過合作。該項目不是在醫院做的,孩子也不是在醫院出生的。」
  • 「基因編輯嬰兒」讓世界譁然,這位科學家的底線在哪裡?
    11月26日,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的前一天,一則「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的消息引爆網絡,驚動全球。這兩天,「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持續發酵。目前,所有涉事方均已澄清和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試驗的主要負責人)關係。事件經過:2018年11月26日,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雙胞胎姐妹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
  • 基因編輯嬰兒震驚全球!可能改變整個人類基因庫
    ,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對此,深圳市科創委於26日晚11點在其官方公眾號「深圳科技創新」回應, 未資助南方科技大學賀建奎、覃金洲及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在該領域的科技計劃項目。
  • 怎樣對兩個基因編輯嬰兒負責?賀建奎依舊有4個問題無法回答
    他認為貧困地區洗滌精液的技術很難實現,而該項目能幫助到很多人,因此這個項目存在必要性。此前,相關基因專家已經明確表示,基因編輯技術本身還存在很大的風險,此次的愛滋病免疫基因編輯有可能造成嬰兒其他方面的免疫力下降,且嚴重違背醫學倫理。法學專家也認為,此舉涉嫌違反醫學倫理審查法規。
  • 驅動中國昨夜今晨: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始末
    昨天,據人民網報導,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對於業內的強烈譴責,賀建奎本人及其團隊並未在第一時間發布回應,不過其本人已經遇見了這項工作將會引起業內輿論反彈。在其公布成果的網站上,賀建奎發布了一則解釋首對基因編輯嬰兒誕生背後的細節。他表示,一次基因手術可以拯救一個兒童免受像HIV一樣致命的遺傳性疾病的侵害,不僅可以讓孩子擁有同等機會過上健康生活,還能為整個家庭帶來希望。
  • 人類首個基因編輯嬰兒項目,歷史倫理最終會站在哪一邊?
    根據「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在倫理委員會設立之日起 3 個月內向本機構的執業登記機關備案」,經查,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這一機構未按要求進行備案。11 月 26 日晚間,國家衛計委也針對此事進行回應,以下是回應全文:11 月 26 日,有媒體就「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進行報導。
  • 為什麼說震驚社會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後果不堪設想
    「首例」、「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這幾個關鍵詞組合在一起,爭議鋪天蓋地席捲而來,讓我們先簡單回顧一下事情經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經過26日,深圳南方科技大學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
  • ccr5基因缺失或導致多重癌變
    hiv患者都非常熟悉一種叫做ccr5受體的基因,它不僅是hiv病毒進入人體逆轉成病毒庫的主要門戶,也是基因編輯療法治癒的主要突破口
  • 「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引發爭議,項目申請人賀建奎名下有多家...
    11月26日,人民網一則關於「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的消息引發了廣泛討論。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的副教授賀建奎宣布,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而這也是世界上首例基因編輯嬰兒。據介紹,這對雙胞胎嬰兒通過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將一個基因修改,在她們出生之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
  • 基因編輯是什麼意思?基因編輯技術應用在哪裡
    11月26日,來自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由於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被編輯,她們出生後即能抵抗愛滋病。不過,「基因編輯嬰兒」一事宣布後引來多方質疑,質疑的內容集中於該項研究涉及的倫理問題、必要性和安全性。
  • 基因編輯是什麼意思?它能造成何種影響?
    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一份題為「HIV免疫基因CCR5胚胎基因編輯安全性和有效性評估」(註冊號ChiCTR1800019378)的文件顯示,該研究的負責人正是賀建奎。在這份文件的附件中,出現了一份由「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倫理委員會」出具的倫理委員會批件。
  • 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誕生 深圳啟動倫理問題調查
    這兩名嬰兒的基因經過了編輯,以使她們能夠天然抵抗愛滋病。她們的母親是通過試管嬰兒技術懷孕生產的。據悉,研究人員們在受精卵中,通過基因編輯技術,對CCR5基因進行了修改。CCR5基因是HIV病毒入侵人體所需的主要輔助受體之一。理論上,如果這個基因出現變異或缺失,就有可能關閉HIV病毒入侵人體的大門,也就是說,基因編輯後,嬰兒能夠天生免疫愛滋病。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結果出爐,深圳大學獲資助項目348項
    深圳大學獲資助項目348項,資助率高於國家平均水平,其中獲資助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5項,再創歷史新高。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集中接收期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接收項目申請269671項,目前共資助項目合計42492項,當前資助率(資助數/申請數)為15.8%,較去年下降3個百分點。
  • 科技部回應「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明令禁止
    央視新聞11月27日消息,今天下午,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部長茶座」活動中,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對引起社會極大關注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做出回應。 徐南平表示,2003年頒布的《人胚胎幹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原則》規定,可以以研究為目的,對人體胚胎實施基因編輯和修飾,但體外培養期限自受精或者核移植開始不得超過14天,而本次「基因編輯嬰兒」如果確認已出生,屬於被明令禁止的,將按照中國有關法律和條例進行處理。
  • 「GOTI」技術讓基因編輯脫靶無處隱藏
    (中國科學院-馬普學會計算生物學夥伴研究所)、史丹福大學遺傳學系以及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合作完成。此研究顯著提高了基因編輯技術脫靶檢測的敏感性,並且可以在不藉助於任何脫靶位點預測技術的情況下發現之前的脫靶檢測手段無法發現的完全隨機的脫靶位點,為基因編輯工具的安全性評估帶來了突破性的新工具,有望成為新的行業檢測標準。
  • 科技部:「基因編輯嬰兒」被明令禁止
    圖/視覺中國將按照中國有關法律和條例進行處理;志願者知情同意書顯示項目經費來自南科大■ 「『基因編輯嬰兒』引爭議 廣東啟動調查」追蹤昨日上午,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在香港召開,因「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受到關注、並將在此會議上公布試驗數據的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並未現身。
  • 基因編輯嬰兒,引發軒然大波……
    賀建奎 資料圖 報導稱,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消息一出,當事多方出面回應,監管部門介入調查,形成輿論關注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