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學家因基因編輯獲得諾貝獎,為何中國科學家卻因此被判刑?

2020-10-09 科學交響樂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在本周揭開序幕,而2020年度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也揭曉了,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兩位偉大的女性科學家埃曼紐爾·卡彭蒂耶和詹妮弗·杜德納,以表彰她們「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的方法」。

杜德納及卡彭蒂耶在2012年發表了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這項技術有著「上帝的手術刀」之稱,使科學家有辦法精準對動物、植物、微生物的基因進行編輯。儘管8年過去CRISPR仍在臨床階段,其廣泛的應用潛力依舊獲得各界重視。

對於獲得這份學界的最高榮譽,杜德納表示,「我真的非常開心,實在太令人震驚了。」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已是少數,在她們以前僅有5位女性獲得化學獎,兩位女性獲得同一份獎項,更是諾貝爾化學獎史上首例。

美國遺傳學家、衛生研究院院長法蘭西斯.科林斯(Francis Collins)表示,「這項技術徹底改變了我們進行基礎科學研究的方式。我很高興看見CRISPR獲得我們期待已久的認同,並看到兩位女士獲得諾貝爾獎。」


「上帝的手術刀」讓治癒癌症、復活滅絕生物都不是空想

CRISPR是細菌身上用於消滅外來的質體或噬菌體的後天免疫系統,能對外來基因片段產生「記憶」,進而抵禦病毒攻擊。也由於獨特的記憶能力,其RNA(核糖核酸,存在於生物細胞、病毒的遺傳物質)能被人工操作靶向特定DNA片段,用於精準的基因編輯工程。

CRISPR(基因編輯)被認為可用於治療遺傳性疾病、培育更能抵抗蟲害的農作物,或者使已滅絕的生物重現於世都不無可能。


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問世以前,基因編輯是一項費時費力的大工程,並且編輯的精準度也堪憂,有傷害或改變其餘基因的風險。

2012年兩人發表這項技術後,才找出使用上帝的手術刀,精準基因編輯的可能性。頒布諾貝爾獎的瑞典皇家科學院指出,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為癌症的新療法創造契機,使治癒遺傳性疾病不再是想像,讓生命科學技術邁入了新的時代。

諾貝爾獎得主:CRISPR(基因編輯)也有望協助新冠狀病毒篩檢

CRISPR也可能對終結肆虐全球的新冠狀病毒(COVID 19)有所貢獻。杜德納近期接受採訪時表示,CRISPR可用於檢測各種病毒,冠狀病毒也是其中之一。

杜德納認為,今年底以前很可能就會有基於CRISPR的新冠肺炎篩檢工具問世,雖然初步可能會先出現在研究室,但透露這也是她們在創新基因組學領域正在研究的方向。

「我們正在研究一種能夠共同檢測新冠肺炎及流感的技術。」杜德納聲稱,「我們不認為疫情正在消退,這次的疫情是一次警訊,我們必須為下一次新的病毒攻勢做好準備。 」

「中國制基因編輯寶寶」誕生震驚全球!這是邪惡科技,還是人類的醫療福音?

此次諾貝獎頒發給基因編輯技術,不得不讓人聯想到兩年前的「基因編輯嬰兒」。2018年,來自中國深圳科學家賀建奎在香港的研討會上,聲稱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創造出一對號稱先天免愛滋病(HIV)的雙胞胎「露露」與「娜娜」,引起各界譁然。儘管實驗嬰兒的父母本身就是一對愛滋病患者,但是賀建奎依然被世界口誅筆伐。


賀建奎當時表示,研究團隊藉由CRISPR/Cas9技術修改了胚胎中的CCR5基因。CCR5是HIV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主要受體之一,一旦該基因失靈、缺失,便形同關上了愛滋病入侵的大門。

2019年12月30日,「基因編輯嬰兒」案在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賀建奎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三百萬元。

為什麼同樣是基因編輯賀建奎卻被科學界全面否定?

這是由於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仍存在風險,運用在人體上被各國視為禁忌。賀建奎的研究被多方科學家批評不負責任,麻省理工學院更揭密一份報告,指控這位中國學者只是沽名釣譽,他們的研究無法實際為女嬰創造HIV免疫力,可能造成設想外的後果。

目前CRISPR還不是一項成熟的基因編輯工具,仍有導致意料外的編輯,或者「脫靶」的可能性,運用在人體實驗上風險太大。賀建奎發表這項研究時,便受到全球無數的道德聲討。

基因編輯一定是人類的未來

雖然賀建奎被判刑,但是此次諾貝爾獎卻給了基因編輯足夠的肯定。未來等到基因編輯技術成熟了是一定會運用到人類身上的,人類上升到高等生物後就一直在和疾病做鬥爭,人類依靠藥物和手術是無法戰勝生老病死的,也只有基因編輯將改變人類血肉之軀的局限性。


很多人覺得基因編輯成熟了也不該運用到人的身上,因為那樣會加劇人類社會的不平等,基因編輯會讓聰明的人更聰明,會讓健康的人更健康,有錢人更有錢。但是,如果未來基因編輯成本降低到感冒藥一樣便宜,基因編輯一定可以成為一項普惠的技術,未來所有人類嬰兒都是通過基因編輯出生,那世界一定是更加平等的。當然這個夢想我們這一代人有生之年是無法實現的,我們也不該貿然進行基因編輯人體實現,只能依靠後人的智慧去解決。

現在人工智慧正在全球高速發展,機器人超越人類是必然事件,人類要想不被機器人取代,只能進行自我進化。如何進行自我進化呢?目前有兩套方案,一是將自己改造成半生化人,比如馬斯克的腦機接口;二是通過基因編輯讓自己的進化加速。我是更願意接受第二套方案,因為即便人類的身體有各種局限性,但是我依然擺脫不了折服血肉之軀帶給我的各種享受,比如性愛、美食、做夢、情感等等。


那麼更願意接受那套方案呢?

相關焦點

  • CRISPR基因編輯獲諾貝獎,兩位女科學家獲獎,張鋒痛失諾獎
    獲獎理由:闡述和發展了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成功解析了CRISPR/Cas9基因編輯的工作原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張鋒雖然沒能獲得諾獎,但是張鋒在CRISPR專利站中始終處於上風,且創辦的公司也更加成功。三巨頭在CRISPR基因編輯領域接連取得重要進展,發表了大量重磅論文。
  • 2位科學家因基因編輯工具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斯德哥爾摩(美聯社)-諾貝爾化學獎獲得了兩名研究人員的青睞,是因為它提供了一種基因編輯工具,這種基因編輯工具通過提供一種改變生命密碼的方法改變了科學,從而徹底改變了科學,這項技術已經被用於治療多種疾病 並種植更好的農作物和牲畜法國的Emmanuelle
  • 兩名女科學家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獎勵她們對基因編輯技術的貢獻
    據美聯社報導,周三,兩名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因為他們發明了一種被稱為「分子剪刀」的基因編輯方法,有望在將來治癒遺傳疾病。長期以來,在科學領域,女性因其工作而獲得的認可並不如男性多。這兩位科學家的工作主要是對構成「生命密碼」的長串DNA進行雷射切割,從而使研究人員能夠精確地編輯特定的基因,以消除導致疾病的錯誤基因序列。
  • 基因編輯獲2020諾貝爾化學獎,張峰為何不在名單內?ICG-15專家眾議
    基因編輯獲2020諾貝爾化學獎,張峰為何不在名單內?這兩位女科學家在調查鏈球菌細菌的免疫系統時,2012年發現了被稱為「基因剪刀」的CRISPR Cas9,它可對基因進行定點編輯。這種基因工具易於使用,可以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名單揭曉的當天,第一財經曾以《基因編輯技術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華人科學家失之交臂》發文。
  • 兩位女科學家因開發基因組編輯方法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法國科學家艾曼紐·夏龐蒂埃和美國科學家詹妮弗·安妮·杜納因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這種方法被比作"分子剪刀",有望在未來治癒遺傳疾病。她因與詹妮弗·杜德納等人開發CRISPR技術而知名。2016年獲得唐獎生技醫藥獎。2020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星期三在斯德哥爾摩宣布了獲獎者名單。諾貝爾化學委員會主席克拉斯·古斯塔夫松表示:"這種基因工具具有巨大的力量,它影響著我們所有人。
  • 基因編輯技術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華人科學家失之交臂
    (原標題:基因編輯技術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華人科學家失之交臂)
  • 在中國轟動全世界的編輯基因教授賀建奎被抓,判刑3年。
    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由於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病毒HIV。這一消息迅速激起軒然大波,震動了中國和世界。
  • ...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獲獎女科學家榮獲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
    Doudna )兩位女科學家 ,以表彰她們在「開發基因組編輯方法」方面做出的變革性貢獻。早在 2016 年,她們就已憑藉研發的基因編輯工具「 Crispr/Cas9」 ,榮獲歐萊雅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設立的「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 研究基因編輯的科學家這麼多,為何只有她倆摘得了諾獎?
    因基因編輯技術而聲名大噪的科學家那麼多,為何偏偏是這兩位女性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的青睞?換而言之,科學家只需要「下單」買一段嚮導RNA,即能夠以更高的效率和精度改寫包括人類細胞在內的任何生物體的基因,花費不到30美元的硬體成本即可「裁剪」基因,以更親民的基因編輯技術實現對農業和醫學的升級,為人類治療更多「無藥可救」的遺傳性疾病提供更多的可能。
  • 女性歷史記錄年|兩位女科學家因基因編輯獲化學諾獎
    在2012年6月發表的論文中,兩位女性科學家帶領的研究團隊純化了Cas9蛋白,發現它是雙RNA引導的DNA內切酶,首次在體外證明使用Cas9的CRISPR系統可以切割任意DNA鏈,指出CRISPR在活細胞中修改基因的能力。這是最早發表的把細菌天然免疫系統演變成CRISPR/Cas9基因編輯工具的工作。 因為簡單、廉價和高效,CRISPR已經成為全球最為流行的基因編輯技術,被稱為編輯基因的「魔剪」。
  • 「重寫生命密碼」:美法兩位女科學家因基因編輯獲化學諾獎
    10月7日,法國科學家沙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生物學家杜德納(Jennifer A. Doudna) 因發現新型基因編輯技術獲得本年度諾貝爾化學獎。據諾貝爾獎官網介紹,沙彭蒂耶和杜德納發現了基因技術最厲害的工具:新型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基因剪刀。
  • 上海科學家解讀:基因編輯為何能拿諾獎?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北京時間今天傍晚公布,兩位女性科學家--德國馬普病原學研究所教授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和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詹妮弗·杜德納獲得了這一獎項,以表彰她們「研發出了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
  • 眾望所歸:兩位女科學家因為基因編輯獲化學諾獎!
    因為簡單、廉價和高效,CRISPR已經成為全球最為流行的基因編輯技術,被稱為編輯基因的「魔剪」。科學家通過它可以高效、精確地改變、編輯或替換植物、動物甚至是人類身上的基因,經過改造的CRISPR技術被廣泛地應用於農業和生物醫藥領域。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因發明「基因剪刀」,兩位女科學家首次同時獲獎
    新華社發(魏學超攝)百年諾貝爾化學獎昨天首次由兩位女科學家分享。北京時間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女科學家、德國馬普病原學研究所教授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美國女科學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珍妮弗·道德納,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領域作出的貢獻。
  • 諾貝爾化學獎頒發給基因編輯技術先驅,人類會成為變種人嗎
    備受關注的2020年諾貝爾各項獎都已頒發完畢,而今年的諾貝爾獎化學獎頒給了發現基因編輯技術的兩位女性科學家先驅——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Doudna)和德國馬普感染生物學研究所教授埃馬紐爾·夏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
  • 因發明「基因剪刀」,兩位女科學家首次同時獲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
    新華社發(魏學超攝)  百年諾貝爾化學獎10月7日首次由兩位女科學家分享。北京時間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女科學家、德國馬普病原學研究所教授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美國女科學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珍妮弗·道德納,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領域作出的貢獻。
  • 因基因編輯貢獻,法美兩名女科學家獲2020諾貝爾化學獎
    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方網站【僑報網綜合訊】當地時間10月7日,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正式揭曉,由法國科學家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與美國科學家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Doudna)獲得。
  • 兩名女科學家因「基因剪刀」獲諾獎
    7日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女科學家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美國女科學家珍妮弗·道德納,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領域作出的貢獻。漢松說,今年的獲獎研究成果是「基因剪刀——重寫生命密碼的工具」。據諾貝爾化學獎評選委員會介紹,兩位獲獎者發現了基因技術中最犀利的工具之一,即「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基於這項技術,研究人員能以極高精度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脫氧核糖核酸),並有望更改某些生物的生命周期。
  • 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兩位女性科學家因開發「基因編輯」工具獲獎!
    來源:鈦媒體APP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獲獎得主鈦媒體註:今日,諾貝爾化學獎由兩位科學家共同獲得。她們分別是法國化學家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科學家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nne Doudna),二人因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而獲獎。這是諾貝爾化學獎首次同時授予2名女性科學家。她們二人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人民幣760萬元。
  • 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兩位女性科學家因開發「基因編輯」工具獲獎
    她們分別是法國化學家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科學家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nne Doudna),二人因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而獲獎。這是諾貝爾化學獎首次同時授予2名女性科學家。​她們二人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人民幣76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