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2月10日)有媒體報導說,華大基因在8日晚間針對此前一日有人在社交媒體發文所稱的「華大基因有大瓜要爆,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主任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等令人震驚的消息,進行正式闢謠。華大基因通過社交媒體平臺表示其已收集相關證據材料,向國家網信辦及司法機關進行舉報和報案。
「基因編輯嬰兒」,茲事體大,其指稱究竟是無中生有,還是張冠李戴,抑或是指鹿為馬,都應該刨根問底,將此事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能有半點含糊。由於「基因編輯嬰兒」的行為已涉嫌違法,所以,如果這個指稱不實,則指稱者和發布散布這一指稱者已涉嫌觸犯相關法律。
據報導,「基因編輯嬰兒」的指稱來自一位自稱是國家基因庫細胞中心江蘇運營中心主任王德明的人。此人指稱,「此前與華大基因有過合作關係而對其部分行為知悉,向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組實名舉報華大基因至少編輯了58個嬰兒,盼望調查組立案調查,一視同仁處理」,並稱舉報內容親眼所見,對真實性負法律責任。
對此指稱,華大基因反駁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並不存在,指稱所附圖片是2017年發表於Nature(《自然》雜誌)的一篇學術論文上的圖片,該論文項目是由美國俄裔研究員米塔利波夫團隊主導,且完全遵守「人類胚胎14天」的原則,沒有回植、沒有妊娠、更沒有嬰兒出生;而華大基因只是參與了該項目中胚胎幹細胞的核酸測序,以及技術效率和安全性評估。為此,華大基因也提供了其反駁所涉內容的相關網址。在華大基因公布此反駁之後,先前發布有關「基因編輯嬰兒」指稱的社交媒體平臺已經刪除了相關內容。
華大基因對有關「基因編輯嬰兒」指稱的反駁發布得及時,其所提供的說明及其可查究的相關內容,可以覆蓋和回應「基因編輯嬰兒」的指稱,因此為公眾提供了做出判斷的基本材料。華大基因在此問題上的迅速反應,說明「基因編輯嬰兒」在當下仍然是一個不可觸碰的科學倫理底線。這個底線,仍被科學界公認為是「觸碰即死」的高壓線。
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原副教授賀建奎利用基因技術「編輯」的一對嬰兒的誕生,引起科學界的震驚與譴責。去年12月30日,深圳市南山區法院對參與這一「編輯」的賀建奎等3人進行了定罪量刑。而與賀建奎的「編輯」活動有關聯的國外科學界的人,也都受到了調查和處罰。現時在「基因編輯嬰兒」方面的任何「首創」,不僅不是科學研究上的領先,而且是不顧科學倫理、道德禁忌和法律限制的結果。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