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嬰兒之後,它的底線到底在哪?

2020-11-29 donews

科技發展永遠超前於政府監管,這是必然的,但我們需要警惕的是,如果急於推動科技創新,是不是會忽視或者低估科學技術的巨大風險以及倫理問題,這就需要更深層次的法律約束與倫理教管來加以約束。

」基因編輯「,這個從前只出現在科學學界的詞彙,在2018年年末,因為第一例基因編輯雙胞胎嬰兒在中國的誕生,開始被大眾瘋狂討論,引發了社會性的質疑與恐慌。幾十年來,基因編輯技術一直在動植物、微生物領域做著突破,但現在真實的應用在人類生命體的身上,確實一時間讓人難以接受,甚至出現了「超級人類」之說。為此,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的大會主席David Baltimore就強調,「協會對基因編輯是持開放態度的,對基因編輯運用在人類醫學上也是支持的,但基因編輯必須遵守特定倫理準則,那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決定哪些研究行為是適當的,什麼時候才是適當的。」

中國科學界更為重視這個問題,2019年1月15日,知識分子等和中關村海澱園管委會聯合主辦 「科學精神中國行」新年講演活動,北京大學教授、神經生物學家饒毅為作了題為「基因編輯與人類未來」的演講,從「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出發,探討了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以及當前面臨的問題。

基因編輯經過30多年的發展,研究日益完善,門檻已經逐漸降低,資金問題、試劑稀缺等,早已不是障礙。但是,生物學界一直有人對基因編輯的狂熱使人感到恐懼,我們看到的一些為了巨額基金而編造學術有巨大突破的醜聞,大部分都發生在基因研究領域。不過說奇怪也不奇怪,因為基因研究領域確實可以使研究者得到巨大的經濟支持,一旦有了成就,各界人士都翹首以盼,給予支持,尤其是掌握社會大部分資源的少部分人,誰都知道能在基因改造上插一腳的「錢途」有多寬廣,所以,這也是造成基因領域變成一個既令人興奮又令人恐懼的領域的原因。「還有多少邊緣會被忽視,還有多少底線會被突破?有沒有龐大資本支持規模的推動的幕後操盤手?」這一切都不得而知,基因改造嬰兒事件背後的目的與力量使人不寒而慄。

如何將涉及人類發展的基因編輯牢牢的把握在可控範圍內?這就需要需要科學界的自律與良知,更加需要從法律途徑設置底線,設置禁區才能避免一些科學狂人毫無顧忌的前進,當然了,政府的監管與倫理的宣傳也是必不可少的。

對於人類DNA的基因編輯,必須嚴格的立法、執法,建立國家諮詢機構,對於新的科學技術可能帶來的倫理和社會影響進行調節和審核,最後要積極建立國際交流合作,推動建立國際公約,並轉化為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法律法規。

首先,我們要了解首先,基因編輯對人類生殖細胞來說並非必要。上文提到的饒毅為教授也說過「基因編輯,在醫學上的必要性是極端的小,只有雙方父母都是病人的情況下才會有這方面的需求,但這種危險通過提前檢測自己的基因,就可以避免,無需全社會都為此承擔責任。反而,若是基因編輯被允許對用在人類細胞改造上,則會帶來很多問題,編輯什麼基因?編輯多少基因?由誰編輯基因?這是永遠無解的事情。它的代價過於沉重」所以,那些打著改造基因是為了解決人類健康問題、延長人類壽命的資本家與研究者們,就不要再自欺欺人了,不能僅僅為了利益就將人類社會陷入慌亂的境地。

再者,我們要對基因編輯建立嚴格的立法和執法,警惕商業利益在背後的鼓搗,不能有過於龐大的商業利益驅動的人類細胞基因編輯,因為基因變編輯對大部分人來說是無用的,是不能有任何商業價值的,但真正用於商業的話,很可能會造成電影中「變異人」的出現,而且極有可能會被用於軍隊中,這該是多麼可怖的情景啊!所以,各國政府都應該建立生物改造控制機構,設立相關法律,而且,基因編輯不加把控的泛濫勢必是會對各個國家都有威脅的,所以各國還是要積極建立國際交流合作,推動建立互相保護,相互監督的國際公約。

人類從發現DNA,到能可控地編輯它,花了一百多年的時間。這一百多年來,人類對基因編輯的研究愈加強大,改造動物、植物也都出現過,但雖然逼近有底線,但從未越過,基因編輯用於人類的事件讓我們才意識到,原來一直以來的底線僅僅是倫理道德的把控,那麼如果有人要執意逾越它,我們可能會真的束手無策,所以,必須要從當下開始控制了,這次我們是不是又會花上一百年來解決,就不得而知了。

特別聲明:本文為DoNews籤約作者原創,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轉載請聯繫DoNews專欄獲取授權。

相關焦點

  • 基因編輯嬰兒案件被判刑,科學家對改造基因到底有多瘋狂?
    你們知道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嗎?2018年11月26日,國內南方科技大學的一位名為賀建奎的副教授在公開場合宣布了他的實驗成果,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將於11月底出現。這對基因編輯嬰兒到底有什麼特殊之處呢?賀建奎的科技團隊對她們體內的一個基因(CCR5)進行了修改,可擁有天然對抗愛滋病病毒(HIV)的抗體。
  • 「基因編輯嬰兒」讓世界譁然,這位科學家的底線在哪裡?
    11月26日,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的前一天,一則「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的消息引爆網絡,驚動全球。這兩天,「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持續發酵。目前,所有涉事方均已澄清和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試驗的主要負責人)關係。事件經過:2018年11月26日,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雙胞胎姐妹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
  • 美駐華使館就「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發文|思考:拷問信仰構築底線
    ,美國駐華大使館發了一篇《基因編輯嬰兒誕生為什麼引發如此大的反對和質疑?》(稍後看文末連結全文)專文談此次何建國團隊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1)引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29日的聲明:「非常不幸而且明白無誤的是,這種強大的(基因編輯)技術已經首次以如此不負責任的方式應用於人類種系。」
  • 科技部:明令禁止基因編輯嬰兒
    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發表聲明:堅守科研倫理道德底線,堅決反對違規開展基因編輯嬰兒,全面調查涉事機構並予以處罰。同日表態的還有中國科學院。昨天傍晚,中科院學部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在其官網和官微發表聲明,對基因編輯嬰兒表示堅決反對。聲明稱,中科院學部高度重視此事。
  • 深度起底賀建奎與基因編輯嬰兒事件,一破底線便是地獄
    原標題:深度起底賀建奎與基因編輯嬰兒事件,一破底線便是地獄 最近網上吵得最熱的就是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很多人還雲裡霧裡的,就衝進去開炮。其實這個事件有一定的認知門檻,很多人真的不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
  • 基因編輯嬰兒案一審宣判 白巖松:科學它是雙刃劍
    央視網消息:在跨年的熱鬧氛圍當中,有一個新聞被大家多少有些忽略,12月30號基因編輯嬰兒案在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南方科技大學原副教授賀建奎同其他2位被告人,因共同非法實施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和生殖醫療活動構成非法行醫罪。
  • 基因編輯嬰兒案後續:中國判處參與基因編輯嬰兒的研究人員有罪
    據中國官方媒體報導,一名中國科學家因聲稱自己製造了世界上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而引發了一場道德辯論,本周一,他因為自己的研究被判處三年監禁。 據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報導,賀建奎因無證行醫被深圳一家法院判處罰款人民幣300萬元(合43萬美元)。
  • 聚焦「基因編輯嬰兒」案件
    被告人為何要製造「基因編輯嬰兒」?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原副教授賀建奎對外宣布,一對基因編輯嬰兒誕生。此事引起中國醫學與科研界的普遍震驚與強烈譴責。廣東省立即成立「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組展開調查。2019年7月31日,南山區人民檢察院向南山區法院提起公訴。
  • 光明網評論員:「基因編輯嬰兒」?這種謠言造不得
    昨天(12月10日)有媒體報導說,華大基因在8日晚間針對此前一日有人在社交媒體發文所稱的「華大基因有大瓜要爆,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主任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等令人震驚的消息,進行正式闢謠。
  • 基因編輯嬰兒面臨風險有多大?聽聽青島專家怎麼說
    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誕生。消息一出,輿論譁然。隨著時間的發酵,一些問題也浮出水面:基因編輯會打開怎樣的「潘多拉魔盒」?真的會對某些重大傳染性疾病的治療有效嗎?它面臨的風險到底有多大?
  • 四問「基因編輯嬰兒」案件
    為何要製造「基因編輯嬰兒」?    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原副教授賀建奎對外宣布,一對基因編輯嬰兒誕生。此事引起中國醫學與科研界的普遍震驚與強烈譴責。廣東省立即成立「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組展開調查。    賀建奎多年從事人類基因測序研究,同時是多家生物科技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或投資人。
  • 基因編輯嬰兒,南方科大究竟扮演了啥角色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宣布基因編輯嬰兒誕生所引發的爭議依然在持續。對於這一試驗,南方科大一直在極力撇清關係,稱賀建奎已於2018年2月1日停薪留職,試驗發生在校外,南方科大並不知情。而南方科大生物系學術委員會認為賀建奎嚴重違背學術倫理和學術規範,也在第一時間進行了譴責。最新消息說,賀建奎辦公室已被校方查封。南方科大真的與基因編輯嬰兒試驗無關嗎?
  • 剛剛,賀建奎因「基因編輯嬰兒」被判三年有期徒刑
    剛剛,「基因編輯嬰兒」案在深圳南山一審公開宣判:賀建奎,張仁禮,覃金洲等3名被告人因共同非法實施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遺傳基因編輯和生殖醫療活動,構成非法行醫罪,分別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賀建奎等人偽造臨床審查材料,招募男方為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多對夫婦實施基因編輯及輔助生殖,以冒名頂替,隱瞞真相的方式,由不知情的醫生將基因編輯過的胚胎通過輔助生殖技術移植入人體內,致使2人懷孕,先後生下3名基因編輯嬰兒。
  • 科技部:「基因編輯嬰兒」被明令禁止
    圖/視覺中國將按照中國有關法律和條例進行處理;志願者知情同意書顯示項目經費來自南科大■ 「『基因編輯嬰兒』引爭議 廣東啟動調查」追蹤昨日上午,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在香港召開,因「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受到關注、並將在此會議上公布試驗數據的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並未現身。
  • 首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這正是霍金擔心的!
    二、對於賀建奎副教授將基因編輯技術用於人體胚胎研究,生物系學術委員會認為其嚴重違背了學術倫理和學術規範。三、南方科技大學嚴格要求科學研究遵照國家法律法規,尊重和遵守國際學術倫理、學術規範。我校將立即聘請權威專家成立獨立委員會,進行深入調查,待調查之後公布相關信息。南方科技大學2018年11月26日
  • 基因編輯嬰兒有沒有可能成為「超人」或「怪胎」?
    知乎熱榜上有大V評論說: 這是歷史性的突破,只不過,這次突破的,是人類倫理的底線。 得到上的生物醫學科普人王立銘教授緊急發文: 為什麼基因編輯嬰兒在今天不可原諒?今天是一個註定要載入人類歷史的日子,這是對人類科學尊嚴和科學精神的踐踏。
  • 當人類生命可以被設計:「基因編輯嬰兒」案背後的倫理
    他們確實也發現,如此操作之後,這些患者體內的病毒水平明顯降低了,並且維持了幾周。也就是說,破壞CCR5基因,確實可能是一種有效的、相對比較安全的治療愛滋病的新思路。 如果科學和臨床研究只到這個地步,我相信大多數人會毫無障礙地接受它。愛滋病是一種嚴重的、致命的疾病,那麼動用某些技術手段,阻止它的入侵,讓患者重獲健康,是非常正當的目標。
  • 中國科學院院士:基因編輯嬰兒事件 許多疑點尚未明了
    2018年11月,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雙胞胎女孩,在中國健康誕生。報導稱,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能天然抵抗愛滋病,並且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這對基因編輯嬰兒幕後的「操刀手」,是來自深圳南方科技大學的副教授賀建奎。消息一經公布引起巨大震動,賀建奎的行為被科學家們強烈譴責。
  • 昕餘薦讀:首例人體基因編輯嬰兒宣告失敗,露露和娜娜怎麼辦?
    去年,中國生物學家賀建奎宣布了一個讓世界震驚的消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這是科學家第一次人為改變人類的基因。新聞出來後立即引起了軒然大波,許多人指責了賀建奎在實驗中不顧嬰兒生命安危,進行不符合道德的實驗。但也有部分網友支持賀建奎挑戰倫理的創新。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震驚社會,無數人譴責!老師,你該給孩子講些什麼?| 特別關注
    報導說,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