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技術獲諾獎,會對我們的未來產生什麼影響?

2020-10-14 52赫茲實驗室

序言

如果有一項技術可以使治癒疾病的夢想變成現實,你願意嘗試?

小鯨覺得肯定有很多人會嘗試的!

而且這種技術現在已經出現了。

2020年的諾獎化學獎被授予了法國女科學家埃瑪紐埃勒·卡彭蒂耶和美國女科學家珍妮弗·安妮·道德納,她們因發現了基因編輯技術而獲此殊榮。


基因編輯

肯定有同學會問啦,啥是基因編輯?

簡單的說,基因編輯就是對目標基因進行編輯,實現特定DNA片段的加入、刪除等功能,最終改變目的基因序列的技術。

舉個形象的例子:

就像咱們寫文章,要對文本進行修改一樣,首先要把錯誤或想要修改的地方找出來,然後使用工具,按照修改的意圖,插入、刪除部分詞句或者改寫一段「文字」。

所以你看,想要完成一次基因編輯,只需要3步:首先找到要剪掉的DNA,然後剪掉它,最後把想要用的DNA安上去。

聽起來好像很簡單,但是過程卻很複雜。

小鯨這裡儘量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話說說。

首先咱們需要用一種複合體把目標基因序列特異性地識別出來,以避免傷及友軍。然後複合體再將DNA的雙鏈剪斷,在目標基因序列上製造斷裂端。

這時細胞自身的DNA修復機制馬上會啟動,對斷裂端進行修復,讓它重新連接起來。

那在修復過程中,細胞怎麼連接呢?

這其中要是有個模板存在,細胞就會根據標準恢復,不是很快就完成嘛?

而這個複合體呢必須是一把自帶「導航系統」的「剪刀」,也就是說它必須包含DNA識別區域和DNA切割區域。

這個剪刀就是這次獲獎的主角,名叫CRISPR/ Cas9的基因「剪刀」。


CRISPR/ Cas9技術

小鯨先來解釋下CRISPR。

CRISPR中文意思是成簇規律間隔短回文重複序列。

是不是聽起來有點暈暈的?

簡單來說,它就是基因組DNA上的一段特殊的序列,能夠識別出入侵細菌的病毒,並通過一種特殊的酶破壞入侵的病毒。它是源於細菌及古細菌中一種獲得性免疫系統。

Cas9呢,就是細胞體內特定的Cas蛋白質家族的9號人物,Cas蛋白可以充當剪刀的角色來進行編輯工作,你可以把Cas9理解為是9號剪刀。

想要知道它們具體是如何工作的,首先要先了解下細菌和噬菌體的關係。

細菌,我們知道它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廣、個體數量最多的有機體。和大多數生物一樣,細菌也會受病毒感染,其中最大的天敵就是噬菌體。

為了抵禦噬菌體的入侵,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細菌逐漸有了自己的應對之策—免疫系統。

病毒基因進入細菌後,細菌會迅速獲取病毒基因的序列,並且細菌會把其中一些來自病毒DNA的片段整合進自己的DNA中。在這些片段間,細菌會加入一些重複的鹼基編碼,而這個重複編碼就是CRISPR。

這段編碼有什麼用呢?

病毒想要把基因整合到細菌的基因組,而此時細菌先發制人,先獲取這段病毒基因序列,將其整合到自己想要整合的位點,掌握主動權。

後面如果再有同種病毒入侵細菌時,細菌就會將這些病毒的DNA和自己DNA中存儲的敵人信息進行對比。

一旦比對成功,細菌就會立刻派出一種叫做Cas的蛋白質。Cas蛋白類似於人類免疫系統中的各種「打手」細胞,它像一把剪刀一樣,可以將入侵的病毒DNA大卸八塊。

而這次獲得諾獎的兩位科學家,她們將細菌中的這套系統進行改良,使之不光可以識別入侵的病毒,還能識別任意的DNA片段,而且在識別後還能對其進行修改,也就是說幾乎能編輯各種動物、植物和微生物。

這就是獲得今年諾獎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

這套系統相比之前,更加高效精確,以及價格低廉,是最熱門的基因編輯技術。目前已經被全球各地的研究人員應用在各種生物的基因修復、基因改造等應用當中。


感悟

基因編輯相當於是一個工具,剪切、複製、粘貼,生命的真相可能就是這麼的樸實無華。

而這項技術對生命科學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從此我們治療疾病有了全新的手段,過去的遺傳性疾病治癒成了一種可能,並且也可能為治療癌症提供工具同時也使得全球生物研究都節省了大量成本。

未來隨著基因編輯藥物臨床實驗的快速進行,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基因編輯藥物會加速上市。

相關焦點

  • 斬獲諾獎的基因編輯技術,在未來或將改造人類,進行星際移民
    Doudna),以表彰她們對「基因編輯」方法研究中做出的突出貢獻。此屆諾貝爾化學獎,最大的熱點估計就是張鋒沒有獲得諾獎了,在基因編輯技術應用中,張鋒幾乎是繞不過去的重要人物,他未能因所做的開創性貢獻入圍諾獎引起了廣泛爭議。
  • 因諾獎爆火的「基因編輯」技術,還不值得我們大吹特吹
    又是諾獎季。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法國和美國的兩名科學家,以表彰她們「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獎項揭曉,基因編輯技術被熱炒,有關「長生不老」的話題引發廣泛討論。然而,基因編輯技術真的有這麼大魔力嗎?我們的吹捧是否過頭了?
  • 眾望所歸:兩位女科學家因為基因編輯獲化學諾獎基因編輯技術獲諾獎!
    由於細胞內的DNA經常受到損傷,特別是雙鏈發生斷裂時,如果不能很好地修復會對細胞造成致命的影響。細胞內有一套機制,能讓受傷的DNA以與其同源的序列(一般來源於其等位基因,也就是從雙親中的另一方繼承的相同的基因)為模板來自我修復,這個過程即稱為同源重組。 1990年代後期,賈辛的實驗室發現兩個基因BRAC1和BRAC2的突變和乳腺癌以及卵巢癌有很強的相關性。
  • 基因編輯CRISPR技術共同發明人叢樂:張鋒為何與諾獎失之交臂?
    兩名女性科學家因共同發現了CRISPR Cas9基因編輯技術而名聲鶴立,這一技術為人們在人體和其他動物細胞上實現基因編輯奠定了重要基礎。一時間,基因編輯這項專業技術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而同樣發明了基因編輯CRISPR技術的華裔科學家張鋒卻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科學界在為之感到遺憾和惋惜的同時,也熱議其為什麼沒有得到諾獎。
  • 專家談諾獎:化學獎為什麼頒給了生物學工具「基因編輯」
    這兩位發現了基因編輯的方法,這個方法當然還是很「化學」的;但是,它之所以能產生這麼大的影響,是因為它的應用領域是基因編輯。如果拋開生物應用來看這個方法,還是會有一些爭議。CRISPR 成為近幾年的熱門話題,其實驗倫理也廣受關注。我們目前對 CRISPR 的認識,其實還只在於技術層面;對於它會給人類帶來多大的影響,其實是難以預判的。
  • CRISPR技術獲諾獎,為什麼張鋒與諾獎失之交臂?
    >將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應用於哺乳動物和人類細胞的華人科學家張鋒,卻與該獎失之交臂。因為簡單、廉價和高效,CRISPR已經成為全球最為流行的基因編輯技術,被稱為編輯基因的「魔剪」。科學家通過它可以高效、精確地改變、編輯或替換植物、動物甚至是人類身上的基因,經過改造的CRISPR技術被廣泛地應用於農業和生物醫藥領域。Jennifer Doudna 和 Emmanuelle Charpentier做了什麼貢獻?
  • 基因編輯CRISPR技術共同發明人叢樂:張鋒為何痛失諾獎?
    10月9日,MIT/Broad Institute張鋒實驗室的第一個博士生、現任史丹福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叢樂向21新健康記者表示,諾貝爾獎對於基因編輯技術的認可,揭示了這一技術的影響力和重要性,他祝賀上述兩位科學家獲獎,但對於張鋒未能分享諾獎感到遺憾。
  • 兩名女科學家因「基因剪刀」獲諾獎
    能以極高精度改變DNA對生命科學產生突破影響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當天在皇家科學院公布了獲獎者名單及主要成就。漢松說,今年的獲獎研究成果是「基因剪刀——重寫生命密碼的工具」。據諾貝爾化學獎評選委員會介紹,兩位獲獎者發現了基因技術中最犀利的工具之一,即「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
  • 獨家專訪│基因編輯CRISPR技術共同發明人:張鋒為何痛失諾獎?
    一時間,基因編輯這項專業技術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而同樣發明了基因編輯CRISPR技術的華裔科學家張鋒卻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科學界在為之感到遺憾和惋惜的同時,也熱議其為什麼沒有得到諾獎。10月9日,MIT/Broad Institute張鋒實驗室的第一個博士生、現任史丹福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叢樂向21新健康記者表示,諾貝爾獎對於基因編輯技術的認可,揭示了這一技術的影響力和重要性,他祝賀上述兩位科學家獲獎,但對於張鋒未能分享諾獎感到遺憾。
  • 發現高效基因編輯工具,兩女科學家獲諾獎!A股基因板塊市值超萬億
    Doudna),以表彰這兩位女性科學家「發現了基因編輯技術中最有力的工具之一:CRISPR /cas9基因剪刀」,她們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約76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她們的研究為在人體以及其他動物細胞上實現基因編輯奠定了重要基礎。諾貝爾委員會在官方頒獎詞中表示:「藉助這些技術,研究人員可以非常精準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
  • 兩位女科學家因基因編輯技術獲諾獎 這名華裔也曾被認為是熱門人選
    因為簡單、廉價和高效,CRISPR已經成為全球最為流行的基因編輯技術,被稱為編輯基因的「魔剪」。科學家通過它可以高效、精確地改變、編輯或替換植物、動物甚至是人類身上的基因,經過改造的CRISPR技術被廣泛地應用於農業和生物醫藥領域。
  •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獲諾獎 人類的福音還是災難?
    相比較於大自然的緩慢地生存演化,這一次人類可以手握基因剪刀,乾脆利索地改變眾多物種的基因性狀,包括我們人類自身。作為對科學樂觀一派的人們,很容易看到基因編輯技術在生物學、醫學,以及農業、健康領域的巨大商業前景。但在理性樂觀的背後,我們也不能不警惕基因編輯技術有可能帶給人類的巨大技術風險和倫理困境。
  •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獲諾獎,人類的福音還是災難?
    當杜德娜面對越來越多的實驗成果和外界對基因編輯技術的關注後,她認為自己不能不站出來開始對這項技術所引發後果進行公開的討論,諸如基因編輯工程會對人類的健康、農業和自然環境造成怎樣的影響,也必須要面對能否對人類的卵細胞、精子和胚胎等生殖細胞進行基因編輯的討論。而這些問題不止是杜德娜在關心,這也成為整個學術界都要回答的問題。
  • 獨家專訪│基因編輯CRISPR技術共同發明人叢樂:張鋒為何痛失諾獎?
    10月9日,MIT/Broad Institute張鋒實驗室的第一個博士生、現任史丹福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叢樂向21新健康記者表示,諾貝爾獎對於基因編輯技術的認可,揭示了這一技術的影響力和重要性,他祝賀上述兩位科學家獲獎,但對於張鋒未能分享諾獎感到遺憾。
  • 2020諾獎誕生最大懸疑:基因編輯技術獲獎,張鋒錯失
    Doudna),以表彰她們對「基因編輯」方法研究中做出的突出貢獻。 在基因編輯技術應用中,張鋒幾乎是繞不過去的重要人物,他未能因所做的開創性貢獻入圍諾獎令人生疑,或許將成為近期討論的一個話題。Doudna 發現了基因技術中最尖端的工具: CRISPR/Cas9基因剪刀。利用這項技術,研究人員可以極其精確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 DNA。這項技術不僅對生命科學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為開創新的癌症療法做出了貢獻,還可能使治癒遺傳性疾病的夢想成為現實。「這種基因工具具有巨大的力量,它將會影響我們所有人。」
  •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獲諾獎,人類的福音還是災難
    當杜德娜面對越來越多的實驗成果和外界對基因編輯技術的關注後,她認為自己不能不站出來開始對這項技術所引發後果進行公開的討論,諸如基因編輯工程會對人類的健康、農業和自然環境造成怎樣的影響,也必須要面對能否對人類的卵細胞、精子和胚胎等生殖細胞進行基因編輯的討論。而這些問題不止是杜德娜在關心,這也成為整個學術界都要回答的問題。
  • 諾獎風向標!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兩大女神獲2020沃爾夫醫學獎
    「這項革命性的技術有可能根除以前無法治癒的疾病,並徹底改變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和醫學領域。」沃爾夫基金會表示,她們的研究有可能「為發現治療當前不治之症的新方法鋪平道路,從而使醫學產生革命性的變化」。基因編輯是一種永久改變DNA的方法,可以從根源上解決基因疾病。它還可以廣泛用於其他用途——從攻擊蚊子身上的瘧疾到培育更耐寒的作物。
  • 兩位女性科學家憑「基因魔剪」斬獲諾獎,基因編輯「一哥」張鋒為何與之無緣?
    利用這項技術,研究人員可以極其精確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這將對生命科學產生革命性的影響,可以幫助研究者開發新的癌症療法,並使治癒遺傳疾病的夢想成為現實。 作為這項研究的先驅女性化學家,杜德納早在2012年就和另一位科學家卡彭蒂耶率先提出了CRISPR-Cas9用於基因組的可編程編輯,被認為是生物學史上最重要的發現之一。
  • 基因編輯技術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華人科學家失之交臂
    Doudna)獲獎,以表彰她們「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兩名女性科學家此前已經因為共同發現了CRISPR Cas9基因編輯技術名聲鶴立。她們為研究人員在人體以及其它動物細胞上實現基因編輯奠定了重要基礎。
  • 基因編輯獲諾獎,其商業化發展3點關鍵
    基因編輯獲諾獎,其商業化發展3點關鍵來源:藥智網|露露君近日,國外兩位女性科學家發現了基因技術中的超級工具——CRISPR/Cas9基因剪刀,一舉獲得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基因編輯技術再次走入人們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