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評論員:「基因編輯嬰兒」?這種謠言造不得

2021-01-08 中國青年報

昨天(12月10日)有媒體報導說,華大基因在8日晚間針對此前一日有人在社交媒體發文所稱的「華大基因有大瓜要爆,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主任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等令人震驚的消息,進行正式闢謠。華大基因通過社交媒體平臺表示其已收集相關證據材料,向國家網信辦及司法機關進行舉報和報案。

「基因編輯嬰兒」,茲事體大,其指稱究竟是無中生有,還是張冠李戴,抑或是指鹿為馬,都應該刨根問底,將此事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能有半點含糊。由於「基因編輯嬰兒」的行為已涉嫌違法,所以,如果這個指稱不實,則指稱者和發布散布這一指稱者已涉嫌觸犯相關法律。

據報導,「基因編輯嬰兒」的指稱來自一位自稱是國家基因庫細胞中心江蘇運營中心主任王德明的人。此人指稱,「此前與華大基因有過合作關係而對其部分行為知悉,向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組實名舉報華大基因至少編輯了58個嬰兒,盼望調查組立案調查,一視同仁處理」,並稱舉報內容親眼所見,對真實性負法律責任。

對此指稱,華大基因反駁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並不存在,指稱所附圖片是2017年發表於Nature(《自然》雜誌)的一篇學術論文上的圖片,該論文項目是由美國俄裔研究員米塔利波夫團隊主導,且完全遵守「人類胚胎14天」的原則,沒有回植、沒有妊娠、更沒有嬰兒出生;而華大基因只是參與了該項目中胚胎幹細胞的核酸測序,以及技術效率和安全性評估。為此,華大基因也提供了其反駁所涉內容的相關網址。在華大基因公布此反駁之後,先前發布有關「基因編輯嬰兒」指稱的社交媒體平臺已經刪除了相關內容。

華大基因對有關「基因編輯嬰兒」指稱的反駁發布得及時,其所提供的說明及其可查究的相關內容,可以覆蓋和回應「基因編輯嬰兒」的指稱,因此為公眾提供了做出判斷的基本材料。華大基因在此問題上的迅速反應,說明「基因編輯嬰兒」在當下仍然是一個不可觸碰的科學倫理底線。這個底線,仍被科學界公認為是「觸碰即死」的高壓線。

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原副教授賀建奎利用基因技術「編輯」的一對嬰兒的誕生,引起科學界的震驚與譴責。去年12月30日,深圳市南山區法院對參與這一「編輯」的賀建奎等3人進行了定罪量刑。而與賀建奎的「編輯」活動有關聯的國外科學界的人,也都受到了調查和處罰。現時在「基因編輯嬰兒」方面的任何「首創」,不僅不是科學研究上的領先,而且是不顧科學倫理、道德禁忌和法律限制的結果。

來源:光明網

相關焦點

  • 【謠言粉碎機】「基因編輯嬰兒」?這種謠言造不得
    【謠言粉碎機】「基因編輯嬰兒」?這種謠言造不得 2020-12-13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視頻|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闢謠:已報案!沒有「基因庫...
    近日,有微博用戶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某某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對此,華大基因(300676)12月8日在官方微博發布闢謠聲明,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並不存在,「基因編輯58個嬰兒」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公司已經向國家網信辦及司法機關進行舉報和報案。
  • 全球首例基因編輯嬰兒在深圳誕生,誰為基因剪刀造人開的綠燈?
    無論這一事件是真是假,基因編輯嬰兒已經走入現實,並將引發巨大爭議。顯而易見,基因編輯嬰兒不只是可以防止愛滋病,還可以防治其他嚴重疾病,因為本質上基因編輯嬰兒就是一種基因療法,並且可以因為對人類基因的任意編輯和修改而創造「超人」,這一點也是包括霍金在內的很多科學家擔憂的事。
  •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闢謠:沒有瓜,散了吧!
    一名為「未名湖畔魯智深」的微博網友聲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主任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 對此,華大基因12月7日晚在官方微博發布闢謠聲明,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並不存在,「基因編輯58個嬰兒」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公司已經向國家網信辦及司法機關進行舉報和報案。
  • 聚焦「基因編輯嬰兒」案件
    被告人為何要製造「基因編輯嬰兒」?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原副教授賀建奎對外宣布,一對基因編輯嬰兒誕生。此事引起中國醫學與科研界的普遍震驚與強烈譴責。廣東省立即成立「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組展開調查。2019年7月31日,南山區人民檢察院向南山區法院提起公訴。
  • 基因編輯嬰兒,引發軒然大波……
    賀建奎 資料圖 報導稱,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消息一出,當事多方出面回應,監管部門介入調查,形成輿論關注熱點。
  •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聲明……
    本文共3459字閱讀完約3分鐘金融投資報記者 陳美近日,一則「華大基因編輯58個嬰兒」的消息突然在社交平臺上瘋傳。12月7日晚間,針對該消息,華大基因緊急聲明,稱不存在「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基因編輯58個嬰兒」和「定製人類」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
  •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聲明
    近日,一則「華大基因編輯58個嬰兒」的消息突然在社交平臺上瘋傳。   12月7日晚間,針對該消息,華大基因緊急聲明,稱不存在「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基因編輯58個嬰兒」和「定製人類」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   面對突如其來的闢謠,有財經人士認為,這背後或與華大基因旗下子公司華大智造敲門科創板有關。   「基因編輯嬰兒嚴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如果此事為真,那麼很可能影響華大智造上市。」該財經人士稱。
  • 四問「基因編輯嬰兒」案件
    為何要製造「基因編輯嬰兒」?    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原副教授賀建奎對外宣布,一對基因編輯嬰兒誕生。此事引起中國醫學與科研界的普遍震驚與強烈譴責。廣東省立即成立「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組展開調查。    賀建奎多年從事人類基因測序研究,同時是多家生物科技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或投資人。
  • 廣東查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
    調查組稱賀建奎私自組織實施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新京報訊 (記者許雯)昨日,廣東省「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組發布消息稱,現已初步查明,該事件系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為追逐個人名利,自籌資金,蓄意逃避監管,私自組織有關人員,實施國家明令禁止的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活動
  • 科技部:明令禁止基因編輯嬰兒
    科技部表示,本次「基因編輯嬰兒」如果確認已出生,屬於被明令禁止的,將按照中國有關法律和條例進行處理。此外,超130名愛滋病研究人士發出聯名信進行堅決反對。11月26日,深圳科學家賀建奎宣布,全球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露露和娜娜於11月在中國誕生,她們在受精卵時期,CCR5基因經過基因編輯,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病毒。事件披露後,122位科學家發表聯合聲明譴責。
  • 「基因編輯嬰兒」案一審宣判 賀建奎因非法行醫罪被判三年
    每經記者:劉玲 每經編輯:魏官紅圖片來源:攝圖網時隔一年,引發軒然大波的「基因編輯嬰兒」案迎來重大進展。據新華社消息,12月30日,「基因編輯嬰兒」案在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為規避愛滋病病毒攜帶者不得實施輔助生殖的相關規定,策劃他人頂替志願者驗血,指使個別從業人員違規在人類胚胎上進行基因編輯並植入母體,最終,有2名志願者懷孕,其中1名已生下雙胞胎女嬰「露露」、「娜娜」,另1名在懷孕中。其餘6對志願者有1對中途退出實驗,另外5對均未受孕。該行為嚴重違背倫理道德和科研誠信,嚴重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在國內外造成惡劣影響。
  • 科技部:「基因編輯嬰兒」被明令禁止
    圖/視覺中國將按照中國有關法律和條例進行處理;志願者知情同意書顯示項目經費來自南科大■ 「『基因編輯嬰兒』引爭議 廣東啟動調查」追蹤昨日上午,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在香港召開,因「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受到關注、並將在此會議上公布試驗數據的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並未現身。
  • 廣東初步查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
    新華社報導,記者從廣東省「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組獲悉,現已初步查明,該事件系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為追逐個人名利,自籌資金,蓄意逃避監管,私自組織有關人員,實施國家明令禁止的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活動。
  • 2017,願你守正如初心有江河丨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新歲如噴薄朝陽,耀暖你的心,照亮你的眼。但,歷史總以樂觀主義的基因寬慰我們:這一路馳騁的日子,終不會辜負沉潛的力量。新年總是來得不動聲色又大張旗鼓,撲面而來的2017年,就願你守正如初心有江河!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別讓「超級人類」擔憂成真
    在強大商業資本運作的壓力和利益驅使下,科學家更應保持初心,而非一味尋求這種只能吸引眼球而弊大於利的科研成果。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誕生。消息一出,引發輿論軒然大波。
  • "基因編輯嬰兒"被明令禁止 律師:或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
    「基因編輯嬰兒」持續引發熱議,科學界、醫學界、法學界對此行為提出質疑。據央視報導,科技部回應此事表示,如次「基因編輯嬰兒」如果確認已出生,屬於被明令禁止的,將按照中國有關法律和條例進行處理。那麼,賀建奎團隊將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已出生的孩子該何去何從?
  • 科技部回應「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明令禁止
    央視新聞11月27日消息,今天下午,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部長茶座」活動中,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對引起社會極大關注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做出回應。 徐南平表示,2003年頒布的《人胚胎幹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原則》規定,可以以研究為目的,對人體胚胎實施基因編輯和修飾,但體外培養期限自受精或者核移植開始不得超過14天,而本次「基因編輯嬰兒」如果確認已出生,屬於被明令禁止的,將按照中國有關法律和條例進行處理。
  • 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詳情曝光 基因編輯嬰兒是什麼?
    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如果這一消息屬實,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 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嬰兒」傳聞:已報案,證據...
    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嬰兒」傳聞:已報案,證據充分 2020-12-11 14:01:31 來源:時間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