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嬰兒案件被判刑,科學家對改造基因到底有多瘋狂?

2020-12-02 騰訊網

你們知道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嗎?2018年11月26日,國內南方科技大學的一位名為賀建奎的副教授在公開場合宣布了他的實驗成果,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將於11月底出現。這對基因編輯嬰兒到底有什麼特殊之處呢?賀建奎的科技團隊對她們體內的一個基因(CCR5)進行了修改,可擁有天然對抗愛滋病病毒(HIV)的抗體。這消息剛出,全世界都為之轟動,同行專業人士和網友們義憤填胸,紛紛指責賀建奎等人的行為。

也許有人會想不明白,天生擁有抵抗HIV病毒的能力不是一件好事嗎?為什麼對抗議賀建奎團隊這一行為?皆因該行為嚴重違背倫理道德和科研誠信,嚴重違反國家有關規定,觸犯了人類的道德底線。人類社會和自然界本來就處於一種非常奇妙的平衡狀態,假如冒冒然將之打破,必定會引發更多的、難以想像的問題出現。賀建奎團隊的行為是觸犯法律法規和人類道德底線的,已被相關部門逮捕,會受到相應的懲罰。

科技需要發展,但是以人體為實驗對象,存在著很多不妥之處,無論是基因編輯嬰兒還是複製人實驗,都受到了人們的抵抗。但是某些瘋狂的科學人士怎麼能抑制心中那股私慾,他們轉向研究一些低等生物,因而出現了轉基因生物,如不怕疼痛的三文魚、可愛憨厚的菜杯豬等等。

轉基因生物已經逐漸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成為寵物、甚至是食物。但是缺少科學關注的朋友們也許還不清楚身邊哪些生物是轉基因生物,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第一種:蜘蛛羊。在人們的印象中,蜘蛛和山羊是兩種關係不沾邊的生物,性格亦大相逕庭,前者是很多人內心極其厭惡之物,後者則是溫和的存在。既然如此,兩者的DNA是如何結合在一起的?

2012年,科學家使用基因編輯技術成功研發出第一頭蜘蛛羊。蜘蛛羊的特殊之處在於它的羊奶中有一種特殊的蛋白質,看起來非常像蛛絲,但是它的柔韌度極高,是最結實的材料之一,用途甚廣,市場發展前途光明。

第二種:可製作嬰兒奶粉的老鼠。看到這裡的時候,你會感到更加驚訝,要知道老鼠是非常骯髒的存在,就算它能夠製作奶粉,也包括著大量的病毒細菌,可讓嬰兒食用嗎?

科學家對此解釋稱,不需要擔心這問題,是絕對安全的。他們已經成功將老鼠的基因和人體基因連結在一起,培育出能分泌乳鐵蛋白,完全符合衛生標準。不過人們心中對老鼠的隔閡依然存在,什麼時候才能完全消除,真正接受老鼠所產的奶粉,這一點還是個未知之數。

第三種:培育人類器官的豬。關注媒體新聞的朋友們都清楚,假如某地有特大事故發生,必定有很多傷者,嚴重者的身體器官會受損,不及時更換的話,會影響終生。然而人體器官本來就非常緊缺,因而很多傷者都無法及時換上新的器官,落得終生殘廢的下場。

幸好的是,哈佛大學的一名教授研發出可培育人體器官的豬,可將這種豬身上的器官移植到人體身上,防止留有後患。不過此種方法目前存在著不少的弊端,需要更多的時間進行完善,一切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總而言之,轉基因生物正在慢慢地影響著人們的生物,但千萬不要觸碰法律和法規的底線!

相關焦點

  • 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人類需要「基因改造的嬰兒」麼?
    科幻題材影視劇中基因技術定製和改造人類的案例竟然成真了。 11月26日,人民網報導,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
  • 聚焦「基因編輯嬰兒」案件
    在鼓勵科研創新和依法監管之間,案件有哪些警示意義?新華社記者旁聽了宣判,並就這些問題採訪了法學專家和醫學、科技專家。被告人為何要製造「基因編輯嬰兒」?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原副教授賀建奎對外宣布,一對基因編輯嬰兒誕生。此事引起中國醫學與科研界的普遍震驚與強烈譴責。廣東省立即成立「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組展開調查。
  • 四問「基因編輯嬰兒」案件
    在鼓勵科研創新和依法監管之間,案件有哪些警示意義?新華社記者旁聽了宣判,並就這些問題採訪了法學專家和醫學、科技專家。    為何要製造「基因編輯嬰兒」?    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原副教授賀建奎對外宣布,一對基因編輯嬰兒誕生。此事引起中國醫學與科研界的普遍震驚與強烈譴責。廣東省立即成立「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組展開調查。
  • 基因改造人類真的來了 | 基因編輯嬰兒遭100+名科學家強烈譴責!
    當事的「莆田系」醫院以及該研究的相關倫理質疑隨之襲來,記者進一步調查更發現其中或有更大的貓膩……晚間,更有百餘名科學家聯合聲明強烈譴責!理論上講,如果這個基因出現變異或缺失,就有可能關閉HIV病毒入侵人體的大門。之前一些資料表明,北歐人群中有10%的人存在天然的CCR5基因缺失。她們對HIV病毒有較強的「免疫力」。經過基因編輯之後,這些受精卵發育成了嬰兒,並呱呱落地。
  • 網友與科學家震驚:基因改造嬰兒在國內誕生,到底是好是壞?
    有科學家宣布這樣的基因編輯嬰兒日前在深圳誕生社會掀起廣泛關注與質疑回顧事件今天上午(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深圳健康誕生。
  • 基因編輯嬰兒之後,它的底線到底在哪?
    」基因編輯「,這個從前只出現在科學學界的詞彙,在2018年年末,因為第一例基因編輯雙胞胎嬰兒在中國的誕生,開始被大眾瘋狂討論,引發了社會性的質疑與恐慌。」的演講,從「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出發,探討了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以及當前面臨的問題。
  • 女科學家因基因編輯獲得諾貝獎,為何中國科學家卻因此被判刑?
    這項技術有著「上帝的手術刀」之稱,使科學家有辦法精準對動物、植物、微生物的基因進行編輯。儘管8年過去CRISPR仍在臨床階段,其廣泛的應用潛力依舊獲得各界重視。對於獲得這份學界的最高榮譽,杜德納表示,「我真的非常開心,實在太令人震驚了。」
  • 中國誕生首個基因編輯嬰兒!122名科學家聯名譴責...
    甚至有科學家問:車上沒剎車,你敢去開嗎?因為利用CRISPR/Cas9技術進行基因編輯,在生物醫學領域已經被用爛了,在技術上,不難實現。但讓一個活生生的嬰兒降生,卻需要莫大的勇氣。在世界科學競賽中,我們一直在追趕別人,時刻渴望跑在世界前列。但這樣的「世界前列」——用基因編輯技術改造嬰兒,讓她們天生免疫愛滋病——很不幸的是,卻不是一件好事。
  • 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詳情曝光 基因編輯嬰兒是什麼?
    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如果這一消息屬實,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 「基因編輯嬰兒」有多可怕?想想這三個問題
    「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夕,中國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了震撼性的大消息: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雙胞胎「基因編輯嬰兒」於 11 月在中國誕生。其中一個嬰兒的基因被成功編輯,生來就可以免疫愛滋病病毒。  網際網路和生物學界立刻炸了鍋,主流意見是一面倒猛懟。  基因編輯技術並不新鮮,之所以沒有用於人類,是因為安全性和倫理問題還沒有得到充分解決。
  • 陳根:「定製嬰兒」以後,基因編輯怎麼樣了?
    這4篇論文中開發的雙鹼基基因編輯工具具有相似的結構,能對臨近的CA鹼基同時進行CA→TG的鹼基替換,實現雙鹼基基因編輯,且該工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對人類遺傳疾病的治療及動植物基因編輯在未來,會有基因改造的『超級人類』誕生。
  • 科學家聯名譴責編輯人類基因 學者稱若新聞屬實則非常瘋狂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伊凡 11月26日,根據媒體報導,深圳一組學術團隊向外界公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誕生,稱她們的基因已經經過人為修飾,能夠天然抵抗愛滋病。對此,122名科學家發表了聯合聲明,強烈譴責「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
  • 「基因編輯嬰兒」案件宣判:研究人員追究刑事責任!
    ,國內明令禁止基因編輯人類。2018年南方科大原副教授賀建奎宣布使用基因編輯技術「誕生」3名號稱先天免疫愛滋的嬰兒,引發全球譁然,日前法院宣判了這一案件,三名研究人員被追究刑責。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該團隊使用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修改了嬰兒的CCR5基因,號稱先天性免疫愛滋病。
  • 華西盧鈾教授:「基因編輯」技術抗癌!中國人在基因編輯上跌了跤...
    基因編輯有個別稱叫做「基因魔剪」,形容的正是它具備的神奇魔力。如此重要的技術,全世界的科學家們都在卯足了勁加快研究速度,中國當然也不例外。然而,就在基因編輯技術研發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刻,一位來自中國的「瘋狂科學家」擅自將基因編輯技術用於人體胚胎,並誕下兩位「基因編輯」的胎兒。
  • 基因研究史:為何"基因編輯嬰兒"被稱為瘋狂試驗?
    11月26日,一則消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刷屏社交平臺。據悉,消息來自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
  • 「基因編輯嬰兒」引發爭議 外媒:或影響整個基因庫
    (原標題:「基因編輯嬰兒」激起千層浪 海外媒體:或影響整個基因庫)參考消息網11月28日報導海外媒體稱,北京下令對一名中國科學家宣稱實施了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一事展開調查。此事將是突破性的醫學首創,但招致各方猛烈抨擊。
  • ...名利動機驅使惡意逃避監管——聚焦「基因編輯嬰兒」案件
    在鼓勵科研創新和依法監管之間,案件有哪些警示意義?新華社記者旁聽了宣判,並就這些問題採訪了法學專家和醫學、科技專家。(小標題)被告人為何要製造「基因編輯嬰兒」?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原副教授賀建奎對外宣布,一對基因編輯嬰兒誕生。此事引起中國醫學與科研界的普遍震驚與強烈譴責。
  • 科學家宣布首例基因編輯嬰兒中國誕生 專家:給人類帶來風險
    如果基因被編輯的孩子真的出生,世界會怎樣? 11月26日,一對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的消息,引發輿論軒然大波,科學家們、科研院校紛紛發表觀點,均持質疑和反對態度。國家衛健委回應,要求廣東衛健委認真調查核實。 基因編輯技術的安全性是否有保證?即使100%安全,那麼是否有悖倫理道德?會不會對人類基因帶來潛在危險?
  • 基因編輯嬰兒:國際報告指目前技術尚不安全
    一個由多國科研機構組成的國際委員會認為,可遺傳基因組編輯技術當前還達不到安全有效地應用於人類的標準2018年12月,生物學家賀建奎宣布為兩名嬰兒改造了基因,使她們將來可能具有天然抵抗愛滋病的能力。消息一出引發全球爭議,醫學界和科學界譴責其違背醫學道德倫理。
  • 「關注」「基因編輯嬰兒」震驚全網 科學家聯名譴責:早有此技術,無...
    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稱,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隨後,這則消息震驚全網,並引發了人們對倫理的討論。當即有122位科學家發聯合聲明譴責賀建奎發布的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