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兩位女性科學家因開發「基因編輯」工具獲獎!

2020-12-05 新浪財經

來源:鈦媒體APP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獲獎得主

鈦媒體註:今日,諾貝爾化學獎由兩位科學家共同獲得。她們分別是法國化學家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科學家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nne Doudna),二人因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而獲獎。

這是諾貝爾化學獎首次同時授予2名女性科學家。她們二人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人民幣760萬元。

據介紹,這兩位科學家開發了一種名為CRISPR/Cas9「基因剪刀」的技術,使科學家能夠以極高的精度對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的DNA進行改動。這項技術對分子生命科學有著革命性意義,為植物育種、癌症治療、根除遺傳性疾病等課題提供了重要基礎。

卡彭蒂耶出生於1968年,是法國籍科學家,德國柏林馬克斯·普朗克病原體科學研究所主任。杜德納出生於1964年,是美國籍科學家,現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

對於這種基因編輯方法,諾貝爾化學獎評審委員會評論道,「這種遺傳工具擁有巨大的力量,這影響到我們所有人。它不僅使基礎科學發生了革命性變化,而且還產生了創新作物,並將開創新的療法。」

「基因剪刀」是什麼?

CRISPR的全稱是「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即成簇、規律間隔的短回文重複序列)的縮寫。利用這種序列,細菌可以對侵襲過它的病毒產生「記憶」。

CRISPR/Cas9基因剪刀CRISPR-Cas9是一種基因編輯工具,其中Cas9酶就像一對能夠切割DNA鏈的分子剪刀。一旦酶在特定位點切割DNA,就可以進行插入和編輯,從而改變DNA序列。所謂「基因編輯技術」,就是能夠讓人類對目標基因進行「編輯」,實現對特定DNA片段的敲除、加入的一項技術。

CRISPR/Cas9「基因剪刀」示意圖

CRISPR/Cas9是繼「鋅指核酸內切酶(ZFN)」、「類轉錄激活因子效應物核酸酶(TALEN)」之後出現的第三代「基因組定點編輯技術」。

與前兩代技術相比,CRISPR/Cas9具有成本低、製作簡便、快捷高效的優點,於是它迅速風靡於世界各地的實驗室,成為科研、醫療等領域的有效工具。

自從日本科學家20世紀80年代末發現CRISPR之後,科學家就一直在研究這種奇怪的基因序列。然而,直到杜德納和卡彭蒂耶偶然注意到一種名叫Cas9的蛋白,CRISPR才顯示出它作為基因組編輯工具的巨大潛力。

但實際上,在CRISPR-Cas9「基因剪刀」的研究過程中,華裔科學家張鋒教授也做出了貢獻。他於1982年出生於河北石家莊,是史丹福大學化學及生物工程博士,也是目前最受人關注的華裔生物學家之一。

張鋒教授是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的奠基人之一,促進了基因修飾技術CRISPR-Cas9的發展和應用,並率先獲得了美國專利,被視為諾貝爾獎的熱門人選之一,不過卻無緣本次諾貝爾化學獎。

「基因剪刀」的應用與挑戰

值得一提的是,自從卡彭蒂耶和杜德納在2012年發現CRISPR/Cas9基因剪刀以來,它們的使用量激增,為基礎研究中的許多重要發現做出了貢獻,植物研究人員已經能夠開發出可抵抗黴菌、害蟲和乾旱的農作物。在醫學上,新的癌症療法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能夠治癒遺傳性疾病的夢想也很有可能成真。

利用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科學家們做出了許多成果。比如,北京希諾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用此技術培育出比格犬「龍龍」,它成為我國首例完全自主培育的體細胞克隆犬,也是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克隆犬。

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克隆犬「龍龍」(圖片來源科技日報)

除此以外,來自美國、中國、丹麥研究機構的科學家憑藉此技術成功克隆出世界上第一批不攜帶活性內源性逆轉錄病毒(PERVs)的豬,克隆豬將來可以滿足人類器官移植的需要。

基於CRISPR-Cas9技術,研究人員們也正在探索愛滋病、阿爾茨海默病、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治療方法。

2019年9月,中國科學家利用CRISPR-Cas9完成了世界首例基於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愛滋病和白血病的案例。中國研究團隊在頂級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稱,已經建立了基於CRISPR在人成體造血幹細胞上進行CCR5基因編輯的技術體系,實現了經基因編輯後的成體造血幹細胞在人體內長期穩定的造血系統重建。

研究結果顯示,基因編輯後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使患者的急性淋巴白血病得到完全緩解,攜帶CCR5突變的供體細胞能夠在受體體內長期存活已達19個月,初步探索了該方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該研究團隊中的鄧宏魁認為,「以CRISPR為代表的基因編輯技術在疾病的治療上具有極大的應用潛力,有望為愛滋病、鐮刀型貧血、血友病、β地中海貧血等血液系統相關疾病的治療帶來新的曙光。」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基因編輯技術也同樣面臨著倫理道德考驗。

當前,多國都有法律限制著基因工程的應用。世世界衛生組織也成立了專家組,旨在為人類基因組編輯的治理和監督制定全球標準。

自1901年至今,諾貝爾化學獎至今已頒發了一個多世紀。截至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最年長的獲獎者是97歲獲獎的美國科學家約翰·古迪納夫,最年輕的則是居裡夫婦的女婿——法國科學家弗雷德裡奧·約裡奧,他與夫人一同獲獎,時年35歲。

(鈦媒體編輯蘆依綜合,部分內容參考自澎湃新聞、科普中國)

相關焦點

  • 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兩位女性科學家因開發「基因編輯」工具獲獎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獲獎得主鈦媒體註:今日,諾貝爾化學獎由兩位科學家共同獲得。她們分別是法國化學家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科學家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nne Doudna),二人因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而獲獎。這是諾貝爾化學獎首次同時授予2名女性科學家。​她們二人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人民幣760萬元。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兩位女性科學家因獲獎
    (原標題: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兩位女性科學家因「開發基因組編輯方法」獲獎) 當地時間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Jennifer A.
  • 2020 諾貝爾化學獎頒獎,兩位發明基因組編輯新方法的女性科學家獲獎
    在前天和昨天的生理學或醫學獎以及物理學獎頒獎後,北京時間 10 月 7 日晚些時候,瑞典皇家科學院揭曉了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Emmanuelle Charpentier(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和 Jennifer Anne Doudna(詹妮弗·杜德納)兩位女性科學家獲獎,獲獎原因是她們「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的方法
  • 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基因編輯研究!兩位女性科學家獲獎
    據諾貝爾獎官網最新消息,北京時間10月7日17時45分,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花落」法國生物化學家埃瑪紐埃爾·沙爾龐捷(EmmanuelleDoudna),以表彰這兩位女性科學家「發現了基因編輯技術中最有力的工具之一:CRISPR /cas9基因剪刀」,她們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約76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兩位女性科學家得獎
    揭曉。法國和美國科學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Jennifer A. Doudna獲獎,以表彰她們「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Stanley Whittlingham、Akira Yoshino獲獎,獲獎理由是「在鋰離子電池的發展方面作出的貢獻」。2018年——美國科學家Frances H. Arnoid獲獎,獲獎理由是「研究酶的定向進化」;另外兩位獲獎者是美國的George P. Smith和英國的Sir Gregory P. Winter,獲獎理由是「研究縮氨酸和抗體的噬菌體展示技術」。
  • 【諾獎頒獎】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兩位女科學家獲獎
    獎項於2020年10月5日至12日陸續揭曉 [1] 。據諾貝爾獎官網最新消息,北京時間10月7日17時45分,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花落」法國生物化學家埃瑪紐埃爾·沙爾龐捷(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化學家珍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兩位女性科學家獲獎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科普蘇州,ID:kepusuzho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剛剛,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法國生物化學家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美國生物學家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Doudna)因對新一代基因編輯技術CRISPR的貢獻,摘得今年的獎項。
  • 2名基因編輯科學家獲獎!諾貝爾化學獎進入細胞時代
    北京時間10月7日18時許,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瑞典皇家科學院揭曉,該獎項被授予2位科學家。他們分別是法國的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的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
  • 2020諾貝爾化學獎兩名女科學家因「基因剪刀」編輯方法獲獎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授予Emmanuelle Charpentier 和 Jennifer A。 Doudna ,獲獎原因: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Jennifer Doudna開發了基因技術中最銳利的工具之一:CRISPR/Cas9」基因剪刀」。諾獎官網稱,這項技術對生命科學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可以幫助研究者開發新的癌症療法,並使治癒遺傳疾病的夢想成為現實。
  • 因基因編輯貢獻,法美兩名女科學家獲2020諾貝爾化學獎
    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方網站【僑報網綜合訊】當地時間10月7日,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正式揭曉,由法國科學家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與美國科學家詹妮弗以表彰她們「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介紹,卡彭蒂耶1968年生於法國奧爾日河畔瑞維西,1995年從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她目前擔任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病原體科學研究所主任。
  • 2位科學家因基因編輯工具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斯德哥爾摩(美聯社)-諾貝爾化學獎獲得了兩名研究人員的青睞,是因為它提供了一種基因編輯工具,這種基因編輯工具通過提供一種改變生命密碼的方法改變了科學,從而徹底改變了科學,這項技術已經被用於治療多種疾病 並種植更好的農作物和牲畜法國的Emmanuelle
  • 為基因編輯提供「魔剪」兩位女科學家獲諾貝爾化學獎
    導讀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被授予了兩位女性科學家伊曼紐爾·夏彭蒂埃和珍妮弗·A·杜德娜,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方面的開創性工作。這項被稱為「基因魔剪」的技術,還因其專利紛爭和倫理爭議而引人關注當地時間2020年10月7日,瑞典,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
  • 兩位女性!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基因剪刀」
    作者:時代財經 石恩澤諾貝爾獎自然科學類中被譽為「理科綜合獎」的化學獎正式揭曉!10月7日,諾貝爾委員會官方網站公布,埃曼紐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Doudna)因「開發基因組編輯方法」而獲得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這是史上第一次諾貝爾化學獎由兩位女性科學家獲得。
  • 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美法兩位女性科學家獲獎
    委員會公布化學獎得主,由法國學者艾曼紐爾•夏本提爾(左)和美國學者珍妮佛•道納(右)兩位女性科學家獲得。諾貝爾委員會美東時間7日早上5時45分公布化學獎得主,由法國學者艾曼紐爾•夏本提爾(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學者珍妮佛•道納(Jennifer A.
  • 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兩位獲獎者均為女科學家
    Doudna),以表彰這兩位女性科學家「發現了基因編輯技術中最有力的工具之一:CRISPR /cas9基因剪刀」,她們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約76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究竟這一被譽為「基因魔剪「的新型基因編輯工具還能帶來多少驚喜,讓我們拭目以待。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兩位女科學家獲獎
    據諾貝爾獎官網最新消息,北京時間10月7日17時45分,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花落」法國生物化學家埃瑪紐埃爾·沙爾龐捷(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化學家珍妮弗·杜德納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公布,兩名女科學家獲獎
    北京時間10月7日17時45分左右,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評選結果揭曉。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女科學家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美國女科學家珍妮弗·道德納,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領域作出的貢獻。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2位女性科學家研發「基因魔剪」
    北京時間10月7日下午5點50分左右,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揭曉。Doudna獲獎,理由是她們「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據諾獎官網介紹,兩位科學家研究鏈球菌的免疫系統時發現了一種分子工具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兩位女科學家獲獎
    當地時間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Jennifer A.Doudna,以表彰她們在「憑藉開發基因組編輯方法」方面作出的貢獻,兩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兩位獲獎者都是女科學家
    北京時間10月7日17:45,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獲獎名單,法國和美國女科學家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 Doudna共同獲獎!獲獎理由是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