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是什麼意思?它能造成何種影響?

2020-11-23 河南100度

 據人民網11月26日報導,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消息一出,掀起科學界巨大的爭議。

事件科普

何為「基因編輯」

它能造成何種影響

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據賀建奎介紹,基因編輯手術比起常規試管嬰兒多一個步驟,即在受精卵時期,把Cas9蛋白和特定的引導序列,用5微米、約頭髮二十分之一細的針注射到還處於單細胞的受精卵裡,這種技術能夠精確定位並修改基因,也被稱為「基因手術刀」。

這次基因手術修改的是CCR5基因,而CCR5基因是HIV病毒入侵機體細胞的主要輔助受體之一。經過這項手術,能夠關閉致病力最強的HIV病毒感染大門,使病毒無法入侵人體細胞,即能天然免疫HIV病毒。

相關調查

「基因編輯嬰兒」試驗

違反我國現行法規

2003年我國科技部和衛生部印發的《人胚胎幹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原則》明確:不得將前款中獲得的已用於研究的人囊胚植入人或任何其他動物的生殖系統。從事人胚胎幹細胞的研究單位應成立包括生物學、醫學、法律或社會學等有關方面的研究和管理人員組成的倫理委員會,其職責是對人胚胎幹細胞研究的倫理學及學性進行綜合審查、諮詢與監督。

此次的「基因編輯嬰兒」試驗不僅沒有將經過基因編輯的胚胎銷毀,還將其植入了產婦的子宮內讓其自然降生,違反了現行法規。這樣一次爭議極大的試驗,又是如何獲得應當提出疑問意見的倫理委員會通過的?

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一份題為「HIV免疫基因CCR5胚胎基因編輯安全性和有效性評估」(註冊號ChiCTR1800019378)的文件顯示,該研究的負責人正是賀建奎。在這份文件的附件中,出現了一份由「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倫理委員會」出具的倫理委員會批件。

上個月剛剛從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離職的醫務部主任秦蘇驥表示,根據申請書顯示的時間,其當時還在醫院任職,以他當時的職務,如果有這個事情,他應該知曉的。

作為倫理委員會成員,他的籤名沒有出現在申請書上。秦蘇驥介紹,他特地去找了上面有籤名的前同事了解情況。幾名前同事表示,他們並沒有籤過這張申請書,也沒有印象召開過有關這個項目的會議,籤名可能是偽造。

天眼查顯示: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為國內私立婦產醫院,註冊資本4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林玉明。林玉明是和美醫療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是「莆田系第二代」,相關聯企業有23家。和美醫療控股有限公司(01509.HK)於2015年7月7日在中國香港聯交所上市。

各方回應

國家衛健委:要求廣東省衛健委認真調查

昨日晚間國家衛健委發布回應:有媒體就「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進行報導,我委高度重視,立即要求廣東省衛生健康委認真調查核實,依法依規處理並及時向社會公開結果。

深圳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官方微博@健康深圳發布聲明稱,深圳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已啟動對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倫理問題的調查。

經查,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這一機構未按要求進行備案。深圳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已啟動對該事件涉及倫理問題的調查,有關調查結果將及時向公眾進行公布。

南科大:學校對此不知情

11月26日下午,南科大對此事發表回應表示,根據目前了解到的情況,此項研究工作為賀建奎副教授在校外開展,未向學校和所在生物系報告,學校和生物系對此不知情。此外,對於賀建奎副教授將基因編輯技術用於人體胚胎研究,生物系學術委員會認為其嚴重違背了學術倫理和學術規範,學校將立即聘請權威專家成立獨立委員會,進行深入調查,待調查之後公布相關信息。

涉事醫院:與賀建奎沒有過合作

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總經理程珍昨天回應,醫院和賀建奎沒有過合作,他的試驗和醫院沒有關係。程珍還表示,自己從未見過賀建奎,醫院正在對事件進行調查,該項目不是在醫院做的,孩子也不是在醫院出生的。

【討論】

122位科學家聯名抗議 他們是在反對什麼

昨日晚間,122位科學家聯合發表聲明對此事件進行譴責,聲明中用「瘋狂」來形容直接進行人體試驗的行為,並表示,「國家一定要迅速立法嚴格監管,潘多拉魔盒已經打開,我們可能還有一線機會在不可挽回前,關上它。」這項研究,在他們眼裡爭議點在哪兒?

1.安全之問:基因編輯操作,或許會帶來新的疾病風險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孔道春表示,從目前的研究成果來看,當前我們只能對少量的胚胎進行基因編輯,如果想要進行批量化操作,使得每個新生兒都能對特定疾病產生免疫力,還是比較困難。同時,有學者表示,今年6月發布在學術雜誌《NatureMedicine》上的論文指出,那些容易被這項技術改造的細胞,自身可能成為「癌症的種子」,是否會誘發新的疾病尚待關注。

2.倫理之問:如果基因編輯出現錯誤,孩子該怎麼辦

據專家介紹,基因編輯技術的「脫靶率」依然是一個爭議中的話題——錯誤地編輯了不該編輯的地方。

在有些領域,脫靶不是大問題,比如農作物,編輯完了之後如果出了問題,放棄重來就是了。但是在人類胚胎編輯裡,等到胚胎發育起來再發現問題那就晚了,總不能把一個活人給扔掉。而且,這個人長大成人之後還要結婚生子的,脫靶帶來的錯誤編輯還會傳給後代。

3.必要之問:愛滋病母嬰傳播可阻斷,不需用這種方式

如果感染愛滋病毒的母親在懷孕期間進行積極藥物抗愛滋病治療,以及拒絕母乳餵養,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阻斷愛滋病傳播。

「HIV感染的父親和健康的母親100%可以生個健康可愛的孩子,根本無需進行CCR5編輯。」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愛滋病研究所所長陳志偉表示。

來源:央廣、《成都商報》、《新京報》、《南方都市報》等

相關焦點

  • 基因編輯是什麼意思?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誕生
    基因編輯是什麼意思?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是生命進化歷史上,細菌和病毒進行鬥爭產生的免疫武器,簡單說就是病毒能把自己的基因整合到細菌,利用細菌的細胞工具為自己的基因複製服務,細菌為了將病毒的外來入侵基因清除,進化出CRISPR系統,利用這個系統,細菌可以不動聲色地把病毒基因從自己的染色體上切除,這是細菌特有的免疫系統
  • 基因編輯風險如同原子彈,密集新研究表明:造成染色體混亂
    2018年11月26日,「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中國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及其團隊宣布,在團隊兩年多的努力下,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她們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這個事件在當時引起了民眾和科學界的軒然大波,一度眾說紛紜。
  • 基因編輯是什麼意思?基因編輯技術應用在哪裡
    11月26日,來自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由於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被編輯,她們出生後即能抵抗愛滋病。不過,「基因編輯嬰兒」一事宣布後引來多方質疑,質疑的內容集中於該項研究涉及的倫理問題、必要性和安全性。
  • 基因編輯技術獲諾獎,會對我們的未來產生什麼影響?
    肯定有同學會問啦,啥是基因編輯?簡單的說,基因編輯就是對目標基因進行編輯,實現特定DNA片段的加入、刪除等功能,最終改變目的基因序列的技術。所以你看,想要完成一次基因編輯,只需要3步:首先找到要剪掉的DNA,然後剪掉它,最後把想要用的DNA安上去。聽起來好像很簡單,但是過程卻很複雜。小鯨這裡儘量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話說說。首先咱們需要用一種複合體把目標基因序列特異性地識別出來,以避免傷及友軍。然後複合體再將DNA的雙鏈剪斷,在目標基因序列上製造斷裂端。
  • 食品界的革命:基因編輯在改造食物領域扮演何種角色,與轉基因一樣嗎?
    在過去的三十年裡,這種不受化學處理影響的真菌已經傳播到了中國、東南亞、澳大利亞和中東。熱帶植物專家說,這種真菌被引入到拉丁美洲,摧毀提供世界四分之三香蕉出口的農場,只是時間問題。現在科學家們相信他們可以通過基因編輯來阻止真菌的傳播,基因編輯可以關閉特定的基因或者調整它們的工作方式。
  • 得了諾貝爾獎的基因編輯,到底能做什麼?
    Doudna ,獲獎原因: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Jennifer Doudna開發了基因技術中最銳利的工具之一:CRISPR/Cas9」基因剪刀」。利用這些技術,研究人員可以極其精確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這項技術對生命科學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可以幫助研究者開發新的癌症療法,並使治癒遺傳疾病的夢想成為現實。
  • 基因編輯嬰兒之後,它的底線到底在哪?
    幾十年來,基因編輯技術一直在動植物、微生物領域做著突破,但現在真實的應用在人類生命體的身上,確實一時間讓人難以接受,甚至出現了「超級人類」之說。為此,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的大會主席David Baltimore就強調,「協會對基因編輯是持開放態度的,對基因編輯運用在人類醫學上也是支持的,但基因編輯必須遵守特定倫理準則,那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決定哪些研究行為是適當的,什麼時候才是適當的。」
  • 基因編輯遭遇前所未有危機?人類胚胎基因編輯容易造成染色體混亂
    基因組編輯涉及對細胞DNA序列的精確操縱,以改變細胞命運和生物特徵,具有提高我們對人類遺傳學認識和治癒遺傳疾病的潛力。 然而,評估早期人類胚胎中基因校正的研究報告說,突變修復效率低,鑲嵌率高以及可能產生病理後果的意外編輯結果的可能性。
  • 什麼是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
    她們「研發了一種基因編輯方法」,重寫了「生命密碼」。這種技術工具名為CRISPR/Cas9。但它到底是什麼?有何潛力?是誰為它奠定了基礎?據埃菲社馬德裡10月7日報導,它是一種生物學工具,能以前所未有的精度來編輯基因組,而且比以前的其他任何方法都更簡便、成本更低。
  • 什麼是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
    她們「研發了一種基因編輯方法」,重寫了「生命密碼」。這種技術工具名為CRISPR/Cas9。但它到底是什麼?有何潛力?是誰為它奠定了基礎?據埃菲社馬德裡10月7日報導,它是一種生物學工具,能以前所未有的精度來編輯基因組,而且比以前的其他任何方法都更簡便、成本更低。就像文本編輯工具一樣,CRISPR/Cas9能夠通過「剪切和粘貼」脫氧核糖核酸(DNA)序列的機制來編輯基因組。
  • 一隻「變異狼」從車諾比地區逃出,它將給世界造成何種影響?
    曾有人對此提出一個猜想,假若在這裡面的生物,有一隻變異的狼,突然之間它逃出了車諾比地區來到了我們人類的環境中,那麼接下來會給世界造成什麼影響呢?假若這隻「變異狼」是在悄無聲息的狀態下來到了我們的身邊,那麼造成的影響必然是極度恐怖的。
  • 密集新研究表明:人類胚胎基因編輯造成染色體混亂!
    被譽為「基因魔剪」的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問世以來,外界對其在目前束手無策的疑難雜症治療方面寄予厚望。但截至目前,其安全性仍是最大的障礙,尤其在對人類胚胎「動刀子」的時候。最近有三份研究均聚焦於描述人類胚胎的基因編輯。
  • 基因編輯技術讓人類變造物主 帶來的是美好,災難,還是不平等?
    01基因一詞來自希臘語,它的意思是「生」。1909年,丹麥遺傳學家威廉·約翰森在《精密遺傳學原理》一書中提出了基因的概念。基因控制著生物的形態、結構、生理、生化等特徵。在人類身上,大約有19000到22000個基因。簡單來說,基因就像字母組成的代碼一樣,儲存著種族、血型、遺傳、生老病死等信息。既然基因像代碼一樣,那是否意味著它可以被編輯?答案是可以的。
  • 南京準媽媽基因突變 ABO基因突變是什麼意思?
    南京準媽媽基因突變 ABO基因突變是什麼意思?時間:2017-07-31 22:39   來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南京準媽媽基因突變 ABO基因突變是什麼意思?近日,江蘇省血液中心輸血研究室陳青研究員帶領的課題組,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並報導了ABO血型系統中由於新等位基因突變導致的新的A3亞型的等位基因,已被國際基因庫收錄並公布。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南京一位準媽媽  原標題:南京準媽媽基因突變 ABO基因突變是什麼意思?
  • 基因編輯產生「超級爸爸」牲畜
    他們還補充說,未來,我們可以進一步通過改良牲畜基因提高糧食產量。  華盛頓州立大學獸醫學院的喬恩·奧特利教授說:「這或許對解決世界各地的糧食不足問題有重大影響。如果我們能夠通過遺傳方法解決這個問題,那麼這就意味著我們可以用更少的水、更少的飼料和更少的抗生素來飼養動物。」
  • 基因編輯與人類改進,劉慈欣給法學家的啟示
    只要安全,就可以進行基因編輯嗎?以「基因編輯嬰兒」為例,陳頎首先指出了學界譴責的核心:將尚未成熟的基因編輯技術投入臨床是對參與者不負責任。那麼,如果能夠保證技術的安全性,我們禁止人類胚胎的基因編輯的倫理和法律正當性是什麼?
  • 當基因可以編輯,可以為人類帶來什麼?
    編者按:小小的基因背後隱藏著人類身體的無限奧秘,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已經了解到基因對於人類遺傳所起的重要作用。那麼,基因缺陷的人是否可以通過修改基因使下一輩獲得健康?基因編輯技術到底是什麼?本文帶你探索基因編輯的奧秘。「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這句話出自德國哲學家戈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
  • 「基因編輯」刷屏了,基因對我們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我們能阻止某種DNA傳承嗎?這兩天被「基因編輯嬰兒」的事件刷屏了。據說是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賀建奎副教授通過媒體宣布,11月在中國誕生了一對CCR5基因編輯的嬰兒。普通大眾對此了解甚少,基因又與每個人密切相連。透過基因,解讀數十萬年的人類歷史,了解從先祖那裡遺傳的DNA,帶給自己性格、相貌、智商、遺傳疾病、血統等的深遠影響,《基因中的人類簡史》這本書正好填補了這項認知空白。
  • 基因改造人類真的來了 | 基因編輯嬰兒遭100+名科學家強烈譴責!
    簡單來講,這種技術能夠以極高的準確性,精準地對基因組進行編輯。它可以引入一段基因,消除一段基因,甚至是可以對基因組進行單鹼基的修改。倫理申請書最後一段佔領技術制高點和超越諾獎級的工作這些竟然能作為理由列到申請書裡,可見項目實施者和批准者的本意和關注點到底是什麼。2、在技術方面,賀建奎團隊針對CCR5基因進行編輯,能否真的預防愛滋病?是否存在安全的風險?以及,其中一個胚胎是在懷孕期間做的基因編輯。如何看待這樣的操作?
  • 英美最新研究警示:人類胚胎中的CRISPR基因編輯會造成染色體混亂
    原創 轉網 轉化醫學網本文為轉化醫學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作者:Cathy導言:先前的研究已經表明,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可以在靶位點以外造成「脫靶」基因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