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嬰兒案一審宣判 白巖松:科學它是雙刃劍

2020-12-04 央視網新聞

央視網消息:在跨年的熱鬧氛圍當中,有一個新聞被大家多少有些忽略,12月30號基因編輯嬰兒案在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南方科技大學原副教授賀建奎同其他2位被告人,因共同非法實施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和生殖醫療活動構成非法行醫罪。最後,賀建奎被判有期徒刑3年,另外2名被告也被判處實刑。

法院認為,3名被告人未取得醫生職業資格,追名逐利,故意違反國家有關科研和醫療管理規定,逾越科研和醫學倫理道德底線,貿然將基因編輯技術應用於人類輔助生殖醫療,致使兩人懷孕,先後生下3名基因編輯嬰兒,其應用安全風險,目前尚無法評估,可能給個人乃至社會帶來危害。包括醫學在內的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快速發展,但如果違反倫理,不向善,它就是雙刃劍。年前已經有企業提出科技向善,這一個案件從另一個角度同樣提出科學必須向善的警示,但願新的一年裡不僅僅是科技向善。

相關焦點

  • 「基因編輯嬰兒」案一審宣判
    「基因編輯嬰兒」案一審宣判該案昨日在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賀建奎、張仁禮、覃金洲等3名被告人因共同非法實施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和生殖醫療活動,構成非法行醫罪。法院依法判處被告人賀建奎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三百萬元;判處張仁禮有期徒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百萬元;判處覃金洲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十萬元。
  • 「基因編輯嬰兒」案一審宣判 賀建奎因非法行醫罪被判三年
    每經記者:劉玲 每經編輯:魏官紅圖片來源:攝圖網時隔一年,引發軒然大波的「基因編輯嬰兒」案迎來重大進展。據新華社消息,12月30日,「基因編輯嬰兒」案在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賀建奎等人構成「非法行醫罪」「基因編輯嬰兒」案可以追溯到2018年11月26日,彼時為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的賀建奎宣布兩名經CRISPR技術編輯基因的雙胞胎女嬰降生,她們出生後便可以天然抵抗愛滋病病毒HIV。消息一經傳播,便引發了社會輿論的廣泛關注。
  • 「基因編輯嬰兒」案一審宣判 賀建奎獲刑3年
    據央視新聞消息,「基因編輯嬰兒」案30日在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
  • 基因編輯嬰兒案一審宣判 賀建奎以非法行醫被判3年
    【財新網】「基因編輯嬰兒」案12月30日在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賀建奎、張仁禮、覃金洲等3名被告人因共同非法實施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和生殖醫療活動,構成非法行醫罪,分別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基因編輯嬰兒」 案宣判!賀建奎一審獲刑三年,罰款 300 萬
    賀建奎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罰款 300 萬據新華社報導,12 月 30 日,「基因編輯嬰兒」 案在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宣判結果顯示,賀建奎、張仁禮、覃金洲等 3 名被告人因共同非法實施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和生殖醫療活動,構成非法行醫罪,分別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基因編輯嬰兒」案一審宣判 賀建奎等三被告人被追究刑事責任
    新華社深圳12月30日電(記者王攀、肖思思、周穎)「基因編輯嬰兒」案30日在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賀建奎、張仁禮、覃金洲等3名被告人因共同非法實施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和生殖醫療活動,構成非法行醫罪,分別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基因編輯嬰兒」案一審宣判,用法律守好倫理之門
    「基因編輯嬰兒」案12月30日在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賀建奎、張仁禮、覃金洲等3名被告人因共同非法實施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和生殖醫療活動,構成非法行醫罪,分別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所謂全球首例基因編輯嬰兒為何招致輿論痛批和司法介入?「有悖倫理」是最大的質疑點。一則,項目使用的基因編輯技術本身並不難,但充滿不確定性,修改基因對人體是否有副作用謎團重重。而「脫靶」問題一直沒能解決,如此情況下,貿然試驗風險極大。
  • 「基因編輯嬰兒」案一審宣判「看世界·新聞早知道」
    12月31日新聞早知道.mp309:05來自中國反邪教封面新聞「基因編輯嬰兒」案一審宣判該案昨日在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賀建奎、張仁禮、覃金洲等3名被告人因共同非法實施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和生殖醫療活動,構成非法行醫罪。法院依法判處被告人賀建奎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三百萬元;判處張仁禮有期徒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百萬元;判處覃金洲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十萬元。
  • Man jailed for gene-editing丨「基因編輯嬰兒案」已宣判
    [Photo/IC]>Man jailed for gene-editing'基因編輯嬰兒案'已宣判一審判處賀建奎3年徒刑Chinese researcher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30日宣布,因非法實施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活動,造成3名基因編輯嬰兒降生,判處國內研究員、南方科技大學原副教授賀建奎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300萬元。
  • 「基因編輯嬰兒」案宣判,賀建奎3人非法行醫,判3年
    「基因編輯嬰兒」案一審宣判 賀建奎等三被告人被追究刑事責任「基因編輯嬰兒」案30日在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賀建奎、張仁禮、覃金洲等3名被告人因共同非法實施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和生殖醫療活動,構成非法行醫罪,分別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基因編輯嬰兒案」一審判決 被告三個追究刑事責任
    新華社消息,曾經轟動科學界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在經過有關部門的長期調查後,在 30 號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以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張仁禮、覃金洲等3名被告人因共同非法實施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和生殖醫療活動,構成非法行醫罪,分別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剛剛,賀建奎因「基因編輯嬰兒」被判三年有期徒刑
    剛剛,「基因編輯嬰兒」案在深圳南山一審公開宣判:賀建奎,張仁禮,覃金洲等3名被告人因共同非法實施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遺傳基因編輯和生殖醫療活動,構成非法行醫罪,分別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賀建奎等人偽造臨床審查材料,招募男方為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多對夫婦實施基因編輯及輔助生殖,以冒名頂替,隱瞞真相的方式,由不知情的醫生將基因編輯過的胚胎通過輔助生殖技術移植入人體內,致使2人懷孕,先後生下3名基因編輯嬰兒。
  • 四問「基因編輯嬰兒」案件
    備受社會關注的「基因編輯嬰兒」案12月30日在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賀建奎、張仁禮、覃金洲等3名被告人的行為構成非法行醫罪。賀建奎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300萬元;張仁禮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00萬元;覃金洲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50萬元。
  • 聚焦「基因編輯嬰兒」案件
    新華社深圳12月30日電 (記者王攀、肖思思、周穎)備受社會關注的「基因編輯嬰兒」案12月30日在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賀建奎、張仁禮、覃金洲等3名被告人的行為構成非法行醫罪。新華社記者旁聽了宣判,並就這些問題採訪了法學專家和醫學、科技專家。被告人為何要製造「基因編輯嬰兒」?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原副教授賀建奎對外宣布,一對基因編輯嬰兒誕生。此事引起中國醫學與科研界的普遍震驚與強烈譴責。廣東省立即成立「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組展開調查。
  • 鬼才導演把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改編成了科幻...
    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由於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毒HIV。這一消息迅速激起軒然大波,震動了中國和世界,大多數人都在質疑是誰給了賀建奎修改生命的權利?
  • 淮安重大暴力襲警案兩兄弟嫌疑人今一審宣判
    揚子晚報網11月24日訊(記者 朱鼎兆)24日,發生在2020年7月6日的淮安重大暴力襲警案中的「二馬」兄弟嫌疑人:56歲的哥哥馬偉兵與52歲的弟弟馬洪兵在淮安市中院公開宣判。兄弟二人因犯故意殺人罪、尋釁滋事罪,被淮安市中院一審宣判死刑。死刑!
  • 「基因編輯嬰兒」案賀建奎被判刑三年
    【醫界頭條】 「基因編輯嬰兒」案30日在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賀建奎、張仁禮、覃金洲等3名被告人因共同非法實施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和生殖醫療活動,構成非法行醫罪,分別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四問「基因編輯嬰兒」案件
    備受社會關注的「基因編輯嬰兒」案12月30日在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賀建奎、張仁禮、覃金洲等3名被告人的行為構成非法行醫罪。賀建奎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三百萬元;張仁禮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百萬元;覃金洲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十萬元。
  • 鄭淵潔系列圖書被侵犯著作權案一審宣判
    來源:檢察日報圖集 日前,由江蘇省淮安市檢察院提起公訴的鄭淵潔系列圖書被侵犯著作權案一審公開宣判,檢察機關的全部指控意見均獲採納。經查,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兩家被告單位和王某等11名被告人(其中一名被告人因在異地涉及其他犯罪正在服刑期間,將另行宣判)印刷、銷售侵犯著作權書籍近百萬冊,涉及被侵權出版社21家。(記者盧志堅 通訊員張珍)責任編輯: 劉笑冬
  • 「基因編輯嬰兒」案件宣判:研究人員追究刑事責任!
    ,國內明令禁止基因編輯人類。2018年南方科大原副教授賀建奎宣布使用基因編輯技術「誕生」3名號稱先天免疫愛滋的嬰兒,引發全球譁然,日前法院宣判了這一案件,三名研究人員被追究刑責。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該團隊使用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修改了嬰兒的CCR5基因,號稱先天性免疫愛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