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諾獎爆火的「基因編輯」技術,還不值得我們大吹特吹

2020-10-10 每天全接觸

又是諾獎季。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法國和美國的兩名科學家,以表彰她們「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獎項揭曉,基因編輯技術被熱炒,有關「長生不老」的話題引發廣泛討論。

然而,基因編輯技術真的有這麼大魔力嗎?我們的吹捧是否過頭了?

基因編輯技術獲諾獎

這段時間,一年一度的諾獎再次引發關注。

10月7日,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正式揭曉,法國科學家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科學家珍妮弗·安妮·道德納(Jennifer A. Doudna)獲得了這一獎項。

諾獎委員會稱,兩名女科學家「研發了一種基因編輯方法」,重寫了「生命密碼」。

據悉,該技術名為CRISPR/Cas9,被形象地稱作「基因剪刀」,能以前所未有的精度編輯基因組,達到改造、更換、增減遺傳特性的目的。

自2012年被兩名科學家開發以來,CRISPR/Cas9已用於尋找針對多種疾病(包括癌症和愛滋病等)的新療法,以及培育植物新品種等。

去年8月,美國科學家藉助這一技術,製造出第一種經過基因編輯的爬行動物——小型白化蜥蜴。這是該技術首次用於爬行動物,或有助於研究基因缺失如何影響白化病患者的視網膜發育。

將實現長生不老?

因為CRISPR/Cas9比其他任何基因編輯方法都更簡便、成本更低,加之諾獎頭銜加持,輿論呈現出不少吹捧的聲音。

一種說法是,藉助CRISPR/Cas9技術,今後人人都是有害病毒和細菌的絕緣體;另一種更為普遍的說法則是,長生不老將成為現實。

然而,真是這樣嗎?

上一次基因編輯技術引發關注是在2018年11月。當時,中國科學家賀建奎宣布「創造」出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雙胞胎,其中一名經歷了CRISPR基因編輯,對愛滋病具有天然抵抗力。

然而,這一事件引發了軒然大波,科學界紛紛質疑其實驗的動機和必要性、實驗過程的合規性以及實驗影響的不可控性。最終,賀建奎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300萬元。

可見,想要基因編輯技術運用在人身上,風險控制和倫理建設是兩項極為繁重的大工程。

過分吹捧並非好事

諾獎展示的是在未來幾十年、幾百年內可能改變人類歷史的技術,我們可以憧憬這些技術在合理合法的範圍內造福人類,但卻沒必要誇大其效用,大吹特吹。

事實上,不少國家對基因編輯的人體運用都有著嚴格的限制:英國在2016年之前禁止人體基因編輯,之後則只批准了一支科學家小組進行人類胚胎基因編輯;而在加拿大,編輯基因遺傳給後代是犯罪行為,最高可判處10年監禁。

訊妹想說,眾人大力吹捧CRISPR/Cas9技術的行為是浮躁的,當社會充斥著炒作的聲音時,研究者難免丟失嚴謹態度,開啟「揠苗助長」式科研——為名利不惜逾越技術和道德紅線的賀建奎就是典型的例子。

每年的諾獎都會帶火一些新名詞、新技術,我們作為輿論場上小小的個體,應該更理性地看待它們。

(圖片來自網絡)

END

相關焦點

  • 眾望所歸:兩位女科學家因為基因編輯獲化學諾獎基因編輯技術獲諾獎!
    直到2003年,戴納·卡羅爾(Dana Carroll)等人利用鋅指蛋白解決了在特定位點引入雙鏈斷裂的問題,哺乳動物細胞的基因編輯才真正成為可以實現的技術。今天,CRISPR技術已經使基因編輯變得非常容易,但我們不應忘記,正是賈辛早期的工作使基因編輯成為可能。
  • 基因編輯技術獲諾獎,會對我們的未來產生什麼影響?
    序言如果有一項技術可以使治癒疾病的夢想變成現實,你願意嘗試?小鯨覺得肯定有很多人會嘗試的!而且這種技術現在已經出現了。2020年的諾獎化學獎被授予了法國女科學家埃瑪紐埃勒·卡彭蒂耶和美國女科學家珍妮弗·安妮·道德納,她們因發現了基因編輯技術而獲此殊榮。
  • 2020諾獎誕生最大懸疑:基因編輯技術獲獎,張鋒錯失
    Doudna),以表彰她們對「基因編輯」方法研究中做出的突出貢獻。 在基因編輯技術應用中,張鋒幾乎是繞不過去的重要人物,他未能因所做的開創性貢獻入圍諾獎令人生疑,或許將成為近期討論的一個話題。Doudna 發現了基因技術中最尖端的工具: CRISPR/Cas9基因剪刀。利用這項技術,研究人員可以極其精確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 DNA。這項技術不僅對生命科學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為開創新的癌症療法做出了貢獻,還可能使治癒遺傳性疾病的夢想成為現實。「這種基因工具具有巨大的力量,它將會影響我們所有人。」
  • 兩位女科學家因基因編輯技術獲諾獎 這名華裔也曾被認為是熱門人選
    今天,CRISPR技術已經使基因編輯變得非常容易,但我們不應忘記,正是賈辛早期的工作使基因編輯成為可能。CRISPR專利之爭最早證明CRISPR-Cas9可以編輯哺乳動物細胞基因的華人科學家、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博德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張鋒(Feng Zhang)和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喬治·徹奇(George Church)無緣此次諾貝爾獎。
  • 基因編輯CRISPR技術共同發明人叢樂:張鋒為何與諾獎失之交臂?
    兩名女性科學家因共同發現了CRISPR Cas9基因編輯技術而名聲鶴立,這一技術為人們在人體和其他動物細胞上實現基因編輯奠定了重要基礎。一時間,基因編輯這項專業技術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而同樣發明了基因編輯CRISPR技術的華裔科學家張鋒卻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科學界在為之感到遺憾和惋惜的同時,也熱議其為什麼沒有得到諾獎。
  • 斬獲諾獎的基因編輯技術,在未來或將改造人類,進行星際移民
    Doudna),以表彰她們對「基因編輯」方法研究中做出的突出貢獻。此屆諾貝爾化學獎,最大的熱點估計就是張鋒沒有獲得諾獎了,在基因編輯技術應用中,張鋒幾乎是繞不過去的重要人物,他未能因所做的開創性貢獻入圍諾獎引起了廣泛爭議。
  • 專家談諾獎:化學獎為什麼頒給了生物學工具「基因編輯」
    基因編輯技術從 2012 年發展至今,短短幾年就拿到了諾獎,速度非常快。但這也不意外,這一直都是諾獎預測裡的熱門。CRISPR 是一個普適性很高的實驗和治療工具,可以和 PCR 媲美。可以說,這個技術徹底改變了整個生物學,促進了各個學科的發展;它作為一個切割 DNA 的基礎工具,讓研究者可以對任何感興趣的基因進行編輯。
  • 基因編輯技術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華人科學家失之交臂
    目前這種技術已經廣泛使用於全世界各大實驗室,也有生物醫藥企業正在嘗試利用該技術製造藥物治療某些因基因缺陷導致的疾病,並進行臨床試驗。2016年,第一財經記者曾在巴黎的「世界傑出女科學家」評選現場採訪過杜德納博士。這位在夏威夷長大的姑娘一直堅持基礎生物化學研究工作。杜德納當時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最基本的好奇心驅使我堅持幾十年的基礎研究。
  • 諾獎風向標!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兩大女神獲2020沃爾夫醫學獎
    CRISPR是一種工具,它能在活細胞內精確地找到一段DNA,並將其切片,使科學家能夠打開或關閉基因,修復或替換它們。長期以來,它一直被用於實驗室,並在治療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早期測試中。基金會表示,杜德納還因其對圍繞這項技術的使用所做的道德論述而受到表彰。長期以來,沃爾夫獎被認為是諾貝爾獎的風向標之一。約有36位沃爾夫獎得主獲得了諾貝爾獎。
  • 兩名女科學家因「基因剪刀」獲諾獎
    漢松說,今年的獲獎研究成果是「基因剪刀——重寫生命密碼的工具」。據諾貝爾化學獎評選委員會介紹,兩位獲獎者發現了基因技術中最犀利的工具之一,即「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基於這項技術,研究人員能以極高精度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脫氧核糖核酸),並有望更改某些生物的生命周期。
  • CRISPR技術獲諾獎,為什麼張鋒與諾獎失之交臂?
    >將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應用於哺乳動物和人類細胞的華人科學家張鋒,卻與該獎失之交臂。因為簡單、廉價和高效,CRISPR已經成為全球最為流行的基因編輯技術,被稱為編輯基因的「魔剪」。科學家通過它可以高效、精確地改變、編輯或替換植物、動物甚至是人類身上的基因,經過改造的CRISPR技術被廣泛地應用於農業和生物醫藥領域。Jennifer Doudna 和 Emmanuelle Charpentier做了什麼貢獻?
  • 基因編輯CRISPR技術共同發明人叢樂:張鋒為何痛失諾獎?
    兩名女性科學家因共同發現了CRISPR Cas9基因編輯技術而名聲鶴立,為人們在人體和其他動物細胞上實現基因編輯奠定了重要基礎。10月9日,MIT/Broad Institute張鋒實驗室的第一個博士生、現任史丹福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叢樂向21新健康記者表示,諾貝爾獎對於基因編輯技術的認可,揭示了這一技術的影響力和重要性,他祝賀上述兩位科學家獲獎,但對於張鋒未能分享諾獎感到遺憾。
  • 女性歷史記錄年|兩位女科學家因基因編輯獲化學諾獎
    今天,CRISPR技術已經使基因編輯變得非常容易,但我們不應忘記,正是賈辛早期的工作使基因編輯成為可能。在此之前,1993年諾獎得主、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菲利普·夏普(Phillip Sharp)曾表示,基於CRISPR的基因編輯技術有四個關鍵的發現者:夏彭蒂耶、徹奇、杜德納和張鋒。所以,諾獎最多頒給三人的規則顯然就是個問題。
  • 獨家專訪│基因編輯CRISPR技術共同發明人:張鋒為何痛失諾獎?
    一時間,基因編輯這項專業技術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而同樣發明了基因編輯CRISPR技術的華裔科學家張鋒卻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科學界在為之感到遺憾和惋惜的同時,也熱議其為什麼沒有得到諾獎。10月9日,MIT/Broad Institute張鋒實驗室的第一個博士生、現任史丹福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叢樂向21新健康記者表示,諾貝爾獎對於基因編輯技術的認可,揭示了這一技術的影響力和重要性,他祝賀上述兩位科學家獲獎,但對於張鋒未能分享諾獎感到遺憾。
  •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獲諾獎 人類的福音還是災難?
    現在,這套基因編輯技術穩定高效,已經被全球各地的研究人員應用在各種生物的基因修復、基因改造等應用當中。要知道,這一技術從發現到今天的廣泛應用還不到10年時間,該項技術一經誕生就被人們視為21世紀最為重要的生物發現之一。可以說,人類這次幹了比普羅米修斯盜取天火更為了不得的事情,可以像傳說中的上帝一樣,擁有了改造甚至製造新物種的能力。
  •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獲諾獎,人類的福音還是災難?
    CRISPR/ Cas9,簡單來說,就是我們人類找到了細胞基因當中的一套工具,可以執行剪切、複製和粘貼的任務,去掉不想要的基因片段,換上想要的基因片段,進而可以改造動植物、細菌等生物體的基因構成。現在,這套基因編輯技術穩定高效,已經被全球各地的研究人員應用在各種生物的基因修復、基因改造等應用當中。要知道,這一技術從發現到今天的廣泛應用還不到10年時間,該項技術一經誕生就被人們視為21世紀最為重要的生物發現之一。
  •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獲諾獎,人類的福音還是災難
    在她們共同努力下,所發現的基因編輯技術叫作CRISPR/ Cas9,簡單來說,就是我們人類找到了細胞基因當中的一套工具,可以執行剪切、複製和粘貼的任務,去掉不想要的基因片段,換上想要的基因片段,進而可以改造動植物、細菌等生物體的基因構成。
  • 獨家專訪│基因編輯CRISPR技術共同發明人叢樂:張鋒為何痛失諾獎?
    兩名女性科學家因共同發現了CRISPR Cas9基因編輯技術而名聲鶴立,為人們在人體和其他動物細胞上實現基因編輯奠定了重要基礎。10月9日,MIT/Broad Institute張鋒實驗室的第一個博士生、現任史丹福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叢樂向21新健康記者表示,諾貝爾獎對於基因編輯技術的認可,揭示了這一技術的影響力和重要性,他祝賀上述兩位科學家獲獎,但對於張鋒未能分享諾獎感到遺憾。
  • 發現高效基因編輯工具,兩女科學家獲諾獎!A股基因板塊市值超萬億
    Doudna),以表彰這兩位女性科學家「發現了基因編輯技術中最有力的工具之一:CRISPR /cas9基因剪刀」,她們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約76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她們的研究為在人體以及其他動物細胞上實現基因編輯奠定了重要基礎。諾貝爾委員會在官方頒獎詞中表示:「藉助這些技術,研究人員可以非常精準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
  • 基因編輯技術獲諾獎:與爭議同行的「魔剪」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今天揭曉,法國生物化學家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和美國化學家詹妮弗·杜德納獲得該獎,諾獎委員會給出的理由是「她們發現了基因編輯技術中最有力的工具之一:CRISPR/cas9基因剪刀」。