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天和昨天的生理學或醫學獎以及物理學獎頒獎後,北京時間 10 月 7 日晚些時候,瑞典皇家科學院揭曉了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Emmanuelle Charpentier(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和 Jennifer Anne Doudna(詹妮弗·杜德納)兩位女性科學家獲獎,獲獎原因是她們「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的方法」。
兩位科學家成為歷史上第 55 和 56 位諾貝爾獲獎者,同時她們也是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第 6 和 7 位女性科學家。
Emmanuelle Charpentier 生於 1968 年,是法國的遺傳學家、生物化學家和微生物學家,Jennifer Anne Doudna 生於 1964 年,是美國的生物學家。她們發現了基因技術中的工具 CRISPR/Cas9 基因剪刀,基於這項編輯工具,研究人員可以更高精度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 DNA,這將對生命科學產生巨大影響,包括開發新的癌症療法也成為可能。
在這次獎項頒布後,另一個名字也出現在大眾視野中,那就是麻省理工背景的張鋒(今天微博上也出現了 #諾貝爾化學獎沒有張鋒#的熱搜話題),實際上張鋒是在兩位科學家發表學術成果後,基於她們的成果進行了一些修改,從而首次實現了用 CRISPR/Cas9 編輯哺乳動物細胞基因組,從而也進一步靠攏實際應用和商業化。
客觀來說,諾貝爾獎頒給前兩位科學家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諾貝爾獎重視的是創新,鼓勵從無到有,而張鋒是基於前者的成果的基礎上進行的改進。至於張鋒和兩位科學家已經開始了 CRISPR/Cas9 專利之爭、兩大陣營也都創辦了多家自己的公司來推動商業化等等,這就都是後話了。
另外可能有同學會覺得奇怪,聽起來編輯基因組的技術似乎更應該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不過諾貝爾化學獎一向被圈內稱為「諾貝爾理科綜合獎」(聽起來有貶義,實際上也真帶點貶義),它經常會頒給生物、物理乃至農學領域的科學家,被科學家們戲稱「但凡值得諾貝爾獎,但又不知道放哪個分類,就都給放化學獎裡」。
有意思的是,諾貝爾獎的創立者諾貝爾本人就是化學家,他要是知道現在化學已經在「鄙視鏈」最底端了,可不知道會怎麼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