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寫生命密碼」:美法兩位女科學家因基因編輯獲化學諾獎

2020-11-30 界面新聞

10月7日,法國科學家沙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生物學家杜德納(Jennifer A. Doudna) 因發現新型基因編輯技術獲得本年度諾貝爾化學獎。

據諾貝爾獎官網介紹,沙彭蒂耶和杜德納發現了基因技術最厲害的工具:新型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基因剪刀。

通過該技術,研究人員能高精度修改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諾貝爾官網指出,這項新技術對生命科學產生了「革命性影響」,為癌症治療提供了新思路,也讓治癒遺傳性疾病的「夢想成真」。

沙彭蒂耶在研究釀膿鏈球菌時發現了此前不為人知的tracrRNA分子,而tracrRNA是釀膿鏈球菌體內免疫系統CRISPR/Cas的一部分。釀膿鏈球菌是人體重要致病菌之一,可以引起很多種疾病。

沙彭蒂耶的相關發現於2011年發表。同年,她與杜德納合作,在試管中成功重建了釀膿鏈球菌的基因剪刀,並對基因剪刀的分子成分進行簡化。

兩人的研究證明,經過重組的基因剪刀能被研究者所控,在指定位置剪切任何DNA分子,從而讓重寫生命密碼更簡單。沙彭蒂耶和杜德納於2012年發現CRISPR/Cas9基因剪刀。

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網

沙彭蒂耶於1968年出生於法國,為法國巴斯德研究所博士。她目前擔任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病原體科學研究所所長。

杜德納於1964年出生在美國,擁有哈佛醫學院博士學位,目前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任教授。

沙彭蒂耶和杜德納的獲獎大大增加了諾貝爾獎化學獎得主中的女性佔比。

從1901年至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已頒發過111次,共有183位獲獎者,其中僅五人為女性。

諾貝爾化學獎由位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的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

化學獎是諾貝爾在遺囑中提到的第二個獎項,僅次於物理學獎。諾貝爾本人正是化學家,他的多項成就和發明都是以化學知識為基礎發展而來。

最年輕的獲獎者是法國科學家約裡奧-居裡,1935年與妻子共同成為化學獎得主。當時約裡奧-居裡年僅35歲,其妻伊雷娜·約裡奧-居裡則是居裡夫人的長女。

居裡家族是最知名的諾獎得主家族。居裡夫婦於1903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1911年居裡夫人再度獲得化學獎。居裡夫人也是首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

除了成為化學獎得主的長女伊雷娜·約裡奧-居裡夫婦之外,居裡夫人的小女兒伊芙曾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工作,伊芙的丈夫拉博伊斯( Henry R. Labouisse)在1965年代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接受諾貝爾和平獎。

最年長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是被稱為「鋰電池之父」的美國固體物理學家古迪納夫( John B. Goodenough)。他於2019年以97歲高齡獲獎,也是獲獎時年齡最大的諾貝爾獎得主。

2019年,古迪納夫、斯坦利·惠廷厄姆以及日本科學家吉野彰因鋰離子電池研究領域的成就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截至去年,諾貝爾化學獎有25次是頒發給三名獲獎者,23次頒發給兩名獲獎者,63次為一名獲獎者。唯一兩次獲得化學獎的是英國生物化學家桑格(Frederick Sanger)。

獲獎後,沙彭蒂耶和杜德納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60萬元)的獎金。

相關焦點

  • 兩位女科學家同摘諾貝爾化學獎,重寫生命密碼的「基因剪刀」是什麼...
    漢松說,今年的獲獎研究成果是「基因剪刀——重寫生命密碼的工具」。 一旦DNA被切割,那麼重寫生命的密碼就變得簡單了。 沙爾龐捷在發布會的電話連線中說,她得知獲獎時感到很驚喜,「作為獲此殊榮的女科學家,我希望能對致力於科學研究的年輕女性傳遞信息,女性能在科學界有所作為並獲諾獎」。她還強調,「基因剪刀」技術有可能在將來開發出擊敗細菌的療法。
  • 兩名女科學家因「基因剪刀」獲諾獎
    能以極高精度改變DNA對生命科學產生突破影響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當天在皇家科學院公布了獲獎者名單及主要成就。漢松說,今年的獲獎研究成果是「基因剪刀——重寫生命密碼的工具」。據諾貝爾化學獎評選委員會介紹,兩位獲獎者發現了基因技術中最犀利的工具之一,即「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
  • 獨家專訪|化學諾獎委員:為何選兩位女科學家
    Doudna 共享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獲獎理由為 「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技術」。為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做出貢獻的科學家有很多,為何這兩位女科學家被選中?基因編輯的技術,就像諾獎委員會說的,可以重寫生命的密碼,但很多人很恐懼這個技術會不會超出我們人類的控制,它會把我們人類帶到何處。你怎麼看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和人們的擔憂?
  • 化學諾獎委員:為何選兩位女科學家?
    北京時間2020年10月7日晚5:45,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發現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的兩位科學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 和 Jennifer A. Doudna 共享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獲獎理由為 「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技術」。為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做出貢獻的科學家有很多,為何這兩位科學家被選中?
  • 她們重寫了「生命密碼」
    10月7日,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正式揭曉,法國科學家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美國科學家珍妮弗·安妮·道德納獲得這一獎項,以表彰其「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這兩位女科學家2012年發現CRISPR/Cas9基因剪刀以來,相關的應用呈爆炸式增長。
  • 她們發現基因剪刀 可重寫生命密碼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7日電 瑞典皇家科學院7日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女科學家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美國女科學家珍妮弗·道德納,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領域作出的貢獻。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當天在皇家科學院公布了獲獎者名單及主要成就。漢松說,今年的獲獎研究成果是「基因剪刀——重寫生命密碼的工具」。
  • 眾望所歸:兩位女科學家因為基因編輯獲化學諾獎!
    在2012年6月發表的論文中,兩位女性科學家帶領的研究團隊純化了Cas9蛋白,發現它是雙RNA引導的DNA內切酶,首次在體外證明使用Cas9的CRISPR系統可以切割任意DNA鏈,指出CRISPR在活細胞中修改基因的能力。這是最早發表的把細菌天然免疫系統演變成CRISPR/Cas9基因編輯工具的工作。
  • 重寫生命的「剪刀」——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
    這兩名科學家在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領域做出了突破性貢獻,她們的獲獎研究成果是「基因剪刀——重要生命秘密的工具」,之所以說是「重寫生命」是因為兩位獲獎人發現了基因技術裡面最犀利的工具之一——「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但這個獎拿的可是有些坎坷,不僅面臨著大眾對基因編輯技術的質疑,還與我國的張峰就專利歸屬和誰該拿這個諾貝爾獎起了爭議。
  • 重寫生命密碼的工具——解讀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成果
    重寫生命密碼的工具——解讀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成果張曉茹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7日授予兩名女科學家,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領域作出的貢獻。這裡的基因組編輯方法,指的正是當下熱門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10月7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瑞典皇家科學院諾獎宣布現場電子屏幕上顯示兩位獲獎的女科學家。新華社發(魏學超攝)脫氧核糖核酸(DNA)是重要遺傳物質,呈螺旋互繞的雙鏈結構。在DNA鏈條上含有遺傳信息、具有某種功能的DNA片段就是基因。
  • 「重寫生命代碼」!兩名女科學家同時獲諾貝爾化學獎
    諾貝爾化學獎女性得主增至 7 人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一半頒給法國科學家埃曼紐爾 · 卡彭蒂耶,另一半頒發給美國科學家詹妮弗 · 杜德娜,獎勵她們發現了基因技術中最尖端的工具之一:CRISPR/Cas9 基因剪刀。諾獎新聞稿的標題用《基因剪刀:重寫生命代碼的工具》概括了兩位科學家的科研成果。
  • 因發明「基因剪刀」,兩位女科學家首次同時獲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
    新華社發(魏學超攝)  百年諾貝爾化學獎10月7日首次由兩位女科學家分享。北京時間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女科學家、德國馬普病原學研究所教授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美國女科學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珍妮弗·道德納,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領域作出的貢獻。
  • 眾望所歸:兩位女科學家因為基因編輯獲化學諾獎基因編輯技術獲諾獎!
    在2012年6月發表的論文中,兩位女性科學家帶領的研究團隊純化了Cas9蛋白,發現它是雙RNA引導的DNA內切酶,首次在體外證明使用Cas9的CRISPR系統可以切割任意DNA鏈,指出CRISPR在活細胞中修改基因的能力。這是最早發表的把細菌天然免疫系統演變成CRISPR/Cas9基因編輯工具的工作。因為簡單、廉價和高效,CRISPR已經成為全球最為流行的基因編輯技術,被稱為編輯基因的「魔剪」。
  • 女性歷史記錄年|兩位女科學家因基因編輯獲化學諾獎
    在2012年6月發表的論文中,兩位女性科學家帶領的研究團隊純化了Cas9蛋白,發現它是雙RNA引導的DNA內切酶,首次在體外證明使用Cas9的CRISPR系統可以切割任意DNA鏈,指出CRISPR在活細胞中修改基因的能力。這是最早發表的把細菌天然免疫系統演變成CRISPR/Cas9基因編輯工具的工作。 因為簡單、廉價和高效,CRISPR已經成為全球最為流行的基因編輯技術,被稱為編輯基因的「魔剪」。
  • 科普:重寫生命密碼的工具——解讀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成果
    新華社北京10月7日電(記者張曉茹)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7日授予兩名女科學家,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領域作出的貢獻。這裡的基因組編輯方法,指的正是當下熱門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
  • 在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領域作出貢獻 化學諾獎花落她倆
    沙爾龐捷在發布會的電話連線中說,她得知獲獎時感到很驚喜,「作為獲此殊榮的女科學家,我希望能對致力於科學研究的年輕女性傳遞信息,女性能在科學界有所作為並獲諾獎。」她還強調,「基因剪刀」技術有可能在將來開發出擊敗細菌的療法。
  • 科普 | 重寫生命密碼的工具——解讀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成果
    新華社北京10月7日電(記者張曉茹)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7日授予兩名女科學家,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領域作出的貢獻。這裡的基因組編輯方法,指的正是當下熱門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因發明「基因剪刀」,兩位女科學家首次同時獲獎
    新華社發(魏學超攝)百年諾貝爾化學獎昨天首次由兩位女科學家分享。北京時間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女科學家、德國馬普病原學研究所教授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美國女科學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珍妮弗·道德納,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領域作出的貢獻。
  • 見證歷史性時刻:兩位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獲獎女科學家榮獲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
    Doudna)兩位女科學家,以表彰她們在「開發基因組編輯方法」方面做出的變革性貢獻。早在2016年,她們就已憑藉研發的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榮獲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設立的「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 因「基因剪刀」,兩位女科學家斬獲2020諾貝爾化學獎,張鋒呢?
    利用CRISPR/Cas9基因剪刀,現在可以在幾周時間內改變生命密碼。諾貝爾化學委員會主席Claes Gustafsson說:「基因剪刀有著巨大的力量,它影響著我們所有人。它不僅徹底改變了基礎科學,而且導致了創新的作物,並將帶來突破性的新醫學療法。」在科學界,這些基因剪刀的發現是出乎意料的。
  • CRISPR基因編輯獲諾貝獎,兩位女科學家獲獎,張鋒痛失諾獎
    獲獎理由:闡述和發展了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成功解析了CRISPR/Cas9基因編輯的工作原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張鋒雖然沒能獲得諾獎,但是張鋒在CRISPR專利站中始終處於上風,且創辦的公司也更加成功。三巨頭在CRISPR基因編輯領域接連取得重要進展,發表了大量重磅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