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基因編輯嬰兒」案在深圳南山一審公開宣判:
賀建奎,張仁禮,覃金洲等3名被告人因共同非法實施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遺傳基因編輯和生殖醫療活動,構成非法行醫罪,分別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據新華社報導:
根據3名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性質,情節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依法判處被告人南方科技大學原副教授賀建奎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三百萬元;判處廣東省某醫療機構張仁禮有期徒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百萬元;判處深圳市某醫療機構覃金洲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十萬元。
判決依據
據新華社報導,法院審理查明,2016年以來,南方科技大學原副教授賀建奎認識人類基因編輯技術獲得商業利益,即與廣東省某醫療機構張仁禮,深圳市某醫療機構覃金洲共謀,在明知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和醫學臨床的情況下,仍以通過編輯人類正確的CCR5基因可以培育免疫癌症的嬰兒為名,將安全性,有效性未經嚴格驗證的人類遺傳基因編輯技術用於輔助生殖醫療。
賀建奎等人偽造臨床審查材料,招募男方為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多對夫婦實施基因編輯及輔助生殖,以冒名頂替,隱瞞真相的方式,由不知情的醫生將基因編輯過的胚胎通過輔助生殖技術移植入人體內,致使2人懷孕,先後生下3名基因編輯嬰兒。
法院認為,3名被告人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追名逐利,嚴重違反國家有關科研和醫療管理規定,逾越科研和醫學倫理道德底線,貿然將基因編輯技術植入人類輔助生殖醫療,擾亂醫療管理秩序根據3名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性質,情節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依法判處被告人賀建奎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三百萬元;判處張仁禮有期徒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百萬元;判處覃金洲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五十萬元。
庭審過程中,公訴機關出示了物證,書證,證人證言,鑑定意見,勘驗筆錄,檢查筆錄,視聽資料,電子數據等證據。3名被告人當庭表示認罪悔罪,辯護律師到庭為3名被告人進行了辯護。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回顧
事情爆發於2018年11月26日,當時人民網報導稱:
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
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這項研究,也通過了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的醫學倫理委員會的審查。
消息一經傳播,便引發了社會輿論的廣泛關注,各方關聯者緊急否認。
深圳市衛生計生委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表示,試驗未經醫學倫理報備,將啟動對」基因編輯嬰兒」涉及倫理問題的調查。
之後,國家衛健委表示,已經注意到「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要求廣東省衛生健康委依法依規處理。
11月28日,賀建奎出席了在香港舉辦的第二屆基因編輯國際峰會。在會上,他表示對「基因編輯嬰兒」這項醫學上的突破感到自豪。
11月29日,中國科技部要求暫停賀建奎的科研活動。
12月6日,總理在主持國家科技領導小組會議時,針對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特別提出「要嚴肅查處違背科研道德和倫理的不端行為」。
當年年底,賀建奎被《時代》、《環球科學》等雜誌評為2018年影響科技的重要人物之一。
2019年12月5日,美國科技媒體《MIT科技評論》拿到賀建奎的手稿,披露了實驗中的細節。多位知名專家稱:
實驗並未對HIV做出完整的實驗驗證,研究結果可能無效,並且賀對基因編輯造成的後果也非常清楚。
今日(2019年12月30日),一審宣判。
新華社報導:
http://www.xinhuanet.com//legal/2019-12/30/c_11254038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