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剪刀,早兩年拿諾獎也沒問題」
專家解讀: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韓澤廣裴端卿:諾獎頒獎委員會表示不會回答這個問題。但我認為張鋒在這個過程中作出了偉大的貢獻,他現在做了很多利用Crispr來開發檢測手段的工作,即便不是基因編輯,後續很多工作做得好也是有機會獲諾獎的。
-
基因編輯技術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華人科學家失之交臂
(原標題:基因編輯技術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華人科學家失之交臂)
-
去年諾獎得主準確預測女性、黑洞科學家拿諾獎
去年諾獎得主準確預測女性、黑洞科學家拿諾獎 2020-10-08 0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獨家|沃爾夫獎主席、諾獎得主謝赫特曼談基因編輯為何能拿獎
原創 Kai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基因編輯在本次諾貝爾獎的勝利震驚了很多人。儘管它對基因工程領域產生了翻天覆地的影響,但在倫理道德、技術專利等層面還有很多懸而未決的問題。
-
化學無處不在,理綜獎實至名歸:化學家解讀2020年諾獎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李彥教授、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呂華研究員以及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鄧耿助理研究員針對日本的諾貝爾獎現象、基因編輯技術等話題進行解讀。以下為直播的部分實錄內容。大概2012、2013年(這個技術剛出現時),大家就認為它一定會拿諾獎,只不過沒想到會這麼快。
-
「基因剪刀,早兩年拿諾獎也沒問題」
專家解讀: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韓澤廣裴端卿:諾獎頒獎委員會表示不會回答這個問題。但我認為張鋒在這個過程中作出了偉大的貢獻,他現在做了很多利用Crispr來開發檢測手段的工作,即便不是基因編輯,後續很多工作做得好也是有機會獲諾獎的。
-
研究基因編輯的科學家這麼多,為何只有她倆摘得了諾獎?
因基因編輯技術而聲名大噪的科學家那麼多,為何偏偏是這兩位女性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的青睞?「我認識很多此生都與它(這個獎)無緣的傑出科學家,這(無緣獎項)跟他們是不是傑出的科學家其實並沒有什麼關係」,珍妮弗·道德納說——在接到《自然》雜誌打來的賀電之前,這位新晉諾貝爾獎得主甚至還不知道,今年「勝出」的人竟是自己。
-
基因編輯CRISPR技術共同發明人叢樂:張鋒為何痛失諾獎?
原標題:獨家專訪│基因編輯CRISPR技術共同發明人叢樂:張鋒為何痛失諾獎?北京時間2020年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病原學研究所的馬紐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博士以及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Doudna)博士。
-
「基因魔剪」背後專利之爭:基因編輯「一哥」張鋒為何無緣諾獎?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基因魔剪」背後的專利之爭:基因編輯「一哥」張鋒為何無緣諾獎?科學家通過CRISPR可以高效、精確地改變、編輯或替換植物、動物甚至是人類身上的基因,經過改造的CRISPR技術被廣泛應用於農業和生物醫藥領域。由於簡單、廉價和高效,CRISPR已經成為全球最為流行的基因編輯技術,被稱為編輯基因的「魔剪」。02CRISPR–Cas9如何運作?
-
基因編輯為何能獲化學獎
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10月7日,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兩位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的發明者:埃曼紐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Doudna),獲獎理由是「開發了一種基因編輯技術」。兩人將獲得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
-
理綜獎名不虛傳!基因編輯為什麼能拿諾貝爾「化學」獎
在許多吃瓜群眾眼裡,基因編輯獲得化學獎而不是生理學或醫學獎,更坐實了諾貝爾化學獎「理綜獎」的身份;不過專業人士介紹,基因的本質就是化學,基因編輯拿化學獎實至名歸。奎洛茲昨晚在與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的專訪中,提到希望諾貝爾獎能夠多留意女性科學家,也希望更多的年輕科學家可以閃耀諾貝爾獎。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珍妮弗·道德納因開發CRISPR/Cas9基因剪刀而獲獎,CRISPR/Cas9基因剪刀是基因技術最鋒利的工具之一。
-
獨家|沃爾夫獎主席、諾獎得主謝赫特曼談基因編輯為什麼能拿獎
基因編輯在本次諾貝爾獎的勝利震驚了很多人。儘管它對基因工程領域產生了翻天覆地的影響,但在倫理道德、技術專利等層面還有很多懸而未決的問題。·道德納(左)和沙爾龐捷(右)獲得了今年的沃爾夫獎和諾貝爾獎。,基因編輯仍能屢獲世界大獎?
-
兩位女性科學家憑「基因魔剪」斬獲諾獎,基因編輯「一哥」張鋒為何與之無緣?
科學家通過CRISPR可以高效、精確地改變、編輯或替換植物、動物甚至是人類身上的基因,經過改造的CRISPR技術被廣泛應用於農業和生物醫藥領域。由於簡單、廉價和高效,CRISPR已經成為全球最為流行的基因編輯技術,被稱為編輯基因的「魔剪」。
-
基因編輯獲諾獎,幕後金主竟是李嘉誠
這次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法國科學家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美國科學家珍妮弗·安妮·杜德納,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領域作出的貢獻。基因編輯居然能拿諾獎,這多少讓人會感到不可思議,甚至是恐慌。 所以,這次的諾貝爾化學獎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同樣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既能讓科學家身陷囹圄,也能讓發現者獲得至高榮譽。
-
眾望所歸:兩位女科學家因為基因編輯獲化學諾獎基因編輯技術獲諾獎!
在2012年6月發表的論文中,兩位女性科學家帶領的研究團隊純化了Cas9蛋白,發現它是雙RNA引導的DNA內切酶,首次在體外證明使用Cas9的CRISPR系統可以切割任意DNA鏈,指出CRISPR在活細胞中修改基因的能力。這是最早發表的把細菌天然免疫系統演變成CRISPR/Cas9基因編輯工具的工作。因為簡單、廉價和高效,CRISPR已經成為全球最為流行的基因編輯技術,被稱為編輯基因的「魔剪」。
-
諾貝爾化學獎頒給「基因編輯」,華裔科學家張鋒未能一同加冕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兩位基因編輯技術科學家。基因組編輯是基因工程中的一種方法,酶是這一過程中的「分子剪刀」,可以剪切DNA。這種酶名叫核酸酶(nuclease),能在特定的位點切斷雙鏈DNA。
-
基因編輯「一哥」張鋒為何無緣諾獎?「基因魔剪」背後的專利之爭
科學家通過CRISPR可以高效、精確地改變、編輯或替換植物、動物甚至是人類身上的基因,經過改造的CRISPR技術被廣泛應用於農業和生物醫藥領域。由於簡單、廉價和高效,CRISPR已經成為全球最為流行的基因編輯技術,被稱為編輯基因的「魔剪」。
-
「基因魔剪」背後的專利之爭:基因編輯「一哥」張鋒為何無緣諾獎?
科學家通過CRISPR可以高效、精確地改變、編輯或替換植物、動物甚至是人類身上的基因,經過改造的CRISPR技術被廣泛應用於農業和生物醫藥領域。 成簇、規律間隔的短回文重複序列——CRISPRs中分布著細菌從侵入體內的病毒上獲取的特殊DNA片段,用於對入侵病毒進行基因標記識別。 科學家如果想改變或去除一個基因,最先進的方法,是定製一種能找到特定DNA位點並對其進行切割的酶。每修飾一次基因,科學家都不得不設計一種新的蛋白,專門針對想要修飾的DNA序列。
-
「基因魔剪」背後的專利之爭:基因編輯「一哥」張鋒為何無緣諾獎?
成簇、規律間隔的短回文重複序列——CRISPRs中分布著細菌從侵入體內的病毒上獲取的特殊DNA片段,用於對入侵病毒進行基因標記識別。科學家如果想改變或去除一個基因,最先進的方法,是定製一種能找到特定DNA位點並對其進行切割的酶。每修飾一次基因,科學家都不得不設計一種新的蛋白,專門針對想要修飾的DNA序列。
-
基因編輯CRISPR技術共同發明人叢樂:張鋒為何與諾獎失之交臂?
兩名女性科學家因共同發現了CRISPR Cas9基因編輯技術而名聲鶴立,這一技術為人們在人體和其他動物細胞上實現基因編輯奠定了重要基礎。一時間,基因編輯這項專業技術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而同樣發明了基因編輯CRISPR技術的華裔科學家張鋒卻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科學界在為之感到遺憾和惋惜的同時,也熱議其為什麼沒有得到諾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