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嬰兒」事件震驚社會,無數人譴責!老師,你該給孩子講些什麼?| 特別關注

2021-01-21 中國教育報


昨天,多家媒體報導,「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出生了。


這則消息一出,既震驚了學術界,也刷爆了朋友圈。


報導說,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


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據悉,這次基因手術修改的是CCR5基因(HIV病毒入侵機體細胞的主要輔助受體之一),使用的基因編輯技術為「CRISPR/Cas9」技術。


此前,深圳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官方微博@健康深圳 發布聲明稱,深圳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已啟動對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倫理問題的調查。


賀建奎對這對嬰兒的介紹


消息引起軒然大波,後續難道要對雙胞胎繼續實驗?倫理問題怎麼辦?人類的歷史就此被改寫了嗎?


「這事件已經遠遠超出了技術問題的範疇,後果不可預測,一定是倫理爭論的焦點。即使技術是100%可靠,人類是否可以或應該編輯自己的生殖細胞和胚胎,(看到這個消息)絕大多數人肯定大腦一片空白,包括我自己。」清華大學愛滋病綜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張林琦表示。


@知識分子 微博發布百餘科學家聯合聲明,表示這項所謂研究的生物醫學倫理審查形同虛設。直接進行人體實驗,只能用瘋狂形容。作為生物醫學科研工作者,堅決反對!強烈譴責!




雖然事件本身在網絡上引起熱烈討論,但其實,很多人對基因編輯的原理或許並不熟悉。


基因編輯抵抗愛滋病究竟是如何實現的?為什麼倫理問題如此受到關注?在遙遠的未來,基因編輯能為人類的生活作出貢獻嗎?看完下面這張圖,你就了解了。


 


那麼基因編輯嬰兒這種操作到底會有什麼可怕的後果?在這裡,中教君找來一些權威專家的說法,用更通俗的話語做了表述:


人類胚胎編輯存在脫靶概率


CRISPR作為基因編輯工具雖然強力,但是有可能會有「脫靶"——錯誤地編輯了不該編輯的地方。它的脫靶率依然是一個爭議中的話題。


在有些領域,脫靶不是大問題,比如如果我要編輯一個農作物,那很簡單,編輯完了之後養養看,不斷檢測各種指標,如果出了問題,扔掉重來就是了。


但是在人類胚胎編輯裡,脫靶就是大問題了,因為你只有一個檢測窗口——那就是胚胎早期。等到胚胎發育起來再發現問題那就晚了,你總不能把一整個活人給扔掉。


被編輯的基因會被攜帶,進入人類基因庫


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王立銘表示:「科學家們在受精卵中修改基因之後,這些修改將可能進入嬰兒的所有細胞——包括生殖細胞。也就是說,這一次基因編輯的結果不光會影響這幾個孩子,還會傳遞給他們所有的子孫後代!」


王教授還表示,這些接受了基因編輯的孩子,他們身體內被修改過的基因,將會逐漸融入人類群體,成為人類基因庫的一部分。這裡面也包括可能被基因編輯操作脫靶無傷了的基因。


因此,這項基因編輯操作的最壞風險是不可控的。人類可能需要很多年、很多代才能發現其後果。


基因編輯技術的應用存在邊界問題

把基因編輯技術從「治療」推動到「預防」,就延伸了這項技術的適用範圍。那麼,應用邊界到底應該在哪兒呢?


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王立銘說,一旦「治療」和「預防」的邊界被打開,「預防」到「改善」的窗戶紙就成了一捅就破的事。如果一部分人的孩子早早接受了基因編輯技術的「改善」,他們可能從外貌到智力各方面都佔據競爭優勢。且這些優勢還是寫進基因組裡、可以遺傳的。


到那時候,基因編輯會不會塑造永恆的不平等?基因編輯會不會破壞人類基因庫的多樣性?基因編輯會不會讓人類變得千篇一律?都是值得警惕的問題。


 


科學探索永無止境,鼓勵大膽創新、勇闖科學無人區,並不意味著縱容違反科學道德、無視倫理法規。


法律和倫理的底線不容突破,研究人員應敬畏生命、遵守規則,守護好前沿科技領域的一方淨土,讓創新成果更好地造福人類。



來源 | 人民日報、新華網、央視新聞、北京日報(ID:Beijing_Daily)、得到APP、果殼網、@知識分子、人民網、新京報等

責任編輯 | 郭可暢



更多精彩資訊,請點擊閱讀原文,下載中教之聲APP吧

相關焦點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震驚社會,官方啟動倫理調查
    今天,一則消息震驚了學術界。據人民網報導,「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出生了。報導稱,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
  • 「關注」「基因編輯嬰兒」震驚全網 科學家聯名譴責:早有此技術,無...
    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稱,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隨後,這則消息震驚全網,並引發了人們對倫理的討論。當即有122位科學家發聯合聲明譴責賀建奎發布的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項目。
  • 「基因編輯嬰兒」震驚全國!百名科學家聯名譴責,各方緊急發聲
    事件不斷發酵,當天,上百名中國學者聯合署名發表聲明譴責;南方科大則表示對基因編輯嬰兒不知情;同時,深圳醫學倫理委已啟動對此事的倫理問題調查,國家衛健委要求依法依規處理,及時公開結果。南方科大:對基因編輯嬰兒不知情,賀建奎已停薪留職11月26日晚間,南方科技大學官網就此事發布聲明稱,有媒體報導賀建奎副教授對人體胚胎進行了基因編輯研究,校方「深表震驚」。
  • 為什麼說震驚社會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後果不堪設想
    本文專家:田靖博士,原成都軍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治醫師本文審稿:陳海旭博士,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醫學中心,副研究員昨日,一則號稱「改寫人類歷史」的消息震驚了學術界。幾乎全網報導,「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出生!
  • 「基因編輯嬰兒」誕生!百名科學家聯名譴責,各方緊急發聲
    原標題:「基因編輯嬰兒」震驚全國!百名科學家聯名譴責,各方緊急發聲11月26日,人民網的一篇《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稿件一石激起千層浪。該文稱,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
  • 中國誕生首個基因編輯嬰兒!122名科學家聯名譴責...
    本文原標題:《中國誕生首個基因編輯嬰兒!122名科學家聯名譴責:車上沒剎車,你敢去開嗎?》01/全球第一例基因編輯嬰兒/11月26日,來自中國科研界的一條新聞,註定要轟動全世界: 我們中國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雙胞胎基因編輯嬰兒終於「健康」誕生。 什麼叫做基因編輯嬰兒?就是指她們的一個基因經過人為修改,從而可以抵抗某些疾病。賀建奎教授這次所「產生」的雙胞胎,是一對天生就能抵抗愛滋病的嬰兒。
  • 基因改造人類真的來了 | 基因編輯嬰兒遭100+名科學家強烈譴責!
    基因編輯嬰兒遭100+名科學家強烈譴責!背後還有貓膩:莆田系、偽造書…據人民網 11 月 26 日報導,來自中國深圳南方科技大學的賀建奎團隊,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日突然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
  • 網友與科學家震驚:基因改造嬰兒在國內誕生,到底是好是壞?
    有科學家宣布這樣的基因編輯嬰兒日前在深圳誕生社會掀起廣泛關注與質疑回顧事件今天上午(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深圳健康誕生。
  • 基因編輯嬰兒震驚全球!可能改變整個人類基因庫
    其稱,他們通過全基因組測序評估了基因手術的效果。結果顯示,手術正如預想的那樣安全進行。除了防止HIV感染的基因外,沒有其他基因被修改——她們和其他孩子一樣安全和健康。 ▲賀建奎談「基因編輯嬰兒」爭議:歷史將會證明倫理站在我們這一邊。
  • 科技部:明令禁止基因編輯嬰兒
    針對此事中科院等多部門同日回應 超130名愛滋病研究者聯名反對「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出生」消息爆出後,引起社會極大關注。科技部表示,本次「基因編輯嬰兒」如果確認已出生,屬於被明令禁止的,將按照中國有關法律和條例進行處理。此外,超130名愛滋病研究人士發出聯名信進行堅決反對。11月26日,深圳科學家賀建奎宣布,全球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露露和娜娜於11月在中國誕生,她們在受精卵時期,CCR5基因經過基因編輯,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病毒。事件披露後,122位科學家發表聯合聲明譴責。
  • 「基因編輯嬰兒」案,判了!生下的雙胞胎女嬰該怎麼生存?
    我們來回憶一下整個事件:2018年11月26日,微博頭條新聞發布了【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的消息:由科學家賀建奎主導的「基因編輯嬰兒項目」,在至少7對夫婦的受精卵上修改了一個名叫CCR5的基因,使其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並且其中一對夫婦的雙胞胎嬰兒已在中國誕生,取名露露和娜娜。
  • 學術界密集回應基因編輯嬰兒:堅決反對 強烈譴責!
    近日,科學家賀建奎宣布,全球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誕生,這一消息引發各界廣泛質疑。27日,科技部、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先後回應了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明令禁止、堅決反對。  三部門回應基因編輯嬰兒事件  2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部長茶座」活動中,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表示,2003年頒布的《人胚胎幹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原則》規定,可以以研究為目的,對人體胚胎實施基因編輯和修飾,但體外培養期限自受精或者核移植開始不得超過14天,而本次「基因編輯嬰兒」如果確認已出生,屬於被明令禁止的,將按照中國有關法律和條例進行處理
  • 科學家聯名譴責編輯人類基因 學者稱若新聞屬實則非常瘋狂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伊凡 11月26日,根據媒體報導,深圳一組學術團隊向外界公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誕生,稱她們的基因已經經過人為修飾,能夠天然抵抗愛滋病。對此,122名科學家發表了聯合聲明,強烈譴責「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為何爭議如此巨大?專家解析疑問
    張瑤 攝「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持續發酵11月26日,一篇名為《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的報導,在國內掀起軒然大波。報導稱,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
  • 為什麼科學界都在譴責基因編輯嬰兒事件?
    為什麼科學界都在譴責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在這一消息公布後,引起了科學界的一片譴責。科學界在譴責什麼?基因編輯是怎麼回事?我看了很多相關報導,都沒有說明白,只好自己動手。經過幾天查找資料和學習,有了初步的總結,在這裡為大家講解一下,希望對你們有益。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CRISPR雙雄在港同臺發聲
    來源: DeepTech深科技26 日上午,媒體曝出的賀建奎世界首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持續發酵,這也讓原定於 11 月 27 日- 29 日在香港舉行的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變得更加矚目。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譴責「基因編輯嬰兒」:違反倫理
    中新網11月30日電 近日,賀建奎副教授「人類胚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引起國內外學術界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29日在官網發表公開信稱,如果該情況被核實,對其做法給人類可能造成的後果表示極度擔憂,對其嚴重違反中國現行法律法規和科學倫理的不負責任行為予以嚴厲譴責。
  • 「基因編輯嬰兒」 案宣判!賀建奎一審獲刑三年,罰款 300 萬
    曾經震驚社會、轟動一時的 「基因編輯嬰兒」 事件,有了新的重大進展。在此過程中,賀建奎等人偽造倫理審查材料,招募男方為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多對夫婦實施基因編輯及輔助生殖,以冒名頂替、隱瞞真相的方式,由不知情的醫生將基因編輯過的胚胎通過輔助生殖技術移植入人體內,致使 2 人懷孕。目前,已經有 3 名基因編輯嬰兒先後降生在這個世界上。
  • 基因編輯嬰兒在國際上也「炸圈」了 各國怎麼看?
    這件事情的起因是當日上午發布的一則消息: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該消息一出,立刻在我國引起了無比廣泛的關注,在朋友圈迅速刷屏,10萬+此起彼伏。
  • 122名中國科學家聯名譴責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為什麼不能原諒
    122名中國科學家聯名譴責,浙大多位學者接受本報記者採訪 這件事為什麼絕不能原諒「基因編輯嬰兒誕生」的消息,引發輿論軒然大波。「因為CRISPR基因編輯技術雖然是比較成熟的基因編輯技術,但可能存在脫靶問題,也就是說具有潛在的風險,並不是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這是一把雙刃劍。」汪浩認為,因為潛在的危險,如今這項技術還沒有準備好被使用在人類身上。在汪浩看來,這個事情在倫理上是通不過的,「因為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可能帶來不可預測的基因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